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赵金莲怕冻了孙子,作势掐了闺女一把,就去了后厨。
不想,方圆儿突然侧耳听了听,眉毛就皱了起来。
方老二拿了抹布,正擦桌子,就问道。
“怎么了,圆儿,别吹了风,头疼。”
方圆儿却是跳下了椅子,招呼道。
“哥,我出去一下。”
方老二眼见妹子钻出门,赶紧从炕上拿了羊皮袄跟了出去。
方圆儿拐去一边的树林,寻了一棵最高的大树,伸手就抱了上去。
方老二赶到,麻利的给妹妹裹了皮袄,但也不敢吭声。
好半晌,方圆儿才回身扯了二哥,“哥,回去说。”
兄妹俩赶紧跑回木房子,方老二来不及跺去脚上的雪,就问道。
“出什么事了?”
方圆儿就道,“哥,官道那边的雪比咱们这里大很多。
有个商队被困在离咱家十几里的那个老山坳了,好像还有老人孩子。
因为孩子哭闹厉害,被风吹过来了。
外边还在下雪,若是没人搭救,怕是…”
正巧赵金莲和方老汉从后厨过来,听得这话就问道。
“怎么了,要救谁啊?”
方圆儿想了想,就把方才的话又说了一遍。
经过秋收下雨那次,方家上下对方圆儿的“本事”,多少都清楚一些。
听得这话,方老汉就急了。
“这外边的雪瞧着一晚上也不会停啊,被困在山坳可是危险,晚上容易碰到狼群呢。”
“是啊,还有老人孩子,也太遭罪了。”
赵金莲也是叹气,跟着焦心。
方老二就道,“娘,不如我赶了马车去看看?”
“怎么看?人家别以为你是山匪骗子呢!”
赵金莲比起惦记外人,更疼儿子。
方圆儿却是支持,应道。
“娘,不知道就罢了,知道就不能不管。
咱们家里就当积福了!”
积福俩字果然彻底打动了赵金莲,方家如今的富贵可都是偏得的。
积德行善就是惜福,否则不定哪日,这些富贵就要被收回去了。
“那好,你们商量吧,救人是好,也别冻坏了自己。”
第六十二章 雪中送炭忙
方圆儿立刻就道,“二哥,外边雪还没有冻实,你和大哥赶了马车,带上炭盆和被褥袄子,最好再带一些热姜汤之类,也不要太多。
到了那边,人家若是问,你就说咱娘心烦,总听见小孩子哭。
咱娘信佛,让你们看看,是不是有人困住了。”
“这借口好,就是有人怀疑,我们家里没有坏心,自然也没谁深究。”
方老二一口就应了下来,众人赶紧帮着准备东西。
方老大跑回方家,套了自家的马车出来。
方玉暂时不用再去赶考,所以高高的车顶已经恢复了正常样子,瞧着也不古怪了。
两个大炭盆,上边架了架子,座了大壶的热水,水里添了姜片和红糖,一路烧着一路就出发了。
方老汉不放心,也跳上了车辕,跟了两个二儿子一起去救人。
方圆儿麻利的拾掇大炕,又让后厨的翠花嫂子和来娣嫂子包饺子。
特别是猪肉白菜的,越多越好。
翠花儿和来娣还有些迟疑,毕竟屋里也没有客人啊。
赵金莲却是挽了袖子帮忙,吩咐道,“听圆儿的,赶紧包吧。
卖不掉还能冻上,瞎不了好东西。”
两人这才开始忙起来,很快大锅里的水就烧的翻花了。
屋里的两个炉子也是座了热水壶,烧的屋里暖如春日。
再说,方老汉带了两个儿子,一路压着新雪,倒也走得不慢。
大半个时辰就远远看到被困的商队了,这商队可是不小。
足足五六十辆马车,这会儿却都堵在了山坳里。
按理说,别处风雪也不小,行路慢,却也能走。
但这里因为窝风,大雪堆了足有半人高,而且绵延了二三里。
车队里有人拿了木锨之类在挖路,却收效不大。
方家父子的马车在对面停下,车队的人都是激动的不成,但只有一辆马车,他们又有些失望。
方老汉看车,方老大和方老二深一脚浅一脚的赶到商队跟前。
方老二开口就喊道,“对面的兄弟们,我们是十几里外梨花坳的村人,我们家姓方。
你们是不是碰到难事了?需不需要帮一把啊?”
