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娘送好吃的?
  娘最好了,不像干爹,总考我生字。”
  叶公子干咳两声,好似欺负人家孩子被抓住的尴尬。
  方圆儿放下托盘,敲了儿子的脑袋。
  “你这个马虎大王,愿意陪你认字就不错了,你居然还敢告状。”
  说罢,她就倒了一把西瓜汁,递给叶公子。
  “公子,这是今年第一个熟透的西瓜,山下送来的。
  谁也没吃呢,公子尝尝,看今年的西瓜甜不甜?
  我方才现榨的,没有西瓜籽!”
  叶公子眼睛一亮,紧抿的唇角也松开了。
  艳红色的西瓜汁儿,过滤了渣滓,只剩下汁水儿,染得白瓷杯子都变成了粉红色,很是美丽。
  喝上一口,清清凉凉,甜甜蜜蜜,真是让人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
  叶公子的眼睛立刻眯了起来,嘴角也翘了起来。
  “今年的西瓜比去年甜很多…”
  “是吗,这可是好事儿,村里人就盼着这西瓜卖钱呢…”
  方圆儿笑着应声,还要说什么,手下却是突然顿了一下。
  “去年公子还在昏睡,怎么知道西瓜甜不甜?”
  叶公子半垂的眼里闪过一抹慌乱,开口却是问道。
  “不比去年甜吗,我就是这么一说。”
  方圆儿眨巴两下眼睛,想着自己是不是多心了,于是笑道。
  “今年干旱,雨少,比去年甜一些也是应该。”
  哪吒早就馋的在一边淌口水了,跳脚儿嚷着。
  “娘,我也要喝!我也要喝!”
  方圆儿抱了儿子在怀里,狠心拒绝道。
  “不行,这是给公子喝的,谁也不能动。”
  她说完,仔细望向叶公子,果然他垂下的长睫毛下扇了两下,嘴角翘的更高了。
  “我喝不了这么多,分哪吒一杯吧。”
  方圆儿忍着好笑,要哪吒道谢之后,这才抬手又倒了一杯。
  一壶西瓜汁儿不过装了三杯,叶公子喝了两杯,哪吒一杯。
  待得方圆儿抱了哪吒回去东院儿,叶迟进屋伺候公子去洗澡。
  他就见公子手指在桌上敲着,神色很是愉悦。
  他犹豫了一下,问道,“公子遇到什么喜事了?”
  叶公子清了清嗓子,收了手,吩咐道,“准备水去吧。”
  叶迟忍了好奇,出门就同吴叔说了。
  可惜,吴叔撸着胡子笑的欢喜,就是不说话,让他更是心里猫抓一样痒痒了。
  第二日一早,叶叔同叶迟在堂屋吃饭,方圆儿母子照旧是陪着叶公子在屋里开小桌儿。
  叶公子眼前放了一碗肉末蛋羹,蛋羹蒸的很细腻,一点儿蜂窝都没有。
  挖上一勺,金黄色的蛋羹像果冻一样颤动,入口又嫩又滑。
  哪吒眼前也有一碗,却没有肉末。
  胖小子当然要抗议,被方圆儿以小孩子不能吃太咸,挡了回去。
  果然,这一顿饭,在哪吒羡慕的小眼神里,叶公子把蛋羹都吃了,还多添了一个小豆沙包,几筷子小菜…
  第二百四十一章 招兵买马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方圆儿的精心“设计”下,每天都被优待的叶公子,眼见就胖了回去。
  甚至,他已经开始脱离叶迟的搀扶,架了双拐在院里走动了。
  哪吒是个好帮手,跟进跟出,从来不吝啬鼓励干爹加油。
  当然,他加油的时候,若是把手里的果子和点心放下,不是一边喊叫,一边喷点心渣子,就更有诚意了…
  山下方家院子,赵金莲已经从“城里别院”回来了。
  全家上下都是欢喜,特被是小丫鬟们。
  虽然主子不在家,少了很多活计,但她们总感觉被主子抛弃了一样。
  如今老夫人回来了,家里终于热闹多了。
  陈老夫人去年嫁了孙女,如今守着小孙子读书,也是无趣。
  听说赵金莲回来,就过来坐坐。
  她也不算外人,倒也不用避讳太多。
  于是,说了几句闲话儿,她就问了起来。
  “怎么突然就在城里买了院子,离县衙远不远。
  以后我回城里,也有个走动的地方,可是好事。”
  赵金莲笑道,“不是我们家里买的,是圆儿学了一手好医术,帮了主家的大忙儿。
  主家特意送了她一座三进的小院儿,圆儿没空闲去拾掇。
  我们正巧无事,就过去住了几日,帮她打理一下。”
  “哦,原来是这样啊。”
  陈老夫人不好再问,但眼见赵金莲眉开眼笑,这心里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以往两人说话,赵金莲都是尽量不提起闺女,就是偶尔说起,也是愁眉不展。
  如今,这是怎么了?
