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其余人也是皱眉,跟着低声骂个不停。
天下就是有些人,不配做爹娘!
哪个孩子摊上了,就真是倒霉透了!
显然,狗剩儿就是其中一个!
幸好,没一会儿屋里人就惊喜的嚷了起来。
“醒了,醒了,狗剩儿死不了了!”
李二爷爷赶紧闯进屋子,瞧着狗剩儿眼神清明了,就问道,“狗剩儿,到底怎么回事?你从头到尾说清楚。”
狗剩儿有些瑟缩,但眼泪却噼里啪啦掉了出来。
“呜呜,二爷爷,我爹娘他们要去京都找唐大叔,要告诉他们发豆芽的法子,还说要一百两银子!我不让,他们就把我绑起来了。”
屋里屋外听到这话,静默了一瞬,就轰然闹开了。
“忘恩负义白眼狼!昨晚真该把他们冻死!”
“赶紧追,把他们追回来,剥皮抽筋!我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当真黑了心肝!”
所有爷们儿不用李二爷爷吩咐,扭头就回家寻了斧子菜刀或者砍柴刀,再次聚集在张家门口。
李二爷爷带了四个儿子,同样是准备齐全。
李二爷爷吩咐道,“前日下的雪不小,想找张家两个畜生的脚印不难。大伙儿跟着我家铁子,记得不要走散,小心林子里有野兽。”
说完,他看向唐三奶奶,老太太会意,高声应道,“你们放心,村里有我照管,尽量早回,毕竟豆芽生意耽误不得。”
李二爷爷点头,大手一挥,老少爷们儿就出发了。
李铁是打猎的好手,山林里追兔子都成,何况是两个大活人。很快,他就寻到了两行脚印儿……
男人们都走了,各家只剩了妇人孩子老人,村里气氛就有些压抑,不必说都在担心发豆芽的法子被泄露,没了生意,就没了活命的希望!
唐甜眼神闪了闪,扯了娘亲的胳膊提醒道,“娘,咱家豆芽还没浇水呢!大缸里的水也不知道够不够大伙儿挑啊?”
李秋霜立刻亮了眼睛,高声同众人说道,“大伙儿不用担心,退一万步说,就是发豆芽的法子被外人知道也不怕。没有我们家的井水,发出的豆芽也不好吃啊。任凭谁也抢不走咱们的生意!”
妇人们得了提醒,欢喜的拍大腿。
“对啊,怎么忘了这茬儿。张家没有用秋霜家的井水,酒楼那边一尝就发现了,直接退货呢。”
“是啊,是啊,真是不用怕了。”
“赶紧挑水,我家豆芽也没浇呢。”
妇人们重新露出了笑脸,纷纷散去忙碌了……
原本以为老少爷们儿,怎么也要中午才能回来,不想各家妇人把豆芽送到唐家,刚刚过完秤,大部队就胜利凯旋了。
当然,这么说也不准确。
因为,张石头两口子一个都不在,带回来的只有他们的破碎血衣。
李二爷爷神色复杂,又气又无奈,骂道,“这两个蠢货,赶夜路居然还敢走山林小道,才进山五里路就碰到了狼群,被活活撕扯吃了,骨头都没剩一节!”
妇人们惊的倒抽一口冷气,下意识缩了脖子。冬日的狼群,山里没多少食物,那真是碰到什么吃什么!
亏得张石头两口子平日好吃懒做儿,养的比村里人都胖,最后居然喂了狼!
唐三奶奶一点儿也觉得张石头两口子无辜,这种败类是死有余辜,但留下狗剩儿,就有些让人头疼了。
这样的年头儿,谁家也不好多添一双筷子啊。
显然,所有人也都想到这个问题了。
最后还是唐甜提议,“二爷爷,不如让狗剩儿哥借住在六奶奶家吧,狗剩儿哥和拴柱儿一起抬水发豆芽,工钱换糙米,总能把自己养活。等开春了,他们想去卖豆芽,还能赚更多银钱。”
众人听了,立刻都高兴了,这主意实在是好。
谁家接济都是一时,只有自己立起来,才是活命根本。再说之前,张家的豆芽就是狗剩儿在张罗,除了水不对,其余也不差什么……
很快,东山脚下挖了一个浅浅的小坑,张石头两口子的血衣埋进去,就算安葬了。
张家家徒四壁,狗剩儿只带了水桶和陶盆去了六奶奶家。六奶奶半瞎,但对孩子极好,当晚就给狗剩儿两个谷糠饼子,狗剩儿难得吃饱了,再想起不靠谱的爹娘,好似也没那么伤心了……
李秋霜找个机会,让唐川把他和唐海换下的旧袄裤送去了六奶奶家。狗剩儿和拴柱儿穿暖了,差点儿欢喜哭了。
他们每日跑来唐家抬水,都要争抢帮忙扫院子,倒是让唐海没了活计……
许是这次张石头两口子差点儿坏了生意,村里人都有了危机感,但凡在外边说话都很谨慎,而且憋着一股劲儿,努力扩大生意,不但迅速把豆芽卖去了更远的村镇,就是各家需要发的豆芽也是加了一筐又一筐!
