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怕是这边成熟了,那边还没种到!
  不过抛开这些,地盘变大,总算是个好事。
  原因也很好猜,一定是先前抱了哪吒进来的关系。
  这小子在她肚子里长了三年才出生,有些什么惊人之处,倒也不算奇怪。
  想着外边随时会来人,方圆儿按下好奇心,赶紧扫了一眼存储那般空间,确定没什么变化。
  这才赶紧再次出了空间。
  果然,叶老爷见吴嫂子抱了孩子在院里晃悠,就走到院门边儿,问道。
  “怎么抱孩子出来了,可是胖小子又闹人了?”
  吴嫂子心里担忧主子,脸上就笑不出。
  幸好叶老爷满眼都是胖小子,也没看出来。
  他小心翼翼接过襁褓,拍了几下,手势居然还算熟练。
  吴嫂子看的好奇,就问道。
  “叶老爷以前也照看过孩子?”
  叶老爷笑着点头,叹气道。
  “说起来都是二十多年前了,日夜照顾,从来没离开过身边。
  一晃儿,孩子就长大了。”
  吴嫂子还想说话的时候,方圆儿却在窗里招呼道。
  “叶叔,方才我不小心把哪吒惊到了。
  能不能请刘大夫给哪吒诊诊脉?”
  “当然能了,稍等,我这就去喊他。”
  叶老爷瞧着哪吒不像哪里不舒坦的模样,就以为方圆儿初为人母,事事小心。
  他倒是欢喜,走去西间喊了刘大夫。
  刘大夫拎着药箱,后边跟着笑嘻嘻的叶迟。
  “我也很久没看见小哪吒了,看来看看。”
  叶老爷瞪他一眼,也没撵人。
  吴嫂子关了堂屋的门,不怕风钻进来,方圆儿就抱了孩子让刘大夫诊脉。
  刘大夫不但诊脉,连胖小子的手脚肚子都按了按,末了说道。
  “这小子脉相特别有力,身体好着呢!
  长大也是身强体健的,绝对差不了。”
  方圆儿这才算是完全放了心,但还是打算等出了月子,寻些活物试验,确实没有危险,再带他进空间。
  刘大夫不知道她心里百转千回,他还惦记生产那日见到的几株老参呢。
  趁着这个机会,他就问道。
  “方姑娘,那个…我最近配药,缺年份好的老参。
  那日你生产,桃红抱出的药箱里有几株,不知能不能给我再看看?”
  方圆儿这才知道桃红不小心替她炫了一把富,她心思迅速转了转,就道。
  “好啊,就在西屋。”
  说这话,她就吩咐吴嫂子去取了过来。
  刘大夫简直欢喜坏了,宝贝一般拿出来,不停的惊呼。
  “哎呀,这个足有二百五十年!
  这个也不小,绝对有二百年!”
  他到底忍耐不住,问了关键的一句。
  “方姑娘,这样的好参,已经是重宝了。
  旁人一株都不可得,你这里也太多了。
  你到底在哪里寻到的啊?”
  方圆儿倒也没恼,怀里抱着儿子,轻轻拍着,笑着应道。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胃王后继有人
  “我们家里先前也是普通农家,后来突然发家的原因,你们估计也都听过吧。
  就是因为我在山上寻到一株老参卖了银子。
  其实说来也奇怪,我许是同人参有缘。
  别人寻参很难,我却觉得很容易。
  上山采药,七八次里,总有一次会采到参。
  三四年下来,除了家里用银子卖掉的,剩下的就都在这里了。”
  刘大夫听得咧嘴,恨不得也有这样的神奇技能附体。
  叶老爷却是眼底有些明了,笑着应道。
  “原来如此,原本听民间传说,有些砍柴人不小心遇到虎豹,虎豹近在迟尺,也不曾伤人。
  想必,方姑娘同人参也有这样说不清的亲近。”
  方圆儿玩笑,附和道。
  “叶叔说的对,但我挖了老参高兴。
  想必老参同我有这样的缘分,就倒霉了。”
  众人都是笑起来,刘大夫却想的更多,一迭声的嚷着。
  “方姑娘,以后再上山采药,一定约我一起。”
  方圆儿应的痛快,“好啊,我也同刘大夫多学学。
  以后说不得有个傍身本事,也好养家糊口。”
  刘大夫再着急,也不能拉着方圆儿立刻就上山,只能带了满心焦急回去了。
  当然,他还是没忘了把那株三百年老参剩下的大半讨走。
  理由很简单,用来给叶公子配药。
