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老大,你……”
  “我自己来就好。”她接过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水珠,白皙的脸颊被水打湿后,显得莹润饱满,如上好的璞玉一般。
  他看着空荡荡的手,内心有些怅然,一如他空荡荡的内心。
  “老大,你接下来要去哪里,需要我一同去吗?”
  “我要去清水禅寺一趟,距离可能有些远,你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吗?如果没有,也不用勉强。”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想和你一起去,像以前一样。”
  景暄和看着他郑重的样子,拍拍他的肩膀,“好,那我们便一起去吧。”
  ……
  二人穿上蓑衣蓑帽,骑上白马前往清水禅寺。
  身边的景象快速地移动,女子将长发拨到一边,可有些发丝还是随风飞扬,在风雨中缭乱,他的心也随着那长发在风中凌乱起来。
  不禁收拢他的怀抱,哪怕能离她近一点,再近一点……
  谁知,寺门却紧闭,只有两个小沙弥守在门口,一胖一瘦,皆是面无表情。
  下了马,景暄和来到寺门前,小沙弥却挡在前面,冷冰冰道:“圣上有旨,这佛像邪祟缠身,任何人不得入寺。”
  她拿出锦衣卫的令牌,“难道查案也不许吗?”
  “抱歉,这位大人,任何人的意思就是没有一人能进入,不可能有一个例外。”胖和尚眉头一挑,道:“况且你还是女子之身,难道不怕被邪祟冲撞?若是真的放出邪祟,我们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瘦和尚态度倒是稍微柔和一点,说:“姑娘还是请回吧,我们也是奉命做事。”
  “你在说什么废话?如今佛像上出现断臂,自然是人为作案,怎么如此迂腐,竟不让我们查案?”他挡在她面前。
  她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说:“阿呆,不得无礼。”
  又对两个小沙弥说:“二位师傅,若是悬案不破,难道你们寺庙要一辈子守着这‘四眼佛’吗?我听说寺庙的主持玉泰大师已经念经诵佛、不眠不休了几日,难道要他一辈子都这样吗?”
  两位小沙弥挠了挠头。
  这时,远处突然传来喧嚣,好像有许多人过来了。
  往后一看,只见万灵安走在最前面,许多官员跟在他的身后,往禅寺走来。
  他一身绯色的朝服,上面缀有仙鹤补子,衬得丰神俊朗,虽下着雨,在雨中却不徐不疾地走着,好像没有任何人或者事能够动摇他的步伐。
  手中捧着一明黄的圣旨,行至寺庙前,他打开圣旨宣旨。
  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第105章 遭人暗算 他全身变得燥热无比,涌上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佛像诅咒杀人,实属无稽,事关两国邦交,特命内阁首辅万灵安彻查此事,全权负责,以正视听,其余人等,不得阻拦,钦此。”
  万灵安的声音清冽,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回荡在佛寺的门前。
  两个小沙弥哪里见过这种架势,都吓得不敢说话,连忙抖抖瑟瑟地退到了一边。
  “景大人素有探案之才,特命其协助本官查案,你们可有异议?”他望向了身后的官员。
  他们皆是垂眸,气氛一下子有些冰冷。
  “若是没有异议,景大人,我们这便开始吧。”他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景暄和步入佛寺,万灵安与她同行。
  清水禅寺十分清幽,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巍峨的大雄宝殿,红墙黄瓦,颇有岁月静好的感觉。一路上,只见绿树成荫,远山青黛,鸟雀偶尔叫了两声,打破了宁静。
  四眼佛像被放到了远处的偏殿,这偏殿名曰临枫阁,位于后山,山上有大片的枫林,已是初秋,枫叶红了大片,如火焰一般,此时雨歇风止,竟出了太阳,枫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加明艳。
  还未走进,就听见成群的诵经的声音,透过木门,传了出来。
