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唐老二下意识扭头看向公主的车架,几个狼族护卫手里拿着馒头,举在火上烤。平日还不觉得如何,如今他看着非常碍眼!
  跟随伺候的陈水生夫妻俩,在一边默默忙碌,眼里都是烦躁和不满。
  家里老头老太太留在京都看宅子了,他们夫妻躲不过,只能跟着到塞北。
  一路上,两人被当驴使唤,白日黑夜的忙碌,三顿饭只吃三个粗饼子,也没换来主子任何心疼。
  好好的米粥,主子更是宁可打翻在地,也不肯赏给他们吃一口……
  不得不说,李铁对唐甜一家子真是不错,生怕唐老太等人找麻烦,一日跑到队伍后边转悠几圈,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所以,唐家鸡飞狗跳成了笑柄,也很快被李秋霜等人知道了。
  唐三奶奶裹着棉大氅,坐在马爬犁上,狠狠唾了一口,骂道,“活该!让他们一家不是好嘚瑟,以为攀了高枝儿就是贵人了!哼,有他们后悔的时候!这才走出几日啊,后边的艰难还多着呢!”
  老太太原本在自家板车上,但她心疼儿子推车,孙儿们也小,所以总是扶着马车走路。到底年岁大了,上午绊倒扭了脚。
  李秋霜听说之后,当即就把老太太背过来了,以后白日跟着自家吃住,晚上再送回他们家里的板车上。
  唐三奶奶当然不同意,但唐甜一句话就堵了老太太的嘴。
  “三奶奶,昨天有两个邻村的妇人对我娘指指点点,说铁子叔和九叔总在我家这里,是我娘勾搭他们呢!以后您老人家跟着我们一起,外人就不能说我娘的坏话了!”
  唐三奶奶当时就火了,“谁?谁说你娘坏话!看我不扯了她的嘴!都什么时候了,活命都难,居然还有闲心思给人家编排闲话儿?以后我就在这儿,看谁还敢胡咧咧!”
  李二爷爷同老太太联手打理唐家堡,已经习惯了,自然也怕老太太在路上没了,唐家这么多人就没了“紧箍咒”,想要成功到达塞北,肯定难上加难。
  所以,他也支持老太太这般。
  第67章 麻绳专挑细处断
  他耐心劝说着,“老嫂子,秋霜和孩子们都是孝顺的,定然不计较你吃这几口饭。你白日里就当给他们母子四个作伴壮胆了!知道你惦记家里儿孙,晚上照旧回去住就是了。先前不也是这样,偏你想的多,总是不肯接着秋霜和孩子的好意,来回折腾。”
  唐三奶奶笑的无奈,到底让儿子从家里拿了三斤糙米,硬塞给李秋霜。至此她白日里就在李家爬犁上了!
  但继续赶路的第一天中午,唐甜就在爬犁棚子里烧了炭盆了,热了大骨头汤煮的热面条,给老太太盛了满满一碗。
  唐三奶奶一边吃一边偷偷叹气,她那三斤糙米加一起都不如这一碗面条汤金贵。
  只能盼着老天爷开恩,让她多活几年,活到定居塞北,活到唐川读书考个功名,哪怕是童生,也足以保证母子几个不受欺负。
  那时候,她才能放心闭眼睛去见阎王爷!
  迁徙的队伍越往北走,天气越冷,寒风像刀子一样割的脸上生疼。
  原本一日五十里,慢慢也变成四十五里,四十里……
  实在是雪深难行,天亮的越来越晚,天黑的却更早。
  众人在疲惫和寒冷里,麻木的好似三魂七魄都丢了一半。
  这一晚,轮到李秋霜和康大嫂子跟着巡逻队。唐甜特意拿了一斤糙米给娘亲,让她们夜里熬锅热粥,给大伙儿分一分,暖暖肚子。
  最主要是熬粥必须守着篝火,不用四处巡逻,也就不怕冷了。
  李秋霜自然明白闺女的心意,就是康大嫂子也忍不住夸赞羡慕。
  “嫂子啊,你真是有个好闺女,一点儿都不愿意你受苦受委屈。可怜我生了两个混小子,别说惦记我遭罪,平日我但凡嘴巴动一下,他们都恨不得扒开看看,我是不是偷吃什么好的,没给他们!”
  李秋霜被逗得笑起来,一边烧水一边应道,“闺女贴心,儿子能扛事儿撑门户,各有各的好!咱们当娘的啊,真是满心满眼都是孩子,他们但凡能回报一分,咱们都觉得死了也值得。”
  “就是,就是!”康大嫂子麻利的架柴火,两人小声闲话儿,手下忙碌,倒也没觉得漫漫冬夜有多难熬。
  半夜时候,其余巡逻的汉子们凑过来烤火,吸溜溜喝了一大碗粥,都是满足的叹气。
  “若是往塞北迁徙,路上都是这般,倒也不是不能忍受。”
  “是啊,但这话可说不准,万一碰到大雪肯定要冻死人……”
  “呸,呸!乌鸦嘴,赶紧呸几口,坏的不灵好的灵!”
