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李秋霜稍稍猜到闺女的想法,就接过了话头儿。
  “若是家里没有活计,孩子们愿意出门就让他们来玩儿!我家糖宝儿年岁小,但确实聪明。说不定孩子们凑一起琢磨出什么好东西,咱们还跟着沾光儿呢!”
  妇人可不认为自家小子会有什么出息,纷纷笑着应道。
  “成,你们不嫌弃臭小子们淘气,就让他们来陪着糖宝儿玩。”
  一时,众人揭过这话头儿,又说起村里分地的问题。
  按照官文上说的,迁徙过来的军户,每个人头会有两亩地,秋日时候每亩地征收一担半税粮,交给军镇,就算完成任务了。
  若是放在泰安,这个税粮数额很合理,但这里是塞北,庄稼一年一熟,春夏秋占半年,另外半年都是寒冬啊!
  大伙儿心里都没底,就盼着自家能分到肥沃的熟地,省力也省心。
  村子外边那大片的田地,如今还被积雪覆盖,其实就算分好田地,大伙儿也看不见具体如何,但就是忍不住惦记!
  不只是妇人们,外边忙碌的爷们儿也是凑一起嘀咕,有那脾气急的人就扯了脖子嚷起来。
  “二叔,咱们什么时候分地啊,具体怎么分?”
  李二爷爷背着手,北风吹得的他脸色有些红,他想说话又打了个大喷嚏。
  唐甜从屋里跑出来,递给老爷子一大碗热水。
  老爷子咕咚咚喝完,笑着摸摸小丫头的头发,这才同村人说道,“你们都着急什么,后边也没狼撵着过日子!这地里的雪还没融化呢,起码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堆肥,晚几日也不会误了农时。
  “过几天我先去趟墨池城和军镇那边,把咱们村里的豆芽儿生意定下来,这可是咱们独一份儿的发财路子。万一安排晚了,被别人抢了,就真是没地方后悔了!”
  那问话的村人听得讪笑,赶紧应道,“二叔说的对,是我想差了。”
  李二爷爷摆手,又道,“没什么差不差的,咱们就是什么重要就先张罗什么!田里就算丰收,剩下的粮食也只是够一家吃半饱儿!想要不饿肚子,甚至是吃得好,盖大房子,给儿女嫁娶,还是要抓紧赚钱才行。”
  其余人也是点头,纷纷应声。
  “看着道上这雪还要俩月才能融化干净,我把家里的爬犁再修修,过几日送豆芽就要用了。”
  “我也是,再多编几个筐子发豆芽!墨池府那么大,比泰安人多,到时候怕是一日就要几千斤豆芽呢!”
  “对啊,对啊,我家筐子也不够呢。”
  想起之前豆芽生意的火爆,大伙儿都是心热,再干起活儿来也越发有动力了!
  李二爷爷偷偷松了一口气,总算糊弄过去了。
  其实什么时候分田地都好,但这几日绝对不成。因为唐家是农户,还没有去墨池府重新落户呢。而且农户的田地比军户要多,万一村里把周围田地分完了,到时候怎么安排啊。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着村里田地不动……
  唐甜自然明白老爷子的心意,抬头冲着老爷子甜甜一笑,小声撒娇献宝儿。
  “二姥爷,我娘说晚上包饺子,您一定要留下多吃几个。”
  李二爷爷犹豫了一下,还是应道,“好,正好同你娘说说过几日去墨池府的事。”
  夜幕降临的时候,唐家的饭桌儿摆开,一盘盘白生生水灵灵的酸菜饺子就端了上来。
  李二爷爷咬了一口,惊喜问道,“哎呀,这是什么馅儿?酸溜溜的,还怪好吃呢!”
  李老四也是一口一个,吃的欢实。唐川等几个小子,更是头都顾不得抬一下。
  李秋霜尝了尝,也觉得满意,笑道,“五婶子去了附近那个本地村屯,同人家换的酸菜,特意给我拿了几棵。听说是秋日时候用白菜腌渍的!我本来担心这味道像沤坏了,但糖宝儿一定要吃,还让我把肥肉炸了荤油,剩下的油梭子剁碎放馅料里了。没想到,味道真是不错!”
  唐甜美滋滋的吃着,得意的晃着小脑袋,“娘,既然好吃,以后咱们常做,好不好?”
  “好,好!”李秋霜宠溺的拍拍闺女,应道,“等今年秋天,咱们家也多种白菜,娘腌上两缸酸菜,天天给你包饺子!”
  李二爷爷跟着笑,但想起老天爷的变化无情又叹了气。
  “希望今年风调雨顺啊,可不能再旱涝了,否则咱们老百姓真是活不成改了!”
  李秋霜赶紧安慰,“二叔别担心,都说边关这里是福地,之前虽然也旱涝,但比南边好很多,地里起码还有一半的收成!”
