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唐甜越发满意了,安慰道,“老师傅快起来,我们知道你是冤枉的,否则也不会救你。你简单拾掇一下,我们去处置手续,很快来接你。”
李老四也说道,“大伯,你别担心,你很快就出去了。”
说罢,他抱了外甥女,跟着孙健去寻人走门路。
银钱开路,什么事情都好办,更何况还是释放一个本来就清白无罪的老头儿。
而且有孙健这个熟人帮忙,五两银子撒出去,老头儿就被放了出来,直接写了契书,成了唐家的奴仆。
老人不但没犹豫,亲笔写了自己的名字,孔茂,狠狠按了手印。
先前茶庄老板不肯花钱捞他出去,理由就是没签契书!
以后,他也是有主家的人了!
唐甜原本还担心孔师傅一时接受不了奴仆的身份,结果人家自觉极了,把李老四赶车的活计都抢了。
孙健还没下差,送了众人到门口就回去了。
没一会儿,马车就到了书院后门,没了厨子来自荐,这里安静很多。
孔师傅看着马车,唐甜和李老四就去给唐川送饭菜,当然她也没忘了刘院长这个大靠山。
于是,刘伯在篱笆里打理菜地,听到动静刚刚走到门前,就被唐甜塞了一盒子红彤彤的草莓。
老头儿高兴坏了,小声说道,“院长喝了药,刚刚歇下。昨日封先生过来,给院长拿了五六个草莓。当时我还奇怪,他从哪里得的,原来是你们送的啊!”
唐甜笑嘻嘻应道,“是啊,昨日林先生带我大哥去拜见封先生。我们农家没什么好东西,只有这些吃食还算新鲜了,还能拿得出手。
“我大哥想着院长需要多歇息,没敢多过来打扰。但他昨晚没回家,估计是读书又读的入迷了,我只能过来给他送饭,顺手给院长也带一盒子草莓。他老人家喝药之后压压苦味也好啊!”
“好,好!”刘伯听得心里热乎,感激应道,“你们兄妹俩都是好孩子!院长有秋梨膏镇咳,真是少遭不少罪。这草莓新鲜清甜,院长也喜欢吃。一会儿,他老人家睡醒,我就多洗几个,省得像昨日一般吃的不过瘾。”
又闲话儿几句,唐甜就赶紧去给大哥送饭了。
藏书楼里,唐川刚刚找出一本书,笑着递给对面的学子,学子撇撇嘴就走了。
狗剩儿在一边气的跳脚儿,小声骂着,“什么人呢,不就是多读几年书,居然鼻孔冲天,瞧不起人!”
唐川已经又抄起了没读完的书,随口安慰道,“好了,这是小事,不要计较。我做的就是这个差事,人家要我找书也没错。”
狗剩儿还要说话,唐甜和李老四已经走了进来。
“大哥,我来给你送饭了!”
唐川抬起头,高兴的迎上前抱了妹妹,狗剩儿也赶紧接了李老四手里的食盒。
李老四心疼外甥,问道,“怎么,有人欺负你们吗?”
唐川赶紧摇头,“舅舅别担心,我如今是藏书楼的杂役,替大伙儿找书是应该的。是狗剩儿舍不得耽搁我读书,要帮忙不成,他就恼了。”
狗剩儿嘟着嘴,小声反驳道,“我是大少爷的书童,我替少爷干活儿是应当的。”
唐川难得冷了脸,嘱咐道,“我让你跟来书院,是帮我处理一些吃住的杂活儿,以便抽出更多时间读书。但我如今领着藏书楼杂役的差事,关于藏书楼的活计就该我负责,这是我的本分。”
狗剩儿不敢再说话,唐甜塞了他一个果子,撵他去摆饭菜。
第221章 好人做到底
唐川就知道妹妹肯定能理解他的做法,然后问起家里的情况。
不等唐甜应声,李老四已经兴奋的说开了。
唐川听得妹妹找懂茶的师傅,就问道,“妹妹是觉得酒楼在书院附近,要把酒楼经营成半个茶楼?”
“差不多,”唐甜瞒着谁也不打算瞒着大哥,小声应道,“我打算把酒楼取名状元楼,以后出入最多的肯定是读书人,好茶也是吸引客人的好手段。
“但在这之前,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帮着书院待客。听说南边来的贵客每次都要带好茶过来,然后嘲讽咱们塞北不产茶叶。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打算这次帮着院长好好扬眉吐气一把!”
唐川瞧着妹妹抬着胖乎乎下巴的得意模样,忍不住好笑,但心里更清楚,妹妹这般用心,更多是为他这个当哥哥的着想。
书院对唐家的感激,最后都会落在他身上!
