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哎呀,这可太好了!李二叔他们听说了,怕是要喝上三日三夜!”
唐海和大春几个急坏了,只知道是大好事,但具体如何还不清楚,他们就扯了唐川仔细问个明白。
唐川也没瞒着,说了很多。
唐海直接就哭了,“大哥,那个坏公主,还有坏奶奶他们都不能再欺负咱娘了,是不是?”
“对,不只是她们,就是唐大勇见了咱娘都要下跪磕头!”唐川挺直了脊背,红着眼眶,应得干脆,“咱娘和王爷是一个品级,整个塞北,咱娘再也不用跪任何人!”
“呜呜,我娘真是太厉害了!”唐海抱着大哥大哭,他病了许久,脑子不好用,但当儿子的,哪有人不心疼亲娘啊,更何况还有一个渣爹!
唐川拍拍弟弟,心里却想起胖乎乎的妹妹。
最厉害的哪里是娘亲,是运筹帷幄,一手把家里送到如今地位的小丫头啊!
众人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又重新吃喝起来,自然也更高兴了。
当晚,刘院长和周将军都喝醉了,几个小子自然也都住在了麓园。
第二日,刘院长和周将军爬起来,吃了早饭,唐川也带人准备好香案了。
这个时候,宫里的太监总管亲自带了人来宣纸。正好姚恒和魏春也下了朝,跟着一起来贺喜。
众人齐齐跪倒,唐川跪在最前边,听着太监总管高声宣读圣旨,然后唐川双手接了圣旨。
刘院长亲自请了太监总管进屋喝茶,太监总管一直笑眯眯,哪有平日的眼高于顶模样,这会儿也是应的痛快。
“好啊,好啊!院长这里的好茶,如今可不知道多少人惦记呢。老奴今日有幸尝一口,回去之后也够吹嘘几日了!”
众人进了屋子,喝茶闲话儿,自然不能说什么重要之事,无非就是寒暄几句。
待得太监总管告辞,姚恒帮忙送客,塞了一个装了银票的荷包,还有一罐子寒雾茶。
当然,这些都是唐川事先准备好的,哄得太监总管眉开眼笑,带着队伍又浩浩荡荡回宫去了。
京都哪有什么秘密啊,不过半个时辰,很多人就都知道了,麓山院长的关门弟子献上了新茶和新粮,皇上龙心大悦,给了诰命封号,还赐了字。
有人羡慕,更有人嫉妒,更多是好奇。
“这个麓山书院院长的关门弟子是什么来头?南边哪个世家的子弟吗?这才进京多久啊,就闹出这么大动静。”
“是啊,那新茶也传扬许久了,但凡尝过味道的都说好,如今就是皇上都喜欢,还给赏了名字,以后可是不愁卖了。这关门弟子不会是哪个茶商家的子弟吧?”
“不是,你们都听错了。皇上赏赐名字,可不只是新茶,还给这关门弟子赐了字,听说是博文二字。这关门弟子是在皇上跟前挂名了,以后啊,前途无量啊!”
“对,对,我也听说了!听说,原本是要赏赐这关门弟子进国子监,但这关门弟子拒绝了,反倒给母亲求了一个诰命。”
“是吗,这倒是个孝子!”
众人议论纷纷,街头巷尾,高门大户的后院,甚至是六部衙门,都是不时提起唐川和麓山书院的名头……
年光和柳逸两个师兄也是匆忙赶到麓园,恭喜自家小师弟。
刘院长正翻看送到门上的请帖,先前还是十几张,如今已经开始用筐子装了。
有一些还是点名要院长携弟子参加的酒席,不必说,就是冲着唐川来的。
无论他们抱着善意,还是复杂心思,刘院长都没有让关门弟子做猴子,被人观看赏玩的意思。
于是,姚恒几个做师兄的就到出力的时候了。
但凡不能拒绝或者不好拒绝的酒宴、诗会之类,就由他们代替师弟出席。这般既保护了唐川,也给了主家颜面,不至于结仇。
当然,寒雾茶是要给他们带上两罐做伴手礼的,倒也打点的主家乐呵呵。
几日下来,寒雾的名气更大了,人人趋之若鹜,也更好奇比寒雾品质还要更好的雪灵是什么味道。
而这个时候,六部尚书和几位阁老重臣正端着茶杯,陪着皇上一起品鉴雪灵,不必说,味道是出乎意料的好,但众人却心里惦记更多的,却是高产新粮最终“花落谁家”?
皇上把他们的模样看在眼里,有些后悔,真是浪费了一壶好茶。
原本他想在今日就宣布新粮交给戍边军耕种,但这会儿,他果断闭了嘴。这些老家伙不是愿意算计吗,那就多算计几日吧,左右也不是他辗转反侧,吃睡不香!
