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负责放马的兵卒倒也不是推卸责任,只是说了实话,“马群回来,一切都正常。但唐大勇上前倒水,马匹就开始闹起来……”
  唐大勇也是心慌,赶紧辩解,“我就是喂水,我什么都没做。”
  王爷一挥手,立刻有军医上前检查水源,就是唐大勇全身也查了个遍,都没有任何蹊跷。
  有人顺口玩笑,“不会是唐大勇不受战马待见吧?”
  唐大勇气的眼红,窜到战马跟前就要牵出一匹,不想战马人力而起,差点儿一蹄子踢碎他的脑袋,其余马匹也是眼见就暴躁起来!
  唐大勇白着脸躲出好几丈,马群才慢慢安静下来。
  这下,不用多说了。就是唐大勇的错!
  王爷深深看了他一眼,无比的失望。
  “废物东西,养马都不行,还留你做什么!”
  唐大勇听的后背一凉,跪倒喊冤,“王爷,当真不是我的错啊!我什么都没做!”
  可惜,王爷却根本不听,还是说道,“你回家去吧,你的差事,以后再说!”
  第254章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不成啊,王爷!王爷,我不能离开营地啊!”唐大勇扑上前还想求情,却被众人隔开了,只能看着王爷越走越远。
  很快,众人也没有安慰他的,都离开了。只剩了他自己跪坐在地上,有些如同做了一场噩梦的恍惚……
  到底怎回事?
  明明他都爬到将军了,娶到公主了,富贵荣华唾手可得,突然就从人上人变成了人憎狗嫌……
  崔大夫手里握了一个紫砂壶,站在屋门前,远远看着,不时滋溜一口茶水,忍不住笑着感慨,“总算对得起胖丫头的二两雪青了!”
  城南大院里,李秋霜和五婶子等人忙了三四日,豆干儿倒是琢磨成功了,炒了韭菜,饭桌儿上也多了一道菜。
  但腐乳还要再发酵一段儿,暂时还看不出好坏,只能等等了。
  唐海跟着娘亲和妹妹住了几晚,又主动回周家去了,因为每日清晨,周将军要教授他们几个练武,还要去跑马,日程排的也很满。
  小子们就像半大的小树苗,得了阳光雨露,正是疯狂生长的时候。
  李秋霜往周家送了不少米面日用,足够保证儿子吃饱穿暖,不让周家吃亏,就又张罗回墨池府了。
  没有办法,家里如今生意的重心就是墨池府的酒楼和豆腐坊。
  军镇这边的豆腐坊,没有多少利润,多半是为了绑定戍边军,支持保家卫国的勇士。
  唐家堡的豆芽儿生意,也是为了全村人过上好日子,在种地之外找个赚钱的路子。
  只有墨池府的酒楼和豆腐坊是家里的聚宝盆,而且买酒楼和豆腐坊填进去一千多两的成本,李秋霜只要想想就心焦,恨不得一时半会儿就赚回来。
  唐甜也着急回去了,但她想到更多,是要把唐家堡的豆腐坊也张罗起来。
  虽然附近只有一些村屯,但一日总能消耗二十板豆腐,也让村里人再赚点零花钱。
  最主要是要李二舅舅接过点豆腐的差事,也拿一份工钱,同其余三个舅舅一般。
  世上从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四个舅舅都对他们家里不错,不至于三个都领工钱,只落下一个二舅舅。
  二舅舅手巧又勤快,从家里开始发豆芽的筐子一直到如今做豆腐的木器,几乎都是出自他的辛劳。
  唐甜一直记在心里,从来没有忘记。
  众人也习惯了李秋霜母女的来去如风,早晨送了她们上马车,就各自去继续忙碌了。
  张全和赵猛随扈,赶着马车,很快就到了唐家堡。
  村里人如今都种完了地,闲着无事又上山砍柴,把唐家外边的大柴垛堆的更大了。远远瞧着,差点儿把唐家的房子都要挡住了。
  天气好,唐三奶奶坐在村口大树下,同村里妇人们纳鞋底,做做杂活儿。
  大娃和铁牛、拴住儿被拘在一边,拿了树枝在地上写字,做算术。
  村里小子们急的抓耳挠腮,等着他们一起去玩耍,结果被老娘一巴掌拍在后脑勺,撵去跟着一起学起来。
  臭小子们不服气啊,别别扭扭嚷着,“娘,我又不考秀才,学这些没啥用啊!”
  “怎么没用?你就是出去卖豆芽,也得会算数啊。否则你卖五斤豆芽给人家,还要人家给你数五次两文钱啊!”
