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待得锅里的豆腐脑一点点成形,唐甜盛出去半桶,其余才交给老兵们倒进模具,挤压成型。
五婶子和兰草在前院忙碌了半晌,这个时候抻着脖子在院门口吆喝。
“糖宝儿啊,你要的卤汁儿熬好了!咱们怎么吃啊?”
唐甜喊了大伙儿聚一起,一人舀了半碗豆腐脑儿,添上一勺子卤汁。
豆腐脑儿白生生,嫩的好比鸡蛋羹,卤汁里加了干黄花菜、木耳等熬的粘稠,慢慢拌一拌,没有嫩香菜,就加点绿葱花和辣椒油,待得送进嘴里,轻轻一吸就下肚儿了!
“哎呦,这东西真是太好吃了!”
“就是,原本豆腐就够好了,没想到这个什么,吃起来更容易!”
众人都是惊讶欢喜,一边吸溜一边夸赞。
唐甜笑嘻嘻喝了半碗,才说道,“这个叫豆腐脑儿,可以做成咸口儿,也可以加糖做成甜口儿,但我觉得咸口儿更好吃!特别是配上烧饼或者油条,简直是最好的早饭了!”
五婶子赶紧说道,“可惜没有买烧饼,明早我提前蒸两合面儿的馒头!”
李秋霜点头应道,“以后大伙儿做豆腐熟练了,除了营里的份额,还能匀出更多,那时候就找人去卖豆腐脑儿,也是个好生意!”
“就是,就是!咱们家的生意真是越来越多了,只要不懒,怎么都能赚个养家糊口的银钱!”
兰草笑的灿烂,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原本对小叔子和妯娌们还觉得愧疚,他们当长兄长嫂的,没有在家伺候老人,反倒跑军镇躲清闲来了。
但以后若是能把小叔子和妯娌们也从家里带出来,做生意赚钱,就真是太好了!
唐甜惦记周家人,吃了一碗就带了二哥去送豆腐脑儿。
正巧周将军还没去营地,一口气喝了两碗,还笑着说要去同王爷炫耀。
周夫人赶紧找了个小瓷罐,装了豆腐脑儿,用棉布套子裹好保温,唐甜又嘱咐他半路买两个烧饼,周将军就乐颠颠出门了……
待得到了晚上时候,唐家东厢房的灶台都烧干了,众人一起动手泡了四百斤豆子,足足十几个大木桶一字排开,然后才散去歇息。
可惜,许是心里惦记着第一次大批量做豆腐,无论是老兵还是李二爷爷等人都睡不着。
刚刚过了四更天,东西厢房就有了动静。
李二爷爷爬起来一看,原来是老兵们已经开始洗刷磨盘了!
“你们也睡不着啊?”李二爷爷真是哭笑不得,揉揉自己同样酸涩的眼睛,无奈道,“我也是,稀里糊涂睡不踏实。”
沈老七压低声音应道,“我们想着,左右也睡不着了,不如早点起来磨豆子。磨的慢一些,细一些,做出的豆腐许是更好。”
李二爷爷要说话,结果李金夫妻和五婶子五叔也都进来了……
天色大亮,唐甜打着哈欠从被窝里爬起来的时候,东西厢房的屋门已经大开,白色雾气汹涌而出。
窗子下边的青石水槽里,浅淡的豆浆水正潺潺流出,顺着墙根儿的水渠,一直流到了院子外边的地沟里。
她推开窗子看了看院子里人来人往,赶紧穿了衣衫跑出去。
一板一板的豆腐正整整齐齐摆放在屋子角落,大锅里依旧在烧着豆浆,继续等着成型压模。
虽然之前李银带了村人没少打制模具,但受限制于大锅和石磨,一百板豆腐根本不可能一次成型。
最大限度的出货量,就是两个厢房四口大锅,一次制作二十五板豆腐。
这般,上午往营里送五十板子豆腐,供给午饭使用,剩下五十板子午后送去,供给晚饭使用。
既不耽误营地安排三餐,也保持了豆腐的新鲜。特别是过一段天气变热了,酸败可是个大麻烦!
李二爷爷带了李金和李秋霜亲自赶了两辆马车,一路去了军营。
路上,马车上的豆腐一直往外渗水,滴滴答答落下来,引得路人都好奇看过去。
有人就高声问道,“老哥,你们这是拉的什么东西啊?”
“豆腐!白玉豆腐!王爷都说好吃的白玉豆腐!”李二爷爷骄傲的高声回应,虽然家里的牌匾还没刻好,但这可不耽搁他好好显摆一下。
豆腐?
