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周将军亮出令牌,刘院长也表明了身份,他们一行人就顺利进了京都。
  当然,周将军是个精明的,进京都可同别处不一样,他把一百兵卒留了八十在城外的农庄,只带了二十人进城。
  农庄是王府的,离得京都只有七八里远,之前这么多年,但凡王爷派来办差或者同家里有个走动的人手,都是在这里落脚儿。所以,吃住都是现成的。
  只不过,这一次过来的八十个兵卒有些多。
  于是,一夜过去,不等日上三竿,王妃就接到了消息,后脚儿周将军也带着王爷的书信到了王府。
  听说王爷一切都好,这一次周将军带队主要是为了护送麓山院长等师生进京,王妃也没觉得意外,毕竟王爷在塞北驻守了多少年,同刘院长脾气相投,走动比较多,如今帮个忙也是应该的。
  待得约定好,回去塞北时候多给王爷带一些东西,王妃就放周将军离开了。
  周将军早起已经去京兆尹报备过了,给兵部的官文也送了,这会儿闲着无事,就带四个小子去逛街,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唐海和大春几个可是高兴坏了,走路都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大春几个记得娘亲的嘱咐,想吃什么,想买什么,都懂事的忍耐着。
  第268章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但唐海可不会,他出门时候,妹妹偷偷给他塞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都是碎银子,足足二十两!
  妹妹说了,穷家富路,喜欢什么买什么,主打一个就是好不容易去一次大城市,不要留遗憾!
  唐海又是个讲义气的,他吃什么,兄弟吃什么,他买什么,兄弟买什么……
  于是,周将军跟在几个小子后边,根本吆喝不住,反倒被迫蹭吃蹭喝……
  唐川也是第一次来京都,但暂时还不想到处走动。
  一来,他不久后要参加乡试,大部分时间要抓紧机会学习。这里是京都,天下能人汇聚的地方,考试的对手绝对要比墨池府更多,本事更大。他要想脱颖而出,不辱没麓山的招牌,就要更加刻苦。
  二来,刘院长和封先生在这里有不少老友,各种宴请必定不少。他到时候跟着出席,见世面的机会很多。
  如今他们暂住的院子,是多年前,麓山的几位出身世族的学子共同出银购买修葺的,取名麓园。前后五进的大宅院,带了个很大的花园,请了名家设计,可以说屋舍精致,处处美景。
  每年,出身麓山的文人或者官员,也常常来此闲话相聚,或者开个诗会,为麓山择选有才学子。
  麓山书院有学子进京考试,都会住在这里。只不过每次带队的都是先生,这次是院长!
  京都从来不缺消息灵通之人,而且刘院长也没想隐藏行踪,昨晚入住,今日中午,想要拜访院长的帖子就已经收了几十份。
  而且,院长的几个亲传弟子更是直接上门,一直等到院长起床。
  刘院长听说弟子们来了,也很高兴,一边换衣衫一边对身前伺候的唐川说道,“一会儿不要拘束,你这几个师兄都是不错的。其中有两个在朝中为官,一个在家为母守孝,一个则是有名的书画圣手。你有机会同他们多相处,会学到很多东西。”
  “谢谢老师,我一定用心同师兄们学习。”唐川适时捧上一杯茶水,刘院长接了,一口喝下,忍不住笑了。
  “你们家里这茶真是好东西,最近我身体好了很多,也有力气多见见老友。不知糖宝儿那丫头准备了多少?”
  唐川想了想,应道,“妹妹给过一张礼品单子,我记得雪青是二两一罐,总共三十斤。雪顶仙芽儿是一两一罐,总共三斤。前几日路过泰来,我去拜访了当初帮过我们家的一位伯伯,送了两罐雪青,其余都没有动过。”
  刘院长心里有了数,说道,“一会儿,记得把雪青和仙芽儿都给你师兄们尝尝。然后一人给两罐子雪青就好了!若是以后你觉得他们哪个真心待你,你再私下送一罐子仙芽儿就好了。”
  唐川听得感激,老师是真心为他考量,甚至爱护他还要在几位师兄之上。
  “好,我听老师的。但第一次见面,不好只送雪青,我妹妹还准备了不少梨膏,如今秋日干燥,我再给师兄们带上一罐吧。”
  “好,你做师弟的,愿意敬着师兄是好事。就看他们如何了!记着,你是我的关门弟子,自有骄傲,不必任何人差!”
  “是,老师!”
  刘院长拍拍小弟子的肩膀,对他今日的衣衫很是满意,低调不寒酸,大方又得体,兼具了少年的明媚和读书人的温和内敛。
  这弟子,拿得出手!
