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唐甜打算调低浇水的配比,所以把时长翻了一倍,毕竟泉水珍贵,能节省还是要节省一些。
  “一斤豆子,七八斤豆芽儿!”李秋霜惊的合不拢嘴,转而高兴起来,“那以后再给卫所干活儿,娘多要一些黄豆做工钱,冬日咱家可不缺菜吃了!”
  “娘,怕是又要请二爷爷陪你去一趟卫所了!咱家以后一个月怕是需要几百斤黄豆,甚至几千斤!”唐甜揉着肚子坐起来,笑得狡黠,“因为咱家要卖豆芽,赚钱过日子!”
  卖豆芽?
  李秋霜倒吸一口气,开口就想说军户不能经商,被人知道要降罪,但突然想起自家已经改了户籍,一时就愣住了。
  唐甜凑过去,抱住娘亲的胳膊,小声劝道,“娘,咱家是农户了,用田里种的豆子发豆芽卖出去,谁也说不出错来。
  “这豆子几乎是不值钱,井里也有了水,若是做这个买卖,顶多是买点儿筛子、纱布和陶盆,有个几百文钱就够了。
  “但这豆芽送进城里的酒楼或者大户人家,甚至是沿街叫卖,两文一斤肯定好卖吧?咱们从最少算起,一日若是发上十斤豆子,得豆芽八十斤,卖回一百六十文,一个月就是四千八百文!
  “你说这生意,是不是日进斗金,必须试试?不用多,忙一个冬日,开春就能送我大哥去读书,家里更不缺吃穿了!”
  李秋霜没有说话,脑子里疯狂转动。
  四千八百文,就是将近五两银子!
  这还是一日发十斤豆子,得豆芽八十斤。偌大的镇子和县城,家家都没有新鲜菜吃的冬日,八十斤哪里够卖啊,起码也得一百六十斤吧?
  那一个月就是……十两银子!
  李秋霜眼睛渐渐发红,一时忘了喘气,差点儿憋死过去!
  唐川坐在对面,眼疾手快直接掐了娘亲的人中!
  李秋霜缓了又缓,好不容易平复了一点儿心情就紧紧搂住了闺女,亲了又亲,嗓子也哽咽了。
  “糖宝儿……糖宝儿,娘就知道,你不是扫把星!你奶奶她们都错了,你是娘的小福星,不,是财神爷!”
  第18章 闷声发大财
  唐甜同样紧紧抱着娘亲,趁机顺杆儿爬。
  “娘,这样的法子,我还知道很多!也许教我本事的老爷爷,就是财神爷呢!”
  李秋霜一把捂住了闺女的嘴巴,紧张的四处看,末了压低声音嘱咐闺女。
  “这话以后不许再说,万一被坏人听见要害你,怎么办?还有,把发豆芽的法子教给娘,以后谁问起,都往娘身上推,知道吗?”
  唐甜点头,小脑袋在娘亲怀里钻来钻去。
  哎呀,有娘疼的感觉,真好!
  李秋霜揉揉闺女已经有些转黑的头发,又看向两个儿子。
  唐海吃饱喝足又跑去掏山楂,只有唐川郑重点头,“娘,我这几日好多了,我可以帮忙提水。”
  李秋霜一口拒绝了,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家里得了赚钱的法子,病弱的儿子也奇迹一般好转了,这日子真是越来越红火。
  想想当初钻了牛角尖,还要带着孩子们去死,她就是忍不住羞愧……
  秋风一日紧似一日,田里干枯的庄稼被搂光了,凌晨又下了寒霜,远远看着像得了白癜风的老人,让人心里没来由的难受。
  李秋霜把五十斤糙米给了李二爷爷,请他老人家帮忙发下去。
  她虽然带着三个孩子生活,但毕竟没有男人在家,不好同村里人单独打交道。
  李二爷爷最是喜欢她知分寸,也愿意代劳,更何况李秋霜上门从不空手,就像这次又端了一大碗鸡汤,香味馋的家里小子们死赖在一边不肯离开。
  李二爷爷干咳两声,有些觉得丢脸。
  李秋霜装作没看见,说道,“二叔,我明日要带孩子们去趟城里。川哥儿需要诊脉抓药,就是海哥儿……我也想让大夫再看看,能不能把脑子治好。我想借咱家的板车用用,您看能不能得空儿?”
