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老爷子听到好笑又无奈,“你这孩子,啥时候把你舅舅们都安排的这么明白了?二姥爷是不是生少了,都不够你用了!”
唐甜笑得呲着小白牙儿,“谁让我没爹了,只能辛苦舅舅们了。”
老爷子听得心里一揪,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他赶紧全都答应下来,“好,好,俺家糖宝儿看中你哪个舅舅了,就尽管喊他们,二姥爷都同意。”
“谢谢二姥爷!”唐甜欢喜,喊了大舅舅到跟前,把事情仔细说了。
李金真是七分惊讶三分高兴,他磕磕巴巴推辞,“不行啊,糖宝儿,我干活还成。这么大的事,我不敢……”
老爷子一巴掌拍在儿子后脑勺,骂道,“糖宝儿就看中你了,说旁人信不过,就能信到你这个大舅舅!别说废话了,以后给我上点儿心,千万别给糖宝儿惹祸。”
李金激动的手指都在哆嗦,从小到大,他这个当大哥的,不如弟弟们有本事和聪明圆滑,只知道闷头干活儿。他只以为自己是最差的!
没想到,居然有这么一日,外甥女越过所有人,愿意把豆腐秘方交给自己!
这份信任实在太沉重了!
“糖宝儿!你放心,大舅舅就是死,也不会把秘方告诉任何人!”
唐甜握了大舅长满老茧的手,慢慢摇头,绷着小脸说道,“大舅舅这么说不对,任何东西,甚至是银钱都没有人命重要!豆腐方子没了,咱家可以卖别的,但大舅舅只有一个,不能出事儿!”
李金瞬间红了眼圈儿,蹲身抱了胖胖的丫头,哽咽应道,“好,大舅舅记住了!大舅舅以后就听我们糖宝儿的!”
待得吃过晚饭,李二爷爷带着李金,还有五婶子两口子就匆忙回唐家堡去了。
毕竟以后要搬来常住了,他们都得收拾一些衣衫用物,还要跟家里打个招呼。
唐甜给大舅李金定的工钱是一个八百文,舅母兰草的工钱是六百文,唐五婶子和五叔的工钱也是六百文。
当然,这收入算不得高,但包吃包住,而且年节时候还有红封赏银。
李金和五婶子两口子都很满意,工钱是放在明面上的。像李家这种没分家的,工钱几乎要交大半给公中。
但年节的红封赏钱,外人不知道,交给家里多少就是自己说了算了,留下大部分也是天经地义。
五婶子家里儿子快二十了,老实憨厚,还没成亲,她和老伴儿也不用惦记,把家里活计扔给儿子就能出门了。两口子算的明白,他们的工钱加一起,年底就能凑够十两银子,足够给儿子娶个好媳妇了!
李金夫妻的工钱不出意料被老太太要走了八成,这还是老爷子吹胡子瞪眼睛骂了一通的结果,否则老太太甚至一文都不给儿子儿媳留下。
她倒是理直气壮,“军镇那边供吃供喝和供住,衣衫用物都准备了,他们两口子留银钱做什么!真有事就找秋霜借呗,秋霜还能看着他们为难啊!”
不必说,又被老爷子一顿狂喷,最后才老实了。
李金怕媳妇儿不高兴,忙完活计进屋时候,就见媳妇儿正笑呵呵收拾行李,他惊讶的小声问道,“娘拿走了大半工钱,你不生气啊?”
“生气?我才不生气呢!”兰草眉飞色舞,极力压低兴奋的嗓音,应道,“留在家里处处都要听娘的,我实在是憋屈。但是去了军镇,秋霜姐是个好相处的,吃住都好,我只要努力干活儿不偷懒,就绝对不会不顺心!
“再说了,不是还有年节的赏钱吗?秋霜姐给多少,咱们都留一半下来,悄悄存着给铁牛娶媳妇儿!”
李金放了心,这才忙着洗脚睡觉,明天还要早早去军镇呢。
隔壁房间里,杏花儿早早进了被窝,委屈的红了眼圈儿。
李老四去姐姐家附近绕了一圈儿,见没什么大事就回来睡觉了,突然听见媳妇儿哽咽,他还有些懵。
待得小声问了半晌,杏花才说了实话。
“我平日干活儿也很尽心,从来不偷懒。而且你又能说会道,同秋霜姐和几个孩子都处得好。秋霜姐这次怎么没让咱们去军镇呢?我也不是说娘不好,就是……就是在家里太憋闷了,我想赚钱,想过自在日子!”
李老四忍不住笑,仔细看看五六岁的儿子已经睡熟打了呼噜,他才伸手搂住了媳妇儿。
第186章 背后教妻
“傻杏花儿,我怎么会不知道你想离开家,自己过日子?大哥大嫂去军镇那边是替秋霜姐守着豆腐作坊,这活计确实不错,不累又省心。”
李老四笑嘻嘻,列举了搬去军镇的诸多好处,让杏花越发堵心了,手手下摸上了他的腰,就要使出二指禅了!
