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这会儿,她也是不敢掉以轻心。
  “你想去就去吧,万一见不到陈老夫人也别恼了。
  那样的人家规矩大,兴许过几日陈老夫人就要来走动了。”
  “好,娘放心,我知道了。”
  桃红知道今日签了契约,她就是方家人了,再不用担心被撵出去。
  她真是欢喜坏了,特意好好梳洗了一番,很是整齐干净。
  方圆儿扯了她上马车,见她兴奋的不停从窗缝往外看,就忍不住感慨,做奴婢居然是这么高兴的事情。
  乱世,人命如草芥。
  相比吃饱穿暖,居有定所,什么尊严自由就不值一提了。
  方老二赶了马车,先送方圆儿去了孙家药铺,然后才带桃红去县衙。
  孙大夫今日坐堂诊脉,来的病人可是不少。
  毕竟他的太医名头很大,金河县但凡有些头脸的人家,只要有病症,都要奔到这里来。
  眼见方圆儿到了,孙老大夫扯个借口说喝口茶,就招呼方圆儿回了后院。
  方圆儿给孙老大夫做了一双鞋,只绣了简单的云纹。
  鞋里却缝了柔软的兔皮,轻便又保暖,最适合在药铺里穿了。
  还有她这几日特意灌的十根干肠,蒸一蒸下酒最好不过了。
  两盒子点心,包括香酥小麻花,米糕,驴打滚之类。
  不贵重,但还算新奇美味。
  孙老大夫欢喜的合不拢嘴,一直捋着胡子说好。
  他大半生都在宫里,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如今最看重的就是心意了。
  方圆儿这半个便宜徒弟,备下的年礼,实在是用心了。
  “好,你这年礼,我收下了。
  我也给你准备了几本医书,一会儿拿回去,背的烂熟。
  年后,我要考你,不许偷懒儿。”
  “哎呀,我给先生送好吃的好穿的,先生居然给我留功课。
  这真是太不公平了,过年都不让我偷懒儿。”
  方圆儿假意抱怨,小女儿娇态,惹得孙老大夫哈哈大笑。
  几本医书刚刚放到篮子里的时候,突然有小药童跑来禀报。
  “老爷子,县衙派了马车过来,请您过府看诊,说是陈大人家的小姐有些发热。”
  孙老大夫皱眉,应道。
  “好,给我准备药箱,我一会儿就过去。”
  方圆儿眼里一闪,笑道。
  “这可真是巧了,我正好也要过去给陈老夫人送年礼。
  我陪先生一起过去吧。”
  孙老先生倒是不认为方圆儿会给他惹什么麻烦,再说陈老夫人同方家的交情,他也清楚。
  于是,一老一少就这么出门上了马车,很快到了县衙侧门。
  方圆儿拎了药箱,守门的小吏还以为她是药铺的医女,一句都没多问就把老少两人引到了后院儿。
  县衙后院的正房厅堂里,陈县令不在,只有那位年轻貌美的二夫人。
  许是为了孩子生病有些心急,她的眼圈儿有些红。
  原本就有些弱柳扶风,更显几分娇弱,无比惹人怜惜。
  一见孙老先生,她就上前行了半礼,说起孩子昨日在院子玩耍,许是受了风。
  孙老大夫赶紧进了内室,给孩子看诊。
  方圆儿拎着药箱,也跟了进去,却只站在门口。
  门口有个高脚凳,凳上放了一株四季梅,正在盛开。
  方圆儿悄悄伸手摸了摸四季梅的叶子,那位二夫人偶尔看见了,微微皱眉,但也没说什么。
  孙老大夫诊了脉,就要二夫人把小姑娘抱起来,打算看看孩子的舌苔和嗓子。
  小姑娘三岁左右,穿着红色的袄裙,神色却是有些蔫。
  孙老先生看了方圆儿一眼,见她好似在愣神儿,就道。
  “方姑娘,把药箱递过来。”
  “哎,来了。”
  方圆儿回神,赶紧把药箱送上。
  许是听得方姓有些耳熟,二夫人抬头就要问一句。
  正这个时候,有婆子禀报。
  “夫人,老夫人来了。”
  二夫人迎到门边,陈老夫人已经迈了进来。
  不想,她第一眼就看到了方圆儿,惊喜上前问道。
  “圆儿啊,你怎么在这里?”