  李二爷爷也不愿意扫兴,改了话头儿说起唐三奶奶又得了风寒,然后又商量起后日去墨池落户籍……
  这一日早起,天色不等亮起来,唐家的灶间就点了火,李秋霜麻利的熬了一锅白菜疙瘩汤,切了一盘子咸菜,然后招呼李二爷爷和李金李铁到家里,好好吃个饱饭,也暖暖肚子。
  大枣和大黑也被喂得饱,然后套上了爬犁。
  李秋霜生好的豆芽装了满满六筐,被唐甜做好标记之后,抬上了爬犁。
  唐甜神神秘秘又在灶间忙碌了好半晌,然后拎出一个盖的严严实实的篮子。
  唐海嗅着香味,还想掀开篮子看看,但被妹妹无情拒绝了……
  狗剩儿和拴柱儿留下看家,其余老少统统上了爬犁,就朝着墨池府奔去了。
  第121章 瞌睡时候送枕头!
  年前年后的这段时日,不断有援兵和迁徙军户走过,所以通往墨池府的路面被踩的很实,加者天气开始有一丝丝回暖,积雪微微融化,路面越发变得像镜子一样光滑。
  马蹄踩上去,还能留下一个个小小月牙痕迹,但爬犁划过就像冰上飘,半点儿不费力气!
  大黑和大枣跑的轻快,不时欢喜的甩甩尾巴,几乎不到一个时辰,就把众人送到了墨池府的城门口。
  因为没有办理出入城里的木牌子,两个爬犁只能留在城门不远处的围场。这里是专门为外来马车存放的地方,负责的差役懒洋洋的收了十文钱,许是喜欢大黑的神骏,居然特意送来了一桶温水。
  李金放心不下,同众人说了一声,留下照管。虽然大黑身上烙了军中的印记,但万一谁起了坏心思,还是容易被偷走。
  李秋霜望着人来人往的城门口,手里紧紧扯着闺女,然后付了所有人的进城税。
  城门里就有可以雇佣的青布小马车,李老四跑去谈了价格,雇了半日,又把豆芽筐子重新搬了过去,这才奔向府衙的位置。
  不愧是北地最大的府城,城里的街路更是热闹,人来人往,叫卖声声,不绝于耳。
  唐海人来疯,这里看看,那里钻钻,唐川差点儿要扯不住他了。到底还是唐甜买了一大块年糕,堵了二哥的嘴,让他彻底老实下来,话都说不出一句。
  好不容易到了府衙门前,不知道赶上了什么日子,进出的侧门前居然聚拢了十几个人。
  李二爷爷上前看了一会儿,也没看出什么名堂,他就打算找个差役说话。
  碰巧,不远处两个差役慢慢走了过来,其中一个年轻的娃娃脸看着很是眼熟。
  娃娃脸差役碰巧也抬起头看了这边一眼,神色有些惊讶。他扭头和同伴儿说了一句,就一起走了过来。
  “你们是不是唐家堡的?”
  “对啊,小兄弟!”李二爷爷赶紧拱手,笑道,“那晚,不知道你住在哪里了?我们还等了你许久,就怕天冷,你露宿在外边再白遭罪。”
  娃娃脸差役有些不好意思,应道,“当时着急赶回来,结果被挡在城门外,又冷又饿,多亏您老人家给我的那个馒头垫肚子了。”
  “哎呀,那是应该的。当时多亏你跑那么远,送我们到新村子呢。可惜临时安顿,我们也是各处乱糟糟,否则一定留你好好吃顿饭。”李二爷爷出身军中,嗓门大又淳朴热情,几句话说出去,让娃娃脸差役心里暖呼,就是他的同伴也是问道,“大叔可是军中出来的,怎么有些我们塞北人的脾气?”
  李二爷爷摆手,笑的爽朗,应道,“我确实出身军中,刚从京都那边迁徙过来,之前不是,但以后肯定是咱们塞北人了!”
  那差役也是笑,他是娃娃脸差役的亲哥哥,之前城外分派村子的时候,他因事不在,面嫩的弟弟就被那些老油条欺负,吃了个苦差事。
  这会儿听着李二爷爷等人对弟弟很照顾,他就起了道谢之心,于是,仔细问了几句。
  这可是瞌睡时候送枕头!
  李二爷爷也不客气,当即就把唐家事说了,然后拿出了泰安县衙的证明。
  那差役沉吟了一下,低声说道,“大叔,按理说这事不算难,但衙门办事总要走个程序,耗费多少时日才能有个结果,这也说不好。若是你们着急,想要尽早办成,就要……”
  他隐晦的搓动了两下手指。
  李二爷爷会意,立刻说道,“兄弟放心,我们懂规矩。家里孩子是个读书的料子,指望这事早早办完,也早早进书院读书呢。所以,劳烦兄弟帮忙牵个线,我们就感激不尽了。至于其余,一切都按照规矩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