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她突然后悔,万分后悔。
以后再也不要这样冒险了,只此一次,绝对不能再有下次!
“走,赶紧下山,里面的蛇群万一跑出来就麻烦了。”
叶迟几个最先恢复过来,绳子也不要了,搀的搀,背的背,逃命一般迅速下了山。
一口气翻过黑山隔壁的山头儿,到了他们先前曾留宿的山洞,人人都是躺在地上,只有喘气的力气了。
这会儿,倒是方圆儿和朱红两个缓了过来。
朱红去寻干柴生火,方圆儿拿出小铁锅,倒水倒米切肉干,附近找来的野菜和蘑菇也切碎扔进去。
最后加一点儿盐,就算调味了。
待得众人拿出木碗,一人分了一碗,吃下肚儿,才算彻底活过来。
“太惊险了!”
“是啊,这地方以后绝对不能再来了!”
几个侍卫都是心有余悸,朱红眼睛还肿着,因为被叶迟多瞟了两眼。
她自觉被嘲笑,忍不住多嘴道。
“你们知道什么,就说惊险。
方才哪是惊险啊,小姐差点儿就没命了。
山壁上有棵树,藏了毒蛇,突然飞出来咬小姐。
幸好小姐的绳子脱开了,躲过了毒蛇!
小姐抓住了绳子,否则没被毒死,也要掉进热泉了!”
说着话儿,她又开始抹眼泪,忍不住抱怨。
“侯老爷子到底要这破莲花做什么,害得我们小姐差点儿都死了!
我们小姐要是有事,我就…我就去告诉三爷!”
她想说杀了侯老爷子,又觉得不好,只得半路改了口。
在她心里,三爷最疼小姐了,一定会想办法给小姐报仇…
叶迟几个听得脸色煞白,这才知道方才这般凶险!
再看看方圆儿依旧包裹着纱布的半张脸,都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为了一朵莲花,方姑娘毁了半边脸,又差点儿送了命,当真值得吗?
别说朱红,就是他们都忍不住对侯老爷子生出一丝埋怨…
侯老爷子到底是刘大夫的师祖,刘大夫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
“老爷子一定要拿到火莲也是有原因的。
老爷子曾经同玉皇顶的玉珍仙子情投意合,但老爷子大了玉珍仙子整整二十岁,而且先前有过发妻,只是过世了。
玉皇顶的九阳道长虽然是师兄,但对玉珍仙子好似女儿一般疼爱。
他自然不同意两人成亲,老爷子气怒之下,远走云游。
玉珍仙子随后追下山,结果老爷子为了采药,去了极寒之地,遇到了暴风雪被困。
玉珍仙子舍了一身修为老爷子度内力,也身中寒毒,双腿废掉了。
老爷子获救,自责之极,把玉珍仙子送回玉皇顶之后,大半时间都在外奔波。
寻到古方,又开始寻天材地宝,仔细算算,也有三十年了。
这火莲…是最后一味,也是化解寒毒的主药。
所以,老爷子想必也心疼姑娘,不想姑娘涉险,但他老人家也是几十年的心愿…”
刘大夫的话像大石头,一块块压在众人心头。
平日看着嬉笑怒骂,脾气古怪的老爷子,居然是这么痴情之人。
心爱的女子为了他可以舍命,他也可以舍半生光阴,就为了她重新起身行走…
“呜呜,太感人了,我不知道,呜呜,我就是心疼我们小姐。不知道老爷子这么苦…”
朱红又抹了眼泪,方才烧火熏了一手的黑,这会儿彻底把自己抹成了花猫儿。
众人就是心情再沉重,也被逗得笑了起来。
方圆儿赶紧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
“没事,没事,事情都过去了,咱们也成功拿到火莲了。
老爷子可以制药救人了,不过这事咱们还是要当做不知道。
老爷子脾气古怪,小心恼羞成怒,给你们下药。”
众人激灵灵打了个寒颤,赶紧连连点头。
方圆儿借着这个机会,取出她先前背着下山洞的篓子,遮掩一下,从空间了摘一朵火莲放了进去。
众人都是好奇,凑上前,只看了一眼就是惊呼迭起。
“怪不得叫火莲,这花瓣真像着火了一样。”
“是啊,真是太漂亮了!”
“怪不得那些蛇拼命守着,这一定是宝贝!”
