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童尚膳点头:“贵妇娘娘怀了龙子,可是这些天担忧皇上,食欲欠佳,昨日只吃了一盘龙须酥。”
尚膳监的主事将记录的册子递给景暄和,她翻到了昨日的记录,证明他们所说并非虚言。
“这糕点还有剩余的吗?”
童尚膳说:“那是自然,贵人们吃的东西,尚膳监都会存档七日。”他吩咐身边的小太监将那柜中的龙须酥拿了过来,又道:“景大人如果有疑,可以查看一二。”
龙须酥是糯米粉和芝麻混合制成的,并没有花生碎,景暄和端起糕点,对着阳光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画眉说:“景大人,奴婢从小味觉就极灵,能否让奴婢尝一口,看这龙须酥里面是否有花生碎?”
景暄和知道她与明贵妃感情甚笃,在宫中她能信任的人本就不多,看画眉跃跃欲试的样子,便答应了。
画眉拿起龙须酥,咬了一口,品了品,道:“确实没有花生的味道。”
画眉又将昨日贵妃用过的瓷碟拿了过来,上面有一些龙须酥的碎末,她尝了一下,也没有花生碎。
如果不是通过食物,那明贵妃又是怎么接触到过敏原——花生的呢?
这个问题困扰着景暄和,让她百思不得其解。
时间一晃就到了下午,景暄和见时间已经不早,便打算出宫,画眉将她送到了宫门口。
这时,景暄和却发现有几个太监推着一架小车从蜿蜒的小道而出,车上盖着草席,草席下露出一双赤脚,被水泡得浮肿。
景暄和心想,八成又是哪里的宫女得罪主子或是想不开自尽了,这在偌大的紫禁城中并不是什么稀奇。
其中一个太监的手上,却戴着一件似曾相识的宝物。
“等等!”景暄和叫住了他们。
小太监们有些战战兢兢的,朝景暄和行礼,她却朗声道:“在宫中若是偷窃贵妃的珍宝,该当何罪?”
“什么珍宝?奴才们真的不知啊!”小太监们装傻道。
景暄和抓住他的手,褪下他的袖子,那珍宝顿时便明明白白地展示了出来。
“这是明贵妃生前最喜欢的金镯,你还敢说自己不是小偷吗?”
房嬷嬷还在时,这镯子被猫儿雪团子叼入了冷宫之中,景暄和从房嬷嬷那里找到了镯子,才让她对这金镯印象深刻。
小太监吓得像筛子一样,浑身发抖,他指着推车上的女子说:“不是奴才啊,这是奴才从这女尸上摘下的,反正她也死了,丢掉怪可惜的,奴才才敢这么做啊!”
画眉也认出了这金镯子。
她仔细辨认了一下道:“这镯子虽然看起来很真,却是赝品,并不是贵妃的那只。”
她又派人叫斓儿来辨认,斓儿去往珍宝阁,发现真的镯子正原原本本地躺在阁中,并没有遗失。
“这女子是谁?”景暄和问那太监。
第201章 井中孤魂 不过是求而不得罢了。……
太监直直摇头:“奴才也不知道……自从房嬷嬷死了后,这冷宫也空着没人住了,荒凉得很,可是黎督主回来后,衡公公说过年了,让奴才们里里外外、仔仔细细打扫这地方,奴才们自然不敢怠慢!在打扫废井的时候,竟在里面发现了这女尸,真是触霉头,差点把奴才们吓掉了半条命……”
景暄和将破旧的草席掀开,露出了女子的脸,站在身边的画眉捂着嘴,差点呕出来。
这女子已经死去了多时,最少有两个月了,连面容都辨别不出来,只是穿着一身普通宫女的衣服,全身肿胀,很是渗人。
她的手腕处有戴过镯子的印记,应该就是太监手上的赝品了。
景暄和检查了一下她的周身与喉鼻,发现她的死因就是被人推入了井中,溺水而亡。
景暄和对画眉说:“能否帮我打听一下宫里失踪宫女的信息?最好是最近半年的。我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巧合,怎么这女子手腕上恰好就戴着明贵妃最喜欢的金镯?虽然这镯子是赝品,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画眉点头,“好,奴婢这就派人打听,景大人,您是在这里等,还是等您明天入宫再告知您?”