他想说谢谢,最后却停在了喉咙,只抬手轻轻拍了拍妹妹的头顶。
一家人不说谢,铭记于心就好!
他的青云路,是妹妹为他铺出来的!
吃过饭,唐甜四处转转,见大哥住的地方还不错,就把床边的两个储水桶换成满的,然后才回酒楼去了。
对于闺女时不时就买人回来,李秋霜已经习惯到麻木了。幸好这次的老师傅是个得用的,以后对酒楼有大用处。
唐甜让村里人把之前看门老头儿的房间拾掇出来,以后就是孔师傅的住处了,酒楼待客的所有茶水都由他掌管。
不过暂时,孔师傅还不能住下,要跟着她去一趟军镇。
一来唐海在军镇,她不放心要去看看,二来,军镇那边的院子大,特别是第三进,只有他们自家人才能进,是偷偷炒茶的好地方!
李秋霜忙的脚不沾地,听说闺女要去看二儿子,也是高兴,抽空买了两匹耐磨又耐脏的粗布,两盒子点心,还有一大块肉,让闺女带去给周夫人。
唐海在人家吃住,给银钱见外,只能从这些东西上找补了。
李老四作为以后的掌柜,也不好离开酒楼几日,这般赶车的人就换成了孔师傅。
虽然孔师傅瞧着是个有眼色的,但大伙儿还是不放心。
李秋霜主动开口,嘱咐闺女,“你这次去军镇,同你周叔叔说说,从营地那边给咱家再找一些人手。以后这边也要开豆腐坊不说,你总往外跑,身边没有人跟着,我不放心!”
李二爷爷听得这话就扔了活计,主动说道,“我跟糖宝儿去军镇,争取一两日就把人手带回来。”
于是,唐甜就跟着两个老头儿一路回了唐家堡,歇息一下,同唐三奶说几句话之后,又再次马不停蹄赶到了军镇。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要黑下来了。
周夫人带着小子们吃了饭,听说唐甜回来了,就拎上篮子赶紧去了豆腐坊。
唐海也想妹妹,带着大春几个跑在前边,正好周将军从营里回来,差点儿被撞个跟头。
“几个臭小子,这是着急去哪里啊?”
周夫人从院子里走出来,见了丈夫就笑着应道,“糖宝儿来了,小子们都着急去看妹妹呢。”
“那走,一起去!我也好几日没看见那丫头了!”周将军替媳妇儿拎了篮子,然后一起去了唐家。
唐甜和李二爷爷刚吃了饭,正同五婶子等人说话呢,唐海和大春几个就跑了进来。
唐甜被二哥一把抱起来颠了好几下,不等落地又被大春抢了过去……
周夫人跟进来赶紧吆喝,“臭小子,你们手重,别摔了糖宝儿!”
周将军更是上前抢了胖丫头放在肩头,笑哈哈问道,“糖宝儿,想叔叔没?”
“想了,还想婶婶!”唐甜哄人是把好手,这个抱抱,那个蹭蹭,很快就把周家几口子都哄的笑开了花,恨不得把心掏给她。
周夫人把新缝的鞋子拿出来,抱着胖丫头试试大小,得了大大两个吻,欢喜的合不拢嘴,一直念叨,“我怎么就没生个想想软软的小闺女呢!”闹了一会儿,众人一起坐下喝茶,唐甜拿出了东西,说的明白。
“婶子,这些都是我娘拿给你的。粗布给我二哥和大春哥他们做衣裤,他们跟着叔叔练武,费衣衫呢。猪肉和点心也留着吃,平日谁惹你生气,就不分他!”
周夫人哈哈笑,爽快收了起来,应道,“还是你娘有办法,这些臭小子们闹腾着呢,就得像小毛驴一样,鼻子前边吊根萝卜才赶得动!”
这倒是提醒了唐甜,问了问五叔,听说家里买了两头毛驴负责拉磨,她才放了心。
老兵们也吃过饭了,没什么活计就坐在不远处听热闹,见得东家小姐这么惦记他们,都是心里高兴,一万个庆幸到唐家做工。
本来做豆腐,最重最繁琐的活计就是磨豆浆了,如今有毛驴代工,他们可是轻松太多了。有时候都觉得拿工钱烫手,实在是心里有愧!
领头的沈老七主动上前说道,“二老爷,咱们院子外边还空了不少地方呢,这时节也差不多了,我们做完豆腐闲着无事,能不能种些菜啊?”
李老爷子看向唐甜,唐甜赶紧说道,“外边的空地,家里要建养猪场和养鸡房子。之前一直在府城那边忙,真是有些耽搁了。今晚我和二姥爷商量一下,具体该如何修葺,到时候你们听二姥爷吩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