  妇人是个明理的,恨不得把儿子的笨蛋脑子扒开看看,是不是跟他爹一样灌了浆糊。
  这个时候,唐家的马车到了,所有人都扔了手里活计接了过去。
  李秋霜和闺女在路上商量了许久,这会儿也没耽搁,同众人说了几句闲话儿就道,“村里的豆腐作坊也要张罗起来了,各家小子们不怕累,以后就推着车子出去卖豆腐,卖钱或者换豆子回来都行。发家致富不至于,但小子们给自己赚几两银子娶媳妇儿是足够了。”
  妇人们欢喜坏了,恨不得欢呼起来。
  “方才我还打我家那笨蛋小子呢,整日就知道玩儿!”
  “对,对,以后我也拘着小子赶紧学写算,可别卖豆腐还赔了钱。”
  一边的淘气小子们听得高兴又担心,高兴是可以赚钱了,担心是学不会算账啊,而且怕是也没空闲玩官兵和强盗了……
  一晃儿又是七八日,唐家堡的豆腐坊也渐渐走上了正轨。
  李银担起了点豆腐的重任,他是个哑巴,比之李金和李铁跟更多了一份稳妥。
  李二爷爷这四个儿子,其实他都尽力一碗水端平,但对于这个二儿子总是多了一点愧疚,如今他一个月多了几百文的固定工钱,也被信重,真是让老爷子额外高兴。
  老爷子甚至偷偷喝了一顿酒,抹了眼泪……
  唐三奶奶更是高兴,平日李秋霜和孩子们都不在家,只有她这个老太太带着小子们,到底有些孤单。
  如今,李秋霜在村里雇了唐九夫妻俩,外加李银,一起负责豆腐坊。家里早起天不亮就开始忙碌,比之先前可是热闹太多了。
  就是大娃和拴柱儿、铁牛几个,也高兴早起可以混一碗豆腐脑儿吃,家里活计不多的时候,还能推着独轮车,出去卖豆腐,赚点儿零花钱……
  周围村子的百姓早就听说豆腐了,没想到这么快他们就能尝尝味道了,都愿意捧捧场。
  最主要的是,家里没铜钱,只要端出半盆豆子也能换回一块豆腐,放点白菜,足够炖半锅,添饱全家人的肚子了!
  唐甜半靠在老娘的怀里,迷迷瞪瞪回到墨池府的时候,正好是状元楼开业满一个月的日子。
  而豆腐坊也按照约定,开始把豆腐卖到全城了。
  几乎是所有酒楼饭馆和食谱,都跑来订购,差点儿踩破了豆腐坊低门槛。
  为此,李老四专门安排了人手记录订购的名单,但还是手忙脚乱。
  突然见到姐姐和外甥女回来,他简直像见到了救星!
  “姐啊,糖宝儿,你们总算回来了!”李老四几乎是毫不犹豫就把账册交了出去,抱怨道,“这几日酒楼那边我都顾不上了,只在豆腐坊还忙不过来。赶紧,这里交给你们了,我回酒楼看看。”
  李秋霜忍不住笑,嘱咐道,“记得告诉李师傅,晚上做两桌儿酒席,咱们自家人聚聚,这边也犒劳一下师傅们辛苦。”
  “知道了,姐!”李老四一边迈出门槛,还没忘了同外甥女挤挤眼睛,“屋里那些东西都用没了,糖宝儿记得填满了。”
  “知道了,舅舅!”唐甜会意,笑着摆摆小胖手。
  这段时日,家里的马车帮忙,没少送空间水过来,但做出的豆腐也只够自家酒楼消耗。
  至于以后,卖到全城的豆腐,她不准备再用空间水。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保证自家酒楼的竞争力是第一位的!
  第255章 技不如人?
  果然,不到三五日,白玉豆腐卖遍了墨池府的大街小巷,就是平民百姓也能尝尝是什么味道了。
  但各个酒馆饭店却没有因为豆腐而生意火爆,从而分走状元楼的客源。
  有人看出了其中的不同,自家用豆腐做出的菜式,就是没有状元楼的好吃。
  可各家厨子都以为李福有独特的烹饪手法,自认技不如人,谁也想不到唐家的胖丫头从根本上就划出了分界线啊!
  普通百姓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高兴饭桌儿上多了一道好菜,全家都能换换口味,而且价格便宜。
  孙健带着衙门的兄弟也跑来状元楼吃饭了,不必说,李老四亲自做陪,好酒好菜招待。期间唐川也特意赶来,敬了一杯酒,给足了脸面,惹得差役们都是受宠若惊。
  自然,他们也把唐川的脸记的清清楚楚,以后但凡有事,不必孙健打招呼,他们也定然会帮忙。
  从来都是花花轿子众人抬,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唐家愿意交好他们这些“小鬼”,他们也愿意给唐家处处行方便,如此而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