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好,好!”老太太知道自己的身体,怕是没多久了,但她脸上依旧笑眯眯的答应着。
  一老一小转悠到门口,正好碰到周夫人带着三个儿子来帮忙,免不得又是一番寒暄。
  唐三奶奶拍拍周夫人的后背,忍不住羡慕,“你这媳妇子可是太壮实了,太招人稀罕了!这体格子不说干活儿有力气,起码也是没病没灾。”
  周夫人哈哈笑的爽朗,应道,“伯娘说得对,我自小就能吃能睡,我爹娘和哥哥们也娇惯我,这三十年一直就没瘦下去!我爹也说我壮一点儿好,起码碰到坏人,对付两三个不成问题!”
  附近忙碌的村人都是听得跟着笑,迎着他们进门了。
  人多力量大,虽然前后三进院子都需要拾掇,但很快就有了个新模样。
  女人们忙着糊新窗纸,打了一盆浆糊,结果唐海带着小子们一起淘气,差点儿踩翻了。
  李二爷爷就扯了铁牛的领子笑骂,“早晨,你跳脚儿喊着要跟来干活儿,结果不够你捣乱的了!明天不准来了!”
  铁牛苦了脸,赶紧同姑姑求救。
  “姑姑,快帮我求求爷爷。我肯定不淘气了,明天还让我来好不好?”
  李秋霜上前解救了淘气小子,同老爷子商量,“二叔,今早送了营里那份儿豆芽儿之后,家里还剩了那么几十斤,不如让小子们带出去卖一卖吧?”
  李二爷爷眼睛一亮,笑道,“这是个好主意,让孩子们到附近熟悉一下,省得以后出门就走丢了。”
  李秋霜这才去找了周夫人商量,请她家三个小子当“向导”,周夫人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好,这是小事,尽管让他们领路。这三个小子整天在外边玩儿,家里都见不到人影儿,附近别说哪家哪户是做什么的,怕是道边多少个耗子洞都清楚着呢!”
  李秋霜提出了豆芽筐,又寻了一个大水瓢,估摸着一瓢能装二斤黄豆芽的模样,然后喊了唐海铁牛和周家的大春、二夏和三秋,郑重交给他们一个任务。
  “你们带上豆芽,去附近卖一卖,一瓢豆芽二斤要价五文,但成本是四文,也就是说给你们留了一文钱的利润,也是你们的零花钱。你们卖出多少瓢,就有多少文零花钱,随便你们买什么吃食和小玩意儿!你们敢接下这活计吗,敢自己出门吗?”
  周家三个小子只知道豆芽好吃,平日还真没卖过东西,铁牛在泰安时候却跑过县城卖豆芽儿额,他高兴的直蹦,一口就答应下来。
  “姑姑,我们敢!我们接下这活计了!”
  唐海惦记买零嘴儿,也是跟着拍手。
  周家三兄弟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小伙伴都同意了,他们不同意好像胆小怕事一样。
  于是,很快,五个小子就背着筐子,拿着水瓢出门了。
  唐甜不放心哥哥,这里可是军镇,唐家老少几个都在,万一碰到,发生冲突,哥哥脑子没有恢复,不知道应对就会吃亏。
  正好李老四也不耐烦做这些琐碎活计,于是,一大一小默契对视一眼,借口买菜就理直气壮出门了。
  周夫人还同李秋霜说呢,“李家兄弟是担心小子们在外边乱窜吧?哎呀,没事啊,这附近都认识我家小子,他爹好歹是个将军,不会有人欺负到他们头上!”
  李秋霜摆手,笑的无奈,“妹子,你不知道。我这兄弟和闺女是走顺腿了,家里圈不住。他们说是出去采买,说是惦记小子们,其实就是出去玩了。不信的话,你就看着吧。保管他们回来时候,买的小零嘴儿比铁牛他们买的多!”
  周夫人哈哈笑,应道,“你这兄弟是个好的,否则一般老爷们可是不愿意哄孩子。”
  “我家糖宝儿年岁小主意大,老四又娇惯她,这一大一小凑一起真是谁也管不住!”李秋霜嘴上抱怨,脸上的笑可没落下过。
  周夫人也说起娘家哥哥们如何看着蛮横凶恶,但其实待她这个如何细心周全。
  两人越说越热乎,也就更亲近了。
  再说小子们带了豆芽出门儿兜售,周大春怎么琢磨都该他先开口吆喝,但嘴巴动了好几次都没发出声音,反倒是脸色臊的通红。
  铁牛哈哈笑,好似见到了最开始卖豆芽的自己,于是他扯开嗓子就喊起来了。
  “大娘,婶子,叔叔伯伯们出来看看啊!我们来卖豆芽儿了!就是营里天天吃的豆芽儿!可煎炒可凉拌可做汤,好吃的鲜掉牙!不要十文,不要八文,只要五文钱就可以端回去二斤,足够一家老小吃饱吃撑啊!