  方圆儿赶紧行礼,笑着应道。
  “老夫人一向可好,我家里准备了年礼,我原本先去了孙大夫的药铺。
  想着从药铺出来就来给您拜年呢,不想正好二夫人派人请孙大夫过来。
  我就跟着一起来了。”
  孙大夫也是应声,“方姑娘算我半个弟子,随我学一些药性。”
  那位二夫人眼神闪了闪,笑道,“原来这位就是方姑娘,我倒是听母亲常提起。
  不想今日居然才见到。”
  方圆儿好似听不出她话里的几分不满,行礼应道。
  “二夫人好,一直想来给你请安,倒是没有机会。
  今日冒然随着先生过来,也是巧合,还望夫人不要怪罪。”
  “不怪罪,你也是好意,怪罪什么。”
  陈老夫人也不管儿媳脸色,拉了方圆儿在窗下的椅子上坐了。
  “说起来,你上次给宝哥儿推拿了一次,宝哥儿就退烧了。
  我还一直觉得神奇,不想你是同孙先生学的本事。”
  “咦,推拿?”孙老先生拾掇药箱,好奇应道。
  “我从未教过她推拿,这是什么医理,还能帮助小儿退烧?”
  “我家金子才五岁多,平日也偶尔头疼脑热,晚上闹着不肯睡。
  我也是看着医书,慢慢琢磨出来的推拿之法。
  治不了大病,只能缓解一些病症。
  上次,老夫人带了宝哥儿借住我们家里,夜半发热,我一时心急就用了一次。
  宝哥儿也吃了您给的成药丸子,两样加一起,这才退了烧。
  说起来,我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谦虚什么,任何手段只要对病患有帮助,就是好的。改日,你记得同我仔细说说。”
  孙老大夫是医痴,见猎心喜。
  方圆儿自然应下,那位二夫人不知怎么想的,突然说道。
  “我只知道宝哥儿路上有些不舒坦,还不知道,居然是方姑娘出手救治。
  早知道如此,真该早些请方姑娘过来,也省的如姐儿吃这份辛苦。
  不知方姑娘平日在家忙些什么,若是不嫌弃我们陈家门户低,不如请方姑娘到我们府上做医女,如何?
  平日只照顾家里两个姐儿一个哥儿,也免我和母亲惦记。”
  这话听得孙老大夫和陈老夫人都是皱眉,陈老夫人开口就要呵斥。
  第七十三章 有心还是无意?
  方圆儿却偷偷扯了她的袖子,笑着应道。
  “多谢二夫人看重,但我学医不过是为了给母亲调养身体,实质并没有学的太精深。
  再者,我家三哥刚刚中了秀才,以后要继续考举人进士,家里也有意搬去府城,怕是不能长住。
  如此,倒是辜负二夫人的好意了。
  不过,有老夫人同我们家里的交情在,总要来往走动。
  但凡有事,我能帮上一把,绝对不会推辞。”
  “哎呀,我这脑子,倒是忘了方姑娘兄长也是有功名在身。真是失礼了!”
  二夫人行了半礼,好似为了方才失言致歉。
  方圆儿同样回礼,却是笑而不言,没有客气半句。
  医女,等同奴婢。
  这位二夫人,眼见自家婆母同方圆儿亲近,还要如此提议。
  到底是打婆母的脸面,还是在表明她没把方家看在眼里?
  方圆儿好脾气,却不好欺负!
  孙先生开了药方,简单交代几句就告辞了。
  方圆儿被陈老夫人留下,带去她自己的院子说话。
  芳姐儿和宝哥儿见到方圆,可是欢喜欢喜坏了,围在她身边说个不停。
  方圆儿想起二哥带来的年礼,就同老夫人说起。
  老夫人立刻派心腹婆子去了前边,果然方老二还没有带着桃红离开。
  年礼被直接搬去了老夫人的院子,有方家婆媳给芳姐儿做的兔毛暖手袖筒,有给宝哥儿的暖帽。
  当然缺不了点心吃食,还有方圆儿给陈老夫人绣的一条抹额。
  陈老夫人也是欢喜,她来到金河,整日对着不算孝顺的儿子,隔心的儿媳,护着没娘的孙女孙子。
  也是表面风光,心里装满苦楚。
  方家是她认定的好人家,又实在投缘。
  如今真是当半个娘家走动了。
  “幸好你今日来了,若是不来,我也要派人过去了。
  我也给你们家里准备了一份儿年礼,有那边那位备下的,我也添了两样儿。”
  “老夫人准备的,当然都是好的。
  不过,我方才瞧着二夫人房里的四季梅开的真好。
  若是府上花房里有什么不起眼的绿色盆栽,老夫人赏我一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