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先前家里管事也说,建院子的时候,村人们常提起咱们家里的饭菜味道好。
  不想,我今日第一次登门,就有口福了。”
  方圆儿离得灶间最近,就带了桃红过去,很快端了一只青花瓷碗出来,碗里装了十个小馄饨。
  叶老爷当真是饿了,很快就把馄饨吃光,汤也喝得一滴不剩。
  末了,他放下碗,真心夸赞道。
  “老姐姐,我年轻时候也是没少在外走动,好东西吃了很多。
  不过像这么好吃的馄饨,还是第一次碰到。
  这简直是人间难得的美味。
  老姐姐真是好福气,每日都有这样的好东西吃。”
  说罢,他又望向方圆儿,笑着问道。
  “这馄饨是出自方小姐的手?御厨怕是也就如此了。”
  方圆微微点头,轻轻一笑,“叶老爷谬赞了,粗陋手艺,让您见笑了。”
  “不,不,我说的是真话儿。
  方小姐这手艺,在京都也能开个酒楼,客似云来了。”
  叶老爷夸个不停,末了犹豫了一下,又起身行礼。
  “老姐姐,我有个贪心的事儿,不知当说不当说。”
  赵金莲和方圆儿不等说话,方玉就接过了话头儿。
  “叶老爷客气了,有事请讲。
  我们方家虽然是农门小户,但如今比邻而居,能帮忙自然不会推脱。”
  他嘴上客套,心里却迅速盘算,猜测这叶老爷会提出什么事。
  不想,叶老爷居然说道。
  “我想再求一碗馄饨,各位怕是也知道,我那儿子病重,昏迷不醒。
  他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鸡汤馄饨。
  我想着若是端一碗到他面前,他嗅着香味,也许…
  也许就会醒来。”
  想起苦命的儿子,叶老爷说到最后微微有些哽咽,听得赵金莲和王氏刘氏都是跟着心酸。
  别说一碗馄饨,就是要方家帮银子,她们也会答应。
  “叶老爷太客气了,不过是一碗馄饨罢了,尽管拿回去给公子吃就是了。”
  “是啊,山上山下住着,互相送点儿吃喝都是应该的。”
  “叶老爷不要太伤心,叶公子很快就会康复。”
  方玉也是有些出乎意料,没想到叶老爷求的这般简单。
  他扫了方圆儿一眼,轻轻点了头。
  方圆儿原本就留了一些给在外的老爹和哥哥,这会儿倒是派上用场了。
  方圆儿再次去了灶间,亲手把砂锅里剩下的鸡汤盛了出来。
  包好的馄饨还没下锅,直接摆进盘子,一起装进食盒。
  叶老爷老远儿就接了过去,连连道谢。
  方圆儿同情他一片爱子之心,想了想就多了两句嘴。
  “叶老爷,我曾跟着一位老大夫学过几日医术。
  虽然不知道令公子是什么样的情形,但若是吞咽困难,可以选一条柔软的管子,顺着喉咙插到胃里。
  然后把补汤或者补药顺着管子打进去,这样勉强可以为病人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
  也许,病人会慢慢好起来。”
  叶老爷听得眼睛发亮,不知道想起什么,越发把腰弯的厉害了。
  “多谢方小姐提醒,叶某感激不尽。”
  这般行礼,他免不得就看到了方圆儿隆起的肚子,却丝毫没有惊奇模样。
  待得送了他出门,方家人重新坐下。
  赵金莲就道,“这也是个可怜人,看着刚强,为了儿子却能伏低做小,半点儿不觉得委屈。”
  “是啊,这叶老爷瞧着家里富厚,居然开口为儿子讨要吃食,想必真是把儿子当眼珠儿一样了。
  否则一般男子,可是舍不出这个脸面。”
  王氏也是附和,刘氏抱了儿子继续喂馄饨,笑道。
  “说起来,妹妹的手艺就是好,可不是我们自家人喜欢,谁嗅到香味都要淌口水。
  万一这叶家的公子嗅着香味醒来了,妹妹可就成传奇了。”
  众人也是跟着笑起来,赵金莲更是嗔怪儿媳。
  “你妹妹若是这么厉害,还要大夫干什么,都来咱家吃饭就好了。”
  提起大夫俩字,众人立刻就想起了孙老大夫。
  孙家搬走,也不是没人看到。
  孙老大夫是被抬上马车的,显见病的厉害。
  如今也不知道康复了吗,是否平安到京都了。
  说起先前的冲突,孙老大夫也是一片好意,没想到这般结局。
