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几人都同院长熟悉,多年的老友了,于是他们也不客气,伸手就拿。
很快,橘子下肚,几人都是眉开眼笑起来。
封老先生甚至还好奇问道,“这个时节,哪里来的橘子,还如此新鲜?南边商队运来的?”
刘伯赶紧说道,“是这位唐家小哥儿和小姑娘带来的!”
封老先生被呛了一下,忍不住咳嗽好起来,好半晌捂着嘴瞪了刘伯一眼,“老家伙,你也长了偏心眼儿!”
刘伯苦笑赔罪,“老奴也是瞧着这俩孩子有心,昨晚院长就因为他们家做的豆腐多吃了半碗饭,今日也精神好了许多。”
封老先生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但手里橘子可是没少往嘴里送。
刘院长好笑,重新看向唐川,“我说话算话,你们帮了书院大忙,就许你一个考校的机会。不知道你进学几年,读了哪些书?”
唐川扭头看向妹妹,轻轻点头,然后深吸一口气,上前两步站在所有先生面前。
“回院长的话,学生自幼身体病弱,十岁前同家母学了一些简单写算。去年冬日从京都附近随军户一起迁徙到府城附近定居,路上有军医崔大夫指点过一段时日。大约一月前进入城东崇文馆读书,总共学习不足三个月。
“学生已经读过启蒙三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墨子、道德经、国语、韩非子浅解……”
“打住!”不等唐川说完,那个封老先生已经气的站了起来,伸手指了唐川骂道,“胆大包天的臭小子,你是哪里跑来捣乱的?简直吹牛也不看看地方!你才进学不足三个月,居然敢说读过这么多书?你是打量我们老糊涂了,好骗不成!”
唐川微微皱眉,没有惧怕之色,又是行礼才说道,“封老先生,学生不曾撒谎。我确实只进学三个月,这些书大半都是在这三个月读过的。我们家里日子艰难,但凡我所见之书,都会通读背诵,没有资格挑拣……”
“通读背诵?”
刘院长开口,抓到了关键之处,“你说这些书,你不只是读过了,而且背诵下来?”
唐川点头,下意识挺起了胸膛,“学生自幼病弱,渴望读书而不成。所以有幸进入学堂之后,所见书本必定要背诵才安心。学生可……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
屋内所有听到最后四个字,都是倒抽一口冷气。
第211章 用实力说话!
“唐……”刘院长想喊唐川名字,一时有些忘了。
唐川赶紧应道,“院长,学生叫唐川。”
“对,唐川!”刘院长摆手,上身忍不住前倾,问道,“你当真会过目不忘?不是那种读过三四遍才能记住一篇文章?”
唐川肯定的点头,“院长,学生是读过一遍就记得清楚明白。只不过,学生只是囫囵吞枣,没有机会求解。”
刘院长还要说话,那个封老先生却有些恼了。
“放肆,小小孩童居然敢大言不惭在外诓骗!不说久远,只说大齐开国后,只有一个过目不忘的天才,进学七年已经摘得探花,如今在翰林院做编撰,时常被皇上召唤解惑。此等绝世之才,天下罕见,你一个孩童即便吹嘘也要寻个别的借口,居然如此明晃晃跑来诓骗!”
唐甜本来为哥哥骄傲,胖下巴抬得高高,结果听见这老家伙一直在打压哥哥,她也生气了,两步窜到了哥哥身前,脆生生开口了。
“院长爷爷,书院是您说了算,还是这位老先生说了算?我们说好的考校,是您考校,还是临场换人了?
“另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位老先生既不认识我哥哥,又没亲自验证过我哥哥背书的本事,他凭什么就笃定我哥哥说谎?难道他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
“噤声!”
几位老先生吓得厉害,齐齐开口呵斥唐甜闭嘴。金口玉言可是皇帝的专属,这话传出去怕是封老先生有麻烦,唐甜也不会好过。
唐甜却是当真恼了,不能说金口玉言,那就说实话好了。
“我和哥哥千方百计想办法见院长,求一个考校的机会,是因为书院是我哥哥心里的学习圣地。这里有学识渊博又明理的先生,有好学又热情的同窗,有藏书最多的藏书楼,更有光明又远大的前程!
“但如今看来,后几样也许都有,但第一种却不见得!”
第一种?学识渊博又明理的先生?
呵!好厉害的小丫头!
这是讽刺封先生武断,没有考校就否定了她哥哥呢!
