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我……这是万大人的貂绒披风,我忘了还……”她低下头,不敢去看他的表情,只是伸手去解那披风,可那披风就像是和她作对一样,好像被打了死结,怎么都解不开。
万灵安只是坐在亭中,像泯灭了心神。
“我……我解不开……”
景暄和觉得自己像个跳梁小丑,越慌越乱。
万灵安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把匕首,径直走向了她。
寒光一闪,他将她抵在凉亭的柱子边,将匕首一点一点地移向她雪白的脖子。
他的眼中涌动着一种她看不透的疯狂。
难道他是想杀了她?
下一秒,他就切断了她的绳子,披风瞬间便滑落到了地上。
没有了披风温暖的屏蔽,冷风仿佛一瞬间便淹没了她,弥漫进了四肢百骸。
“离开我,你会开心么?”他突然捏住她的下巴,问她。
“我……我不知道。”景暄和说。
“如果你真的开心,那么,你为什么会哭?”
景暄和一惊,原来不知不觉间,她竟流泪了。
他突然扔了匕首,擦拭掉她的泪水,就这样吻住了她,她挣扎着,他却紧紧地捧住了她的脸,仿佛要将她永远禁锢在他的怀抱。
他呼吸滚烫,一只手扣住她的后脑勺,另一只手握住她的腰肢,逼迫她贴近自己。
景暄和缓缓地喘息着,他的吻却越来越霸道,仿佛要将她吃干抹尽,揉入骨髓。
她必须冷静下来,不能再沉沦下去了。
这样想着,她突然鬼使神差地咬了一口他的唇,血腥气蔓延开来,景暄和将他推开,说:“万大人,请自重。”
他伸出手指,干脆地抹掉了唇边的血迹,她慌乱地整理了一下衣襟,提着裙子跑开了。
“你若是出了这个门……”
她的脚步突然定住。
此刻,他很想说句威胁她的话,却说不出口。
只觉得胸口憋闷,他冷道:“走,快走,走了就别再回头了。”
她的身影消失在了小路的尽头,而他的心,也随着白茫茫的雪地,变得虚无而空洞。
***
翌日。
景暄和与汪常青一行一同回到了顺天府,看着城楼上的牌匾,只觉得感慨万千,无论如何,她终于靠自己堂堂正正地回到了这里。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回头。
顺天府于她而言,确实有危险与不确定,但也充满了机会与希望,她渴望能抓住每一次机会,不断地朝上走,只有这样,她才没空去想那些失意与伤心。
在回来的路上,闲来无事,景暄和摆弄了一下从小归墟拿到的机关盒,她摇了摇盒子,听里面的声音,却只听到了钥匙打在盒壁的声音,并无其他了。
如果没有藏宝图,只有一把钥匙,岂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过这只是出于她的好奇心,如今也没有什么迫切的理由去找宝藏,还是从长计议吧。
景暄和回到了家,好好地沐浴了一番,只觉得洗去了三千烦恼丝,她回到书房,茗泉却给她递来了帖子。
三日后便是太皇太后张氏八十岁的生辰,皇上准备大宴群臣,与众人共乐。
太皇太后过生日,她还是得备份贺礼,便与若薇去街上寻觅。
拐角处却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拍了拍他的肩膀。
“阿呆?”
那人转过头来,似乎有些惊讶。
“真的是你!”景暄和微笑道,“阿呆,好久不见啊。”
第157章 白银失窃 三年前养济院的千两银子失窃……
“老大,你终于回来了!”他眼中绽出喜色,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阿呆,你背上的伤已经好了吗?”
“已经大好了,现在的我,和原来一样。”他笑了笑,如雨后的初阳,“老大,此去望春县还顺利吗?我一直,都很担心你呢。”
“虽然有些波折,但是,总体而言是顺利的,圣上还让我官复原职了呢。”见到了老熟人,心情是难得的明媚,景暄和莞尔一笑,“对了,我要去为太皇太后置办寿礼,她一向主张节俭,自然不想大家铺张浪费,可是,总不能太寒酸了些,我和若薇便来街上逛逛,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礼物送给她老人家。”
见阿呆似乎有些不舍得离去的样子,景暄和问他:“你也想和我们一起逛吗?”
“可以吗?”