景暄和:“就现在吧,若早一日知道消息,我们也好确定接下来的安排。”
画眉福了一福,便退下了。
小太监支支吾吾地说:“景大人,那这女人……”
“此事还有疑点,先将她放在冷宫中吧。”景暄和道。
“是,奴才们这就将她原原本本地推回去。”小太监们赶忙应和道。
看着小太监们离开的背影,景暄和问斓儿:“黎振后来没有为难御膳房的宫女们吧?”
斓儿摇头,道:“后来黎督主被李太后叫过去了,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宫女们也都回去了,无事发生。”
“这段时间,黎振对宫里的下人们怎么样?”景暄和有些好奇。
斓儿说:“黎督主对宫里的太监宫女们还不错,可能是因为他自己之前也是下人吧,所以并不会刻意刁难下人们。有一次,李太后身边的宫女犯了错,将李太后最喜欢的杯盏摔碎了,李太后本想处罚她打板子,将她发配到浣衣局去,还是黎督主帮她说了话,李太后才没有继续追究了,只是小惩大诫而已。”
景暄和垂下眸子,不禁望向了天空,在紫禁城,天空都被宫墙映衬得四四方方了。在这里生活,规矩与束缚像绳索一般将人捆起来,肯定和辽东那自由的生活大相径庭。他当年入宫也才不到十二岁,还是个未满弱冠的少年,真不知道他初入宫廷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
斓儿继续道:“听人说,黎督主很多时候都自己独自一人在冷宫院落中呆着,无人知道他在做什么,有时候一呆就是一晚上,可大家也不敢打扰他。还是除夕之后,衡公公才建议将冷宫打扫一遍,谁知竟发现了这井中的女子。”
景暄和喃喃道:“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当初房嬷嬷就是在冷宫中与黎振相遇的,也许在旁人眼里,那是皇宫里最阴冷潮湿的角落,可在黎振的眼中,那处却是紫禁城里唯一温暖的存在,因为那里有一个在乎他的人。
在冷冰冰的紫禁城里,唯一一个在乎他、将他当人看的人,就是房嬷嬷。
只可惜,房嬷嬷就那样死了,永远也回不来了,成为了被紫禁城所埋葬的一缕孤魂。
半个时辰后,画眉快步走来。
她的表情却有些纠结,对景暄和道:“景大人,奴婢已经询问了内务府的掌印,这半年来,宫内并没有失踪的宫女,连嬷嬷也没有失踪的。”
景暄和一怔,如果不是宫里的人,这女子难道是宫外的人?
可是宫外的女子,又怎会穿一身宫女的衣服,还在皇宫中最不起眼的冷宫中被杀?
简直太奇怪了。
*
窗外一阵风吹过,卷起雪花,飘落到了远方。
万灵安穿一身黑色的狐裘,打着一把伞,遮住了面容,终于回到了景暄和的府邸。
他周身冷峻的气场一下柔和了下来,将狐裘的带子解开,随意地搭在了架子上。
院中的蝴蝶兰不知何时已经盛开了,恍如一只只粉紫色的蝴蝶,仿佛下一秒便要飞舞出来,散发出缕缕清香。
随意地拿了一本书来看,万灵安靠在榻上,修长的手指翻动书页,发出沙沙的声音。
今日的谈话很是顺利,那人的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他已经很久没有参与政事了,即便如此,再次接触,也和以前一样得心应手。只是他们都知道,这是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不一会儿,景暄和回来了,她拍了拍披风上的雪,看到万灵安搁在角落的伞正滴着水,似乎有些疑惑。
“我今日,去见了一个人。”万灵安放下书,并不打算瞒着景暄和。
经历过了那么多风雨,万灵安知道,在她心中,信任是第一位的。
景暄和“哦?”了一声,来到万灵安的身边。
“只是,我答应了那人,现在还不能说他的名字。”
景暄和隐隐感觉到,这是一件大事,皇上如今疾病缠身,不知何时便会……难道万灵安今日去见的人,便会事关日后皇位的人选?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朱懿德真的药石无医了。
她眼皮一跳,将袖中的手帕拿出,递给万灵安:“这是皇上今日吐的血,能否让庄炎庄阳交给庄大夫查一查,看看皇上如今情况怎么样了?”
“庄大夫现在就在前院,正和庄炎说话,何不将他现在就请过来?”万灵安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