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怎么?”周稚宁问。
亲兵表情有些疑惑,但还是恭恭敬敬地禀报:“启禀周大人,草原里来了几个部落使者,他们说要向明朝投降,还说要纳贡,小的怕有诈,不敢放他们进城,先来请示大人您。”
周稚宁略一思索,转而笑道:“不必拦着,让他们进来吧。”
亲兵不敢违抗:“是。”
不到一刻钟,两个使者就被亲兵领到了为了会客,而暂时搭建起来的草堂之中。
周稚宁与他们见礼。
两位使者也报上了自己的来历——
卓尔部落与奈日部落。
正是与丁马联盟的其余两个部落。
这两个使者怒气冲冲,脸都快气青了,好似是从谁手上受了极大的气。
周稚宁让下人给他们二人倒了一壶茶,语气真诚关切:二人这是怎么了?若有在下帮得到的地方,二位尽管提,在下一定相助。”
卓尔部落使者脾气更暴躁一些,他嚯的一下子站起来,对周稚宁道:“大人,我卓尔部落与奈日部落决心要归降大明,还请大明出兵帮我们剿灭巴哈拉部落!杀了丁马,为我们部落报仇!”
“哦,怎么会这样?”周稚宁惊讶,“如果在下没记错,卓尔、奈日和巴哈拉可是之前巴哈将军带领的联盟部落啊,怎么会闹到这个地步?”
奈日部落使者便将事情给周稚宁说了一遍。
原来自从乌雅连识按照周稚宁的授意,去奈日、卓尔这几个部落跑了一趟以后,丁马就认定这两个部落已经同意参与互市。
丁马怕死又谨慎,觉得周稚宁肯定不会对他们这么好,可又舍不得财物,于是就想出了个馊主意去抢奈日和卓尔的财物。
一开始丁马胆子不大,只敢抢一两支外出打猎回来的小队,然后假托是狼群所为。所以两个部落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直到后面丁马胃口被喂大,开始抢大部队,部落才惊觉最近被狼群吃掉的人也太多了。
细查之下,才发现原来是丁马在背后搞鬼。
两个部落本来想对丁马动手,但又怕自己和丁马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有其他人趁机攻打,他们这两个联盟又互相不信任。
思来想去,只有归降明朝,借明朝的手打丁马最划算。
一来可以消耗明朝,二来他们也能保存自己的实力。
但是周稚宁早知道他们的打算,沉吟片刻,用诚恳的声音说道:“两位使者,我愿意上向陛下呈递奏折,表明二位归降之心。只是明朝庞然大物,驱动驻扎在边城的军队攻打草原上的一个部落……这总给人以大欺小之嫌,倒显得我明朝有些小气。”
“那你的意思是不肯要我们了?!”卓尔的瞪眼。
“非也非也。”周稚宁缓缓道来,“在下的意思是,明朝虽不方便出面攻打丁马,但二位既然归降明朝,那就是明朝的人,我明朝必然会相助二位的部落。人力,物力都有,还请二位放心。”
奈日部落的一听,心立马放下来,和卓尔部落的齐齐下拜道谢。
周稚宁让二人起来,规规矩矩地送出门去。
二人走后,柳怀禛也写完信回来,周稚宁趁他情绪稍微稳定,把刚才的事情简单叙述了一下。
柳怀禛皱眉一想,却笑开了:“你当真要相助这二人?周大人,我看你是想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吧。”
周稚宁一笑:“果然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柳将军,那就请将军帮忙,在卓尔、奈日把丁马打的差不多的时候,您就放出点消息出手帮丁马一把。别让丁马输,却也不能让卓尔、奈日总是赢。”
“好一个三方制衡之术。”柳怀禛对周稚宁满眼欣赏,“你放心,这事儿我来安排,保管这三个部落谁也赢不了谁!”
周稚宁点点头。
这样一来,草原上最大的三个部落相互牵制,她也就不用再担心有人来破坏互市了。
在安全的基础上,互市就可以再度扩大。
周稚宁摩挲了两下手掌。
她现在就去再画一副3d建模图!
