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吴岩像鼻子前边悬了胡萝卜的小毛驴,有了动力,立刻屁颠颠去忙碌了。
  很快,陈武去了黄掌柜家里,方玉主仆则去了国子监外的一家茶楼。
  没等多大一会儿,国子监放了学。
  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里边走了出来,吴岩赶紧跑去请人。
  那人正是回京很久的孙裕兴,他瞧见方玉很是惊奇,神色转而又复杂起来。
  两人开了个包厢,要了一壶茶。
  吴岩扯了孙裕兴的书童守在外边,这书童当初也是住过方家庄园的,攒了一肚子的话,同吴岩小声说了起来。
  屋里,孙裕兴也是忍耐不住,先开了口。
  “方兄,当日之事,是我母亲的错。
  但子不言母过,我不能多说。
  只能在这里代替母亲赔罪了。”
  说着话,他起身行礼。
  方玉眼底闪过一抹厌恶,脸上却笑着扶了他,劝慰道。
  “事情过去许久,我们家里已经不计较,裕兴也不必如此在意了。
  我今日过来,一是很久不见,想着到京都来,总要许你叙叙旧。
  二来,我家里正好送了一些秋梨膏和果子过来。
  我妹妹一直感念老先生的教导之恩,特意写信嘱咐我,要分一份儿送给老先生。
  我已经带来了,一会儿裕兴别忘了带回去。”
  孙裕兴听得更是愧疚,说到底,方家姑娘也是遭了横祸,而他自以为情深,不但没有相信他,反倒任由母亲大闹。
  如此想来,他真是懦弱之极,也…残忍之极。
  “方姑娘…还好吗?”
  方玉低头喝茶,掩盖下眼底的冷厉,应道。
  “当然很好,我妹妹极聪明,不会为了一些旁人的过错伤了自己,如今已经生了孩子。
  在一个很安静的地方,平安度日。
  我们家里不希望任何人再揭开她的疮疤,也扰乱了她的平静日子。
  裕兴,能听明白吗?”
  “能!”
  孙裕兴红了脸,一口就应了下来。
  “我一定不会告诉我母亲,顶多会同祖父说一句,让他老人家安心。”
  方玉点头,很快岔开了话头儿。
  两人都是读书人,方玉考了举人功名,孙裕兴还在国子监混日子,而且国子监也是祖父豁出颜面走了门路才挤进来的。
  孙裕兴对方玉很是佩服,听得方玉对京都大半事情都不了解,就打开了话匣子。
  好似,多说一些,他心里的愧疚就能减轻几分。
  方玉也好似放下了一切,重新又回到了在方家庄园,他们一起谈诗论文的时候,且说且笑。
  两人居然一直说到日头马上下山,孙裕兴这才依依不舍的同方玉分别。
  他在国子监也没几个交好的同窗,一直约方玉经常来寻他喝茶闲话儿。
  方玉答应了,他才兴冲冲回家去。
  方玉带了吴岩雇了一辆马车,吴岩献宝儿一般开始小声禀报。
  “三爷,孙老先生的身体不太好。
  而且做主给孙公子定了一门亲,女方是个官家庶女。
  孙夫人气疯了,也不敢反对。
  孙公子在国子监不好过,被同窗排挤呢。”
  方玉淡淡问了一句,“孙裕兴的小书童是咱们家乡人吧?
  以后常去寻他说说话,特别是孙夫人之事,多留心。”
  吴岩立刻应下,末了小心瞧了主子一眼,默默为孙夫人点了一根蜡。
  他跟着主子也有几年了,太清楚主子的脾气。
  有恩报恩,有仇…更是一定要报!
