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对,对,我们后厨每日从早晨忙到半夜,真是累的冒烟儿。幸好小姐给的工钱也是相当丰厚,过年过节还有额外的赏钱,我们再累都高兴!”
  郑嬷嬷与有荣焉的笑着点头,“等到了墨池府,我好好伺候小姐和夫人,万一有机会得赏赐,也有幸尝尝咱们家酒楼的饭菜就好了。”
  “嬷嬷不必担心这个,”张聪摆手,眼睛亮晶晶,“夫人和小姐特别好,待我们都像一家人一样,从来不会呵斥苛责。偶尔酒楼忙起来,夫人和小姐还会帮忙做些杂活儿呢,就是族里的长辈都帮忙劈柴。你们只要好好照顾小姐和夫人,肯定谁都会对你们好。”
  “哎呀,这么说,我和杨嬷嬷可是掉进福窝窝了!”
  “哈哈,肯定啊,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又是闲话说笑几句,张聪把饭菜提上楼,照顾主子们吃饭,郑嬷嬷也带了她们今晚的饭菜回了房间。
  杨嬷嬷正坐在桌边等待,见老姐妹进来,就问道,“怎么样,问到什么了?”
  郑嬷嬷喝了满满一杯茶水,才笑道,“老姐姐,咱们运气不错,碰到一个好人家。”
  说罢,她把方才同张聪两人的对话复述一遍,又补充道,“咱们的新主家对外人都如此仁善,对自家人更好。只要咱们忠心,不要端着架子指手画脚,让主家不喜,咱们以后的日子就一定错不了!”
  杨嬷嬷也露了笑脸,点头应道,“我原本就瞧着大公子不错,他能如此孝顺,定然是家里教导的好。”
  郑嬷嬷迟疑了一下,又道,“我听着他们提起主家小姐都是语气有些古怪,好似他们对小姐更尊敬更信服……”
  杨嬷嬷倒是看得开,安慰道,“不论主家如何,我们只要尽心尽力就不至于落个没着落的下场。虽然我们是宫里赏赐下来的,主家即便不喜,也不会把我们如何,但到底咱们盼着后半辈子平安喜乐,自然要为主家分忧。待得见到主家夫人,我就提签死契!”
  “哎呦,你倒是干脆!”郑嬷嬷打趣,但也跟着点头,“我也签!咱们老姐俩运气好,可不能不识抬举。”
  两人商量妥当,都是心里越发轻松了,放开肚皮吃了个饱饭。
  这在平常人家的平常事,对于她们在宫里伺候的人来说都是奢侈之事。
  吃得饱就容易打嗝犯困,碰到贵人心情不好,这也许就是她们丧命的由头。
  可以说,大半辈子她们就没把自己当人,如今终于可以松快一些了!
  第二日早起,车队就继续赶路了,抵达泰来县的时候,正好是日头升到头顶了。
  廖掌柜带着小伙计守在城门口,官道旁,见到麓山书院的车队可是高兴坏了。
  他几乎是小跑着寻到了唐川的马车,隔着车窗行礼。
  “唐公子,恭喜您金榜题名,老廖给您道喜了。”
  唐川赶紧下车,亲手扶起他笑道,“廖掌柜,您怎么来了?我们车队要在此停留半日,我正要进城呢。”
  “哎呦,那可太好了。”
  廖掌柜瞧瞧四处,压低声音说道,“我们公子感念公子送去的雪染梅和新茶,嘱咐我又采买了一些特产,交代我一定送到您车上。”
  唐川立刻就要拒绝,廖掌柜却抓了他的手,“唐公子不要推辞,这些东西大半是给唐小姐的。我们公子是见过唐小姐一面,一直还记得唐小姐聪慧可爱呢,他说多谢小姐当初卖了雪染梅呢。”
  唐川无法,只能收下了一车东西。
  廖掌柜果然也没有撒谎,车里大半是绫罗绸缎和女孩家喜欢的小东西,小半是纸墨笔砚。
  唐川同老师禀告一声,先行带了礼物,同廖掌柜一起进城去县衙。
  碰巧,县令老爷和田师爷正围炉喝茶,听说唐川拜访,一时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还是负责进来禀报的随从,是得了廖掌柜提醒的,他激动的报了唐川的来历。
  别的不说,只是麓山书院院长的关门弟子,京都乡试高中,这两个名头,就足以让县令和田师爷见一见了。
  待得田师爷想起豆芽生意,就更是直接站了起来。
  “哎呀,是唐家的孩子!”
  说罢,他把唐家之事简单同县令老爷说了说,县令老爷赶紧吩咐,“快迎进来!这么说,刘院长应该也到了咱们泰来,咱们一定要去拜见一下。”
  很快,唐川就被迎了进来,田师爷几乎不能相信,眼前的翩翩贵公子一年前还只是个穷困潦倒的农家小子,病恹恹,随时都能去找阎王爷报道!