“那你还不争取?跑这里说什么风凉话!你整日在外边跑,根本不知道我在家过的什么日子!娘动不动就骂人,做饭多放几粒糙米都要念叨我半天!一个桌子上吃饭,你们和孩子的碗都是稠粥,我和嫂子们碗里却能照到人影儿!你个没良心的,根本不知道我多憋屈!”
李老四可不敢再玩笑,赶紧讨饶。
“媳妇,媳妇,我错了!我知道你在家里辛苦,也知道娘不好相处。但我不是总给你带好吃的吗?糖宝儿给我的肉包子和点心,我可一个不剩都给你拿回来了!
“还有,我可是糖宝儿最亲近的舅舅!糖宝儿早就和我说好了!豆腐生意不可能只在军镇那边卖啊,墨池府也要铺开!到时候,墨池府这边就是我负责!”
他下意识看看门口,越发压低了嗓音,“糖宝儿和秋霜姐好像有意要在墨池府开酒楼,到时候让我去当掌柜呢。我肯定要领着你和孩子啊,咱们就能搬去墨池府住了。最近我常常回来晚,就是在跟四季春套近乎,偷偷学本事呢!”
“当真?”杏花激动的直接坐了起来,欢喜的恨不能跳上房梁。
李老四一把扯了她重新躺好,嘱咐道,“这事儿,我只和你说了,旁人都不知道。你管好嘴巴,别透露出去。否则咱娘第一个就要起幺蛾子!”
“我又不傻,这么重要的事能说嘛!”杏花嘴里嗔怪,手下却紧紧抱着丈夫的胳膊,幸福的憧憬着。
“等咱们搬去墨池府,就让儿子跟着川哥儿,多沾沾灵气,以后咱们也供儿子读书考状元!”
李老四听得好笑,应道,“你还是多攒钱给儿子说个好媳妇,生个好孙子吧!咱儿子这笨蛋样子,不是读书的料儿!我前日在墨池府住了一宿,亲眼见到川哥儿从学堂拿了书本回来,第二天早晨起来就背会了!他这本事可不是谁能学会的,还是别为难咱儿子了!”
杏花儿不服气,但这会儿也不跟丈夫斗嘴,撇开他独自憧憬未来的好日子了。待得还要同丈夫说几句,却听见身边呼噜声起,只能无奈睡去了……
这一晚,村里很多人家都没有睡好。
平日都在一处住着,谁家放个屁的声音大了,满村都能听见。
五婶子两口子和李金两口子要去搬去军镇,给唐家做工,帮忙发豆芽和做新品豆腐,几乎是在马车回到村子没多久,就被所有人知道了。
有人羡慕,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这秋霜嫂子真是厉害,才几日功夫啊,墨池府刚买了院子,居然又在军镇置办产业了!”
“是啊,听说是要卖豆腐,豆腐是什么,不知道好不好吃?”
“那不知道,但肯定很赚钱,否则不能用这么多人手!”
“除了五婶子和五叔,李家老大两口子,据说还在军中找了十个老兵!这可真是……啧啧啧,生意铺的太大了。”
“平日虽然瞧着秋霜嫂子不错,但没想到是这么厉害的搂钱耙子啊!唐家真是要发达了!”
“比不了,真是比不了!”
也有人家背地里忍不住嫉妒和后悔,比如唐奶奶的儿媳妇,想起婆婆和小叔子刚离开家门,她这心里真是后悔又窝火。
“娘是不是早就知道秋霜嫂子家里要折腾新生意?她怎么不跟咱们说一声!论起亲近是李家同秋霜嫂子走动更多,但咱娘帮秋霜嫂子也不少啊!当初她们娘几个被唐老太撵出门,还是咱家给送了粮食呢!
“如今她家日子好过了,怎么不记得报恩呢?李金两口子就算了,那五婶子凭什么去军镇啊?怎么也该轮到咱家啊!”
她男人是个嘴笨的,但这会儿也瞪着眼睛怼人。
“你要不要脸了,说这话也不怕脸红。当初就是给秋霜嫂子送了一把谷糠,人家这些时日给咱家送了多少吃的?饺子包子馒头,没有一箩筐也有一簸箕了!你还想怎么着?
“再说了,家里跟着发豆芽卖豆芽,也没少沾光儿,不都是秋霜嫂子的功劳?你怎么不长良心呢!”
老二媳妇儿脸红,但又不甘心,继续嘀咕,“都怪咱娘,非要这时候分家干什么!若是不分家,秋霜嫂子都拉拔李家了,怎么也不会忘了咱家……”
说起这个,老二更是生气,直接骂道,“是娘要分家吗?还不是你整天把老三和大娃当眼中钉一样,人家吃口饭,都好像吃了你心肝!那是娘的儿子、孙子,能看着他们让你欺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