  第一百九十五章 醉酒吐真言
  冬雪一场接着一场,天气最冷的时候,大年也就到了。
  就是最穷苦的人家,这个时候也要割二斤肉,买点儿粳米细面,整治一桌儿丰盛的饭菜。
  慰劳一年的辛苦,也盼望新一年越发顺利平安。
  叶家人多,干脆买了一头猪。
  侍卫们也许看家护院是好手,但论起杀猪居然有些怯场。
  还是山叔出手,放血分肉。
  方圆儿带了吴嫂子几个,忙活了大半日,让叶家上下都吃上了一顿正宗的杀猪菜。
  小哪吒被娘亲背在背上,不但不害怕血腥,反倒欢喜的手舞足蹈。
  可惜,襁褓太厚,限制了他的发挥,常常把他急的小脸通红,惹得谁见了都喜欢的不成。
  酒席放在前院儿,一共三桌儿,叶老爷和刘大夫坐了主位,其余福伯福婶子还有侍卫们都在座儿。
  方圆儿这个大厨,被众人敬了两杯酒,就有些晕乎乎。
  倒是她小看家里的梨花白了,喝着有些梨香,入口却是后劲十足。
  正好哪吒有些闹觉,她就辞别众人回去了后院,换了叶迟叶讯去前边凑个热闹。
  小哪吒被放到了叶公子身边,这个位置已经成了他的专属。
  也不知道他为何这么喜欢叶公子,每次靠近,都是欢喜的眉开眼笑。
  方圆儿倒了一杯浓茶喝了,还是有些头晕,就靠坐在炕沿边,一手托腮,一手轻轻拍着儿子。
  日月无情,从不理会人间悲苦,也从不会停下脚步。
  想想去年这个时候,她正在爹娘膝前笑闹,嚷着讨要压岁银子。
  二哥哗啦啦拨弄着算盘,算着家里一年的进项。
  两个嫂子抱着小侄儿,爹和大哥商量着年后种些什么粮食。
  而三哥拎着金子考问功课,金子抓耳挠腮同她求救。
  她偏偏装作看不到,急的这小子可怜巴巴…
  一切还都在眼前,却因为一年时光,突然变得天翻地覆。
  她突然大了肚子,突然做了娘。
  有家能回,也不能回…
  “儿子啊,娘不后悔生了你,但是这样的时候,娘,也想娘的娘,想娘的爹,想娘的家…
  娘不知道,你怎么就在娘的肚子里了。
  娘也不知道,你爹是谁。
  就这么把你带到这个人世间,到底是对是错呢。
  娘带着你慢慢往前走,若是一辈子平安康顺还好。
  若是当真运气不好,咱们娘俩要经历一些苦楚。
  你也不要怪娘,好不好?”
  胖小子根本不懂娘在说什么,小手扯了叶公子的袖子玩耍儿。
  方圆儿叹气,轻轻趴在儿子身边,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胖小子力气大,不知道是怎么扯的,就把叶公子的手扯着揽住了他和娘亲。
  玩耍够了,他也闭眼睡了过去…
  叶老爷不放心,吃喝到一半,从前院儿赶回探看。
  一开屋门,见此,他眼泪刷的就流了出来,轻轻合上门扇,跪倒在地,磕了一个头…
  年节好过,平常日子难熬。
  眨眼间,小年和大年都过了,初二走娘家。
  方家上下都在张望,好不容易盼着闺女抱了外孙回来,赵金莲和方老汉都高兴的眉开眼笑。
  方老大一家,方老二一家,都去了岳丈家走动。
  一如往年一般,只剩了这老两口,幸好今年,又多了个大胖外孙子。
  方圆儿生怕儿子伤到爹娘,留了吴嫂子在一边看着。
  她则亲自下厨,切肉腌渍,烧炭炉,切瓜果,洗青菜。
  然后关了院门儿,一家人热热闹闹吃烤肉。
  方老汉和赵金莲原本反对闺女生下孩子,但如今外孙已经出生了,长大也是闺女的依靠。
  不至于在他们百年以后,闺女孤孤单单过日子。
  他们也就释然了,待外孙也越发好了。
  胖小子这大半日,不是在姥姥怀里,就是在姥爷怀里,吃饭时候都没被放下。
  胖小子好似也极聪明,他的小拳头打碎了一个盘子,一只碗。
  却从来没有对着姥姥和姥爷挥舞一下!
  这让时刻准备好打他小手的娘亲,没了用武之地…
  下午时候,方老大和方老二两兄弟回来了,媳妇儿和孩子都留在岳丈家。
  方家待儿媳不苛刻,这几日也正好清闲,赵金莲早就说好要儿媳多住几日。
  方圆儿借口给三哥写信,同二哥去了后院书房。
  也不知道这兄妹俩说了什么,黄昏时候,方圆儿才带了胖小子回去叶家…
  几乎是一出了正月,刘大夫就每日站在屋檐下,盼着山林赶紧绿起来。
  因为方圆儿生完孩子了,可以进山采药了!
  叶老爷本来要拦着,不想方圆儿听刘大夫唠叨,就一口就应了下来。
  而且还定了个方向,她要研究伤药,最好用的伤药!
  刘大夫好奇,就问道。
  “方姑娘怎么想起琢磨伤药,这药不但难做做,而且…你也用不上吧?”
  方圆儿倒也没想藏着掖着,直接说了原因。
  “因为伤药贵啊!
  药铺里,成药里,伤药最贵,而且药效还很差。
  我若是琢磨成了,就是一条长远的财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