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35|第35章
  下午三点多,李豫接到老李电话。他在电话里叮嘱她,现在外面下大雨,本周接下来的几天也都有雨,让她这周都住学校宿舍,别回家来回折腾。
  她端着水杯走到外面走廊,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天空。近处乌云笼罩着天空,远处的天际已经是白哗哗一片。积雨云,典型的大阵雨,云来得快散得也快。别看这会儿乌云蔽日,一个小时后雨一准停。
  她拿出手机给老李发消息,没事,今儿的雨很快会停的。老李回复也很快,小区门前临时修路,雨停后一片泥泞,等周五修完路再回来。
  得,这下真的无家可归。总不能告诉老李,不好意思,之前说谎了,自己不仅没有申请到教师宿舍,连校内博士生宿舍也没申请到吧。
  李豫望着窗外摇曳的树枝,想到唐宋那个月工资百分之二十的提议。上个月工资虽然不多,不过自己用得也省,她拿出手机给唐宋转了两个20%,备注是两个月租金。唐宋没接收,而是敲字回复她:不是两个月,是六十天的次卡,即日生效,晚上去接你。她想六十天就六十天吧,冬天到了如果还有需求的话,再续卡。
  这会儿黑色的云团崩塌,大雨开始倾盆而下,李豫把旁边的窗户关上。她没回办公室,仍然站在窗边,听着雨点敲打玻璃的声音。天越来越亮,没一会儿,云散去,雨停了,前后时间还不到半个小时。
  唐宋没等到晚上,而是吃晚饭前来到她办公室。这个处于拐角处偏僻的办公室,通常除了他,没其他人来拜访。李豫听到声音后,抬眼见来人是他,已是见怪不怪。
  她的视线很快回到电脑屏幕,手上敲打键盘的动作一直没有停下,“怎么这么早过来?我还有工作要处理,要不你先回去?”
  “我来送钥匙,顺便和你一起吃晚饭。”唐宋把挂着江大标志的钥匙扣递给她,上面有房间钥匙和小区门禁卡。
  她接过来放进包里,“走吧。吃完晚饭,我还要工作两个多小时。”
  他说,“行。晚上你什么时候结束,什么时候叫我。”
  李豫怕他晚上等太久了,就提议各自回去。“你工作结束早的话,不用特意等我。我可以自己回,反正就几步路。”
  唐宋说,“我也不会太早的。本周要在实验室做重复实验,就是我假期最后一天拿不准的那篇论文的实验。实验前期准备这两天需要做好,这样可以尽快开始做。此外,本周还有两晚需要参加本科生的交流会。下周还要飞去燕城参加学术会议,发言的演示文稿还没准备呢。”
  她这才注意到他疲惫的神色。他假期熬夜评审多篇文章,本周既要顾及现有的项目,又要做重复实验,压力比自己大多了。
  “重复性实验非得这周做吗?以后找时间再做呗。”她劝道。
  唐宋摇摇头,“以后有以后的活儿。我昨晚给出审稿意见后心里一直不踏实,总担心由于自己的武断误判一篇好文章。早点做完早安心。”
  李豫心想,他还真是拥有绝对不拖延的好习惯。面对优秀的人的闪光点,她也会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不拖延真是好习惯,实名表扬一下。”
  唐宋听到后开心得笑起来,“今日事今日毕嘛,能拖到明天的事就不叫今日事。这是我们实验室的工作规则之一。”
  “挺好的。你也把好的工作习惯带回了江大。”她继续夸道。
  他叹口气,“这个习惯还没带回来,目前它还只是我的工作规则。我回来的头一个月是开课题组团队和制定实验流程规范。我以前的实验室有一些很好的流程规范,先拿来借鉴。比如建立单独的项目管理系统,从计划到组织、执行、记录以及成果一步也不能遗漏。”
  “你还真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她没想干涉他的工作习惯,只是觉得如果能将好的习惯影响到更多人,让大家都受益,岂不是共赢的事情。
  唐宋听出来她的未尽之意,解释说,“一步一步来。一口吃不成胖子。我才回来一个多月,需要抓大放小。实验室的流程规范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第二步和第三步,以及许多步等待完成呢。”
  她扑哧笑出来,点点头,“说说看,你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是什么?”
