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孙老大夫的价格确实很公道,甚至说给的高价。
  方老汉立刻应道,“好,那就卖给老爷子您了。”
  孙老大夫也是欢喜,他回来没几年,药铺一直缺镇店之宝。有了这一对儿好参,自然名气要更上一层楼。
  心情大好之下,他就给赵金莲诊了脉。
  赵金莲其实没有大病,不过是年轻时候染了风寒,没有在意,咳嗽久了,拖成了顽疾。
  如今不过是开个温养肺腑的方子,平日少干活儿,换季时候多精心照顾,也就没事了。
  方家人都是放了心,还要留孙老大夫祖孙吃饭,老大夫却是不肯,请了方家人同他去药铺取银钱,赶紧把两只山参收到药铺,他也算心里踏实。
  这事还没传扬出去,也不怕路上被人觊觎。
  于是,方老汉带了方老大和方玉一起坐了孙家马车进了城。留下赵金莲带了闺女和儿媳,在家里盼得脖子都要长了。
  终于,黄昏时候,又一辆满载的马车到了方家门前。
  方老汉直接扯了老妻进屋,再出来时候,方老大和方老二正在往仓房里扛粮食,刘氏和王氏拎着两条肉和一篮子鸡蛋,乐的合不拢嘴。
  赵金莲见了二儿子就道,“老二啊,你怎么回来了,工期忙完了?”
  方老二不如大哥身形魁梧,也不像三弟那么文弱,不胖不瘦的模样,眼睛有神,不笑不说话,很是灵巧活泛。
  他卸了肩头的米袋子,应道,“工期还差几天,老三去给我送信儿,我赶紧请了一日假回来。家里这样的大事儿,娘真是沉得住气,都不告诉我一声。”
  赵金莲乐得合不拢嘴,嗔怪,“说什么怪话,还能缺了你的份儿啊!”
  第八章 发财要趁早儿
  方老二就是笑,他倒是不想什么分银子,父母一向公正,不会亏了他们小夫妻。
  但他一直有个想法,要给家里建个整齐的大院子,如今家里进了这么一笔大钱,肯定会实现了。
  方家这般马车进出的热闹,免不得惹了村人好奇,左邻右舍抱了饭碗,一边吃一边看着方家人忙碌。
  有人就问道,“方大叔,家里这是有喜事啊?”
  “是啊,不会是老三要成亲吧?”
  方家人昨晚就商量过了,家里突然发了财,与其瞒着村人瞒不住,被各种猜测嫉妒,索性不如大大方方说出来,再请一顿酒,也就差不多了。
  于是方老汉就笑道憨厚,应道,“不是老三成亲,他还要考试呢,不是成亲的时候。是家里运气好,发了点儿小财。”
  “发财?什么财啊,大叔快说说!”
  “是啊,大叔,我们能不能跟着沾点儿光儿啊!”
  村人都是打了鸡血一样,越发往前凑了凑了。
  方老汉就道,“我也正要寻里正和几位老叔说说呢,不如大伙儿进来喝杯茶,吃块点心,我让老二去请人。”
  “哎呀,大叔这是拿乔?老二一家家去,得什么时候啊,我们分头去请。”
  村人主动接下差事,方老汉就交代道,“同里正和几位老叔说,家里中午请酒,一定过来热闹一下。”
  “好咧!”