  唐川很是客气,见礼之后,送上了伴手礼,新茶和蜂蜜。
  泰来离得京都隔了不到百里,自然对京都的热闹也不陌生。
  两人真是恨不得把茶叶盒子抱在怀里,要知道这是皇上都喜爱的宝贝!但凡他们转送给上司,都能保证年底的政绩考察都能拿个上等!
  第291章 白山黑水出土匪!
  没说几句话,两人就试探问起院长身体如何,行程是不是很紧。
  唐川主动提起,带他们一起去拜访院长,两人狂喜,立刻备了厚礼,一路到了车队落脚儿的客栈。
  客栈掌柜突然见父母官到来,还惊了一跳,待得听说原委才知道,原来自家客栈住了这么个大人物。
  他家孩子也是读书郎,只不过年岁小,童生都没有考。
  很快,刘院长和封先生就备了茶水点心招待县令和田师爷。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刘院长确实也把唐川这个关门弟子当小儿子在疼爱。他亲自谢过县令和田师爷曾经对唐家的帮助,也邀请他们有机会到墨池府去走动。
  县令和田师爷简直是受宠若惊,他们哪里知道唐家会如此幸运,攀上麓山书院这座大树啊,不过是好心有好报……
  又说了半个时辰,县令和田师爷就识趣的告辞了。
  刘院长亲自让人取了两套文房四宝,赠送给他们家里的晚辈。
  县令和田先生差点儿欢喜的要蹦起来!
  这不是文房四宝,这是麓山书院的邀请函。以后他们的晚辈,但凡聪慧勤奋一点儿,不是庸才,带着这文房四宝找到麓山书院,几乎都能进去做个学子!
  再说,唐川注定要成为麓山书院的骄傲,加上这点儿缘分,就更是相当于预定了两条通天路啊!
  两人千恩万谢告辞而且,留下掌柜热情的吓人,一会儿送热水,一会儿送点心,真是门槛要踏破了。
  唐川眼见老师和封先生都累了,就主动同掌柜下去攀谈,最后答应给掌柜留一副字。
  第二日早起,刘院长歇息过来,就挥毫泼墨写了“宾至如归”四个字,乐的掌柜直接把住宿费折了一半,还送了两筐馒头……
  回家的路途,在众人的归心似箭里,好似有些慢,但实际一日六七十里路,已经比来的时候快很多。
  周将军不想再发生前路别堵的情况,他亲自带人梳理队伍,把所有行商都挪去了队伍后边,而且安排了五十兵卒押后。
  行商们安了心,队伍赶路速度也更快更顺利了。
  出来时候还是初秋,如今回家就是冬初了,某一晚实在赶不上村镇,队伍迫不得已又露宿了。
  有兵卒们换班巡逻,众人倒不用害怕有盗贼或者山匪,依靠在马车或者行李上,裹着棉袄,缩着脖子,也能对付眯一宿。
  但半夜时候,却有零碎的小雪花飘洒下来。
  落雪了,冬天正式来了,这回家的路也开启了艰难模式。
  早起,张聪和王朝马汉几个忙着烧水,两个嬷嬷在小碳炉子上熬粥,夜里的火堆没有熄灭,张聪又吊起小铜锅,煮了几个咸鸭蛋。
  唐海和大春几个淘气,抓了马车上的小雪捏成雪团,互相砸来砸去。
  周将军前后队伍巡视一圈,赶过来同刘院长等人说话,不小心被砸了个满脸开花,于是一人一脚踢了小子们的屁股,撵着他们去帮忙喂马套车了。
  唐川亲手给周将军盛了一碗热粥,问道,“周叔,咱们今日再赶一赶,应该就走出一半路程了吧?”
  “是啊,正好一半,咱们加快一点儿,趁着雪还不大,今早赶到墨池府,否则路上就有的麻烦了。”
  周将军也不怕烫,吸溜溜喝了一口粥,龇牙咧嘴的吹气,末了想起刘院长和封先生还在一旁,又有些不好意思。
  刘院长也是笑,亲手给他剥了一个咸鸭蛋,说道,“这已经不错了,几日功夫就走出一半路程。倒是辛苦你带着兵卒们一路忙前忙后,否则可没有这么顺利。”
  周将军不肯居功,憨厚应道,“我们可是答应王爷,要好好护送院长和小先生们往外京都。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再说了,这次川哥儿还破费了一把,给大伙儿买了厚袄裤,晚上就是露宿也没觉得多冷,实在是帮了大忙。”
  唐川也是摆手,“就像周叔说的,大伙儿是为了护卫队伍的安全,辛苦就罢了,一定要吃饱穿暖。咱们这次带的粮食充足,白日来不及,晚上那顿饭必须让大伙儿吃好吃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