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唐川也是点头,“我觉得不错,海哥儿力气大又好动,虽然不知道他以后要做哪一行当,但起码学了本事,可以保证他不被欺负。”
“那等我明日问问海哥儿,他若是不怕吃苦,我就再问问周将军。”李秋霜低头捡拾儿子身边的橘子皮,心里有些酸涩。
若是唐大勇那个负心汉是个正直又坦荡的人,儿子又何苦要旁人教导。
毕竟亲爹教导儿子,才是天经地义。
可惜,儿子不被这个亲爹坑害就不错了。如今只盼着那一家子离他们远远的,生死都不再有任何瓜葛才好!
军镇北边的唐家院子里,唐大勇背着手在院子里转悠。
他如今脑门上恨不得刻着“困兽”俩字,这小小院子就是他的全部世界。原本盼着关口闹起来,他就有机会解了这闭门思过。
但铁勒人不知为什么,之前隔三差五的来骚扰,如今倒是老实的厉害,恨不得灭国一般安静……
唐大勇低声骂了一句,扭头要回屋子,却听着乌兰公主又叫骂起来,他下意识扭头又退了出来。
不想,老娘气呼呼的从前边进来,骂的更是难听。
“贱人,当初骗了多少人说她千好万好,其实就是个狐狸精,恨不得满身都长了心眼子!等我出去,一定去揭了她的皮!天杀的小贱人,她怎么不去死!”
唐大勇听得皱眉,问道,“娘,你又在骂谁?我不是说了吗,不让你去同守门的兵卒搅合!他们都是周奎的人手,平日同我不合,根本不会通融!”
唐老太几步上前,一把扯了儿子,愤怒都化成了委屈。
“大勇啊,你不知道!李秋霜那个贱人就是外表看着老实,实际满肚子心眼儿!之前我跟你说,你从来都不相信。
“你不知道,我方才去跟那些兵卒吵架,看见他们在吃饭,碗里有些白白嫩嫩的东西,我就问了两句。结果你猜他们说什么?”
唐大勇不耐烦听,还要打断老娘的话头,老太太已经激动的嚷了起来。
“他们说,那是豆腐,是营里新采买的菜!而且是李秋霜那个贱人卖给营里的!虽然不知道多少钱,但一天要送两次,每次好几车!
“你说他在咱们家的时候是不是藏奸了?凭什么在咱家时候,她什么都不会。刚刚同你和离就用豆子发了豆芽儿,勾得唐家堡都向着她!这没有几天,她又开始做什么豆腐,赚了大钱!
“这个贱人,她就是故意的!故意跟你和离,故意装可怜!再让她这么折腾下去,怕是以后营里那些人也都要替她说话,要拼命排挤你了!”
唐老太难得聪明一次,拉着儿子越说越着急。
唐大勇不愿相信李秋霜藏奸,在他心里,李秋霜就是个傻女人,否则也不会把所有嫁妆都花在他和家里人身上,没给自己留一点儿后路。
但这会儿老娘从头说到尾,他也开始怀疑。
也许李秋霜真是没少给自己留退路,只不过他不知道而已。
否则这豆芽和豆腐,为什么旁人不会做,她倒是一样又一样,比地里拔萝卜都容易!
唐老太见儿子不说话,气的更厉害,搡了儿子一把,骂道,“你给窝囊废,你倒是说话啊!李秋霜都欺负到家门口了,坐在你脖子上拉尿了!”
第197章 谁赚钱,谁就说了算!
唐大勇也想当面问问李秋霜,但想想门外的兵卒,越发烦躁了。
他躲开老娘的拉扯,嚷道,“行了!娘,你年岁大了,还是好好养身体吧,别操心那么多!李秋霜那边,我自有主意,不用你管!”
“什么叫不用我管?”唐老太以为儿子怕了李秋霜,跳脚大骂,“我不管你,你能长这么大!你就是怕了李秋霜,但我可不怕她……”
唐大勇听着隔壁邻居好似开门出来听热闹,扭头就要往屋里走,但乌兰公主听着他们娘俩一口一个李秋霜说着,以为他们要把李秋霜接回来,气的也骂了起来。
“唐大勇,你个忘恩负义的王八蛋!”
唐大勇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真是进退不得。这一瞬间,颇有些无处藏身的狼狈和懊恼……
唐家堡这边,众人可不知唐大勇的窘迫,就是知道也根本不在乎。
第二日一早,李秋霜做了两板子豆腐,给村里每家都分了一块,算是让大伙儿尝尝豆腐是什么味道。
毕竟军镇那边闹得满城皆知,没道理自家人还是一问三不知啊。
各家都是妇人负责做饭,平日同李秋霜也是走动最多。
但豆腐实在太新奇了,老少爷们也难得难得过来凑热闹。
豆腐出锅时候,厢房里热气腾腾,待得倒进木头框子里,开始挤压定型,所有人就抻着脖子一直盯着,恨不得压木板的石头都能盯出一个窟窿!