有消息灵通的人已经开始给大伙儿科普了,“我家邻居的小儿子的老丈人的弟弟就在后勤营,他说军中把一种新菜纳入采购册子了,就叫这豆腐!这豆腐能炖能炒能做汤,据说可好吃了!”
“当真这么好吃?”
“豆腐是不是豆子做的,像豆芽一样?”
众人越发好奇,都是翘脚往马车上张望。
李二爷爷趁机同众人宣扬,“各位不要着急,我们家豆腐坊暂时只够供营里的兄弟们吃喝,等过几日豆腐做的多了,一定挑出来给各位尝尝新鲜,保管各位喜欢吃!”
“好,那我们可等着了!”
“对,不好吃不给钱啊!”
塞北人热情,从来不肯把话头儿掉地上,别管认识不认识,有人开口,就能七嘴八舌说起来,热闹又欢快!
就这般,马车一路到了营地,自然有后勤营的人登记数量。陈宏听到动静,上前随机抽查了几板豆腐,很是满意。
李秋霜不多言多语,主动同伙夫们行礼,然后仔细说起豆腐的做法。
伙夫们都是跃跃欲试,眼见时辰差不多就开始点火,摩拳擦掌准备炖豆腐!
第189章 衣锦必须要还乡!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唐家往营里送豆腐已经五六日了。
家里的小小豆腐坊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如今,众人已经适应了干活的节奏,也熟悉了彼此的习惯。
十个老兵各有分工,上午五十板子豆腐,下午五十板子豆腐,对他们来说都很容易,不累也不着急了。
前院儿,兰草和五婶子也慢慢把豆芽生意彻底接管了。每日除了三餐,就是发豆芽和浇水。一大半送去营里交差,一小半就留给周夫人和附近的乡邻们批发,带去镇子里零卖。
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家里门前也热闹了,五婶子和兰草对附近人家越来越熟悉,偶尔说个闲话儿,打听点儿消息很容易。
但不可避免,周夫人从独一份的生意变成了其中之一,利润分薄了很多。
原本每天活蹦乱跳的大春三兄弟,瞧上去都蔫头耷脑了。
李秋霜看在眼里,忍不住就偷偷扯了闺女商量。
“糖宝儿,豆腐生意是不是可以零卖了?我想找你周家婶子问问,她若是愿意,就把这生意都交给她!”
唐甜点头,笑道,“行啊,娘。我瞧着沈叔他们干活儿越来越顺手了,明日开始多做个三四板豆腐,让周婶子拿出去试卖看看。最好换豆子回来,家里存货儿不多了,还要向营里预支呢!”
李秋霜也是犯愁这个,想了想就道,“马上月底了,结算时候,不如同陈统领说说,少要一些银钱,大半要豆子?”
“就怕营中豆子也不多了!”唐甜皱着小眉头,还是把希望放到了周夫人身上,“听说周婶子家里兄弟多,对附近村屯也都熟悉。还是同她好好说说,早早把豆腐送到各个村屯去换豆子。一斤豆腐换四斤豆子,一斤豆子又能出四斤豆腐,里外里就是十六倍的差价。
“若是一天可以换出去六板豆腐,基本就可以覆盖营里的一百板豆腐原料了!村屯里各家肯定都不缺豆子,肯定很愿意换点儿新鲜吃食。”
李秋霜被闺女说的,信心大增,眉眼间重新换了轻松之色。
“那好,我晚上就去你周婶子说话,尽早把换豆腐的事张罗起来。另外,明日你二哥去崔大夫那里针灸,后日咱们回唐家堡。你大哥又要放假了,忙起来真是差点儿把这事忘了。”
“好,我也想大哥了!”
唐甜笑嘻嘻应着,“不知大哥又给我带什么好吃的呢,等军镇这边忙完,我要赶紧张罗墨池府的豆腐生意,然后就能天天见到大哥了!”
娘俩儿正说着话,沈老七站在台阶下,高声冲着屋子里问道。
“秋霜夫人,小姐,这会儿有空闲吗?”
唐甜赶紧走到门边,招呼道,“沈叔,有什么话进来说啊!”
沈老七上了台阶,但依旧守着规矩,不肯迈进门槛。
他给李秋霜娘俩行了礼,笑道,“夫人,小姐,一晃功夫我们几个来咱们家也许久了。大伙儿在营里都有几个交好的老兄弟,他们许是惦记我们过的好不好,总是拉着李大舅打听。
“我们想着,今日下午的豆腐也送去营地了,暂时没有什么活计了,能不能……我们能不能请两个时辰的假,回去营地走走?”
李秋霜愣了一下,赶紧应道,“沈师傅,真是对不住,最近家里实在是忙,是我照应不周全,没有想到这么多。
“这样,你们想回去就尽管回去,只要不耽误明早的活计,什么时候回来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