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不想这个时候,李秋霜居然坐马车到了,接了扑过来的胖闺女就笑道,“你满口的小牙不要了?整日点心果子不离口,这还要吃糖饼,到时候烂牙可没人能替你!”
  唐甜被抓了小辫子,嘿嘿笑,也不敢反抗。
  五婶子和兰草几个高兴,迎着她们母女进门。
  “秋霜,你怎么来了?墨池府那边生意好不好?”
  “是啊,家里这边走不开,否则我们都惦记去看看咱家的大酒楼呢。”
  李秋霜一一应了,又同李金和冯师傅等人打了招呼,这才坐在灶间门外,一边看着五婶子她们烙饼一边闲话儿。
  五婶子和兰草把宅院这边的事,大大小小都说了一遍,当然重点就是方才唐甜打跑了乌兰公主。
  两人是说的兴奋了,恨不得手舞足蹈。
  但唐甜瞧着娘亲笑眯眯,后背却有些发凉。
  自从大哥进了书院,一口气考了秀才,又开始进京考举人之后,娘亲就隐隐约约开始,以书香门第的规矩来严格要求全家了。
  不只是娘亲只在酒楼后院,轻易不去前边露面,就是她这个五岁的小娃娃也要行事稳重,说话不可高声……
  想想她方才骂了乌兰公主,吐了葡萄皮,让人踩了乌兰公主的脸,妥妥的恶霸模样……
  “娘,我早晨没睡好就起来了,头有些晕,我先去睡会儿!”
  唐甜一溜烟就跑去了后院,果断躲了!
  这时候,五婶子也反应过来了,赶紧帮忙找补。
  “糖宝儿这些天可是好着了,家里家外都要她操心,一点儿都没有不耐烦。就是过来看守田地的刘总旗都在夸赞,说糖宝儿聪慧,一定是家里人教的好!”
  李秋霜笑的无奈,自己闺女自己知道,这丫头怕是七老八十也稳重不下来。
  不过也真是闺女能折腾,家里才有如今的好日子,再不是一个外族公主随便就能打杀的!
  她卷了袖子洗手,“我来烙饼吧,一会儿把周家妹子喊来,咱们一起吃!”
  说曹操,曹操到!
  周夫人已经一脚迈进了院子,嚷道,“是不是秋霜嫂子回来了?我方才瞧见马车了!”
  李秋霜赶紧迎上前,两人高兴的手拉手,真是有说不完的话。
  一个惦记儿子考试如何了,一个惦记不靠谱的丈夫能不能照看好几个小子,两个人的身体是坐在灶间,心却飞到了京都……
  秋末的京都,这个时节的山林已经换好了新装,倒是有些松树还在坚持,依旧满身碧绿,远远看去,有红有黄有绿,满山斑驳,倒也景致奇特,美的独一无二!
  文人墨客们,是最懂得欣赏四季之美的,必定要开个诗会,品茶作诗,也热闹热闹。
  而惊动整个京都的麓园茶会刚刚结束,街头巷尾处处是议论之声,特备是茶馆一类。
  第278章 去而复返
  小伙计肩头挂着白布巾,笑呵呵给客人上茶,不时被调侃一句。
  “小二哥,你们这里可有雪顶仙芽儿啊?若是没有,雪青也成!”
  小二哥立刻苦了脸,应道,“客官不要开玩笑,我们就是个小店,这两种新茶,别说我们这里没有,怕是那个地方也没有。”
  他的手指往京都指了指,众人会意,都是笑起来。
  有人不懂,低声问询友人,得了解惑。
  “你不知道,塞北那位麓山书院的刘院长到了京都,出面下帖子在麓园开了个茶会。大伙儿还都说塞北苦寒之地,没什么好东西。结果刘院长带来了两种新茶,据说是长在雪山里的茶树采集炒制而成,一年也不过二三斤的产量,味道碾压所有名茶,喝一口让人飘飘欲仙,恨不得直接就升天了!”
  旁人听得热闹,忍不住插嘴。
  “哈哈,哪有那么夸张。我也听说了,叫雪青的茶叶是二等,味道确实好,但也不至于太出奇。但那雪顶仙芽儿确实厉害,不是人间凡品。而且最适合读书人,脑子不清醒的时候来一口,立刻就从头到脚通透了!参加品茶会的几位大学士爱极了这雪顶仙芽儿,硬是逼着刘院长让出了两罐!”
  “哎呀,这么神奇吗?若是能尝尝就好了!”一个老茶客忍不住吞口水。
  旁人也是忍不住向往,又打趣茶馆掌柜。
  “掌柜的,不能找找门路吗?雪顶仙芽儿喝不到,让我们尝尝雪青也行啊!这塞北雪山里的茶,怎么听都觉得是难得的好东西!”
