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不管唐家这边如何咒骂怨恨,大胡子周将军已经带了唐甜等人拿到了文书。
  这文书记载了军镇里外所有的空院子和田地,有些院子是因为主人战死,有些是因为搬迁到南边去了,田地则大半是归属于军中,平日由后勤营的老兵和伤兵们负责耕种。
  但不得不说,这些院子和田地都相对偏僻,毕竟位于军镇中心也不至于无人购买。
  周将军见李二爷爷年纪最长,就催促道,“老哥,你赶紧挑一挑,趁着天色好,我带你们去多看看。以后你们家里人过来拾掇也方便!”
  李二爷爷可太清楚自己这个外孙女的本事了,哪里敢擅自做主啊,于是他抱着唐甜,一边翻看文书一边问询,“糖宝儿,你看哪个好?”
  这文书记录很详细,空院子和田地信息齐全,甚至还简单画了位置图,包括附近河流山林都标注清楚了。
  唐甜一眼就看中了镇子东南外沿儿的一处院子了,院子占地面积很大,往东二三里就是山林,前边有个十几亩的荒地,荒地再往西五六里还有小河。
  若是肯花费人力物力开凿一条沟渠,把河水引过来,荒地立刻就能变成宝地,种稻子等粮食或者建鸡舍猪舍用水都极方便。
  “这里,我喜欢这里!”唐甜笑着看向母亲,嚷道,“娘,这个院子最大,前边还有地。”
  不等李秋霜应声,周将军却反对,瓮声瓮气劝说道,“这里怕是不成,我家就住在附近,见过这院子。这院子虽然大,前后三进能住不少人,但这院子空了十几年了,冬日被雪压塌了屋顶,夏日院里积水。若是修葺,需要花费不少银子,还需要不少人手!”
  李秋霜路上已经听二叔说了昨晚的凶险,这会儿见闺女一直冲着她使眼色,就笑道,“多谢周将军告知,但这院子田地都是糖宝儿得的赏赐,总要她喜欢才好。而且我们唐家堡叔伯老少很团结,有活计都能帮忙,倒也不缺人手。”
  她没提起家里不缺修葺银子,但周将军也不是傻子,自然听出了弦外之音,于是他也不再拦着,爽快应道,“那好,大伙儿跟我走,一起过去。正好我也沾光儿,回家看看。”
  唐甜同李老四眨眨眼睛,又看向那个负责文书的人,李老四立刻凑过去套近乎,然后悄悄塞给他一块碎银子。
  果然,那人立刻就满脸是笑,一直嘱咐李老四,看好院子之后再过来找他,他的表哥负责军镇这边所有房子田地的档契……
  军镇很大,常驻百姓人口也有万人左右,其中有军属,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更有多年陆续迁徙过来的军户。
  但这么多年战火不断,牺牲很多,军镇就像一个生病的大树,努力想要伸展枝叶,焕发无穷的生机。
  东南这片百姓聚居区就是大树上不那么粗壮又隐约有些干枯的部分,路边的房屋多半是土坯搭建,院子杂乱,偶尔有几个淘气小子抹着鼻涕跑过去,也是棉袄裤子打铁一般,黑的有些发亮……
  周将军许是觉得有些丢脸,同众人解释道,“这里住的都是塞北这边土生土长的乡亲,还有一部分是从山里下来的猎户,除了种地和打短工也没什么收入。倒是孩子生了一窝又一窝,日子就更艰难了。
  “你们看中的那个大院子,原本是多年前一个京都来的年轻将军修建的,之后嫌弃这里……比较吵闹也没怎么住。第二年这人更是战死了,他们家里撤回了所有的人手,想卖院子又是好几年卖不掉,最后就扔给军中了。”
  众人都是听得点头,有聪明的已经猜测这年轻将军必定是身份尊贵,跑来想要混点儿军功镀镀金,哪里想到运气差到家了,反倒把小命交代在这里了……
  终于,所有人到了院子,前后逛了一圈儿,都觉得这便宜占大了。特别是唐甜,恨不得拍着小胖手狠狠鼓掌。
  她想要军镇的落脚地,就是为了以后的豆芽作坊和豆腐作坊做准备。而这个大院子宽敞的前中后三进,简直是为开作坊量身定制的。
  不但正房厢房耳房齐全,每进院子都有一口水井,甚至院子东边还有侧门连通大片的空地,做个菜园子是绰绰有余。
  第159章 再勇武的将军也怕拧耳朵!
