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阿彩速度很快,往甘蔗丛里滑了进去,她紧紧地跟着它,一点也不敢放松。
他们穿越了一片荆棘,景暄和的衣服都被荆棘给刮破了,万灵安也形容狼狈,只是谁也没空在意这疼痛。
就这样来到了一片水潭,山涧上哗啦啦地留下泉水,这水潭不深,只是在潭边发现了石碑。
景暄和放下万灵安,确认了一下他还有气息。
独自往石碑走去,却不认得上面的字,好像是一些象形文字,或是少数民族的文字。
只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叉叉,也许是有人不让其他人进入禁地。
阿彩吐着信子,进入了水潭,往山泉落下的地方游去,只见那处有一条间隙,仿佛一线天,只能一人通过。
景暄和咬咬牙,拉起万灵安,也进入了水潭中,又推着他进入山涧。
走过最狭窄的部分后,眼前竟然豁然开朗起来,他们仿佛来到了一处桃花源,就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面描写的那样。
远处有几间茅草屋,上面升起了袅袅炊烟,几个妇人穿着少数民族的衣裳,身上挂满了银饰,看到景暄和与万灵安两个外人,顿时瞪大了眼睛,像见到鬼一般。
她们互相说了几句话,其中一人便向一座茅草屋跑去。
景暄和听不懂她们的语言,只是比划了一下,指了指万灵安,意思是情况紧急,希望能获得帮助。
不多时,便有族长打扮的人过来了,他戴着银饰做的高高的帽子,和外面的人十分不同。
“你们是谁?”他会说汉话,虽然说的不流利。
景暄和将前因后果和他们说了,特别是提到了万灵安现在的情况,族长点点头,神情有些怔忪:“已经五十年了,五十年没有外人进来过了,你们无意中闯入,难道是老天的召唤?”
几个年轻的男子将万灵安扶进了屋子,族长说这一处以前住了一个老妇人,后来她去世后,就没有人再住了,他们可以歇息在这里,不要客气。
终于又点燃了火光,景暄和才伸展了一下身体,只觉得今日实在经历了太多事,像是做梦一般。
妇人们给他们拿了两套族中人的衣服,景暄和万分感谢,又吃了野菜粥,还给万灵安喂了一碗。
万灵安的脸色逐渐红润起来,恢复了人色,只是他睡得很沉,好像陷入了一场大梦。
***
翌日。
万灵安幽幽转醒,只见景暄和睡在自己旁边,她皱着眉,好像很不安稳的样子,披散着头发,不似往日的凌厉。万灵安伸手,抚平了她的眉头。他昨日,定是让她担心了吧……
阳光打在她的脸上,好像她的睫毛上都挂上了金色的光亮。
他的身上换了衣服,难道是她帮忙的?她的身上也脱了旧衣,换上了和自己类似的衣服。
一开始决定引寒毒入体,万灵安其实是存了自毁的心思,反正史书上说他三十五岁就死了,那么有寒毒没寒毒又有什么关系?也许有寒毒,皇上不对他那么防备,他的日子还能轻松一些。
这件事一直都像一把剑悬在他的心上。
一边想着知道了历史走向,他便不再是睁眼瞎,时间那么有限,他能够做出更加周密的计划,而不是浪费时间,荒废人生在一些无聊的事情上,而另一个声音跟他说,他再努力又能怎样?不还是死得那么早,虽然他一直告诉自己三十多岁可以了,可是心底总还是有些不甘心,他要做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上天三十多岁就要他去死呢?这不公平!
可是看着她的睡颜,他第一次有了想要活得更长久的冲动,他想和上天争一争时间,哪怕能够多活几年,不,几年也许太贪心了,哪怕多活几天也是好的。
他叹了口气,又望向了窗外。
阳光那么好,可毕竟不属于他。
景暄和好像做了一个梦,梦里万灵安突然中寒毒死了,她怎么叫他都不醒,身体冷的像冰块一般。
“不要啊!”
她蓦然惊醒,撞上了万灵安深沉的目光。
“你是死是活啊?”景暄和才刚睡醒,有点懵,还没分清梦境与现实。
“你说呢?”他眼角微微弯起,一副平和的模样。
景暄和突然伸手捏住了他的脸,“疼吗?”
