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散了,都去干活儿,记得管好嘴巴!”
  说罢,他就奔出衙门,不必说是去宫门口等候了。
  务必在沈侍郎出宫时候,第一时间告诉他,请他赶紧把闺女带回去啊。
  他能帮忙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可惜,世上最禁不住的就是嘴巴了,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是非了,是不是?
  贾郎中刚刚走出门口,众人就忍不住了,纷纷围着方玉。
  “仲良,这是怎么回事?
  你那个…嗯,这是桃花运到了!”
  方玉苦笑,神色简直可以称作绝望。
  “这真是无妄之灾,我倒是认识沈家三公子。
  上次沈老夫人被卡了喉咙,我碰巧路过,帮了一把。
  三公子感激,请我吃酒,算是交了朋友。
  但是沈家的女子,我是一个都没见过啊。
  沈大人,我也不认识…
  方才着急进来点卯,有女子拦着我,我也为是谁家疯女子,根本没当回事。
  结果…这真是,真是冤死我了!”
  方玉平日人缘儿极好,但凡谁有事都愿意帮一把,更别提点心好茶果子,满衙门的发了。
  这会儿,他的话,众人也没谁怀疑。
  毕竟这事儿,怎么看对方玉都是有害,没有好处啊。
  沈家二小姐这个蠢货,追男人追到衙门里,而且还自报家门,简直是把沈家的脸面丢尽了。
  无论方玉是不是无辜,沈侍郎怕是都要把他恨透了。
  “仲良也别恼了,行得正,站得直。
  沈大人再生气,也总不能对你如何。”
  “是啊,说不定沈大人都不会认这个闺女了。”
  众人纷纷安慰,心里都在好奇沈大人到底要如何应对。
  朝堂上,没什么大事儿,皇上也没抽风,风平浪静度过。
  文武百官们松了一口气,笑眯眯结伴往外走。
  结果还没到宫门口呢,就有小太监往里跑,寻到沈大人就凑上前,小声说了几句话。
  沈大人脚下一闪,差点儿昏死过去,他好不容易稳住神儿,同众人拱拱手就赶紧离开了。
  有人好奇,就喊了小太监问询。
  小太监很是尴尬,不想多说,但到底也不敢违拗这么多人的想法。
  他只能简单说了说,“嗯,那个,有个妇人自称是沈家二小姐,喊着要嫁给吏部衙门里的一个书记官。
  嗯,追进衙门去了,被抓了起来…”
  “什么?”
  众人惊得都是面面相觑,想说什么,但到底他们的城府比衙门小吏要深得多。
  最后互相交换一下眼神,就干咳两声,都出宫上了马车。
  路过吏部衙门附近,各家小厮又纷纷跳下马车,至于做什么,人人都知道了。
  当然是听八卦啊!
  再说,沈侍郎一路上恨得都要吐血了。
  他用尽了所有脑细胞,怎么都觉得不能承认今日这事。
  否则以后他不用在外走动了,做官都没脸了。
  于是,他同贾郎中商量了几句,绕道了吏部衙门的偏门儿。
  贾郎中喊了小吏,把沈二小姐遮挡的严严实实,抬了出去。
  青天白日,这里又是衙门,人来人往,做的再隐蔽,又能隐蔽到哪里去啊。
  其实,大伙儿不过是看个热闹,都装作看不到罢了。
  贾郎中也算厚道,同众人隐晦求了个情儿。
  “那女子许是脑子不好,一时冒充了沈家的名头。
  各位高抬贵手,多为女子的名节想想。”
  众人自然要说好,但白日里衙门不能说,晚上回去还是要同家里人说啊,同亲朋好友说啊。
  一来是个新鲜事,二来也是告诫家里女眷,谁敢这般,绝对要打死了事。
  而沈家院子里,沈老爷亲手挥着藤条,也真是想要打死这个讨债的闺女。
  沈二小姐被绑在长条椅子上,后背和屁股已经是血迹斑斑。
  她哭嚎的撕心裂肺啊,白日闯吏部衙门时候有多嚣张,这会儿就有多后悔啊。
  以前她也不是没做过出格儿之事,但母亲瞒得严实,父亲不知道。
  这一次,她以为方玉见了她,听她自报家门,就能欣然接受,成就一段好姻缘。
  哪里想到,她堂堂侍郎之女居然被嫌弃了。
  沈夫人简直哭得要昏死过去,一声声喊着闺女,挣扎要冲上来。
  可惜,两个护院死死拉扯了她的胳膊,根本不让上前一步。
  至于沈大少爷,吓得都要尿裤子了。
  倒是大少夫人半垂着头,站在丈夫旁边,心里不知道痛快呢,恨不得公爹把小姑一棍子打死。
  到底,沈老爷也不忍把亲闺女打死,毕竟是亲骨肉。
  眼见闺女没了动静儿,他也就停了手,呼喝两个强壮的婆子。
  “抬下去,扔去东院儿,没我的命令,不准她走出一步,也不准任何人探望。
  敢违反我的命令,谁都同她一个下场。”
  两个婆子应声,把沈二小姐解开绳子,一头一脚抬了下去。
  沈夫人挣开护院,还要跟上去,被沈老爷一藤条打在脊背上,疼得尖叫一声。
  “沈崇兴,你疯了!我要跟你和离!