自然,各家这进项也是越来越多。
而唐家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以至于李秋霜每晚数银子都觉得烫手,悄悄同闺女商量,是不是找个机会给各家再分点儿糙米或者菜肉。
一切好似都在越变越好,但谁也没想到,巨大的危机就在这个时候,如同天崩地裂般降临了!
“呜呜,二叔,二叔!大事不好,天要塌了!呜呜,不能活了!”
这一日,黄昏时候,从城里卖豆芽回来的村人摔的满身雪泥,几乎是哭着狂奔进了村子!
第49章 军令如山倒!
李二爷爷正牵着大黑在唐家院子外溜达,唐甜骑在马背上,唐海跟在一边,羡慕的淌口水。
突然被村人惊喊吓了一跳,李二爷爷生怕惊马摔了唐甜,忍不住扭头呵斥道,“瞎喊什么,天塌不了!有话好好说!”
那村人肩头的扁担上,只担了一个筐子,另一个跑丢了,他也顾不得,哭咧咧嚷着,“二叔,不好了,听说塞北那里开战了,朝廷要调卫所的兵将过去,还要迁移军户去定居戍边!咱们唐家堡也在里边,呜呜,咱们怎么办啊?”
李二爷爷手里的缰绳“吧嗒”掉下去,脸色惨白一片。
身为军户受卫所庇护,当然也要一切以卫所为先。
卫所兵将被调走,他们按规矩是要跟随而去,继续辅助后勤营。
但唐家堡住了百十年,所有人在这里土生土长,成亲生子,已经是根深蒂固,哪里是说搬走就能搬走的!
唐甜也是皱了小眉头,赶紧从马背上出溜下来,再次把缰绳递到老爷子手里。
“二爷爷,大黑已经彻底恢复了,你骑它去卫所打听一下,否则在家里怎么猜测都没用。”
“对,对!我去问问,你们不要慌,一切等我回来再说。”李二爷爷得了提醒,飞快上马,直奔卫所而去。
李秋霜听到动静,还以为闺女儿子闯祸了,手里顾不得放下绣花针就出来了。
隔壁邻居也是抄着袖子出来看热闹,结果听说卫所要迁移,所有人都被惊的眼冒金星。
很快,全村都传遍了,但凡听到消息的人都是一窝蜂聚集到了唐家,七嘴八舌问个不停,有些胆子小的妇人已经开始抹眼泪了。
关键时刻,还是唐三奶奶压阵,高声呵斥大伙儿。
“都把嘴给我闭上,事情还没弄清楚呢,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等你们二叔回来自然就清楚了!”
老太太语气不好,但大伙儿就吃这一套,居然当真闭了嘴等消息,甚至心里惶恐都少几分。
唐甜烧了热水给大伙儿暖暖肠胃,但右边眼皮总是跳个不停,让她直觉不妙。
果然,没一会儿,李铁几兄弟也赶着马车从县里回来了。
唐甜直接截住他,问道,“四叔,是不是城里传言,卫所要带着军户迁徙到塞北去?村里已经知道了,二爷爷去卫所打探消息了。”
李铁眉头皱的死紧,听到这话也是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
“是啊,我也担心的厉害,赶紧就回来报信了。”
说完,他飞快卸了车,又要骑马去接应老爹。
这个时候,李二爷爷已经赶回来了。
老头儿脸色实在不好,眼见众人都小心翼翼看着他,他想了又想,还是说了实话。
“不用多想了,卫所那边已经接到军令了,三日后,兵将们就要开拔,咱们这些军户多给了几日准备,但七日后也要出发!附近十二村屯都要一起赶路!大伙儿这几日赶紧收拾家里吧,记得多买粮食!”
众人心里的侥幸被彻底打碎了,静默了一瞬,院子内外突然就爆发了。
“呜呜,没法活了!好好的日子怎么就要迁徙到塞北?”
“完了,完了!我听人家说那地方,冬日时候都能冻掉下巴,在外边尿尿都能冻成太监!搬过去,咱们肯定活不了!”
“爹,我害怕,我不要搬家!”
“土埋半截了,我不想离开唐家堡,我要死在这里,埋在这里!”
无论老人还是孩子,爷们儿或者女人们都是哭成一团,慌的像热锅上的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