  掌柜的当然没有办法,只能改了话头儿。
  “麓山书院的院长这次进京,是不是送书院学子来考试的,这可没有多久了。不知道今年的案首会被谁摘走?”
  果然,众人被分了神,开始把京都各个有名的才子拉出来溜溜……
  城南一座二进的小宅院门前,这会儿停了一辆小马车,一位年轻贵公子走下来,一边进门一边问询迎出来的管家。
  “这半月,家里可好,有没有事要处置?”
  管家赶紧应道,“公子,倒也没有急事,但五天前,泰来县的老廖派人送了个箱子,说要亲自交到公子手上,也不知道装了什么。那人如今还等着呢!”
  “老廖?他能有什么事啊?”贵公子挑眉,猜不出小小的杂货铺能有什么问题,还要捎带东西,必须亲手交给他。
  管家陪着主子往里走,顺口说道,“听说是送纸,说是公子您最喜欢的。”
  纸?
  贵公子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就激动起来,扯了袍角几乎是冲进了书房。
  可惜,送东西的小伙计根本不在,急的他就要发火儿。
  管家机灵,扭头就去找人。
  很快,小伙计捧着个二尺见方的箱子赶到,恭敬呈了上去。
  “公子,这箱子是我们掌柜吩咐,要亲自交给您的。里面有我们掌柜写的信,说您一看便知。”
  贵公子按捺不住,立刻打开箱子,几个小的坛坛罐罐,他都没在意,直接撕开了油纸包裹。
  果然,雪白的纸张漏出来,他欢喜的眉开眼笑。
  “当真是雪染梅!老廖在哪里找来的,我以为再也碰不到呢!”
  说罢,他又拆开了信封,一目十行看完,脸上惊讶之色更浓。
  “居然是他!这可真是缘分……”
  管家不敢说话,小伙计却是年少无知,随意接过了话头儿。
  “公子是在说那位唐公子吗?当日唐公子上门,我也在旁边。唐公子特别随和,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模样,同掌柜说笑可高兴了。”
  贵公子顾不上应声,又打开了两个小小的茶叶罐子,低头仔细嗅闻,狂喜之极的嚷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哈哈,旁人打破头也没抢到一点儿,我这里居然有两罐子!”
  说罢,他又看了看其余的梨膏和蜂蜜,然后依依不舍的重新收好,这才吩咐管家,“备车,我要去老师家里。”
  管家赶紧就要出门,见小伙计磨蹭不肯走,他就扯了一把。
  小伙计很是不情愿,他还没拿到辛苦费呢。跑了这么远,等了好几日,不可能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啊!
  幸好,贵公子瞧了出来,又吩咐了管家一句,“赏他二两银子!”
  “谢公子赏!”小伙计高兴恨不能蹦起来,赶紧跪倒磕头,惹得管家哭笑不得,催着他麻利出门了。
  城东的一座大宅院里,鹤发童颜的主家老爷子正坐在花园里,品茶读书,两个年轻孙儿伺候在旁边,讨论功课,也说说闲话儿。
  老爷子正是大学士刘钊,因为年老体衰,早早从朝堂退了出来,只在家里教导孙儿,宫里不来召唤,他就安心静养。
  眼见天气不错,他就撵了两个孙儿,“你们年纪正好,不必陪着我这个老头子,出去玩吧。”
  两个孙儿都是十四五岁的模样,天生富贵的白净文雅,其中稍微大了一岁的少年听了这话就笑道。
  “爷爷,我们原本也以为自己天资卓绝,不必刻苦攻读。但之前在麓园见识了真正的天才,才发现天地开阔,我们不过是庸碌之人。所以,如今对玩耍半点儿兴致都没有,只想多读书。”
  刘老爷子听得笑起来,想起那日惊才绝艳的少年,也是可惜的叹气。
  但凡读书人,特别是走到他们这个高度的,为人师长,谁不想要那样的弟子继承衣钵呢。
  明明都是姓刘,但他怎么就没有刘鸿烈那个运气,跑去冰天雪地的塞北,都能捡到宝贝。
  再想起那孩子是从京郊迁徙过去的,他这心里就更堵了……
  这个时候,小书童跑来禀报,“老太爷,郭公子来了。”
  “文渊?”老爷子有些疑惑,毕竟这小子在家里住了几日,刚刚回去,怎么又折返了?
  没一会儿,郭文渊就进来了,身后的随从抱了箱子。
  他笑着同老师行礼,说道,“老师,你猜猜我今日有什么奇遇,保管您想不到!”
  刘老爷子笑呵呵喝了一口茶,嗔怪这个最小的弟子,“有话就说,我都老糊涂了,哪里猜得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