  至于银子,自然有叶老爷给付。
  方圆儿坚决推迟,不肯要银子。
  一来这次生产,叶家没少跟着折腾,出人出力。
  二来之前叶老爷动不动就给银子给铺子,洗三时候那些金银锞子就足有几百两了。
  叶老爷见她如此,也就罢了。
  但从这日之后,燕窝,阿娇,好参,干贝干鲍等补品是水一样往东院儿送。
  方圆儿知道这个推不出去了,索性就炖了吃。
  她的胃口大,加者赵金莲和王氏刘氏,总有一个在身边,她就拉着一起吃。
  灶间里的小水缸,她专门用来盛放空间水。
  但凡炖煮都从这里舀水,补品的效用也是翻倍。
  吴嫂子和桃红都是极忠心的,也不是朱红那般咋咋呼呼。
  她们从来没问起,小缸里水为何每次快要用光了,又会奇迹般的自动续满…
  这般,又过了半个多月,眼见就出月子了。
  别说方圆儿补的面色红润,恢复如初,就是赵金莲婆媳三个也是气色极好。
  胖小子哪吒,更是小猪一样,吃的圆滚滚。
  这小子旁的还看不出来,但这胃口绝对可以同老娘一较高下。
  不但随时随地扯着嗓子要吃“饭”,而且把老娘吃空之后,也完全不介意用牛奶垫补一下。
  当然,吃的多,啦撒也不少。
  东院里的两根竹竿,长期被晾晒的尿布霸占的满满当当。
  幸好有银红和晴红,否则只依靠吴嫂子和桃红朱红,还真是忙活不过来。
  出月子这一日,方圆儿头一晚痛痛快快洗了个澡儿,也给胖小子洗的越发白净儿。
  第二日一早,娘俩儿穿戴一新。
  儿子是大红的绸缎襁褓,火红绣金线的老虎帽儿,长命百岁的小肚兜儿,脖子上是赤金的项圈儿加了一枚长命锁。
  娘亲则是一身水红的衣裙,绣银线的同色腰带,长发挽成百花髻,插了一只金步摇,耳上是赤金镶宝的坠子。
  手上依旧没有镯子戒指,不愿划到孩子半点儿。
  娘俩儿这般站在二院门口,迎接方家众人,让方家众人瞬间都是鼻子泛酸。
  不论她们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不论过程是苦痛还是悲伤,她们娇宠的小妹妹,都如同凤凰涅槃一般。
  冲破一切迷雾和黑暗,带着新生命,迎来了新生。
  这一刻,他们因为妹妹坚持生下孩子的一丝抱怨,突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有些人生的平凡,人生路平淡,但也少风景。
  而有些人注定不凡,走的路荆棘遍布,脚下割出的血,却能开出花!
  他们的心疼,他们一些自以为的好,也许只会束缚妹妹走向更灿烂更光辉的未来。
  方圆儿笑着招呼家里人,“爹娘,家里安排妥当了?庄园客人还多吗?”
  赵金莲赶紧上前抱了外孙,应道,“都安排妥当了,你爹为了来看哪吒,天还没亮就起来了。”
  众人说笑着往里走,很快叶老爷也迎了上来,一起到了东跨院儿说话儿。
  方圆儿把儿子交给众人,搭了一件罩衣围裙,下厨张罗饭菜。
  她心疼家里人这一月来往的奔波辛苦,可是拿出了最好的手艺。
  也把所有菜蔬都换成空间出产,泉水也是代替了所有井水。
  以至于,灶间里逸散出的香气,比之平日有很大区别。
  刘大夫鼻子尖,居然跑到灶间问询。
  “这是做什么好吃的,也太香了?”
  方圆儿笑道,“都是家常菜,不过我的做法新奇一些罢了。
  先前怀孕生产,没少让大家跟着辛苦。
  今日我多做几道菜,算是谢礼了。”
  方老二正好在廊檐下,听得这话也是过来说道。
  “刘大夫,我们家还有两坛前年就埋在梨树下的梨花白,我今日也搬来了。
  一会儿您和叶叔尝尝看!
  今年我又多埋了一批,再想喝就要两三年后了。”
  “哈哈,当真?”
  刘大夫也好酒,听说这话就道,“我可知道,你们家的梨花白,如今有银子都买不到。”
  这般,众人说笑闲话儿,方圆儿忙着煎炒烹炸。
  中午时候,酒席就整治好了。
  照旧是东院儿两桌儿,外院那边送了四个大菜,都是用陶盆盛着,绝对够侍卫们吃个饱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