  众人低低的说笑,倒也没太当真。
  然而,天边隐约有亮光的时候,各家开始起床张罗早饭,巡逻也结束了。
  李秋霜困倦的睁不开眼睛,唐甜和唐川跳下爬犁,扶着娘亲上去,想她赶紧睡一觉。
  不想这个时候,突然有凄厉的哭声传来,惊得所有人都瞬间没了睡意。
  “怎么回事?谁在哭!”
  “好像是六奶奶家的小子!”
  “快去看看!”
  众人赶紧赶了过去,唐甜也是紧紧抓了娘亲的衣角,挤进了人群。
  原来是瞎眼的唐六奶奶,蜷缩在一堆干树叶里,已经冻的硬邦邦了。
  白色的寒霜结结实实挂在她的睫毛、眉毛和头发上,仿佛要把她同大地冻成一体。
  青白色的脸孔,没有半点儿不甘,唇角甚至微微翘着,若是不知道的人怕是以为她在做什么美梦。
  她的小孙子拴柱儿,跪在一边,哭的差点儿憋死过去。
  “奶奶,呜呜,奶奶,你快醒醒!不要丢下我,我害怕!”
  狗剩儿也是满脸泪,一边用袖子抹着眼睛一边求着李二爷爷。
  “二爷爷,你救救六奶奶,呜呜,救救她!”
  李二爷爷红着眼圈,检查了一边又一遍,最后哽咽着说道,“不成了,怕是夜半就冻死了,这时候根本救不活了!”
  拴柱儿和狗剩儿再也没了希望,抱头痛哭。
  唐三奶奶瘸着腿,用力敲着拐棍,眼泪疙瘩噼里啪啦的掉。
  “这是怎么回事?拴柱儿奶奶穿的挺厚啊,旁边也生了火,家里也带了被褥,怎么就冻死了!”
  拴柱儿哭的要昏死,还是狗剩儿呜咽应声,“早晨起来时候,我们俩身上搭着被子,奶奶没有盖。”
  众人心里叹气,说不得是老太太担心两个孩子冷,把被子都让给孩子了。
  但老太太的袄裤鼓鼓,显见没少续棉花,就算没有被子也不至于冻死了啊。
  还是唐三奶奶想起什么,蹲下身子,用力扯开了老太太的衣角。
  一阵冷风吹过,破烂粗布里裹着的东西就飘飘悠悠飞散开来。
  有村人眼疾手快抓了一把,惊讶嚷道,“哎呀,不是棉花,是蒲棒毛子!”
  唐家堡外有一小片水塘,秋日时候就会结出一些小孩儿手臂粗的芦苇棒,用力一搓,紧密的芦苇棒散开,就变成了棉花一样的毛絮。
  村里人实在穷苦的没有银钱买棉花,就会撸一些芦苇棒蓄在被子里,冬日时候,勉强糊弄自己算是有个保暖的的遮挡。
  但从来没人用这个袄裤,因为风一吹就透,甚至不如稻草更实用。
  没想到,唐六奶奶就是这个傻子,穿着芦苇絮的袄裤就踏上了迁徙塞北的路。
  从出发到如今,不知道这老太太是怎么哆嗦着度过了漫漫长夜。
  唐三奶奶又气又后悔,拍着大腿就哭了起来。
  “你说你怎么这么倔啊,村里大伙儿日子都好过了,你跟谁说一声都能给你买一斤棉花絮个袄裤!你怎么就这么苦着自己啊!如今你倒是走了,扔下拴柱儿怎么办!”
  其余人也都跟着抹眼泪,心里没来由的开始恐惧蔓延。
  这些时日赶路累到麻木,只以为坚持着走下去,总能全须全尾的熬到塞北。
  但六奶奶这一死,好似掩耳盗铃的那双手被扯开,让大伙儿直面死亡的残酷和无奈。
  有一就有二,甚至更多。
  今日死的是瞎眼老太太,明日会是谁呢!
  李二爷爷瞧出气氛不好,赶紧说道,“大伙儿都别哭了,人都没了,哭也没用了。赶紧想想怎么办吧!马上前边就要喊着出发,没太多空闲给咱们多停留!”
  唐三奶奶抹了眼泪,应道,“不能把拴柱儿奶奶就这么扔这里,山上野兽下来……就太惨了!找个草席卷着,咱们拉着继续走,晚上歇息时候,点把火烧了,带着骨灰去塞北。想必她也惦记拴柱儿,不能让她连最后的念想都没着落!”
  第68章 瞌睡时候送枕头
  拴柱儿死死抱着奶奶冰冷的身体,再次放声大哭。
  李二爷爷叹气,点头算是答应下来。
  众人也没心思吃饭了,赶紧帮忙把唐六奶奶用草席卷好,重新放到了她家的小推车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