皇上端起茶杯,轻轻啜饮一口,幸福的眯起眼睛,感受着身心的清灵之意……
关于这些事,唐川都不知道,或者说知道也不顾上了,还有七八日就要进考场。老师和师兄们每日都在轮流带着他,读书解惑,做文章,分析主考官的喜好等等,忙的简直是不可开交。
第284章 茶叶换书计划
这期间,太子托付姚恒带来了几本题集,都是最近几次乡试出过的试题。唐川刷完,对乡试熟悉很多,也少了几分紧张。
他想亲自去道谢,又觉得时机不对,只能等考试之后再说了。
姚恒几人最近也是焦头烂额,一来小师弟太聪明了,他们原本也觉得自己博学,但面对小师弟总有一种时刻被掏空所有本事的感觉。
二来,雪灵和寒雾实在太出名了,被京都众人疯狂吹捧,特别是几个大的茶楼,背后都有东家靠山。
如今茶楼被茶客们整日嘲笑调侃,掌柜实在挺不住了,就找到了东家。东家就托了亲朋好友,找到姚恒师兄弟四个。
柳逸那么喜欢出门游玩的人,都被堵在家里不敢乱动。
但躲在家里,可以躲过外人,却躲不过自家的同族长辈啊……
师兄弟四个实在扛不住,就一起苦着脸奔到麓园找老师。
然后,埋头苦读的唐川也被拎了过来……
说来也巧,唐甜生怕耽搁哥哥在京都走人情,等不及让商队慢慢捎带过来,派了四个人,每人几十斤,把第二批新茶快马加鞭送了过来。
这就好比,一个饿了许多时日的乞丐,小心翼翼捧着一块饼子,却突然有人施舍了他一筐馒头。
别说姚恒四个,就是刘院长都眉开眼笑,欢喜的不成。
唐川细细问过送茶叶的老兵,听说家里一切都好,王爷甚至派兵把新粮食的田地围拢起来,他才彻底放了心。
待得送了老兵们下去歇息,他对着几筐茶叶想了半晌,才说道,“老师,师兄们,如今到了新茶,若是有平日需要还礼的地方,你们尽管安排。剩下的部分也可以换给外人,不过我不想要银钱,最好是拿咱们书院没有的书籍来换。你们以为如何?”
“当然好了!”姚恒没想到小师弟有如此胸襟和见识,特别是一个农家出身的小子居然不喜爱银钱,实在难得。
他哪里知道,出门时候,唐甜就嘱咐过哥哥。他虽然成了院长的关门弟子,但到底进书院时日很短,平日与同窗更是无暇接触。这样的情形下,尽力为学院多做一些贡献,才能彻底在书院站稳脚跟儿,无人可以撼动。
而茶叶换书,丰富了书院藏书楼,他自己收益,满书院的先生和学子也都受益,自然也人人都领他一份情。
年光和柳逸也是高兴,摩拳擦掌的请命。
“我们最是清楚,各家藏了什么好书,茶叶换书这事就交给我们好了,一定不会吃亏。”
唐川自然不会拒绝,而且主动说道,“这次我跟着老师进京,辛苦师兄们维护和照顾。我们家里送来的这些茶叶里,雪灵太少,我还想分一些给太子,所以只能让师兄们各自带二两回去,留着慢慢喝。但寒雾很多,师兄们拿二斤,可以送亲朋好友。”
果然,姚恒几个都是狂喜的亮了眼睛,但嘴上还没忘了客气。
“小师弟,不必给我们那么多。只要半斤寒雾就好……”
还是刘院长忍不住笑骂,“好了,官场上那些客套话就别荼毒你们小师弟了。他是真心,你们也痛快收着吧。”
姚恒几个嘿嘿笑,憨厚脸红一如少年时候。
“那好,老师发话,我们就收下了。小师弟放心,等你们回去塞北,大师兄弟一定给你多准备一点儿京都特产,带回去给家里亲朋分一分。”
“对,对,我也多准备一些。”
“还有我!”
师兄弟几个围着老师,说说笑笑,一时间屋子里很是热闹。
唐川额外又取出二两雪灵,一斤寒雾,装入盒子,让人送给周将军。
周将军明日要去王府,正好送给王妃。
他们毕竟是塞北过来的,没道理塞北的名茶,守护塞北的保护神府邸里却没有?
绝对不给外人笑话王爷的机会。
刘院长笑看着唐川安排,无比欣慰,这孩子不只是读书天分高,难得的是人情练达。
读书天分高,是踏上仕途的基石,但人情练达却是决定仕途走多远,走的是不是顺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