……
五年后。
周稚宁坐在树下的摇椅中,拆开了一封家书,那是从京城寄过来的。
周允德说周巧珍和黄玉林在杭州发展的不错,虽然不算首富,但家中也小有余财。经济条件变好之后,两人又生育了一对龙凤胎,现在阖家欢乐。
二姐周巧慧的织布娘子也当的不错,她手艺高超,很受京城众多高门大户小姐们的喜爱。也是不愁养活自己,但依旧不愿意再婚,一个人自由自在。
三姐周巧秀前年就嫁给了陈穗和,二人还年轻,不着急要孩子,所以整日里蜜里调油,没事儿就出去游山玩水。陈穗和对周巧秀甚好,亲家公,亲家母也很讲道理,宠得周巧秀如婚前一般少女灵动。
至于他们两个老人,身体还算硬朗,唯一的盼望就是希望能亲眼看见周稚宁成家。
看到这里,周稚宁无奈摇头,干脆跳过催生的这一段接着往下看。
下面是陈穗和告诉周稚宁的消息。
陛下已经接到了关于边城互市建立的全部情况,互市发展良好,陛下很欢喜,依照承诺,正式册封周稚宁为内阁首辅,同时兼任边城驻军统帅,替明朝彻底稳定边城。
册封的圣旨不日就会送到。
这样想想,她怕是要在边城待很长一段时间了,这升为内阁首辅也不知是祸还是福。
周稚宁笑一声,将信纸收起来。
这时魏熊推开院门走进来,对周稚宁说道:“大人,奈日,卓尔和丁马他们又打了一场。丁马被两个部落追杀,狼狈逃窜,但其他两个部落也伤得不轻,想必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动手了。”
周稚宁道:“派个人去盯着他们,若是他们这三个部落有谁呈死灰复燃之势,让他见机行事,再度牵制。”
魏熊道:“我看……茗烟不错。”
“茗烟?”周稚宁怔了一怔。
五年时间没听到茗烟这个名字,她都有些陌生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在军中做的怎么样?”
“听他的上级讲,茗烟做的很不错,聪明机灵又能干,是个当斥候的好手。好多次关于三个部落开战的消息,都是他及时打听到传回来的,立了不小的功劳。”
周稚宁笑了一下:“那好,就派他去吧,他有这个能力。”
“是。”
魏熊应下,往回走了两步,又被周稚宁叫住:“等等。”
“大人还有其他吩咐?”魏熊转过身来。
“我收到家书,让我驻守边城的圣旨快到了,我以后怕是离不开边城。所以若我想出城,在圣旨下达之前出去是最好的时机。”周稚宁声音缓缓,“魏熊,在交代完一切之后,你和我一起离开,”
魏熊惊讶地睁圆了眼睛。
……
大约一个时辰以后,周稚宁和魏熊快步走出了院子,进入闹市。
由于交代事务耽搁了太多时间,他们出来时就已是黄昏时刻。
这个时候,都不知道马车租赁行还会不会租赁马车。
周稚宁有些着急,不由加快了脚步,以至于没一会儿就把魏熊甩开了,匆匆忙忙走上了一座水桥。
桥上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大家都赶着黄昏时刻回家吃晚饭,因此显得颇为拥挤。
周稚宁在人群之中艰难穿行,眼角余光却瞥见桥下有道人影格外熟悉,她忍不住停下脚步,追着那道影子看过去,在行人如织的人海中,那人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视线,似有所感地回过头来。
一瞬间,双方桥上桥下双目交汇。
周稚宁看见对方那依旧冷峻干净的眉眼,一如当年平城初遇时她在庭院里所见到的一样。
是赵淮徽。
而周稚宁看见赵淮徽旁边站着程普,他大包小包地拎着东西,风尘仆仆,面容疲倦,显然是刚下马车,且被这一路的颠簸折腾的不轻。
赵淮徽站在桥下仰头看着周稚宁。
黄昏的金辉撒在周稚宁身上,她经过边城风霜洗礼而越发艳丽精致的眉眼,似乎涌动着继续相思与泪意,她似乎想开口问问什么,但随后又闭上嘴,几下挤出人群,跳下水桥,毫不犹豫地朝他这边奔来。
而此时魏熊也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气喘吁吁地跟在周稚宁身后跑,一边跑,一边说:“哎呀,大人您等等我啊大人!咱们要带去江南的东西太多了!赵大人和程普两个用十年都用不完啊!”
魏熊只顾着两只胳膊酸疼,都没看见旁边居然站着赵淮徽和程普。
程普瞪大了眼睛,都顾不得叙旧,跳上前拉着魏熊问:“好兄弟,你们原来要去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