  李家儿孙多,柴火早就准备齐全了,所以不等李二爷爷表态,李二奶奶就抢先接过鸡汤碗,笑道,“当然成了,正好我跟铁牛娘也想进城一趟呢。家里存了两张兔子皮,看看能不能卖点儿钱,换点儿油盐回来。”
  李秋霜得了准信儿,又闲话儿几句就回家了。
  不想第二日一早,不只李二奶奶和大儿媳兰草来了,就是大儿子李金也憨厚笑着拖了板车跟在后边。
  多了这样的壮劳力,李秋霜真是松了一口气,拿出家里被褥铺上板车,严严实实把唐川和唐甜围好,众人就出发了。
  至于唐海,这小子脑子不好用,手脚却有力气,不只不用坐车,居然还能帮着李金一起拉车……
  一路到了县城,两家人约好时辰集合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回春堂里,崔大夫给唐川把了脉,又抓了唐海继续,最后惊讶的连连称奇。
  “唐家嫂子,我自问医术还不错。对于你家两个小子的病,也是心里有数。但这才隔了多久,川哥儿的咳疾居然好了三成,就是海哥儿脉象也不再沉滞,好像通透很多。这……他们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不成?”
  李秋霜下意识把小闺女往身后藏了藏,硬着头皮解释道,“崔大夫说笑了,我们家里的情况……您也知道,就是有灵丹妙药也买不起啊。
  “许是……许是孩子们最近吃饱穿暖,没人责打,心里舒坦了,病也就好了。”
  崔大夫皱着眉头,良久点了头。
  “你说的也有道理,忧思惊恐确实对病情不利,反之自然有益处。”
  李秋霜生怕越说越错,赶紧催促开药。
  崔大夫也是见猎心喜,又给唐川开了七副药,甚至仔细斟酌着把唐海的脑袋扎成了刺猬,最后诊金加药费一起才收了五百文。
  当然,作为打折的代价,以后唐海哥隔七日就要过来针灸一次,唐川也要时常来把脉。
  他这是把两个小子当做奇特病例,打算长期观察了!
  甚至,李秋霜母子出了门,他还追着嘱咐,千万不要忘了登门日期。
  李秋霜一手扯着闺女,一手薅着两儿子,跑的飞快!
  唐甜忍不住咯咯笑,唐川紧跟娘亲脚步,唐海则不时胡噜两把脑袋,总觉得还有银针没拔掉……
  秋末冬初的寡淡日阳下,母子四个狂奔在街头,真是别样的喜感!
  老廖拿着鸡毛掸子,正百无聊赖的打扫卫生,突然接到了满头大汗的“大主顾”,还惊了一跳。
  没一会儿,他又笑眯眯卖出了二十个筛子,四十块粗纱布,陶盆和水壶、柳条筐、大捆的油纸若干……
  日头西斜时候,李金拉着板车,唐川和唐甜坐在一堆杂物里,显得很是单薄。
  李二奶奶买了三斤盐,二斤新棉花儿,小心翼翼放在筐里背着,连儿媳要帮忙都信不着。
  她左一眼右一眼的瞄着车上的东西,心里忍不住心疼。
  就算唐家卖了捡来的书,得了银钱,那也不能这么糟蹋啊。
  家里多少人吃饭啊,居然要用二十个筛子!
  怪不得先前唐家老太太整日骂大儿媳败家,这如今没了婆婆压制,更是没个样子了!
  李秋霜自然看得出,但她只是脚下加紧了速度,一句话都不说!什么事都是一样,越解释越多,莫不如开始就闭紧嘴巴。
  闷声发大财!
  这五个字,如今尤其适用于她们这样的孤儿寡母。
  唐甜空有满脑子的发财点子,但小身板却只有四岁啊,奔波了大半日,早就疲惫不堪。
  这会儿,她靠在大哥怀里,随着板车的晃悠就睡的踏实了。
  唐川扯了大半被子给妹妹挡了寒风,扭头再看板车的筛子陶盆,心头也是忍不住火热……
  明明马上就是严寒的冬日,但对于她们家来说,却像万物欣欣向荣的春日一般。
  当晚,唐甜带着娘亲钻了地窖。
  不得不说老廖掌柜是个会做生意的,铺子里货品齐全,不只有黄豆,绿豆居然也找出十几斤。
  唐甜一口气都买了回来,打算来个“区别对待”。
  黄豆芽儿价格低,卖给城里普通百姓,两文钱一斤薄利多销。
  绿豆芽儿定价五文,走高端路线,卖给酒楼饭馆和富贵人家。
  这般,李秋霜降级为闺女的小徒弟,小心翼翼发了五斤绿豆、五斤黄豆,分早中晚三次浇水,还要顾着三餐和做鞋,也是忙的团团转。
  她根本不知道,村里慢慢起了流言,而且越传越难听!
  第19章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这日吃了早饭,李秋霜就要下地窖,不想五婶子又端了一点儿干蕨菜上门了。
  “川哥儿娘啊,我家这蕨菜晒的多,分你一些给孩子们加个菜。”
  李秋霜有些意外,毕竟各家吃食都不多,若不是实在人情需要走,谁也舍不得。
  五婶子这般,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