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当然,粮食等金贵东西是没有的。
  唐甜装作回了一趟窝棚,把那点儿糙米和破碗筷、破被褥抱回来,算是过了明路。
  而李秋霜和唐川已经被扶上了炕,村人们也陆续散了。
  唐甜见得没人,偷偷给唐海嘴里塞了一块糖,使唤这个傻哥哥帮忙烧火,她一边熬粥,一边琢磨着怎么白手起家,从无到手,而且不能过度引人注目。
  如今,她们一家四口可是再禁不得一点儿风吹草动了。
  苟着,猥琐发育才是王道!
  唐川被扶起来喂了热粥,脸色总算好一些了。
  倒是李秋霜突然和离,耗尽了所有力气,过往所有信念也都坍塌了,对她打击很大,不但没醒,额头又变得滚烫了。
  唐甜倒也没太着急,偷偷给娘亲喂了一粒空间存储的退烧药,一直守到半夜,果然就降温了。
  忙了一日,唐甜的小身板撑不住,最后缩在娘亲身边睡着了。
  唐川惦记娘亲,心疼妹妹,一直闭目养神不敢睡,终于听着妹妹悠长的呼吸声,他才松了一口气……
  天色刚刚放亮,唐甜就爬了起来,摸摸娘亲的额头一切都好,她就扯了唐海打算上山。
  唐海这傻小子贪睡,但嘴里再次塞了一颗糖,他就像加了油的四驱车,指哪里跑哪里。
  唐川想拦着,可开口就咳嗽起来,待得缓过气,妹妹和弟弟已经没了影子……
  唐家堡往东二里处,就是沐雪山脉,高高低低二十多座山连在一起,据说冬日时候,大雪封山,远远瞧着很是壮观,所以得了这么一个诗意的名字。
  可惜,风花雪月是富贵人家喜爱的,对老百姓来说,沐雪山脉就像一个任凭索取的老母亲,春夏采野菜,秋日打猎,冬日砍柴,不知救了多少性命。
  特别是这几年天灾不断,可以说附近百姓的生死都系在了这片山林里。
  如今正是秋末,田里庄稼苗经历了三季的干旱,早就枯黄一片,又是颗粒无收。
  整个唐家堡乡亲为了熬过冬日,也是每日进山,尝试着找点儿果腹之物。
  唐甜和唐海一路碰到了不少人,无一不在嘱咐他们不要进深山,小心同样饥饿到红眼睛的野兽。
  唐甜一一应了,带着唐海钻进灰突突的山林,仔细分辨一下,就奔去了一处山壁赶了过去。
  末世生存了十几年,加上觉醒了带灵泉的空间异能,她的五感也比普通人要好得多。
  这片山壁瞧着平平无奇,但树丛之后却隐藏着一条缝隙,大人挤不过去,两个孩子却来去无阻。
  缝隙后的山谷不大,地势也低,没有天材地宝,但有一个小小的山泉眼,也因此滋润的草皮依旧带着绿色,甚至还养活了一棵野栗子树和一棵野枣树。
  枣树上的枣子只剩了一半,说不得已经有小兽光顾过多少次了。
  倒是野栗子,因为外壳带着尖利毛刺,几乎都剩下了。
  唐甜招呼唐海麻利往筐子里摘枣子,她则一脚踩瘪毛栗子的壳子,飞快挤出褐色的椭圆栗子。
  唐海一边捡一边吃,嘴巴塞得鼓鼓,像个松鼠。
  唐甜也不管他,迅速往空间里偷渡。
  虽然空间里不缺吃的,但能够在这个灾荒时期,光明正大拿出来的东西不多,说不得这些栗子,以后就是她出入山林的借口。
  甚至下一次,还可以尝试打些野物回去。
  待得过了这十日半月,家里稳定下来,村里人也不再过多关注,她就能安心琢磨发家致富,赶紧把日子过好了!
  很快,唐海拎着的破筐子就装满了。
  唐甜看看日头,赶紧从空间拿出十几个鸡蛋,扯了干枯的藤蔓编成一个简单兜子,然后喊二哥一起钻出了山缝儿……
  唐家院子里,李秋霜已经醒了,发现两个孩子不见了,她疯狂跑出来找寻。
  唐川一步三喘跟在后边,想要解释,可绝望恐惧到极点的娘亲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村里人也被惊动了,七八个凑在一起,商量着是不是帮忙到处找找。
  这个时候,唐甜扯着唐海终于出现了。
  李秋霜三两步跑过去,扯了唐甜就拍了一把。
  “死丫头,你跑哪里去了!你要急死我啊!”