  难道是闺女找到好归宿了,但哪个好人家会娶个带了孩子的未嫁女子…
  若是往常,赵金莲肯定能看出几分,自然要不高兴。
  但这会儿,她脑子里都是盘算着,洞天福地里还缺点儿什么,一会儿开了库房去找找。
  若是不够就让老二进城去买。
  这么想着,她就有些嫌陈老夫人碍事了。
  于是,她喊了九儿从屋里抱出一个西瓜送给陈老夫人。
  “听说宝哥儿最近胃口差,许是天气太热了。
  田里西瓜刚刚成熟,家里人就摘了两个回来。
  分一个给你,带回去,给宝哥儿吃几块,兴许就开胃了。”
  陈老夫人听的眉开眼笑,眼见太阳到头顶,就赶紧告辞了。
  宝哥儿要中午放学了,正好喊他回家吃西瓜。
  赵金莲成功撵人,欢欢喜喜关了院门儿就忙起来了。
  许是这几日吃喝都出自洞天福地的关系,往日她有些酸疼的腰腿,都变得轻快很多,好似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
  午后,方老二也从空间出来,预备进城去采买一些东西。
  结果,朱盛就兴冲冲来禀报。
  先前招揽的人手到了,方老二迎了出去。
  朱盛在方家受到看重,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好,也是实心实意为主家考量。
  这一次,他去信邀请的人手,总共有十三家。
  其中没成亲的单身汉七个,算是七家。
  其余六家就拖家带口了,其中三家是年轻夫妻俩,带了个一两个小孩子。
  另外两家是老两口带了小两口和孙儿孙女。
  最后一家是个大家族,老爷子姓杨,原来镖局的副总镖头,真正经历过风雨的。
  同总镖头也是生死兄弟,若不是实在寒心,也不会离开镖局过来。
  杨老爷子三个儿子,分别是杨文杨武和杨光,都是武艺特别扎实的好手。
  其中杨文和杨武都娶媳妇儿了,一家生了两个孩子。
  有十岁出头的小子,也有五六岁的小丫头。
  只有小儿子杨光不到二十岁,还没成亲。
  这一家子十一口,老老少少都过来了,不得不说也是勇气可嘉。
  万一,方家不如朱盛所说一般,岂不是害了全家…
  可以说,自从进了妹妹的洞天福地,方老二对家里家外的安全,已经没那么悬心了。
  但人品可靠,本事了得的帮手,当然也是越多越好。
  毕竟全家人不可能整日在洞天福地里,总要大半时候在外边。
  洞天福地是退路。
  几十人到了方家门外,纷纷跳下马车和马背,隐约以杨老爷子为首,站在台阶下,好奇打量方家庄园。
  其实他们昨晚就到了金河县,同借宿的人家可是没少打听方家的事儿。
  大体同朱盛说的差不多,甚至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好。
  毕竟朱盛在信里写的有限,说不了那么详细。
  那几户人家提起方家,可是赞不绝口,也是羡慕之极。
  甚至有一家的远房侄女嫁到了梨花坳村,那人家话里话外说起时候,都是骄傲的厉害。
  好像侄女进了梨花坳,都不是方家门,那也是掉进儿福坑儿。
  听说,杨老爷子等人是去方家做护院的,几户农人都是更热情。
  甚至家里的闺女还藏在角落,好好打量了几个单身镖师。
  大有相看女婿的架势,恨不得看好了,当场就要提亲。
  众人都是哭笑不得,心里的忐忑也就没了大半。
  一早往村里赶过来,眼见道路两旁农田伺候的整整齐齐,饺子馆生意兴隆,特别是那片西瓜田。
  他们也是走过京都的,西瓜什么价格人人心里有数。
  这简直就是满地长的银锞子啊…
  方家富足,这四个字,确实不假。
  而庄园里,漫山遍野的梨树。山下有院子,有荷花塘,有作坊,隐约还有孩子的读书声。
  只看一眼,就知道这是个安宁和美之地。
  没等一会儿,方老二就赶了出来,笑着同众人拱手。
  众人也是赶紧见礼,很是恭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