  “应该是化缘吧,找位大佬给我的实验室捐些器材。”他胸有成竹地说。
  她看着他的神情,不由有些诧异,“化缘已经提升到这么靠前的位置,说明已经有谱了。你不会找的你外公吧?薅羊毛薅到自己家呀。”
  他摇摇头说,“你猜对小一半。我外公公司与我的专业毫无关系。虽然他每年都做慈善,今年也会拿出一部分资金捐给学校基金会,不过不是定向给我。我实验室只会用到一小部分学校科研基金。所以说你只是猜对一小半。你不妨继续猜猜?”
  她猜测是他导师或者美国的校友基金会赞助,于是确认道,“美东实验室的定向帮扶?”
  他继续摇头,“我导师实验室可以在专业上提供帮助,硬件方面要靠我自己。还有呢?”
  “你们学院合作的制药企业?”
  他还是摇头,“不是。我才刚回来,学院资源不可能太倾斜我。”
  李豫放弃了,“猜不到。”
  唐宋神秘兮兮地说,“傅从玉他爸的公司,定向赞助。”
  这下轮到李豫诧异,“他家不是卖中药的吗?”
  他有些惊讶她消息的滞后,“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药材买卖那是你上小学的事情。他爸在十几年前就组建新公司平台,专门做仿制药。首仿和改良型新药他们家的药企有几十种呢,每年还不断有新的仿制药上市。”
  李豫还是觉得有些魔幻,“不是,等我捋一下思路。他家如此有钱,傅从玉还在资本家的公司加班到深夜,每天累成狗。这一点都不科学呀。再说,他应该不缺你一台相机呀。”
  唐宋说,“以前他挺缺的。当然,现在他肯定不缺。我用一台二手徕卡换台冷冻电镜系统,赚翻了。”
  他成功把李豫的好奇心吊起来。她先问出第一个疑问,“你实验室的一台设备多少钱?”
  “一千多万吧,单位是美刀。”
  她的第二个疑问,“那台二手徕卡多少钱?”
  “机子加上镜头,市价十几万吧,当然币种是人民币。”
  李豫觉得没法聊天了,“世界的参商。我还在为了一点点科研基金熬夜时,你已经可以拉来近亿的赞助…”
  唐宋抓住她的胳膊,进一步解释说,“他爸的公司要从我们学院和医学院招聘科研员呢,给高校捐设备也是公司宣传的一种。”
  她的第三个疑问,“你那个设备是干嘛用的?怎么那么贵?”
  唐宋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冷冻电镜系统的用途,“做超低温生物样品制备及蛋白单颗粒、生物大分子、细胞或细胞器等的原子级分辨率三维结构成像与解析。”
  李豫听到一串天书,听完后发表感想,“听不懂。”
  唐宋玩心大起,继续逗她,“简单理解的话,那个设备就是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生产机器。”
  她要抓狂了,一个设备怎么成了论文生产器,“还是听不懂。”
  他不再逗她。这次是正儿八经的科普,“哎,它是一门技术。现在在生命科学领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可以做很多文章,产出很多ncs水平的论文。所以,俗称论文生产器。严格意义上,那套设备是捐给学院的。不过目前学院的冷冻电镜中心和我的实验室在一起。等设备到了,中心组建起来,我还要给博士生们和中心研究员们开培训课程。”
  她放弃问出第四个疑问,而是改问,“你们那个中心可以参观不?”
  唐宋说,“当然可以。到时候我带你去中心操作间上机操作一下。”
  李豫最终还是没有问傅从玉当年和家里闹什么矛盾,她估计自己问的话,唐宋也一定不会说的。她感叹道,“唐宋,我这时候才理解为啥你们院长一定要你回来。撇开你博导的权威不说,你给你们学院带来的改变真是全方位的。”
  他嘿嘿笑起来,语气很谦虚,“一点点而已。”
  她继续说,“我今天中午和两名学生一起吃饭,她们夸我是她们心中的唯一。和你相比,我做的还是太少。”
  唐宋安慰道,“一步一步来。社科类产出不易,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写,总会写出来的。”
  李豫点点头,“两个小女孩提起青年老师们的颜值,不停夸你帅呢。你现在是青年老师中的人气top。”讲到这里,她想起她们提到的唐宋头发,不由地笑出声,“不过,她们很意外,你天天做实验居然没有秃头。”
  她瞧了瞧他的头顶,打趣问道,“唐老师,请问你是如何在又聪明又熬夜又高强度压力下保持住头发呢?”
  他看着她的笑颜,继续逗她,“你猜?”
  李豫经过上一轮你猜的游戏惨败后,这一轮提前树起白旗,“投降。猜不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