“豆腐就是这么做的?磨成浆煮熟就变成豆腐了?”
一个村人好奇,小声问道。
旁人立刻摇头,“肯定不是啊,要是这么简单,岂不是家家都做豆腐了!”
“我觉得也是,肯定有什么诀窍。之前秋霜嫂子没发出豆芽之前,大伙儿也没想到这法子啊!”
“对啊,我听说墨池府那边已经有人偷摸发豆芽了。只不过发的豆芽 容易烂,而且特别小,卖不出去,只能自家吃!”
“哎呀,我也听说了。我原本也以为发豆芽简单,没想到也是个技术活儿!”
“那是当然了!咱们是有秋霜嫂子教,才觉得容易。旁人自己摸索,可不是要犯错。”
“我家那笨蛋婆娘,就是秋霜嫂子教,她也发不好豆芽,简直气死人!”
老少爷们儿说的热闹,根本不知道他们也有发展成碎嘴婆娘的趋势了。
有人问出了关键问题,“秋霜嫂子也会教咱们做豆腐吗?”
正好李老四从城里送豆芽回来,顺口应道,“不会,豆腐比豆芽儿还赚钱。以后大伙农闲时候去城里卖豆腐,一个月轻松赚二两银子!若是大伙儿都知道了豆腐做法,难保不被人套问出去。到时候砸的可是全村的饭碗!
“秋霜姐马上在城里开豆腐坊了,大伙儿只管取了豆腐出去卖,省心省力还赚钱才最好!”
大伙儿都觉得有道理,想想豆芽生意简单,只要李秋霜不在村里坐镇,七八日就会账目乱的一团糟,人人头疼,家家不知道自己拿了多少豆子,交了多少豆芽儿,赚了多少工钱。
以后豆腐生意做的更大,他们怕是头发薅光也搞不明白。还是老实跟着捡现成的买卖,赚个零花钱得了。
当然,这话是他们自己说着想着,若是传扬出去,不用旁人,就是附近村屯的百姓都能白眼翻出天际了。
真是好日子过多了,狂的没边了!
家里种着田,妇人发着豆芽,男人还能一个月赚二三两银子,居然只是个零花钱!
敢不敢把这零花钱让给他们赚!
敢不敢!
随着李老四帮忙搬开大石头,白白嫩嫩的豆腐就新鲜出炉了。
各家妇人仗着同李秋霜熟悉,一窝蜂似的涌上去,叽叽喳喳议论开来。
“这就是豆腐吗?真是像鸡蛋羹一样!”
“豆子是黄色的,怎么做出的豆腐这么白?”
“豆芽也是白的啊,这有什么稀奇!”
“但是豆芽是硬的,这豆腐也太软了,怕是上手一拿就碎了!”
“这东西真能像白菜一样,又炖又炒吗?”
李秋霜被吵的头疼,赶紧拿了铲子给大伙儿分豆腐。
妇人们纷纷举起家里带来的大陶碗,一人分了一块,小心翼翼捧出去,一走豆腐一颤,嫩的啊,真是随时都怕颠破了!
有男人凑上前要看看,被自家媳妇打开了手,“别碰,小心摔坏了!赶紧回家再吃!切半颗白菜炖一起,咱们全家都能尝尝!”
男人也不生气,笑呵呵跟在后边。
自从媳妇儿可以发豆芽,每日都为家里赚银钱,媳妇儿的腰板就挺直了,他的脾气也好了。
没办法,谁赚钱谁就说了算,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
午饭时候,各家的饭桌儿上都多了一道白嫩嫩的豆腐。吃到嘴里,不必说又惹来一阵的惊讶和欢喜。
心里有成算的人家,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时刻进城卖豆腐了。
而唐家院子里,连夜写了培训手册出来的唐川,已经开始培养新账房了。
大娃和拴住学的格外认真,旁边还有一个凑热闹的狗剩儿!
不得不说,表格记账法就是简单方便,整整一日,待得日落时候,三个小子基本都掌握了,只不过碍于会的字数不多,还不能很好应用。
但唐甜接下了这个任务,拿着村人的花名册,准备全都塞进三个小子的脑子……
夜深人静,小小学堂下课了,唐三奶奶带着三个小子去睡觉了。
李秋霜关了门窗,带着儿女们坐在一起闲话儿,吃果子。
唐海把一整个砂糖橘塞进嘴里,含含糊糊问大哥,“大哥,读书累吗?我听大春说,他们镇上有个小子说读书累,不去学堂,被他爹拿了棍子打断了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