万灵安:“……”
手下是皮肤细腻的触感,景暄和才明白,这不是在做梦,万灵安真的没事了。
只是她与他并排躺在木床上,着实是诡异,景暄和立马坐了起来,解释道:“昨天我本想坐在地上,可我实在是太累了,反正这木床很大,也不会挤着你,事急从权,还望万大人不要怪罪啊!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万大人肯定能理解的,对吧?”
她一连串说了许多,又换了上了一幅溜须拍马的嘴脸,万灵安清了清嗓子,也坐了起来,“自然是不会的。”
景暄和坐在梳妆台前,发现台上还有一把梳子,便开始梳起头发,只是昨晚太狼狈了,头发都打结了,万灵安又在她身后,景暄和从镜中看到他一直望向自己的方向,心里一紧张,手上便用力了些,将自己梳疼了。
她五官挤成了一团,看来真的弄疼了。
万灵安挑了挑眉,扬唇一笑。
下了床,朝她走近,从景暄和手中接过了梳子,一下一下地替她梳头,他的动作比她轻多了,景暄和舒服地叹息了一声,只是她的束发带却丢了,落在了钻木取火的那处。
末了,万灵安又将自己头上的玉簪拿下,给她固定住了头发,而他只系上了束发带,别有一番风姿。
“走吧,我同你一起向救命之人道谢。”万灵安放下梳子,说。
“我还未与你说呢,这村子好像不与外界通人烟一般,所以我们等下也不要多说外面发生的事情,我怕族长不高兴。昨晚听他说,五十年前,这村子进来了一个陌生人,那人将外面的世界吹得天花乱坠,还带走了村中一个男童,他向族长承诺,一定会培养他成才,可是二人离开后,却再也没有回来,所以族长对外面的人天然有一层防备,觉得他们不守承诺。”
“你是说,这村子有人离开过?凶手那么熟悉这里的环境,不会和那两个人有关吧。”
万灵安的话让景暄和醍醐灌顶,是啊,这瘴气森林寻常人完全找不到北,那黑衣人却如此熟稔地逃离,想来定和这村子脱不了关系!
第65章 五十年前 她的笑靥在篝火边那么真切。……
景暄和与万灵安来到了屋外,只见草木青青,风轻云淡,仿佛洞天福地一般。
族长正在指挥年轻人打铁,房子上的瓦当精美,刻着精美的花卉和几何图案,仿佛是以前朝代流行的技法。
“族长,万郎君醒了,想和您亲自和您道一声谢。”景暄和面带微笑道。
族长转身,看着眼前的青年暗自吃惊,这青年昨日面如死灰时已经看得出来面貌俊逸,如今睁开眼睛,更显得姿态雍容,眸若寒星,当真是极好的样貌。而景暄和如今戴着人皮面具,看不出本来的样貌,虽相貌普通,族长却觉得她亲和有礼,值得相交。
“晚辈万渊,拜见族长,多谢族长的救命之恩。”万灵安朝他施了一礼。他很少朝人吐露自己的本名,总是以表字相称,可是面对族长救命的大恩,万灵安便用本名相称,也算是一种尊敬。
族长颔首道:“年轻人不用客气,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他们坐了下来,围坐在铁匠旁的木桌边,景暄和给族长倒了杯茶,请他慢用。
族长说,他们的祖先是南方的畲族,为了躲避宋代的靖康之乱迁居到此,到如今,已经有很多年了。五十年前,有一外人误入此地,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他说外面早就改朝换代了,已经是大明的天下了,除此之外,那人还做出了许多新奇的玩意儿给他们,村中人只觉得大开了眼界,年轻人说他可以带一个孩子出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男孩还能考取科举,若是高中了,定能为全族的人争光,到时候,他们全族便不用只拘泥于这闭塞的小山村了。
族长仿佛陷入了回忆,“那是一个很聪明很伶俐的男童,如果他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话,应该跟我差不多大,快六十多岁了吧。当时我们还翘首以盼,希望他能为族人争光,可是我们等啊等啊,最后希望渐渐变为绝望,他的母亲最后也郁郁而终了,如今一晃,居然已经五十年了……你们昨晚住的房间,就是他母亲的房间。”
景暄和沉吟了一下,那屋子很朴素,却很整齐,等下定要好好搜索一番,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万灵安说:“族长还记得那男童有什么相貌特征吗?等我们出去了,也许能找到他,将他带回村子,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