几位先生都是面色复杂,想说老友不是这样的人,但老友确实又太武断急躁了,想呵斥小丫头几句,又瞧着她年纪太小,不好计较……
封老先生眼珠子瞪的像牛一样,平生还是第一次被个四五岁的小丫头教训!
就在大伙儿以为他要发火儿的时候,他却突然冷笑出声,一屁股坐回去,开口说道,“好,小丫头!你说我武断,那我就给你哥哥一个证明的机会!若是他不是过目不忘,你们兄妹俩就给我磕一百个头,滚出书院!”
唐甜双手抱肩,根本不怕,反问道,“若是我哥哥当真过目不忘呢?你也愿意磕头一百次给我们赔罪吗?你肯定不愿意啊,你是书院先生,你年岁大,你要颜面啊!
“我也不为难你,这样好了,若是我哥哥当真是过目不忘,你就作保让我哥哥进书院。暂时做书童或者是在藏书楼做杂役,随便他翻看所有藏书!你敢赌吗?”
封老先生吹胡子瞪眼睛,一口就答应下来,“好,只要你哥哥是过目不忘,我就把他带在身边做书童!”
“不!”唐甜脑子特别聪明,直接反驳,“是做院长的书童,不是你的!我哥哥过目不忘,将来是有大出息的。作为他的先生必然要一起扬名天下!您老人家输了,卷了颜面,万一要我哥哥做书童,又给他穿小鞋儿,耽搁他的青云路呢?我可不舍得我哥哥受委屈!”
“你个胖丫头,真是气死我了!”封老先生跳脚儿,吓的几位老先生赶紧拉住了他。
刘院长更是喊着刘伯,随手在书架上找了一本书。
刘伯藏了一点儿私心,只拿了一本薄册子,大约四十页的样子。
唐川憋了一口气,拿到册子就放开看起来。
众人见此都赶紧安静下来,就是封老先生都坐着,一边踹粗气一边喝茶。
唐甜像个斗胜的公鸡,从挎包里拿出一块点心,美滋滋吃起来,完全不担心。
刘院长看在眼里,心里的希望又提高了几分。作为妹妹如此有信心,哥哥应该不至于撒谎吧。
十一二岁的少年,即便是看过两三遍才能背熟,也已经是极难得的好苗子了。
若是一会儿有些简单的错漏,他一定帮着转圜几句,尽力把这孩子留在书院……
刘院长和老先生们慢慢喝茶,但一杯茶刚刚放下,唐川已经合上了书册,双手交换给刘伯。
“我背好了。”
众人都是抬头看过去,神色里带着不相信。但唐川却没给他们质疑的机会,流利的背诵起来。
一页,两三页,四五六页……
刘伯伯不断翻书,激动的手指都在颤抖,甚至有些跟不上唐川背诵的速度。
而刘院长和一众先生们更是惊讶的屏住了呼吸!
直到一本书背完,屋里半晌没有动静。
唐甜乐颠颠给哥哥送了茶水,实际茶水已经被她偷换成了空间井水。
唐川口干舌燥,一杯井水下肚儿,大脑急速消耗好似被立刻补足了,特别舒服,他感激的摸摸妹妹的小脑袋。
唐甜冲着哥哥甜甜一笑,竖起了大拇指!
众人把兄妹俩的小动作看在眼里,刘伯忍不住跟着笑,刘院长也是慢慢点头。
倒是封老先生许是不愿意相信,亲自去挑了一本诗词集,还是个孤本,然后塞给唐川,“小子,你要是把这本也背诵下来,我……我就给你认错赔罪。”
唐甜翻白眼,忍不住又想怼这个倔老头,但唐川却示意她坐好,然后又翻开了书……
这一次,唐川用了一炷香的功夫,再次合上书本之后,慢慢背诵起来。其中很多生僻字,他有些吃力。甚至有些不认识的字,还要停下来描述写法,问询刘院长读音……
几位老先生早就没了质疑之心,满心满眼都是惊艳和珍惜。他们几乎是抢着帮忙解惑,见缝插针的夸赞!
待得最后一页背诵完,唐川脑门儿冒了汗,刘院长赶紧递了帕子过去,说道,“好孩子,你没有撒谎,当真有过目不忘之能!今日让你受累了!那本地理志和这本诗集本就晦涩,慢慢研读才好,这么迅速背诵会累坏脑子,以后绝对不许了!”
封老先生有些脸红,他憋了半晌,倒也算是有担当,起身冲着唐甜和唐川行礼。
“方才是我不对,小看你们兄妹了。”
第212章 少年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