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似乎是一间手术室。
一只硕大的白色金属水箱横亘在手术台前方,无数线缆从中伸出,连接各种生命监控仪器。
不,这是一间标准且高端的人体生物实验室。跟edf的实验室规格相同。
章凝的心渐渐下沉。
因为这实验室中的一切,几乎都与她的梦境如出一辙!
“……”她张张嘴,欲言又止,微微颤抖的手指不由紧握星蚀的刀柄。
眼前这一幕的冲击过大,以至于她没有注意到,通讯器竟未收到频道内任何一个人的回复。
气闭门在身后迅速关闭,没有给她更多犹疑的时间。她紧盯着水箱,不自觉地加快脚步靠近。
尽管梦中没有出现过,但对她而言,这种水箱并不陌生。早在edf的死亡谷基地,她就见过他们用来保存实验体的这类容器。不论是出于先入为主,还是潜意识的某些记忆作祟,她心底都已隐隐浮现出猜测。
水箱由某种合金框架制成,四面有钢化玻璃,从磨损程度来看,使用时间大概只有几年。一些密度很高的白色溶液充斥其中,以至于暂时无法看清具体的内容物。
章凝绕着水箱端详一圈,发现开口在侧边,有密码锁。如果暴力破解,其中溶液和内容物性质不明,可能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edf死亡谷基地时,不信邪的“夏云笙”就曾经吃过这种亏。
她决定暂不深究。
比起水箱,更令人在意的是手术台右侧的器具柜。上层存放着一些盛有溶液的标本瓶,下层却用传统机械锁锁住。纵观整个实验室,除水箱的密码锁外,这是唯一一处上锁的位置。
章凝抬头张望。除进来的气闭门外,暂时没有发现实验室的其他出口。
这些场景跟她的梦境如此相似,它们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必然不是毫无意义,很可能跟她一直寻找的答案有关。
于是她决定动手,一窥被锁住的秘密。
跟盛满不明溶液的水箱不同,普通器具柜的机械锁在星蚀面前不堪一击。
这是实验室的档案记录所在。十几摞密封文件夹整齐叠放,最上面落了一层薄灰,似乎久已无人问津。
章凝随手取出最上面的文件夹,视线落到扉页上的日期标注,她瞬间眼皮一跳。
2011年6月2日。
翻开尘封的文件夹,是十几页格式标准的实验记录。笔者写得一手漂亮的英文字体,以极为认真严谨的态度,事无巨细地写下实验的所有细节。
“2011年6月2日,科研小组全体到岗,并成功接收实验体抵达,‘双星’计划正式开始。”
……
“很不幸,经初步检查,因坠落时遭受剧烈撞击,z-001的下半身损毁程度极其严重,实验风险极高。即便侥幸成功,恢复体能的几率也极为渺茫,无法达成计划的最终目的。”
“不过可喜的是,z-002目前的状况优于前者,虽然资质相对平庸,但可提供几近完美的实验受体。”
“基于以上情况,经科研组讨论,我决定即刻启用plan b。”
章凝一目十行,越看越急,最后视线落在记录人的签名落款。
是中文。虽然字迹潦草,但仔细辨认,赫然是“陆知行”三个字!
从档案来看,他提及的实验几乎可以跟她的梦境完全对应。
在诺亚方舟时,她曾经梦见过陆霜的父亲陆知行似乎在对女大学生章凝进行某种实验。已知章凝死于2011年5月17日,四年后的同一天,她的“飞鸢”坠落在黄浦江。而陆霜在家中秘密地下室发现章凝的尸体时,是5月22日。
这就意味着,如果章凝死后五天,善后事宜处理完毕,陆知行将尸体转运到家中临时存放,再算上尸体移送出国到冰岛的路途,时间线几乎可以完全吻合!
而上海警方恰好曾经发现,章凝溺亡事故的出警记录和死亡档案都有伪造嫌疑,她很可能根本不是意外死亡,而是有人蓄意谋杀!
问题只剩下一个。
千灯会总部如此大费周章地制造一位普通女大学生的死亡,并不远万里转运尸体到冰岛基地实验室,目的是什么?
而如果z-001或z-002代表女大学生章凝,则另一个代号的所指是谁?
