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姚恒想起年少时候确实有这么一件事,也是忍不住哈哈笑。
  “我也记起来了,当时不过是玩笑,师弟当真了,害得我最后也被罚抄了十本书!”
  三师兄年光和四师兄柳逸也跟着笑,“原来大师兄和二师兄还有这般调皮的时候呢,可惜我们入门之后,你们代老师教导的时候居多,每日绷着脸,害得我们一度以为得罪你们了。”
  “对,那时候真是睡觉都不敢超过三个时辰,就怕功课不好,师兄们更苛责。原来你们自己也没少犯错啊!”
  姚恒仿佛也回到了少年时候,神色里带了几分得意。
  “我们不严厉一些,根本镇不住你们啊。出身氏族,又是天资聪颖,我和你们二师兄稍不留神,就被你们超过了。每晚也是三更睡,五更起,不敢丝毫倦怠,绝对不比你们轻松多少!”
  师兄弟几个互相揭短,倒是前所未有的亲近轻松。
  平日都在京都生活,甚至同朝为官,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为了不被人扣上一个结党营私的帽子,他们不好常相聚,走的太近。但彼此情义,一直是存在心里,没有忘记半点儿。
  如今老师来了京都,他们聚过来,承欢膝下,是天经地义的!
  这可不怕人议论或者胡乱诬陷了!
  刘院长听着弟子们打趣说笑,嘴角也一直没有落下来,满眼的欢喜和骄傲。
  他的眼光一直都是不错的,特别是最后收进来的关门弟子。
  唐川也是笑着听师兄们说话,手里拿着茶壶,给老师和师兄们都续了茶水。
  姚恒好茶,逮到空闲就问开了。
  “老师,方才刘伯说这雪青是小师弟家里制的茶?这茶的味道实在太好了,弟子喝了,居然头里很是清明。不知小师弟还有存货吗,弟子想厚颜讨要一点儿!”
  年光也是赶紧附和,“是啊,老师,我也想要一点儿。”
  刘院长笑道,“不要着急,你们小师弟早就惦记你们,他家里的好东西还有很多,这次也是没少准备,不会少了你们的茶喝。”
  姚恒等人都是听得高兴,但一看站在老师旁边的小师弟,他们又有些脸红。
  因为来的匆忙,也不知道老师带着小师弟,所以,他们根本没准备见面礼。
  四十多岁的人了,做小师弟的父亲都年岁足够,这会儿倒是先得了小师弟的见面礼,实在是太丢脸了。
  “咳咳,小师弟啊,师兄改日再给你补见面礼啊。”姚恒第一个补救。
  年光几个也是赶紧跟随,“对,对,我家有一套新得的文房四宝,改日给小师弟送来。”
  “我得了两块田黄石,刻印章最好,到时候小时候喜欢什么字,师兄刻好再给你。”魏春几个也是纷纷开口。
  唐川也没扭捏,大大方方应下和道谢。
  这也让姚恒等人更喜欢这个小师弟了,天分过人又不骄纵,反而大方有礼,实在是太合眼缘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刘院长放下了茶碗,无奈道,“昨晚喝了雪顶仙芽儿,这会儿再喝雪青,总觉得差了很多。还是再泡一壶仙芽儿来吧!”
  刘伯赶紧应声下去准备,留下姚恒几个好奇。
  很快,新茶壶就端了上来,清冽又灵透的茶香好像塞北的雪,带着几分强势,迅速占领了所有人的口鼻!
  年光要说话,被刘院长摆手制止了,他又拉了唐川坐下。
  师徒六个,安静了捧了茶杯,慢慢品茶。
  姚恒几人的茶杯已经空了半晌,他们依旧神色有一丝恍惚,好不容易回神就见唐川正扯了薄薄的毯子盖在老师腿上。
  师兄弟几个对视一眼,都是心里长松一口气。
  老师这个关门弟子,出乎意料的好!
  “老师,这一早上,刘伯收了很多请帖。与其您带了小师弟一家家去赴宴,不如咱们自己办个品茶会,把他们都请来好了!麓园安静多年,是时候热闹一下了!”
  姚恒端起空杯,笑着又说道,“还有,咱们塞北出了如此好茶,也该让天下人见识一下我们塞北的人杰地灵!”