  他满意的抖抖袖子,当先走了出去。唐川微微笑着,跟在后边……
  前厅里,几位麓山大弟子正在喝茶闲话儿,不得不说他们都是孝顺又尊师的,逮到沏茶的刘伯,一直在问院长这么多年的饮食起居,很是关心。
  刘伯笑眯眯给他们沏茶,有问必答,末了招呼大弟子,也是吏部侍郎姚恒,说道,“姚大人,这是我们塞北的茶叶,名为雪青,也是院长新收的关门弟子唐川唐公子家里所制。院长很是喜欢,各位也尝尝味道如何?”
  姚恒年岁过了四十,留了胡子,神色里带了两分官威,这会儿皱眉,担心问道。
  “老师还是这般喜欢喝茶,他的身体吃得消吗?先前去信,听说院长睡眠不好,茶水提神,最好要少喝。”
  其余几分也是点头,无论心里如何,脸上都是惦记之色。
  刘伯笑道,“别的茶水自然不好多喝,但这雪青可是不同。院长自从常喝雪青,身体反倒好了很多。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姚恒几人对视一眼,都是带着疑惑低头喝茶。
  结果一口下肚,几人就惊讶的抬了头。
  “这茶水为何如此清灵,不是提神,倒好似整个人都清透了!”
  “是啊,这茶叫雪青?为何从来没听过?”
  “不对,方才刘伯说这茶叶是新入门的小师弟家里制作?”
  刘伯还要多说几句,刘院长已经带着唐川过来了。
  姚恒几人激动的赶紧起身,纷纷跪倒行了大礼。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们曾经都是跟在院长身边学习生活了好几年,对待刘院长当真如同父亲一般恭敬亲近。
  “老师,多年不见,您可安好?”
  “老师,弟子终于见到您了!”
  刘院长笑着挨个把他们扶了起来,笑道,“是许久不见了,但知道你们都过得不错,我很放心。”
  姚恒几个激动,再次弯腰作揖,才重新坐下。
  刘院长没有同他们叙旧,就先把唐川唤上前,为姚恒等人介绍。
  “见见你们小师弟吧,他叫唐川,刚刚收入我门下不到三月,之前的院试拿了榜首,而且是天生的过目不忘!以后,麓山的荣耀和传承要落在他肩上了!”
  姚恒几个惊的脸色都变了,他们自然也是知道老师新收了弟子,而且在麓山和瀚海的“友好交流”中大放异彩。
  此事,在瀚海众人回程路过京都时候,就有消息传出来。他们也为了麓山赢回脸面而高兴,但具体细节却不清楚。
  可这会儿,他们才知道,老师为何会如此盛赞,原来是过目不忘!
  “老师,小师弟当真是……过目不忘之才?翻阅一次就可以顺利背诵?”
  姚恒第一个发问,不是不相信老师,实在是太惊讶了。
  刘院长点头,正色应道,“对,唐川确实是过目不忘,而且非常勤奋刻苦,从进学到如今才不到一年,却读完,也能背诵得出藏书楼三成的书籍!”
  第269章 师兄师弟一家亲
  三成?!
  姚恒几个倒吸一口冷气,他们当年也算勤奋,天分好,但也不敢说读过藏书楼三成的书籍啊。因为麓山书院的藏书楼号称大齐藏书第一多!
  “小师弟天分如此卓绝,可喜可贺!”
  其余几人也是跟着夸赞,“我们麓山万幸,得此良才!”
  “怪不得老师如此高兴,小师弟当真是天生的读书种子!”
  唐川赶紧给几位师兄行礼,亲近里带了几分羞涩,应道,“师兄们谬赞了!许是我最后入门,老师免不得多了一些疼爱,才如此抬举。我即便读了不少书,也多半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不如师兄们学识广博,根基扎实。”
  二师兄魏春是御史,凡是讲究证据,这会儿也忍不住带出几分。而且他自认读书时候也非常刻苦,没少刷藏书楼,就想试试小师弟的本事。
  “小师弟,读书楼一层丁字号的书架上,有一本春秋详解。其中第三十七页写了什么,你可读过?”
  唐川想了想,就笑着把内容背诵了一遍,末了又道,“许是哪位师兄读书时候不小心在书页上涂了几笔,所以我印象很深刻。”
  魏春惊喜的拍手,笑道,“小师弟果然是过目不忘之才,这样的细节都记得清楚。那哪里是不小心涂抹痕迹,是我同大师兄打赌输掉之后,画下的乌龟!为此我被当初负责看守藏书楼的石先生追着打戒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