  可惜,她举手高高,落下去毫无力气。
  唐甜被紧紧搂着,心里酸暖。
  她突然就想起前世,天降灾难,世界大乱,虽然早早被救回国家基地,没有经历太多苦难,但一直活的很孤单,从来不知道被人惦记的滋味,也是抹不掉的遗憾。
  但这一刻,满载食物归来,被娘亲气恼拍打,所有遗憾就像烟云,丝丝缕缕散掉了。
  这一世,她有家了,有亲人惦记了!
  “娘,我找到吃的了!野枣子,还有野鸡蛋!”唐甜献宝儿一样举起手里的藤蔓兜子,小脸累的涨红,但笑得异常灿烂。
  唐海也是努力举起手里的筐子,想要娘亲多看一眼。
  不等李秋霜说话,围观的村人已经惊呼起来。
  “哎呀,真是枣子啊!哪里找到的,运气太好了!”
  “是啊,还有这么多野鸡蛋,个头儿也不小!糖宝儿可是太有福了,我们进山多少次,别说鸡蛋,鸡毛都没看见一根儿!”
  唐甜不想他们追问太多,毕竟解释起来麻烦。
  于是,她抓了枣子,给村人们一人分了一把。
  当然,她人小手也小,一把不过三四个枣子罢了。
  村人们摆手拒绝,但最后还是接下了,毕竟枣子这东西太好了,吃起来甜嘴巴,还能垫肚子,带回家给孩子肯定高兴。
  辞别了村里人,唐甜也发现了靠墙喘气的大哥,赶紧扶着他一起回家。
  李秋霜病了一晚,又虚惊一场,心里就是再难过都扔到脑后去了。
  说到底,什么都没有孩子重要。
  孩子们平安,聚拢在身边,是一个母亲最后的底线。
  当然,闺女在糙米放了枣子,淡淡的甜又热乎乎落进肚子,她吃进肚子,活命的念头也更强烈了。
  第10章 泉水作用太大了
  “娘,这几日,二爷爷和三奶奶都没少帮咱们家,是不是送些红枣做谢礼啊?”唐甜喝着粥,偶尔掉在桌上的米粒也被她捡起来吃掉。
  李秋霜得了提醒,应道,“肯定要送,但凡送东西来的几家,都要回礼。特别是李二爷爷家!”
  家里户籍分出来了,以后不是军户了,虽然孩子们以后可以读书科考,但那是很远的事。眼前却不能接军营那边的活计了!
  要知道之前几年,家里过日子都是依靠李秋霜给军营做工,换糙米和谷糠回来。
  说不得,为了熬过漫长冬日,她还是要去寻李二爷爷帮忙说情,起码再做三五个月,解解燃眉之急。
  吃过饭,唐甜就端着陶碗挨家送红枣,各家都是惊讶又欢喜,推让一番就收下了。
  而唐甜也趁着这个机会,把村里彻底熟悉了一遍。
  唐家堡得名确实是因为大半村人都姓唐,听说来历同唐家差不多,也是家里有人做官犯了事,连累了后代子孙被迫做了军户,在此落脚儿。
  军户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自由一些的后勤杂役。
  唐家堡有田地一百多亩,分给各家由男人们耕种,秋日里七成粮食要交到附近的京营北卫所,其余三成才是各家的口粮。
  而女人们则从卫所接一些缝衣做鞋或者洗涮被褥等活计,能够拿到微薄的一点儿工钱,有时候卫所不想给钱,也会用杂物顶替。
  至于孩子们,只要过了十五岁,姑娘嫁娶的大半是军汉,小子们就进营地做新兵。
  可以说,整个唐家堡和附近七八个村屯都是依托于京营活命,有主次,但也共生共存。
  而李二爷爷就是从京营退下来的老兵,甚至退伍前还担着百户的差事,如今还有一群熟悉的老兄弟在营里任职。所以,李秋霜才打算请他老人家帮忙。
  李家四个儿子都继承了老爹的勇武,打猎是把好手,比旁人家里日子就好过一些。但之前送到唐家的那只风干兔子,还是让家里的老少女人们心疼。
  如今李秋霜亲自登门道谢,又得了满满一碗红枣,李老太太总算见了笑脸,听说李秋霜来意,就催促李二爷爷赶紧去京营。
  李二爷爷也没拒绝,他已经这个年岁,不用避嫌,直接领着李秋霜就去了西边十里远的京营北卫所营地。
  唐甜从空间取了半桶水,关好院门,留下大哥在家继续做水牛,她带着唐海又进了山。
  这一次,她带了一把用泉水泡过的糙米,打算试试能不能诱捕一只野鸡之类。
  家里四口人,被苛待多年,各个身体不好,急需好吃食补养。
  可先前拿回家的“野鸡蛋”,李秋霜每次都坚持煮了三个,她自己一口不吃!
  没办法,唐甜只能琢磨着熬锅鸡汤,娘亲就是再舍不得,也能喝上一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