一向冷静的章凝也不免心跳加速。她隐约意识到,这可能是她距离所有谜团的真相最近的一刻。
她急不可耐地翻过这一页,继续往下看。
然而接下来的记录乏善可陈,基本是一些专业性极强的生命监控指标等内容,直到2011年6月20日,又一张表格引起她的注意。
“手术已成功结束,全程共计8小时42分31秒。plan b虽然风险稍微可控,但手术耗时数倍于a,且后期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培养维护。目前康复组已进驻。已将情况同步全体项目人员,并通知特训组提前做好准备。”
这一份记录中,出现好几个令章凝格外在意的字眼。
手术?是z-001还是z-002的手术?目的是什么?
之前的记载提到,z-001的身体损毁情况严重,似乎已经被放弃,那么,手术对象大概率只能是z-002。
康复组倒很好理解,毕竟手术后需要休养复健。可特训组是用来做什么的?
章凝瞟一眼腕表,时间不等人。她急切地抓过剩下的文件夹,匆匆翻阅。
2011年9月24日,陆知行在这一天的记录上写道:“毫无疑问,受体的恢复速度令人惊喜,推测几乎已能达到术前健康状态60%-70%的体能。或许,我们在术前对它的资质评估需要重新审视。基于此情况,先生命令执行新的增补计划,已通知科研组,将需要准备一次补充手术。”
先生是谁?难道是维尔诺先生?
章凝摇摇头。以陆知行首席科学家和大中华区理事的身份,他理论上应该至少与当时的维尔诺平级。
那么,先生就只有一位。
那位始终未曾露面、连陆霜都知之甚少的“阿诺德先生”。
如果连他都要亲自过问,这项实验的内部等级必然非同小可。他临时提出的增补计划是什么?
她立即翻到下一页。
然而8月之后的记录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什么信息量,甚至连12月中补充手术完成都只一笔带过。更怪异的是,从这一页开始往后,实验记录的字迹都已发生改变,再未出现陆知行那手漂亮的字体。
章凝直接看向签名落款。
果然,记录人都从陆知行变为一个英文名。
annasmirnova。
看上去是一名俄罗斯科学家。
在2011年12月28日的记录上,她写道:“由于陆教授在补充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z-002的术后情况不达预期。在语言与行为能力测试中,它时常出现认知、思维紊乱的问题。但考虑到陆教授的身体状况,或许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某种意义上而言,实验室的所有使命已经完成,虽然不完全尽如人意,全体同事也已经是尽力而为。或许,将它移交给康复组是更好的选择,日后能否过渡到特训组,就要看命运的安排。”
几乎是瞬间,章凝立即想到,陆霜曾经告诉过她,陆知行在他发现尸体后第二天就离开家进行保密项目,几个月后因脑梗病退。难道正是在这次补充手术中,他突发脑梗导致实验发生意外?
最后一段中,她的情绪似乎有些激动,笔迹出现些许颤抖:“无论如何,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同构异体移植手术,也是物理学界第一次发现平行宇宙存在的确切证据。或许此次尝试不为伦理所容,参与者亦永远不会被历史书写,但我们获得的多项研究成果必将反哺全球科研事业,促使人类文明不断开拓进步!”
“向先生致敬!向陆教授致敬!”
同构异体移植手术?平行宇宙?这些名词代表什么?
如果章凝是地外基地的星舰舵手,那么女大学生章凝是她的同构异体吗?
讽刺的是,无论字里行间如何冠冕堂皇,也无论是陆知行还是后来接手的这位科学家,他们的记录口吻都冰冷残酷。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把z-002当成一个人看,要么使用代号,要么使用的是没有生命的“它”。
在他们眼中,z-002只是任人摆布、毫无尊严的实验体。
章凝翻回之前的补充实验记载,确认没有找到更多细节。想来当时发生意外情况混乱,没有心思和时间坐下来仔细记录,处理完毕后才得以复盘。
她正要失望地合上手术记录的文件夹,突然留意到那一页上落的时间。
2011年12月14日。
如果没记错的话,在百慕大edf基地与神农架横山军事基地发现的资料中都曾提到过,那一年的初冬前后,全球发生超强地磁暴,以至于中纬度都能观测到经久不散的极光。
也正是在这个时间点前后,edf死亡谷基地发生事故,只有杨纪梁一人存活,而百慕大基地则出现行尸暴动,幸存人员弃岛而逃。在神农架横山基地,则导致“野人”白落梅的精神状况不稳定波动,冒死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