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上好的粳米、糯米,加上红小豆、绿豆、花生、红枣、枸杞、干桂圆等等,熬煮了也不知道多久,吃到嘴里软糯香甜,从嗓子一路到肚子里,全身好似都热乎乎的,很是熨帖。
  “狗剩儿这孩子真是周到,照顾唐川很用心。”刘院长忍不住夸赞了一句,惹得封先生点头,随口应道,“就是这名字太差了,不如给他取个大名吧。以后跟在唐川身边,叫着也体面。”
  刘院长想了想,就道,“他本姓是不是姓张?不如加一个聪字,如何?”“张聪?不错,听着就机灵。”封先生含糊应了,又给自己添了一碗八宝粥。
  刘伯给周将军传了信儿回来,居然正好带了狗剩儿来取砂锅。
  狗剩儿笑嘻嘻行礼,说道,“院长,封先生,我们公子听说晚上要露宿,就吩咐我过来禀告一声,晚饭不必刘伯准备了。我们小姐之前张罗了很多吃食,晚上您二位若是不嫌弃,就同我们公子一起用饭吧。”
  这一路,原本众人是分开吃饭的,投宿客栈也是各自单住,特别是书院这边,除了唐川,还有四五个学子一起进京考试。
  各人家境不同,自然不好混淆一起。
  但学子们都很敬重先生,吃到好的,都会送来一份。
  可相对来比,还是唐川对二老照顾最多。比如二老喝茶的水就是狗剩儿每日烧好送过来,各种小吃和点心果子更是不断。
  像这种露宿的时候,唐川邀请二老一起吃晚饭,也是顺理成章了。
  刘院长不说话,封老先生已经答应下来,然后扯了狗剩儿说道,“小子,院长给你取了个大名,你要不要?”
  狗剩儿楞了一下,就噗通跪下了,欢喜嚷着,“要,当然要。谢谢院长赐名!”
  刘院长扶了他起来,笑道,“你是个忠心又勤快的好孩子,方才说起来,我就给你取了个‘聪’字,以后就叫张聪,好不好?”
  “好,好!我以后就叫张聪了!”狗剩儿恨不得欢喜的蹦跳起来。
  刘院长拍拍他的头,“去吧,好好伺候你们公子,你以后错不了。”
  “谢院长!”狗剩儿跳下车就跑了,砂锅都忘了拿。
  不等合拢的车门兜了一股风,带着他的欢喜大喊,“公子,公子!我有名字了,我叫张聪!”
  封老先生哈哈笑,猜测道,“唐家那个鬼机灵丫头可是没少张罗,这一路好东西层出不穷。不知道今晚吃什么?”
  刘院长笑着摇头,又摆了棋盘……
  周将军带了两个常来往京都的传信兵,对一路上的各处城镇和山川河流都极熟悉。
  今晚赶不到县城歇息,但也很快在路边二里的荒山脚下找到一处破庙。
  破庙荒败了许久,但当年一定是辉煌过,香火鼎盛过。前后两进院子,除了倒塌了几处墙头,其余屋舍倒也完整。常住不成,但暂时避雨却完全胜任。
  周将军带人把破庙前后仔细检查过一遍,然后布置好了巡逻人手,众人就驻扎下来。
  马车都被赶进了二进的院子里,马匹被卸掉去歇息。
  兵卒们把院子角落的水井拾掇干净,水质居然很不错。
  周将军喊着唐海和大春几个也加入喂马的行列,一来培养战马同他们的亲近默契,二来也是锻炼他们动手能力。
  几个小子初始为了出门兴奋的够呛,但马上跑了一日,晚上就腿疼的走不了路了,第二日依旧被狠心的周将军扔到了马背上。
  如此这般,几日过去,他们到底习惯了马背生活。如今不但能控马自如,更是喜爱上了来去如风的感觉。
  其余兵卒也没闲着,在前后殿找了一些干木头生火,架上大锅,开始做晚饭了。
  狗剩儿,不,张聪和刘伯抱了两只大坛子出来,笑着喊周将军。
  “周将军,我们公子请你和少爷们一起吃饭。另外,这两坛子红烧肉是我们小姐给带的,让做饭的大哥们一起炖菜,暖暖肚子!”
  红烧肉?!
  不等周将军应声,听到动静的兵卒们已经欢呼起来。
  “哎呀,今晚有肉吃!”
  “红烧肉?怪不得路上我走在马车边,总觉得有肉味!”
  “哈哈,你真是长了个狗鼻子!”
  周将军挥挥手,示意兵卒们接过坛子,嘱咐道,“一会儿多切点儿白菜,多炖一些,大伙儿都吃饱了。晚上打起精神巡逻,可别对不起这红烧肉!”
  “知道了,将军!”
  “将军府放心吧!”