  眨眼间跑出去五六个村人,其余也都进了院子。
  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方家就在院子里摆了桌子,放了茶碗,还有几包城里买回的点心。
  几个淘气小子笑嘻嘻凑上前,从方老汉手里分了点心,就欢喜的又笑又叫,也让方家小院儿更热闹了。
  方圆儿跟着老娘和两个嫂子在灶间里忙活,准备中午酒席的饭菜。
  其实说是请酒,也不是当真就请满村人都吃饭。
  不过是里正和几个年岁大的长辈,再加几个常在城里走动,有些本事的村人。
  许是还要多几个相熟的妇人和老婶子,总共两桌儿就够了。
  家家日子都不算富庶,这般已经是做到了敬长辈,谁也挑不出毛病了。
  赵金莲不时抻头望向院子里,低声同闺女说道,“这般说出去能成吗?万一村里人眼红…”
  “娘,你放心,事情摆在明面儿上,又吃了酒,就算有人眼红,也不敢说什么了。要是偷偷摸摸,才更招眼呢。”
  方圆儿手里剁着肉末,打算做一道肉末豆腐煲,软嫩适合老人,味道也鲜美下饭。
  刘氏和王氏也是劝着婆婆,“娘,妹妹说的没错,我娘家村子就有人挖了山参,没有声张。
  结果家里填东西被村人发现,就被举报到府衙,说他们一家偷东西。
  吃了好大的官司,银子都没了,还遭了不少罪。”
  “是啊,娘,您就放心吧,妹子聪明,就是老二也这么说,肯定没错。”
  赵金莲这才放了心,很快,年过半百的里正和几个年岁大的老爷子都被请了过来。
  连同他们家里的老太太也都跟来看热闹,赵金莲赶紧解了围裙出去待客。
  刘氏和王氏也是惦记,手里掐着青菜站在门口听热闹。结果别方圆儿往外推,“嫂子,你们尽管去听,这里我先忙着。”
  刘氏和王氏不好意思,但事关家里,她们也就没有推辞。
  只剩了方圆儿自己在灶间,就开始大显身手了。
  煎炒烹炸,忙的不亦乐乎。
  院子里,里正胡大伯笑呵呵问道,“家里这是有了什么喜事,赶紧说说,让大伙儿也都跟着高兴高兴。”
  众人也是眼巴巴看着方家人,方老汉干脆说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昨日我带了圆儿和老三上山,想着给孩子娘再摘点儿秋梨。
  她最近咳嗽的厉害,熬水喝还能舒坦几分。结果,路上有些走迷了,发现了一对儿山参…”
  “什么?发现山参了?”
  “还是一对!”
  院子里立刻就沸腾了,虽然梨花坳守着万云山,每年也常听说有人挖到了参,但那都不是附近的乡亲。
  都是府城或者某些世家大族雇佣了专门的赶山客,或者家里的护卫之类组队进山,才挖出来的。
  平常人,即便是好猎手也不敢随意进出万云山啊。
  万云山实在太大了,山高林深,若是不熟悉,就是有进无出。
  伴随着挖到山参的喜讯,很多时候也是死了几人的惨事。
  如今,方家毫发无伤就挖到了两颗,这运气也太好了。
  方老爹被众人盯得有些不自在,就示意二儿子说话。
  方老二常在外边走,比老爹可好太多了,边笑边说道。
  “我家老三一个同窗,家里是做药铺生意的,今早把药铺掌柜请来,给了二百两银子,当即就把人参买走了,否则也能给大伙儿看看。
  说来真是运气,我家这院子住我们兄弟三个有些窄小了,圆儿也大了,嫁妆还没准备。
  我娘更是因为没有银子,咳疾一直治不好。还有老三马上要考秀才了,也要盘缠呢。
  如今都解决了,到时候还要各位叔伯兄弟搭把手儿,院子建好了,咱们吃流水席。”
  “啊,好,好!”
  众人原本都被二百两这个数字红了眼睛,颤了心,听老二这么一说,突然就觉得这些银子好似也不算多啊。
  一座新院子,最少要一百多两的花费,方家宠女儿,嫁妆也要五十两吧,再给赵金莲治个病,一扯就没了。
  胡大伯也道,“这价格是不是有些低啊,那可是两棵山参呢。”
  方老汉憨厚笑道,“人家掌柜倒是个好的,可惜我不会挖参,坏了品相,再者说人家答应给圆儿她娘治病,也就差不多了。
  我们家里也不贪心,以后还是要老实干活儿,好好过日子。”
  “嗯,是这么个道理。”
  胡大伯和几个老头儿都是点头,他们年岁大了,最喜欢的就是脚踏实地过日子的小辈儿,而方家婆媳和睦,兄弟亲近,在村里一直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了。
  有村人忍耐不住,试探着说道。
  “方大叔,你们是在哪里挖的山参啊,我们上山多少次也没遇到过。”
  “人家都说山参愿意作伴儿,说不定附近还有呢。大叔,能不能带大伙儿也去找找啊,让大伙儿也跟着发点儿小财?”
  第九章 有钱没钱都是问题!
  方老汉也没有拒绝,应道,“当时天色要黑了,我也怕困山里,没仔细看。既然大伙儿想去,我倒是可以带路。
  不过要多准备一下,山里实在太危险了,发不发财是小事儿,但伤到谁就不好了。”
  “是这么个话儿,”胡大伯等人都是点头,抬手示意村人稍安勿躁。
  “下午时候,谁想跟着进山,都报个名上来,一起结伴儿,带上柴刀和水壶干粮。
  事先说好,上山之后,谁不听指挥,胡乱瞎走,死了伤了,可别胡咧咧。”
  “大伯放心,我们都知道。”
  村里都是兴奋,好似进山就能挖到山参一般。
  这时候,灶间里传出的香气越来越浓,即便众人还沉醉在发财梦里,肚里馋虫也忍不住暴动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