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不知道方玉怎么想的,居然赶了马车,领着他们出城到处走。
中午甚至还在贫苦农家吃了饭,不能说多辛苦,但养尊处优习惯了,还是让众人暗地里叫苦连天。
晚上散衙之前,徐昆被叫去了后边,出来时候,杨武几个抱了一袋白米,抬了一只木桶,还有一筐红彤彤的果子。
众人互相对个眼神,都是含了几分蔑视。
新县令这是要收拢人心了,但这东西是不是太轻了一些,土产都算不上…
徐昆站在马车前,乐呵呵看着杨武几个把东西送上他家的马车。
他很是坚持塞了荷包给杨武,“多谢兄弟们搭把手儿,这些银子,你们拿去喝杯茶。
方大人,一定不会怪罪。”
杨武几个自然要推辞,但徐昆却跳上马车赶回家去了。
方玉正拿了书册在院里走动,等着吃晚饭。
听杨武说了,就摆摆手,“你们分了吧。”
说实话,他这会儿有些饿了,说话都觉得没力气。
中午选了一户最贫苦的人家吃午饭,他本是想要给官员们上一课忆苦思甜。
没想到,他也被教育的一个。
掺了野菜的苞谷团子里,甚至还有苞谷瓤子粉,咽下去时候,实在是割嗓子。
他坚持着,才吃了一个…
小时候,家里日子不好过,但父母因为他读书,总是多几分照顾,好吃的都紧着他。
后来,妹妹会绣花儿了,多了一些进项,家里饭桌儿更好一些。
更别说如今鸡鱼肉蛋俱全,米面随便吃,味道也是一等一的好…
相比很多人,他真是幸运之极,有疼爱他的家人,有富庶的家境…
徐昆回到家里的时候,易先生居然也在。
眼见徐昆带了东西回来,易先生眼神扫过那一筐果子,下意识咽了一口口水。
“这都是方大人给的?他实在是大方。”
“是啊,舅舅。
这白米就是我生病时候熬粥喝过的,极滋补。
果子咱们吃过了,还有这桶水,据说炖鸡汤或者熬粥时候,加进去一些会更好。”
徐夫人这会儿也扶着婆子的手过来了,赶紧让婆子亲自去熬粥。
易先生想了又想,还是开口说道。
“毕竟是入口的东西,我们还是尝尝那水有什么不同吧?”
徐昆点头,应道。
“是该尝尝,方大人说,这水不要放太久,一桶只能吃六七日。
让我吃完再去他那里取!
我先烧半壶,泡茶,看看味道如何?”
“好,好,就用我上次给你那罐龙井。”
很快,下人们麻利送上了小炭炉子。
水壶里装了大半下木桶水,没一会儿壶口就隐约溢出了白色的雾气。
徐夫人许是肚里怀了孩子,第一个说道。
“好像这雾气嗅着有些…很清爽?”
徐昆和易先生也是点头,盯着水壶不动。
待得水烧开,易先生亲自泡了茶,迫不及待就喝了一口子。
结果他半晌没有说话,徐昆也是同样沉默。
倒是徐夫人怀孕,不好喝茶,忍不住追问道。
“怎么了,味道不好吗?”
徐昆想了想,端了杯子,示意她喝一口。
徐夫人只觉得饿,一股仙灵之气,从喉咙到肚腹流淌而下,她整个人都好像通透很多…
“这水…”
她实在不知道怎么形容好了,到是易先生起身,亲子倒了一些木桶水,就那么喝了。
他挑了眉头,更是惊喜,“果然,这水烧开都是糟蹋了。”
徐昆也明白过来,应道。
“恩人留话儿说,这泉水来自百万大山中的灵泉,最好熬粥或者炖汤时候放进去。
许是担心虚不受补,散一些灵气,更温和。”
易先生点头,抬头望向徐昆和徐夫人。
“我们两家可是担了大人情,这些东西,绝对不是银子能买回来的。
你们一定要珍惜。”
“是,舅舅,我们明白。”
徐昆小心盖上木桶,“当初,我简直半只脚踏进阎王殿了,硬是被恩人救回来了。
加上如今这般,这恩情怕是一辈子也还不清了。”
易先生见屋里没有外人,就说道。
“你把当初那事儿,仔细说说。最好一字不差,我兴许能听出点儿不同。”
徐昆和徐夫人对视一眼,倒也没瞒着,夫妻俩一起说,互相补充,倒也说的很清楚。
易先生却越听,眉头皱的越紧。
“你们说,那位方小姐是因为丢了孩子,才搅和了拜堂。
第二日,你们县城附近丢了的孩子,就都找到了。
然后,方小姐回程时候,带了大夫给昆哥儿治病。
并且她的孩子也在身边,是不是?”