对面的商队,没人应声,半晌从后边过来一个身形圆滚滚的中年人,瞧着是个管事模样。
他打量方家兄弟一眼,又上前几步,问道。
“你们方家有没有个赶考的书生,前些日子跟着县学教谕一起去东州府考秀才?”
方老二听得很是惊奇,应道。
“你说的是我亲弟弟方玉啊,前些日子我陪他一起去东州府赶考的。您怎么知道?”
“哎呀,太好了,也算遇到熟人了。”
那管事赶紧上前行礼,笑道。
“我有个好友姓黄,也是带了车队往京都赶。前些日子给我书信要我小心雨雪。
信上提到过几句,说方公子帮了大忙,否则他的几车贵重药材就泡水了。”
“对,我们就是同黄掌柜结伴到的东洲。这真是遇到自己人了!”
方老二也是高兴,黄掌柜那人行事极好,就是如今方玉还存着他给的拜帖呢。
那管事又是行礼,说道,“我姓张,不知道兄弟怎么这么巧赶到这里来?”
虽然不算陌生人,搭上一点儿关系,但商队涉及太多,还是要谨慎小心。
方老二也理解,就道。
“说来也是稀奇,我们家里在前边路旁开了个饺子馆。
昨晚啊,我娘就总说听见小孩子哭,闹的全家都没睡好。
就是方才,她还是惦记。我们兄弟为了老娘放心,就出来看看。
不想远远真是瞧着你们停在这里,这才上来问问。”
张管事听得眼泪差点儿没掉出来,他们昨日下午就被困在这里了。
雪大难行,要挖开一点儿路才能走一点儿。
偏偏还坏了两辆马车,一车是贵人托付的家眷,一车是贵重货物,都耽搁不起,不能扔下。
昨晚冻了一宿,今天又是半上午,别说孩子哭了,他们这些男人也都扛不住啊。
“我们车队有家眷,昨晚确实孩子哭来着,没想到居然传出那么远。
实在太好了,可算见到救星了。”
方老二赶紧说道,“张管事,我们马车上有炭盆和热姜汤。不如让家眷上车,先回饺子馆去暖和一下。
然后我去喊村里人来帮忙挖开积雪,把车队也救出去,否则天黑就又要在这里熬一宿了。”
“太好了,就这样安排。兄弟帮我同乡亲们说一声,谁来帮忙,一人给一百文的辛苦钱,绝对不会反悔。”
张管事也是精明人,这么大雪的天气,没有银钱,谁也不愿意出来。
方老二自然不会推辞,点头应了下来。
很快,张管事跑去后边说了几句。
一个马车里就下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还有两个仆役婆子,抱了一个四五岁的胖小子,外加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几人都是穿着绸缎袄裙,看着就是家境不错。
但这会儿脸色很差,显见车里不算暖和。
方老大瞧着老妇人年岁比自家老娘还大,就道。
“大娘怕是走动不便,不如我背着吧,我家老娘也在前边铺子里呢。”
他长的本就憨厚,不会说什么客套话,格外让人信重。
那老妇人点头道谢,“那就多谢这位小哥儿了。”
方老大摆手,脸色冻得通红,他弯腰背起老妇人当先走了。
还记得侧身避风,不愿意老妇人被风吹到。
剩下两个婆子,一个抱了孩子,一个扶着小姑娘。
方老二脱了羊皮袄,要那婆子裹了孩子。
“别嫌弃,这东西挡风。”
那婆子感激道谢,裹好孩子,跌跌撞撞跟着。
很快,越过深雪区,到了方家马车前。
方老汉赶紧打开了车门,迎面的暖气让老妇人激灵灵打了个喷嚏。
方老大和方老二赶紧把老妇人等人让进去,又去拎热姜水,给她们一人倒了一碗。
其余,方老二都递给方老大,嘱咐道。
“大哥,我跟爹先送人回铺子。你跟张管事他们在这里等一下,我很快带人过来。
你记得,一个壶里倒一碗姜水,你先喝,再给张管事。”
“好,好。”
方老大应了,拎着热水壶往车队走。
那老妇人听得眼神闪了闪,搂着小姑娘的手也松了几分。
张管事等人冻了这么久,都要冻实心儿了。
突然得了一口热姜汤,还放了红糖,真是救命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