“当然可以了,只要你不嫌累就好!”景暄和眨了眨眼睛,“阿呆,我们好久都没有好好说会儿话了,你可别嫌我啰嗦。”
“那是当然,我还想听听你这次去望春县的奇遇呢。”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景暄和将自己隐姓埋名潜入黑风寨的故事和他说了,在说到周老居然丧心病狂想要炸毁堤坝淹没整个望春县时,阿呆似乎倒吸了一口凉气,“没想到这个可恶的老头居然要做这么穷凶极恶的事情,真是太残忍了。”
“谁说不是呢?还好有……”景暄和突然闭了嘴,万灵安在名义上一直都留在顺天府养病,再加上在黑风寨时一直戴着人皮面具,无人知道他便是鼎鼎大名的首辅大人,她自然不能就这样泄露他的行踪。
“还好有什么?”他的瞳孔一凝。
景暄和讪讪地摇摇头,含糊其辞道:“没什么,那水雷有问题,根本就炸不了,还好我们运气好,转危为安了。”
“我们”……?
他自然知道她指的是谁,可他毕竟是聪明人,有些事情不必说得那么明白,他便都懂了。
景暄和驻足在一间玉石店门口,这儿是京城最大的玉石店,很多达官显贵都在此买东西。
阿呆却拉了拉她的袖子,指了指旁边的一处店铺说:“张太皇太后是山东邹平人士,如今在深宫之中,已经很多年没有回乡了,如果能送她一些山东特有的东西,不就可以慰藉她的思乡之情么?这儿的老板是个山东人,一定能给你很多有用的建议。”
“好主意!”景暄和打了个响指。
张太皇太后是大明王朝的传奇人物,她是县主的女儿,父亲官阶不大,选秀女的时候却从一众美人中脱颖而出,独得宣宗的宠爱,宣宗去世后,她辅佐先帝登基,又与已故的杭皇后一道抚养怀献太子长大,谁知天不遂人愿,怀献太子薨殁,先皇也驾崩了,她扶立了新帝,见证了当今圣上的登基。
历经三朝,她是大明最有权势的女人,圣上对她十分尊敬,以天下奉养。
面对这样一个历经风霜的老太太,寻常的珠宝玉石一定打动不了她,还得是特别的东西才行,而故乡永远是每个人心头的朱砂痣,无论过去多少年,故乡的味道永远都不会忘记。
景暄和进店买了许多东西,店家还好心地让伙计送货上门,若薇便带着伙计先回景府了。
二人漫步在东街的石桥边,阿呆却停住了脚步,向一座茶楼上望去。
顺着他的目光,景暄和见到二楼万灵安正在与一女子喝茶,想必那人便是苏仪的孙女苏文茵了,也是万灵安的……未婚妻。
她穿一云杉绿的袄裙,身披雪白的狐裘,前额发髻上戴着貂覆额,显得清新脱俗,眉上有一小小的红痣,很是秀美文雅。
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真是一对璧人。
万灵安似乎也注意到了楼下的景暄和,他只是缓缓拿起茶盏,继续与苏文茵说话,装作没看到她的样子。
景暄和心想,还在期待些什么呢?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在那个雪夜彻彻底底地切割干净了。
景暄和对阿呆说:“这儿没什么好看的,我们走吧,我请你吃东西去,就去鹤鸣酒楼,你想吃什么我都给你点。”
他们快步离开了这里,在去酒楼的路上,却经过了养济院,这儿是收养鳏寡孤独的穷人和乞丐的场所,阿呆从火场中救出的傻姑娘也在此地,后来景暄和才打听到,她姓“叶”,叫“小莲”。
“我们去看看小莲吧,你可是她的救命恩人呢!”景暄和抬眉道。
“……好。”他缓缓道。
二人步入养济院,院子的角落处有一棵古松,旁边还搭起了粥棚,烟囱冒出了阵阵白烟,炊烟袅袅,在蓝天的掩映下十分醒目。
只见小莲正和一群孩子在后院蹴鞠,他们笑着跳着,像一群精灵,好不热闹。
此时,球传到了小莲那里。
“小傻子,快踢过来!”人群中一个男孩大声道。
小莲一慌,闭上眼睛,猛地将球一踢,这球却踢歪了,直直地朝景暄和的面门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