  你打死我女儿,我也不活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办法只有一个
  “要死就赶紧死,你这种搅和家宅不宁的东西,我当初怎么瞎了眼,娶了你进门!
  我明日就去你娘家走一趟,你要和离,就送你出门!
  我们沈家不留你这样的蠢货!
  好好的孩子,被你教导的一个废物,一个蠢货!
  我没活活打死你,就是念着多年夫妻情分了!
  你若是还想好好活着,就给我老实带在后院!
  这个家,以后就交给老大媳妇儿,你一句话都别给我多说。
  再让我知道你搅和挑事,就给我滚出沈家!”
  沈老爷寒门出身,能跑到今日的地位,虽然有岳家帮忙,到底也本事不差。
  今日一辈子的脸面被按在地上摩擦个干净,他也被逼得终于多了三分狠厉。
  一番话,吓得沈夫人脸上青紫,嘴巴动了半天也没憋出一句话。
  沈老爷扔了藤条,一甩袖子回去前院儿了。
  两个清客已经在等着,总要想办法挽回一些颜面啊。
  “大人…”
  两人也是头疼有一会儿了,见到沈老爷进书房,就迎了上前。
  沈老爷无力摆摆手,应道。
  “家门不幸啊,让你们见笑了。
  帮我想想办法,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遮掩一二。”
  两个清客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就道。
  “大人,其实办法只有一个了。
  就是说服那个姓方的小官儿,娶了儿小姐。
  这般今日之事,就是小两口之间的打闹,兴许还是一段佳话儿。
  除了这个,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这倒是同沈老爷一路上想的差不多,这会儿,他长长叹气,装做无奈应道。
  “也只能这么做了,那个方玉估计今日也是被惊了一跳。
  当真同他好好分说,他也不不见得就不喜欢这门亲事。
  那明日…”
  “大人放心,明日我们亲自去寻方大人拜访,一定说服他来提亲。”
  “那好,就劳烦你们了。”
  三人又说了几句闲话儿,这事儿也就定了下来。
  方家小院儿里,沈君泽正拍着桌子大笑。
  “仲良,你不知道。
  小时候在那个府里,沈大人的宝贝女儿,大冬日,把我推到湖里,差点儿冻死淹死,他连手指都没舍得动一下。
  今日居然把那个蠢货打的鬼哭狼嚎,哈哈哈,你看,他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
  儿子的命,没有他的脸面重要!
  哈哈,可笑,真是太可笑了。”
  方玉眼里闪过一抹同情,抬手给他倒了一杯茶水。
  他想劝几句,但怎么劝好似都不合适。
  毕竟方家母慈子孝,兄弟和睦,他还真做不到感同身受。
  所以,好半晌,他才说了一句。
  “嗯,上次还剩了几个肉串,你要不要喝一杯?”
  “好啊!这个时候,是该喝酒庆贺一番!”
  沈君泽抹了一把脸,抹去了不知道是笑还是哭出来的眼泪。
  吴岩在门口听着,麻利的跑去刨雪堆,果然又发现了一把油纸包着的肉串儿。
  很快,烤肉串的焦香就充斥了整个书房。
  方玉苦笑,“别人的书房,都是书香萦绕。
  只有我这里,肉香弥漫,多日不散…”
  “哈哈,那你要感谢我啊,让你做了一个不一样的读书人。”
  沈君泽一口肉串儿,一口酒,哪里还有方才的悲愤模样。
  方玉真是怀疑他就是为了赖一口串儿吃,才跑来演戏。
  但他还是认命的,翻烤着肉串儿,这个朋友真是交的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