  小沙弥说:“万大人,住持大师正带领师兄们在此处念经,镇压邪祟,容我去通禀一下,告知他们圣上的旨意。”
  万灵安点头:“甚好。”
  小沙弥敲了敲门,便去殿内禀报了。
  景暄和环顾四周,却见万灵安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她目光望向了他,没有说话。
  短短几日不见,万灵安似乎清瘦了不少,也许是挂心徐学士的事情,也没有睡好,如今为了拿到圣旨,恐怕又与魏福忠斡旋了许久,才让圣上答应让他负责调查此事。
  这些天他的辛劳忧心,一点都不比她的少。
  不一会儿,偏殿的门开了,为首的是一宽脸浓眉的和尚,想必便是清水禅寺的住持玉泰大师了。
  玉泰大师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说:“贫僧见过首辅大人。”
  “大师不必多礼。”
  “刚才贫僧已经知道首辅大人这次的来意了,既然是皇上下旨,贫僧也不会阻拦,只是有一事,还想告知首辅大人。”
  “大师但说无妨。”
  “贫僧这几日在四眼佛旁诵经,只觉得这佛像让人无比压抑,胸中像憋着一口闷气,怎么都舒展不开,无论有没有妖邪作祟,都觉得不是吉利的东西,所以越少人进去越好,恐放出了妖邪,使得我大明招致祸端啊。贫僧与众位徒弟皆是出家人,天生就有镇压妖邪的职责,妖邪见了我们,难免会忌惮,可是众位大人却不同,还请首辅大人三思啊。”
  万灵安四两拨千斤道:“本官自然知道大师的疑虑,也知大师是为了我们考虑,可是皇命不可违,既然陛下下了旨,做臣子的哪有退缩的道理,无论有无妖邪,都必须去探查一番,才不枉费圣上之苦心。”
  玉泰大师叹了口气,示意了一下身旁的徒弟。
  那徒弟大概十五、六岁,长相清秀老实,从袈裟中拿出了两串桃木手串,这两串手串被帕子仔仔细细地包着,看起来很是宝贝。
  “都说桃木串能驱灾辟邪,贫僧这里有两串,几日前还将它们开光了,首辅大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份贵重,若要进去,最好佩戴上,贫僧也放心些。”
  “多谢大师,那本官便收下了。”他顿了顿,又将另一手串递给景暄和:“景大人,既然你要入内查案,便也佩戴一串吧。”
  景暄和接过了手串,也向玉泰大师双手合十,道谢了一声。
  二人并肩步入殿内,大门缓缓关闭。
  室内并不亮,只有一个天窗,洒下了阳光,正落到了四眼佛的顶部,四只眼睛好似被点亮一般,显得有些恢诡谲怪。
  佛像很高,四只眼睛仿佛一同俯视着他们,让人汗毛倒立,两只佛手的一只向前伸直平摊,有一只断指,如传说中那般,另一只手的拇指与中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散开,象征佛说法之意。
  平摊的那只手上还残留着血迹,空气中弥漫着腥味,让人感到不适。
  万灵安牵住了景暄和的手,说:“别怕。”
  她突然想起那日在周府参加寿宴时,他也是对她说的“别怕”,倒有些恍如隔世了。
  景暄和将他拉到大殿中央,低声将她的发现给他讲了,在听到三名手臂出自西域探子时,万灵安也有些吃惊,没想到西域人也搅合进来了,看来此案有各方利益纠缠其中,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他眉头蹙起,又说:“怎么手这么凉?天气入秋了,你今日只穿了一件单衣,还淋了雨?”
  “出门时走得太急了些,谁知竟会下雨?”她揉了揉鼻子,突然打了个喷嚏。
  万灵安将身上的披风拿下,披在了她的身上。
  “你不也很怕冷吗。”景暄和问,“给我披了,你怎么办?”
  “如今换了药方,身体强健了不少,庄大夫医术高明,你不需为我担心。”万灵安微微一笑,目光清明道。
  他本就容貌极好,一笑间更加光彩耀目。
  “谁为你担心了?”景暄和垂下眼眸,脸上一红,虽与他相处日久,可此刻还是觉得怦然心动。
  “在下知道景大人每日夙兴夜寐,公务繁忙,自然没有时间管些细枝末节了。”他抓住她的手更紧了,“不过不要紧,你不担心我无所谓,我担心你就够了。”
  “如今不仅有四眼佛的案子,还有徐学士和徐夫人的事情,全搅在一起,实在是让人忧心。徐学士在牢中还好吧?”
  问完后又觉得自己这个问题有些可笑,东厂的手段她不是不知道,如今他一介文人落入了他们手中,怎么能叫“好”呢?
  “算了,这个问题你不必回答,我知道现在他的处境肯定很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