“是啊,虽然我们没亲眼见到那个孩子,但后来恩人走了,我们去客栈仔细问过,恩人确实带着孩子。
而且还有一位贵公子,同恩人母子同路,像是一家人。
我们一直猜测是不是恩人的夫君?”
徐昆回答的仔细,易先生手指在桌上不停敲打,末了压低声音说道。
“你们可知道,京都年前出了一件大事。
宫里那位不仁,居然支使身边太监总管,在外地抓了九百多孩童,送到京都。
打算杀了这些孩童放血炼丹,结果被旁人意外撞破了。
为此,文武百官差点儿逼迫那位下了罪己诏。
最后,那位以选妃为理由,才算遮掩过去。
而那些孩童被救出后,送到了济安堂。
偏偏那济安堂就是方大人平日在照料救济。
在京都所有人都不愿得罪宫里那位,特意遗忘了几百孩童的情形下。
方大人以一己之力,供养那些孩童一月有余。
不畏人言,不惧前程被毁。
你们说,这其中…是不是有些太过巧合?”
第三百七十章 老实人,不老实!
徐坤夫妻已经听得愣神了,徐夫人初为人母,恨不得把孩子放心尖上,听说这等惨事,吓得紧紧搂着肚子。
徐昆虽然知道炼丹事件,但从来没想到,这事居然同方家有关系。
“恩人丢了孩子,第二日我们县城附近丢的孩子就找到了。
而这些孩子原本可能就是要送往京都的。
京都那些已经被抓到的孩子,意外被救。
恩人的哥哥方大人,又照管救济那些孩子…”
徐昆震惊之极,“舅舅是说…”
“不可说!”
易先生扫过门外,虽然没人偷听,但他还是谨慎嘱咐道。
“这事儿,今日就当我们没说起过。
以后若是有人问起,你也要说,同方大人走动亲近,是因为他请了神医为你妻儿诊治。
方家听说在京都有个药堂,很有名。”
徐昆用力点头,“舅舅放心,我们知道,一定不会对任何人说起当初之事。
除了我们,也没人见过恩人的模样。”
“这就好。”
易先生长长松了一口气,末了又道。
“昆哥儿,你前半生坎坷,也许真是把苦头都吃尽了。
所有的好运积攒,都用在了如今。
方大人,绝不简单。
他也许就是咱们爷俩儿的贵人!”
“舅父放心,我明白。”
“咱们给方大人准备个投名状吧!”
易先生展开扇子,笑了起来。
“我负责城里那几家,你负责府衙里的人,如何?”
“好,都听舅舅的。”
县衙里的方玉,并不知道,第一个猜出炼丹事件出自他手的,居然是易先生。
不过就是知道,他也不怕。
因为说出去没人会相信,当初他只是吏部一个小小的书记员而已。
老好人一个,心软的酸君子一枚。
怎么可能做出如此大事!
倒是目前,还真有一件大事要处置。
“大人,我们已经仔细查过了。
胡捕头的弟弟,昨日确实买了不少菜油,家里也买了不少柴火。
今日胡捕头的弟弟家里,不少人偷偷进出。
外边风很大,想必他们就是要今晚纵火了。”
方玉放了茶碗,冷冷一笑,叮嘱道。
“晚上,我坐着后衙,你们不必惦记。
分好人手,把纵火之人都抓起来。
记得要在他们纵火之后,及时敲锣提醒百姓救火。
纵火之人可以断手断脚,以免逃跑,留条命就行。
最重要的是胡捕头,一定不能让他跑了。”
“放心,大人。
兄弟们等了好几日了,早就盼着这时候了。”
杨武几个都是摩拳擦掌,终于到收网的时候了。
“好,这件事办妥,你们大功一件,做捕快和差役就是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