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在外杀敌一月,好不容易得胜归来,只有唐家的红烧肉才能慰藉他被亏待好久的肚皮。
  这会儿,他也不怕老娘的掐耳朵大法了,舔着脸上前争取。
  “娘,折腾隔一天,你一定累了。咱们还是去伯娘家里吃吧,明日你再做饭,好不好?”
  周夫人怎会看不出儿子的嫌弃,刚要吵嚷几句,又被丈夫可怜巴巴的样子晃了眼睛。
  她当时就被气笑了,骂道,“好,好!以后家里你们做饭,我可不伺候你们了!各个吃的肥头大耳,还要嫌弃我的手艺!”
  众人都是忍不住偷笑,赶紧上前扯了他们一家人进了院子。
  热腾腾白米饭,宣软的大馒头,油润鲜香的红烧肉,翘着尾巴的浇汁鲤鱼,金灿灿的炸酥肉,小鸡炖蘑菇,糖醋排骨……
  大春和唐海吃的头都抬不起来,筷子抡的恨不得像风车。
  周将军还想矜持一下,但眼见最爱的糖醋排骨被儿子吃的剩下最后一块,他也忍不住了,迅速加入了争抢的行列。
  众人心疼他们在外边风餐露宿,这个帮忙挑鱼刺,这个帮忙盛饭,偶尔才自己吃几口,勉强垫垫肚子。
  最后,满满一桌子饭菜都成了空空的盘子。
  周夫人吃了半饱,一边心疼一边嗔怪丈夫儿子,“你们在外边不是有军粮吗?特别是川哥儿,他陪着刘院长,恨不得把整个塞北的粮食都淘换回来给你们送去了。你们怎么还像饿了半辈子一样?”
  周将军倒也没想瞒着大伙儿,仔细把唐老二和唐老三的骚操作同众人说个清楚,最后叹气摇头。
  “唐大勇一家算是完犊子了!唐老二和唐老三这两个蠢货,王爷已经下令砍头示众了,估计用不了三五日就要行刑。唐老太和家里那个闺女、小孙子也都要发配去做苦役!
  “唐大勇也死的那么惨,幸好狼族全族都被灭了,那个乌兰公主脑袋被砍飞了,也算给他报仇了!”
  众人都是听得唏嘘。
  “要不说吗,娶妻不贤毁三代。唐大勇若不是丧了良心,一定要娶那个外族女人,他们一家也不会有今日。”
  “这个同娶妻没关系,说到底还是唐家从根子上就坏了!唐大勇贪慕虚荣,唐老太也是刻薄心狠,一家子就没一个好东西。”
  “对,对,是这么个道理。”
  “啥时候都不能丧良心啊,否则报应早晚都会落下来。”
  “做人要厚道。”
  吃饱喝足又聊的畅快,这次相聚足足到月上中天才算散场。
  第二天唐海和大春足足睡到中午才起来,周将军就没有这个好福气了,大军出征和班师都有很多事要忙,他早早就赶回营里,帮着王爷打下手了。
  唐川一直等到弟弟醒来,见他确实没什么事,就赶回墨池府去了。
  一来,那边还有酒楼和豆腐坊呢,没有人照管不成。二来,他的课业不能耽搁。虽然他拥有人人羡慕的过目不忘,但天分在成功的路上,从来只占那么一点点的好处,其余还是要依靠勤奋。
  他的目标是把自己变成给一个藏书阁,学富五车,任何书籍都能倒背如流,这般待得需要用的时候,才能文思泉涌。
  这一点也是刘院长喜爱他的原因,不骄不躁,永远清醒又自律,这样的孩子不成才,还有谁能成才呢!
  唐甜跟着娘亲没有急着离开,每日都在琢磨饭菜,炖补汤。唐海被押着喝了不少,其余就送去营地里给崔大夫了。
  胜利俩字简单,但背后确实无数兵将的牺牲和伤痛。
  崔大夫在伤兵营忙的是团团转,整个人显见就瘦了不少,日日接到家里送来的补汤和精心准备的饭菜,他的嘴角真是压也压不下。
  这一刻,就是家存在的意义。
  一晃儿就是五六日过去,果然镇子里贴了告示,唐老二和唐老三要被砍头了。
  唐老太和唐娇娇、金宝儿都被押到了现场,老少三个面黄肌瘦、蓬头垢面,比街道边上的乞丐好不到哪里去。
  镇子上哪有什么秘密,所有人都知道了唐老二和唐老三吃里扒外的蠢事,真是让人恨的厉害,特别是那些家里有人伤亡的,把一切悲痛都算在了这两个蠢货身上。
  若是他们没有偷卖粮食,若是她们的夫君和儿子能够吃的饱一些,也许就不会死了!