  兵卒们七嘴八舌应了,然后兴高采烈的去炖菜了。
  很快,夜色降临的时候,破庙里篝火处处,肉香也是飘出多远。
  为了防止腐坏,红烧肉里比平日放的盐多一些,所以填上切好的白菜,根本什么调味都不用,就能把人香的摔跟头。
  兵卒们拿出在之前镇子里买的饼子,放在火上烤一烤,或者干脆掰开浸泡到炖菜里,唏哩呼噜吃起来,冒了一头的汗珠子,骨子里的湿冷就轻易消散了。
  二进大殿里,同样升起了两堆篝火,一堆烧水煮茶,一堆则吊着砂锅,咕嘟嘟炖着红烧肉和油豆腐,还加了木耳,白菜只有细嫩的叶子,菜梆子切成细丝,同焯水的豆芽一起拌成了酸甜开胃的凉菜。
  另外狗剩儿还在炭炉子上架上了平底铁锅,凉馒头切成片,沾着鸡蛋液煎的两面金黄,外焦里软。
  旁边还有一只大砂锅,蒸了雪白的米饭,上边盖了切碎的咸肉、木耳、胡萝卜和香菇丁等等,就成了最美味方便的咸肉饭。
  考虑到老人家的胃口,又配上一锅熬出米油的小米粥。
  最后,再添一盘子腐乳,一盘子酱黄瓜,就是今晚的全部菜色了。
  唐海和大春几个许是饿了,蹲在一边不时咽口水,惹得周将军瞪眼睛。
  倒是刘院长和封先生完全不介意,笑着看向几个小子,眼里满满的宽容和慈爱。
  好不容易,狗剩儿打开两张折叠小木桌,摆好饭菜,众人也结束了被香气折磨。
  院长和封先生、唐川、周将军坐了一桌儿,四个小子和张聪,外加刘伯坐了另一桌儿。
  老人们喜欢小米粥配煎炸馒头片,稍微添一些红烧肉炖菜,点一点腐乳,就吃的心满意足了。
  小子们主攻红烧肉炖菜,吃的半饱,又瞄准了咸饭!
  而唐川和周将军是什么都吃一些,主打一个均衡。
  一顿饭吃的众人都没有空闲说话,在这样的初秋雨夜,美味温暖的饭菜就是幸福的全部,不需要更多……
  第266章 疑似故人来
  吃饱喝足之后,唐海几个帮着张聪把桌子收拾下去,然后又送上来一壶百花蜜水。
  刘院长和封先生、周将军等人各自分了一杯, 继续享受暖暖的香甜。
  刘院长还没忘了问向几个小子们,“你们也过来喝啊,这蜜水助眠,晚上能睡个好觉。”
  不想,唐海几个小子却笑嘻嘻拿出一个大红苹果,咔嚓就是一口。
  “院长爷爷,我们不喝蜜水,我们吃苹果。妹妹说,一天一个苹果,大夫远离我。”
  众人都是听得笑起来。
  “这小子真会享福!”
  “可不是吗,道理一套一套的。”
  “这苹果瞧着不错,也是家里带来的吗?你们家为了这次出行,可真是没少准备。”
  张聪见此,赶紧又去翻行李。
  因为行路难,比较容易腐坏磕碰的桃子和草莓等,都做成了糖水果子,一直没拿出来过,今晚倒是可以尝尝。
  果然,糖水果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刘院长甚至嘱咐唐川,“这糖水果子若是带的多,就留两罐子出来。我们进京之后要拜访的一位大学士,尤其喜欢吃甜食。到时候当伴手礼,一定会受到喜爱。”
  不等唐川吩咐,张聪已经麻利的跑去把所有糖水果子锁进了箱子,生怕小子们淘气嘴馋,再偷吃光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疲惫的众人就各自去睡了。
  唐川舍不得弟弟睡地铺,于是喊了唐海,还有年岁最小的三秋,同他挤一挤车厢卧铺。剩下大春和二夏,就和他们老爹一起住。
  幸好车厢比较宽大,唐海和三秋睡中间,张聪躺在门口,唐川依旧点了油灯,读书到夜半。
  昏黄的灯光照在车窗上,巡逻的兵卒们路过看个清楚,都是忍不住心生佩服。
  这世上哪有生而知之的天才,不过都是天分高一些,再加上百分之一千的勤奋努力罢了!
  夜半时候,灯光终于灭了,然后天色不等亮起来,油灯又再次点燃了……
  就这般,车队一路晓行夜宿,遇到城镇就修整采买,遇到荒野就露宿,总算在第二十二天的时候到达了京都附近的泰来县,众人都是长松一口气,准备停留一日,修整一番。
  唐川禀告过刘院长,然后带了唐海,后边跟着王朝马汉,一起去了廖掌柜的杂货铺拜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