第62章

  当然有办法,要么她自己练、自己摔,总能找到趋于平衡的感觉。
  但他不想她疼,所以他跟在她后边,抓着她雪服的后边,给她及时控制速度和方向。
  他就这么亦步亦趋,纠正她的动作。
  言秋慢慢找到了感觉,平稳地滑得远了,喻明希就跟着一路跑下坡。笨重的雪鞋在雪道上留下一个一个坑,他自己成了雪道上唯一不滑的人。
  第二轮,言秋说可以自己滑,他没说不让,只说:“下一趟。”
  言秋想到他刚才滚下来时担忧的模样,也不跟他强,让他拉着又走了一趟。
  第三趟,言秋妥协,转移到中间人最多的区域,至少在这摔起来不至于翻滚。言秋推坡走得慢,时不时要摔一下,喻明希就滑一会儿停一会儿地等她。真的像小时候妈妈追着她喂饭似的……
  六个小时的雪票,言秋在小小老师的细致教学下学会了前推、后推、勉勉强强的换刃,一个看到全程的雪场教练都忍不住夸他们进度喜人。
  走之前的两趟,言秋才见识到了喻明希放开滑的样子,说是惊鸿游龙也不为过。场地限制,能起的速度和技巧有限,但可以想像,到室外雪场,天地广阔了,他将会是最锋利的刀刃,最矫捷迅猛的兽。
  最后一趟下山,喻明希先到达了山底,等着她。言秋控制着方向,流畅地换了两次刃,转了一周,再继续向着他驶去。最后一段,雪面不平,雪板抖了几下,言秋重心不稳,方向失控。
  喻明希倾身伸手,接住了差点歪倒的她。
  言秋心惊未定,顺势抱住了他,像抱紧她的堡垒,她的守卫。
  “瞧,我这么需要你。”
  喻明希感到心脏猛地震了震。
  他恍然意识到,她这一整天,就是在跟他说这句话。
  分离即将到来,我明白你的不安,你的焦虑。
  因为我也一样。我也像你需要我一样需要着你。
  冰雪飘摇。
  他们紧密地贴着对方。
  喻明希有一种预感。
  这句话,可救他于万千黑暗。
  第四十六章 是不是 是不是就因为他……
  后面许多年,言秋无数次想起这最后的一段时光。
  一个猝不及防的瞬间就激起巨浪将她淹没,卷入漩涡,再骤然抛出。每次回神,都是丝丝缕缕的粘连,难以剥离的恍惚。
  她想不明白,始终想不明白。
  炎炎夏日,偶有一场雷雨,送不来凉爽,但送来了准时上任的高三生。
  这最后一年,人人严阵以待。不一定是更加闷头死磕,但都会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模式,有人从住校换成走读,也有人从走读变住校。
  言秋和小姐妹们早早就有此打算,不想高三了还辗转于来回通勤,齐齐提交了住宿申请。喻明希是没有这个打算,但言秋申请了,他转头也去找陈春蕾拿了申请表。
  重回3班并住校,言秋感觉自己像从d字头列车升成g字头,刚加速时摇摇晃晃,真飙起来,也很快适应了。
  宿舍是四人间,有独卫,在高中来说是很不错的条件了。室友们是一直在3班的老同学,有一位家里在校外租了房,家长来陪读、做饭,换走读了,所以空了一个床位,言秋正好补上。言秋之前跟她们接触不多,不过大家都是安静有条理的类型,不难相处。
  唯一让言秋有小小困扰的,是洗澡问题。
  高三补课周期长,从七月下旬就开始,大家都没经历过在这么高压火热的天气下上一整天学,到下午放学已经一身黏汗。女孩子们爱干净,都想洗个澡再去晚修,甚至晚修结束后回去还得再冲一下。
  这样一来,下午放学到晚修这一个多小时就十分紧急,四个人排队使用一个浴室。
  第一天言秋跟喻明希吃饭,比其他室友晚回去了点。她们打饭回宿舍吃,既能吹空调又能排队占坑,言秋就排到了最后,洗完踩着点跑去晚自习,又出了一身汗。
  晚上跟喻明希抱怨了两句,他笑说:“又不是什么难事,让第一名脸苦成这样。”
  言秋远视前方:“我再也不会是第一名了。”
  喻明希看得出,回到重点班,她压力骤涨。
  “我也不是了呀。”