  “都来瞧,都来看啊,大齐第一家豆芽啊,不尝尝保管后悔一辈子啊!”
  大春三兄弟听得眼睛瞪溜圆,脸上满满都是惊讶和崇拜。
  “铁牛,你太会喊了,这是谁教你的?我们都不会!”
  “哈哈,这是糖宝儿教我的!糖宝儿说了,这是卖东西的秘诀,只教我一个,狗剩儿和拴柱都不知道!”铁牛骄傲坏了,高高抬着下巴,惹得唐海也学他的模样,鼻孔朝天。
  大春三个凑上前,坚决表示要学习,于是仗义的铁牛小手一挥,收下了三个新徒弟。
  没一会儿,街头巷尾就传来了小子们的齐声吆喝,“卖豆芽,卖豆芽儿!不要十文,不要八文,只要五文钱就给二斤,大齐最好吃的豆芽咧!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这个时候,各家妇人正是张罗做午饭的时候,听到动静就跑出来凑热闹。
  “卖什么的?豆芽儿?”
  “对,听着像是。我家孩子爹说过豆芽,营地里吃了不少次了!”
  第165章 发财了发财了!
  这时候,大春兄弟三个已经不害羞了,见到买主上门就赶紧套近乎。
  “李奶奶,六婶子,张大娘!你们买点儿豆芽吃吧!我跟你们说,我娘昨晚炒了一盘子,可好吃了!我们三个抢来抢去,差点儿打起来。”
  “就是,我爹还踢了我一脚呢!简直太好吃了,我们不骗人!”
  “五文钱就能带回去一大瓢,足够炒两盘子了!太合算了!”
  三个小子抢着应声,一副带了好东西出来显摆的模样,惹的众人都是笑。
  有人同他们的娘熟悉,就问道,“你们在哪里找来的豆芽儿,你们娘知道吗?”
  “知道啊,我两个在帮我唐家伯娘收拾院子呢!这豆芽就是我伯娘家里发的,我伯娘说了,卖了钱给我们买零嘴儿!”
  有人探头看了一眼篓子,有些不相信,玩笑道,“傻小子,人家骗你们的吧?这豆芽怎么也有几十斤,差不多一百文钱就给你们花了?你们别吃苦挨累,最后再一文也得不到!”
  “不可能!”大春立刻反驳,“我伯娘可好了,昨天还给我们肉包子吃呢!”
  “对,我伯娘可厉害了!那个最大的宅子,就是我伯娘家了!”
  “就是,就是,伯娘还说中午给我们炖肉吃呢!”
  二夏和三秋也赶紧帮腔儿,甚至扯了铁牛和唐海作证。
  铁牛还罢了,普通农家孩子模样,衣衫都是半旧的,因为调皮捣蛋又没少沾染脏污。
  但唐海却不一样,他的衣裤都是细棉布缝制,干净整齐,衣襟和袖口还有绣纹,养的白胖高壮,一看就是家里吃喝不愁的小康日子。
  众人下意识就信了几分,转而议论起来。
  “早晨时候,我就看见两辆马车过去了,还琢磨哪里来的外人呢。”
  “是啊,我远远瞧着那院子有人进出,还以为是营里另外有安排。原来是卖掉了!”
  “不知道卖了多少银子?”
  “没听说啊,哪日我寻周家嫂子问问。”
  “对,周家嫂子既然能去帮忙,应该是有些亲戚关系吧。”
  大春几个眼见大伙儿一直说话,就是不买豆芽儿,他忍不住着急了。
  “婶子,你们不买豆芽儿,我们就去后街了!”说着话,他扛起筐子就要走,却被一个妇人扯住了袖子。
  “你这小子急什么,我们不过是多说几句,可没说不买豆芽儿啊!给我来一瓢,我可是第一个买主,记得多抓一把当添头儿!”
  大春脸上立刻笑开了花儿,高声应道,“好,五文钱,这就给你装豆芽!”
  有一就有二,小子们的生意顺利开张了。
  其实妇人们虽然舍不得五文钱,但好奇豆芽什么味道也有很久了,如今有机会尝尝,谁也不至于太吝啬。
  她们东拉西扯,不过是想多在小子们嘴里问几句,平日闲话儿也有个说头儿罢了。
  不过是一刻钟,一筐豆芽儿就卖个干净,最后剩下半瓢儿被大春做主送给了笑眯眯的李奶奶,笑嘻嘻嘱咐。
  “李奶奶,你家小子多,记得告诉他们一声。唐海和铁牛是我们兄弟罩着的,让他们别欺负啊!今日赚了钱,我们去买糖,一定给他们留几颗!”
  “好,”老太太笑得厉害,应道,“昨日他们还念叨呢,说你们不来找他们玩耍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