  魏春、年光和柳逸都是点头,神色兴奋。
  “是啊,老师,只要您点头,其余琐事我们去安排。”
  “老师尽管养身体,指导小师弟好好考乡试就行。”
  刘院长也有此意,年纪大了,应酬太多确实吃不消,于是顺水推周就应了下来,“那就定在三日后吧,你们看着下帖子,不要太过张扬。大齐连续天灾几年,今年刚刚恢复一些,国库尚且空虚。若是酒宴奢靡,容易落下口舌。”
  “是,谨遵老师教诲。”
  姚恒几个一同起身行礼,然后就要告辞了。
  唐川走去门口,示意王朝马汉上前,把准备好的四个提篮给了师兄们的随从。
  姚恒扫了一眼,见篮子很沉,就有些皱眉,不愿小师弟太过破费。
  唐川适时开口,小声说道,“师兄,这篮子里有两罐雪青,两罐子百花蜜,两罐子秋梨膏,还有一叠信签纸。这些都是老师极为喜欢的,我给师兄们都备了一份儿,还望师兄不要嫌弃。”
  第270章 夜半铜锣声
  不只姚恒,魏春几个也是缓了脸色,高高兴兴让随从们收了,然后拍拍唐川的肩膀。
  “跟着老师好好读书,我们先回去了,改日过来再聚。”
  “等你考完乡试,师兄带你游京都。”
  师兄弟们边走边说笑,送到家门口,唐川才停了脚步,待得返回,就见院长笑的很是欣慰。
  “你这几位师兄都不错吧?”
  “是,老师,师兄们都待我极好。我在家里一直是长兄,如今突然成了小师弟,被师兄们处处关照,心里还有些忐忑。”唐川实话实说,但脸上的笑也是没停过。
  院长点点头,“你去读书吧,功课记得不能倦怠。封先生出门去了,他回来时候一定要过问!”
  “是,老师。”唐川转回后边,张聪已经早就烧好茶水,准备好笔墨纸砚了。
  唐川再一次沉浸在书海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他高兴于师兄们对他的亲近,但心里也是无比清醒。如今的所有厚待,多半是因为老师的抬举,少半是稀奇罕有的茶叶。
  想要长久获得旁人的尊重,想要师兄弟间真正的平起平坐,还是要看他的真本事!
  不说京都这边因为麓山师生一行人的到来,因为一种新茶的横空出世会如何热闹,只说塞北军镇这边,却是实打实的闹了起来。
  时日进了八月,秋风一缕比一缕清凉,吹得山林迫不得已换下了绿装,也让所有的庄稼明确了即将收割的信息。
  唐家的田地里,土豆秧已经有了枯萎的意思,前几日唐甜带了舅舅拔了两棵,挖回家半篮子土豆。煎炒烹炸,众人尝过之后,才知道他们日夜巡逻保护的东西,是何等的神奇和珍贵。
  好吃而且高产,可做菜可顶粮食!人能吃,马也能嚼!
  碰巧李二爷爷当日也在,老人家吃苦了一辈子,对饥饿两字是植入骨髓的恐惧。
  这会儿,抱着土豆简直像抱着命一样,哭的眼泪噼里啪啦!
  “老天爷开眼啊,呜呜,以后再也不怕饿死人了!”
  五叔和五婶子,李金夫妻等都是陪着抹眼睛。
  唐甜是劝完这个劝那个,好不容易才让大伙儿恢复了平静。
  不必说,玉米是不能试吃了,否则她怕老爷子更高兴的昏死过去。
  但唐甜是忍住了,有人却心急替她动手了。
  这日下午,周夫人的老娘染了风寒,她赶着回去探望。实在不放心唐家,出发之前,她就过来转悠一圈儿,好好嘱咐了唐甜几句。
  唐甜也是机灵又大方的,准备了点心和苹果,装了满满一篮子。
  “婶子,这些吃的,帮我带去给姥姥!等家里这边忙完了,我再去看她老人家。还有姥爷,这次有些急,我就不给他老人家带酒了。”
  “自家人,你准备这些做什么?赶紧收回去,自己留着吃。我家老太太体格好着呢,我就是不放心,去看一眼,明日肯定回来。”
  周夫人推辞,不愿意唐甜跟着费心。
  但唐甜坚持,不说周夫人对自家多照顾,就是赵家隔三差五就会送东西过来,河里的杂鱼,山上的野鸡,应有尽有。
  如今人家老太太病了,唐家怎么也要表示一下。
  周夫人没有办法,眼见日头要落山就赶紧带着东西出发了。
  唐甜又派了两个老兵赶着马车送一程,周夫人坐在车上,回头看着大门口挥手的胖丫头,心里琢磨着,她就离开一晚,也不至于出什么大问题吧……
  但往往事情就是这么巧!
  夜半时候,苞米地里,突然就响起了一阵铜锣之声。
  如此暗夜,上弦月色清淡,铜锣声清脆,几乎是立刻传出多远,惊醒了附近所有的乡邻。
  唐家所有人更是第一时间冲出了院子,手里抄着斧头、柴刀或者是扁担,奔向了田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