  他如今学习也可称得上刻苦,背包每日来回驮很多书,有了明显的磨损。言秋收起幽微的负能量,拍了拍他的背包,笑说:“还说霍小凯的鞋子,你这包也不差多少了。”
  喻明希对此没什么所谓:“对男人来说当然是鞋子重要,其他爱怎样怎样。”说完,他给言秋出主意:“你下了课就跑回去先洗,我买饭带回宿舍给你。”
  可行性很高。
  一中男女生宿舍是相邻的两栋楼,重点班的宿舍分配在二楼,言秋她们寝室更是紧邻楼道边,上下楼很方便。
  “可是,就不能跟你一起吃晚饭了。”
  就如同严格践行她的学习计划,言秋对于跟喻明希的约定,也不想食言。
  她这个反应令喻明希特别想捏她脸蛋,但这里不是他们的16号包厢,校道上人流攒动,连白花花的路灯罩上趴了几只飞虫都有人会数。
  “等天气凉点呗。而且不是还有中午饭。”
  言秋缓缓点了点头。她向喻明希挪了半步,手臂与他相擦。手上都泛着薄薄一层凉了的汗,不时相触,黏又痒。
  成日在学校里,没什么能亲近的机会,此刻在人潮之中沉默地相近已是偷偷含住的糖果。
  喻明希说到做到。
  每天下午放学,言秋第一个冲回宿舍洗澡,洗完出来,喻明希已经买好饭菜在楼下等她。饭有时是在食堂打的,配上清凉解暑的绿豆汤或水果捞,有时是外卖的盒饭,饮品会是各种口味的奶茶。
  有几次,室友见到言秋品类丰富的餐饮,忍不住啧啧赞叹。
  “这男朋友交得值!”
  谁也想不到,那样一个看起来冷酷邪戾的家伙,竟会这样体贴入微,对她而言像春天里的煦日。
  言秋也不谦虚:“超值!”
  暑气一日日浓重,又一日日消散。等到立秋一过,蒸笼似的热高压说走就走,不温不凉的微风带来丝丝干爽。
  一场全科测验后,高三生们获得一个多月以来唯一一个完整的一日假期。
  言秋下午放学就回家跟父亲维护了一下亲子关系,第二日一早,被姑妈薅起来,去爬山烧香。
  每回逢开学或大考前夕,家长总要带孩子去本市的名山灵寺祈福。姑妈带言秋和表弟拜过一座座佛像和观音,默念了许多美好祝愿,来到功德箱,各人捐献功德,最后,去到挂红树一侧请了护身符。
  完成这些流程,姑妈来到寺门前拍照、录视频准备发朋友圈。言秋趁这空档,折返了一趟。
  再出来时,太阳已完全升起,薄雾未散,从寺门、山门、树木与高楼重重透视,金黄亮烈的太阳分明在眼前,却隔着遥遥万里。
  言秋的成绩再度来到一个平台期,虽然算稳定,但称不上好看。她有意识地放平心态,也难免被卷入班级紧绷的氛围。
  正式开学以来,张张试卷飘下来的密度比夏城能下的最大的雪都大。
  又是一年秋时节。
  中秋的所谓三日假丢到高三生这儿也就只得一个下午加晚上,不过是回去跟家人吃个晚饭就要返校。
  新朝晚会的海报张贴在校道上,言秋只瞥了一眼,都没入脑就路过了,她现在只想着马上到来的月考,压力大得脑门上冒了两颗痘痘。
  甚至因为9月28日和29日两天月考,跟言秋生日撞上了,她提前两天就要跟喻明希交换礼物。
  是的,即便喻明希的生日还要迟一些,她也打算一把过。
  高效。虽然毫无仪式感。
  礼物自然是即使没有提前说明,也相互准备了。
  地点在食堂边旧篮球场的围边,除却几棵桂花树正值馥郁,有点和美的意喻,一切都显得有点草率。
  两人选了有树影遮挡的一处坐下,只能说是聊胜于无,食堂和从教学区回宿舍的必经道路就在三五米外,那边充满了机灵的脑袋。路灯再节能,也照得出人影晃晃。
  多得一中对校园恋爱没有严防死守,在十一点之前,风纪不会抓得太紧。
  “连蛋糕也不吃?”喻明希细味这个场面,不禁一哂。
  言秋摇头:“不吃了,晚餐每天都吃得很饱。”
  酷暑的高温离去后,他们便按言秋的原计划,一起吃每一顿饭。这是陪伴与交流的方式,他们同对方聊天,言秋也不再刻意赶时间,不知不觉就会吃得有点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