  于是,烂菜叶、石头,甚至是粪尿,毫不留情的泼像了唐老二和唐老三,连同唐老太和唐娇娇、金宝几个都没幸免于难。
  一时间臭气熏天,群情激奋!
  负责监督行刑的周将军一直等着,等着大伙儿发泄够了,才让人把半死的唐老二和唐老三扯起来,压上断头台。
  许是死到临头,唐老二和唐老三清醒很多,慌张的看着老娘和妹妹叫嚷起来。
  “娘,救命!我不想死!”
  “娘,救命!”
  唐老太被捆着,心疼的满地打滚,呜呜咽咽,不知道在骂人还是在后悔。
  鬼头刀砍下,唐老二和唐老三的脑袋骨碌碌滚远,这荒唐的一辈子就结束了。
  唐老太和娇娇,外加吓半死的金宝也很快被押走了,等待他们的是比牛马还要辛苦的后半生!
  所有围观百姓把一切看在眼里,好像为自家亲人报了仇,心里的气也没了,渐渐散去了。
  唐海带了两个老兵,上前同周将军说道,“周叔,我娘让我来给他们收尸,烧了之后同我爹埋一起。”
  第322章 冬天当真变成夏天了!
  周将军点头,应道,“这是应该的!无论他们以前如何,现在死了就算翻篇了。我让人帮你,赶紧埋了,也算了了一桩事。”
  很快,几个兵卒就用草席把唐老二和唐老三的尸体卷起来,送去了城外。
  照旧是一堆旺火,把两具尸体烧成了灰烬,最后也没分彼此,就那么混着装在了一只坛子里。
  这兄弟俩,一辈子都是奸懒馋滑,狠毒贪财,死了也是这么聚在一起,不得不说兄弟缘分极深。
  就在焚烧火堆不远处的一个小树林里,被挖出一个土坑,连同唐大勇的骨灰,都一起下葬了。简单一把纸钱,也不知道够不够这三兄弟在另一个世界安稳落脚……
  人死如灯灭,唐家大院众人和唐家堡村人们唏嘘几天,也就彻底忘到脑后去了。
  眼见冬日天寒越来越重,整个塞北都开始要猫冬儿了,准备了足够的粮食和柴火,每天两顿饭,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属于普通百姓难得的幸福日子。
  但唐甜闲不住啊,状元楼那边有李福在,豆腐已经被他玩出花儿了,每半月定然会推出一道新菜,引得食客们日日满座。
  但酒楼里照旧在售卖的青菜,在严寒中就显得有些扎眼了,必须为它们找个出处。
  于是,李铜夫妻在失去了照管庄稼这个差事后,又做了菜农。
  唐甜满塞北的翻找,还真被她在一个南边来的游商手里找到了一种薄薄的油纸,虽然同后世的透明薄膜相比,但也是大齐这里最好的平替了。
  当然,空间里也有可以抠大棚的薄膜,而且还是耐磨耐风雨严寒侵蚀的,但实在不好解释出处啊。
  不像这种薄油纸,是南方一个造纸坊的失败品,很多人都知道。
  行商也没想到,顺手带上的两捆子薄油纸,居然买了一锭银锞子,可把他欢喜疯了。
  于是,他壮着胆子对锦衣管事模样的男子说道,“这位老爷,这油纸……我家乡还有不少,我若是再送来几捆子,您可愿意买下?”
  李老四不放心外甥女只带了两个兵卒到处跑,在他心里,他才是外甥女的最佳搭档。
  最重要是,天天在状元楼和豆腐坊晃悠,实在太无趣了,哪有跟着小外甥女好啊。
  这丫头的小脑袋瓜子里,总有一些奇思妙想,他能亲眼看着那些奇思妙想变成现实里的好东西,真是无比的欢喜。
  更何况,这次小外甥女说了,她要把冬天变成夏天!
  听听!
  这是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啊,他必须插一脚,说不定多少年以后,他也能做个青史留名的人!
  所以,他坚决抢了护卫的差事。
  结果这行商不是个机灵的,看不出小外甥女才是真正的买主啊。
  他只能看向小外甥女,“糖宝儿,这种油纸还要更多吗?”
  行商当时就苦了脸,完蛋了,认错财神爷了。
  幸好,唐甜根本不计较这些,脆生生应道,“当然要了,越多越好。只要你能运来,都按照这个价格收购。”
  行商欢喜的恨不得一蹦三尺高,一下子就从地狱飞升到了天堂。
  “哎呀,小姐放心!我这就回乡,两个月,不,一个半月,我就能运来更多油纸!”
  唐甜知道加紧赶路的辛苦,于是就近找了一个铺子借用笔墨,写了一个简单的购买合同,一式两份,她同行商各自签字画押,然后又给行商预付了五十两银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