刘大夫仔细看过,也是连连点头,末了推给方圆儿。
“方姑娘,你帮忙保存起来吧,回去交给老爷子。”
他是知道方圆儿有些神奇本事的,毕竟人参都随便种。
要保存火莲,新鲜带回家,肯定不是问题。
方圆儿也没推辞,把篓子放了起来,其实篓子已经空了。
花朵存进了空间,等待回家拿出来就好了。
虽然九死一生,一路艰难坎坷,但到底是有了结果。
众人都是高兴起来,这一晚,轮流值夜,其余时候都是睡的呼噜山响。
方圆儿偷偷拿出一张皮褥子,铺在油毡上,扯了朱红一起睡过来,然后盖着羽绒小被子,也是睡的昏沉。
实在是太累了,不是身体上的累,是心累。
十个人进山,总要十个人齐齐整整再出山啊。
有一个送了命,她心里都过意不去。
如今好了,只剩回程了,轻松很多…
可惜,这么想的,只有她一个。
第二日爬起来,众人就立刻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座山一座山翻着,离家也越来越近了。
众人却是心情沉重,甚至有些盼着路再长一些。
因为方圆儿脸上的绷带拿掉了,那些被荆棘划开的血口子结了血痂,一道道,很是狰狞…
所有人都完好无损,唯一最重要的人伤的这么厉害,要怎么交代?
第二百二十一章 谋杀亲娘?
初夏的黄昏,残阳如血,预示了明日的好天气,也让贪玩的鸟雀不肯早早回家。
田间有勤快的农人,依旧提着锄头再铲掉田埂上的杂草。
盼着庄稼苗好好长大,秋日时候回报他们一个大大的丰收。
有妇人等得心急,高声喊着男人回家吃饭。
家里忠诚的老狗也跟着摇尾巴,狂叫几声,成了宁静夜色降临前,最后的喧闹。
叶家大院儿门口,穿了绸子衣裤的哪吒,拖着小下巴,坐在条石上,可怜巴巴望着林间的小路。
根生坐在一边,有样学样儿,也是一脸的盼望。
但他可没忘了做哥哥的分内事,小声安慰着哪吒。
“哪吒,你别着急,我奶奶说姑姑很快就回来了。
姑姑那么厉害,会做那么多好吃的,一定会早早回来。”
福婶子手里挑着杂米,心里跟着叹气。
会做好吃的,同早早回来,真是没什关系。
别说孩子们惦记,全家上下也都跟着悬心呢。
三月初进山的队伍,这都六月了,足足一百天,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说句难听的,就是出事了,也不能一个都跑不回来啊。
旁人还罢了,可怜了哪吒,小小的孩子,不到两岁呢,天天盼着娘回来,吃睡不香,眼见就瘦了两圈儿。
全家上下恨不得把心掏给他,日日张罗新鲜的小玩意儿,买各色点心糖果回来。
初始还好,但母子连心,不过半个月,这孩子就哄不住了。
若不是全家不眨眼的看着,怕是他就钻林子里去寻娘了。
福伯走出来,也是朝着林子里张望,“还没动静啊?”
“没有,今日怕是不能回来了。”
福婶子应声,一抬头更是苦了脸。
进山队伍没盼回来,倒是把方老二又盼来了。
方老二翻山过来,累的气喘吁吁,一见外甥坐在门前就猜的妹妹还没回来。
他这心里瞬间凉透,转而又焦灼的好像下了油锅,煎炸的五脏六腑都跟着疼。
这是多少天了,他自从发现不对劲,日日过来探看,都没消息。
但他还是堆起笑脸儿,伸出双手,喊道。
“哪吒,舅舅来了!”
“二舅舅!”
哪吒立刻起身,迈开小腿跑了过去,一把抱了舅舅的脖子,开口就问道。
“舅舅把娘找回来了吗?”
方老二听得眼圈儿都要红了,极力忍耐着鼻酸,哄着外甥。
“傻小子,舅舅不是跟你说了吗?
树林里草木茂盛了,不好走路,你娘还要耽误一下,但是很快了。
真的,舅舅保证,明天你娘就回来了!”
“舅舅骗人,你都说了很多明天,我娘还没回来!”
哪吒真是急了,说话都是一长串儿。
他也委屈,小嘴瘪着,扯开嗓子就哭开了。
“我娘不要我了!呜呜,我娘不要我了!”
方老二手忙脚乱给外甥擦眼泪,可惜怎么也哄不好这小子。
后院儿里,叶老爷和侯老爷子、蒋子杰等人听到动静,也是吓了一跳,慌忙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