  院子前边就是一片田地,许是靠近山林,而且之前干旱过,收的粮食不多,后勤营那边不重视,远远瞧着地里荒草比庄稼茬子还要多,很是破败,怕是需要下力气深翻,而且要多扬肥养地才行。
  李二爷爷已经站在门口,兴奋的规划上了。
  “这个地方好,又离旁人家里有些距离,平日会清静不少。咱家发个豆芽进出马车,或者养鸡养猪有些味道,也不至于惹人烦。
  “明日就把村里人拉过来,这片地该烧荒就烧荒,再买一些肥料,翻地时候赶紧撒下去。还有这土路太坑洼了,怕是平日走马车不成啊,也要垫一垫。
  “军镇这边有没有好的泥瓦匠,也得多雇几个过来,赶紧修葺,否则过一段春日下雨,就不好动手了!”
  李老四也是高兴,挨个答应下来,恨不得立刻就动手。
  李秋霜盘算着家里的存银,有些犯愁。虽然豆芽儿生意如今也开始赚钱了,但好像家里花钱的事情更多!
  唐甜抱了娘亲的胳膊摇了摇,小声说道,“娘,你别担心,我这里有银子!”
  李秋霜反倒叹了气,轻轻拍了闺女的小脑袋,没有说话。
  明明闺女是家里最小的,但却是最坚实的顶梁柱。豆芽生意,川哥儿读书,墨池府买院子,军镇这边落脚儿,样样都是她在谋划。
  这常常让她这个当娘的,觉得自己没用之极。
  但她再无用,总能做好一件事,就是公平公正。但凡是闺女张罗回来的家业,都要落在闺女名下,以后她出嫁成亲的时候,都给她带走!
  即便带不走,也要折现成银子!
  川哥儿和海哥儿是小子,要荣华富贵就让他们自己去拼!
  唐甜不知道娘亲心里转悠了这么多东西,还在琢磨着三进院子的分配。
  “娘,以后一进院子就做豆芽作坊,二进院子做豆腐,三进院子咱们自家住。东边园子开出来种菜,足够平日吃了。
  “过几日修葺院子的时候,从周边找一些老实厚道的邻居来做工,慢慢熟悉起来,以后也方便走动。但等咱家建了养猪场和养鸡场,雇佣长期干活儿的人手,最好从军中找退伍的老兵。万一有事,他们也是一份战力。
  “时日久了,挑选可靠的,还能送去墨池那边几个,这样大哥读书和回唐家堡走动都不必怕路上有什么凶险了……”
  李老四在一边听到了,就凑了过来,一百一千个同意,小声应和道,“旁人倒是不怕,就是唐大勇那一家子太可恶了。若是知道咱家在这边有了宅院和田地,还不知道要眼红成什么样子呢。
  “家里有几个老兵护卫,总能让他们忌惮一些。还有那个乌兰公主,动不动就甩鞭子,不就是欺负咱们家没权没势吗?以后多同军中走动,她多少都会收敛一些。”
  这可说到了唐甜的心坎上,先前几乎清空了空间的果子和青菜,也为她积攒了六七百两银子,买完墨池府的院子,还剩一大半呢。
  她倒是不差这点儿本钱,也许是要早些张罗起来。
  “周叔叔,”唐甜乐颠颠跑去大胡子将军那边,笑嘻嘻握了他的大手问道,“叔叔,这个院子太好了,我就要这里。但是这院子太大了,田地也多,我们家自己打理也顾不过来啊。叔叔有没有认识的老兵伯伯,要先前很厉害的那种,帮我们家介绍几个,好不好?
  “以后糖宝儿和哥哥们给他们养老,供他们吃喝穿戴,让他们也好好保护糖宝儿的家,好不好?”
  周将军听得一愣,转而却是一把抱起了胖丫头,哈哈笑起来。
  “哎呀,丫蛋儿,你说真的?你真是要找老兵来看家护院,你们家给养老?那周叔叔可认识太多了,要多少就有多少,就怕你们家收不下。”
  说着话,他就看向李二爷爷和李秋霜。
  李二爷爷其实更倾向于用村里人,但村里人都是军户,而且人心隔肚皮,就是平日相处再好,也不能打包票说谁就永远不会背弃秋霜母子。
  但若是收留老兵,是一定要签约卖身契的,那老兵的生死都在秋霜母子手里掐着,他们又都没有家业和子孙,一句为他们养老送终,就足以让他们死心塌地为秋霜母子送上忠诚了。
  相对来比,还是老兵更可靠。
  所以,他轻轻点了头,应道,“周将军,若是有身手好的老兄弟,先帮我们找那么五六个过来就成。只要人品可靠,其余都好说。秋霜心善,吃穿用度方面肯定亏不了他们。”
  李秋霜赶紧添了一句,“十个人也成,我家在墨池府还有一个院子,我大儿子在那里读书。我也想送两三个人手过去,平日帮忙照应他一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