  方圆儿心里叹气,转向方玉小声说道。
  “哥,若是有到京都的车队,帮我托人问问孙老大夫的近况。
  怎么说,他老人家待我真心教导。
  先前之事,他也不愿发生。”
  “好,这是小事儿,你别惦记,只管照顾好自己。”
  “好。”
  方玉同妹妹说着话,目光却是忍不住投向的东山坡那侧。
  这家姓叶的新邻居,怎么都让他觉得古怪。
  若是没有瓜葛就算了,若是走动近了,还是要仔细查查才行。
  方家没有害人的心思,也绝对不能被任何人害了。
  毕竟家里如今的平静,太难得了。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说笑,很快,方老汉和方老大也回来了。
  方圆儿还要去灶间,被王氏和刘氏拦了下来。
  没有鸡汤和馄饨,家里还有面条和炸好的肉酱呢。
  一人一碗过水面条,浇上肉酱,再配上两瓣蒜,就让方老汉和方老大吃的饱足了。
  赵金莲说起方才之事,惹他们也是跟着叹气同情。
  原本,方家人以为这就过去了。
  不想,第二日,叶老爷又上门了,而且带了更重的礼!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情之请
  早起时候,下了小雨,方家人都没出门儿,倒是让杀了个回马枪的叶老爷全都见到了。
  方老汉请了叶老爷进屋喝茶,金子学堂里休沐,正拿了一把木头珠子在屋里淘气。
  见得昨日送他小玩意儿的叶老爷又来了,他就扔了珠子,乐颠颠跑到跟前,笑嘻嘻问道。
  “叶爷爷,你又给我带玩具过来吗?”
  方老汉赶紧呵斥孙子,“没规矩,去屋里玩儿。”
  叶老爷好似很喜欢金子,笑着摸摸他的脑袋应道。
  “今日我来的匆忙,没给你带玩具。
  明日我让人给你多送几样,好不好?”
  “好,谢谢叶爷爷,以后我姑姑再做好吃的点心,我把我的这份儿留给你。”
  金子也是个仗义的小男子汉,拍着胸脯许诺,惹得众人都是笑了起来。
  赵金莲扯了孙子到怀里,嘱咐几句,这才撵去了隔壁。
  刘氏和王氏带了七斤八斤也跟了过去,但她们又好奇叶老爷上门所为何事,就把西屋门开了半扇。
  叶老爷扫了一眼屋里,方家父子都在,就是没有方圆儿。
  他的神色被方玉看在眼里,心里疑惑就更深了。
  于是,他当先开口问道。
  “叶老爷再次登门,可是有要事商讨?”
  他这话其实问的有些不客气,毕竟农家院过日子有什么大事啊。
  小事也不要开口,不要给自家添麻烦的意思。
  偏偏叶老爷好似没有听出来,居然当真拱手说道。
  “不瞒三爷,我今日过来,还真是有一件大事求到咱们家。”
  方玉挑眉,神色淡淡问道。
  “昨日,我就说过了,我们方家只是普通农户,人微言轻,很多事都有心无力。”
  方老汉不明白儿子为何如此不近人情,新邻居不等开口,他就打算拒绝了。
  赵金莲更是心软,本就可怜叶家公子半死不活儿,这会儿也是听不下去。
  老两口赶紧呵斥儿子,“老三,不能没规矩,先听叶老爷怎么说。
  都是邻居乡亲,若是能帮上忙,我们家里也不会推辞。”
  叶老爷起身,一揖到底,谢过方老汉和赵金莲。
  他也没坐下,继续说道。
  “昨日,我从贵府讨要了一碗鸡汤回去,本来是因为我儿自小就喜欢吃。
  想着他即便如今不能吃,闻闻味道也好。
  结果,他居然…居然动了动手指!”
  叶老爷红着眼圈儿,极力压抑着才没有落泪。
  “他已经躺了将近三年了,从来没有动过一下。
  如今居然动了!”
  方家人都是听得惊奇,他们昨日的玩笑话儿居然成真了。
  方圆儿的鸡汤馄饨,居然当真比大夫都好用!
  “哎呀,这是好事儿!”
  赵金莲替叶家高兴,一迭声的说着。
  “多少年前,我也听说有人家的后生打猎摔的昏迷不醒,家里老娘生生坐在床头喊了两年,后生被喊醒的。
  以后,我们家里做好吃的,一定常给叶公子送去。
  说不定,他很快就醒了。”
  方老汉谨慎,开口附和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