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方圆儿大大咽了一口口水,红着脸接过,也是低头吃了起来。
众人互相挤眉弄眼,忍着笑,但盘子里的春饼却是飞快减少。
这样晴好的春日,门外微风吹过,吃着劲道弹牙的春饼,卷着酸甜或者咸香的馅料儿。
间或喝一口细细的苞谷粥,配一筷子清爽的拌野菜。
这个春日都更真实了几分!
很快,碗盘空空,众人都吃的饱足,不想说话。
一时间依靠在椅子上,望着门外灿烂的阳光,静静发呆。
良久,还是蒋子杰打破了这样难得的安宁。
“真是不想回山上啊,小幺,你给师傅写信,让他老人家把玉皇顶都搬这里来吧。”
叶天逸眼神儿都没回他一个,别以为他不知道,这师兄是舍不得吃喝,可不是舍不得他这个师弟。
方圆儿倒是笑道,“二师兄要回山上去了吗?”
蒋子杰点头,一副苦相,可怜兮兮。
“是啊,好不容易在这里养几斤肉,路上怕是又要饿瘦了。”
方圆儿会意,就道。
“不怕,二师兄什么时候上路,提前说一声,我给你多准备一些肉脯吧。
天气越来越热了,干肠之类怕是不好存放,肉脯倒是没关系。”
“好,就等你这句话呢。”
蒋子杰欢天喜地,到底还算有良心,多添了一句。
“能不能多准备一些,我们山上还有一群狼呢!
上次带回去的干肠,我一根儿也没吃到。
大师兄居然学会喝酒了,还要就着蒸干肠。
不过最后他说丢了一串,我估计是被我师傅偷去了…”
叶天逸干咳两声,阻拦师兄把师门的“丑事”暴露太多。
蒋子杰不在意的摆摆手,“咳嗽什么,方姑娘是自家人。
以后总会见到师傅他们,提前知道一些,总比到时候惊掉大牙好啊。”
吴叔赶紧帮忙解围,笑道。
“做肉脯,是不是需要瘦肉?
那我让人多买些回来!”
方圆儿点头,应道。
“越多越好,咱们家里人也喜欢吃,索性一次多做些。”
果然,听了这话,叶天逸脸色立刻多云转晴了。
吃过饭,趁着哪吒陪叶天逸睡觉的功夫,方圆儿又进了空间,打算取些花蜜出来。
她准备做两种口味的肉脯,咸口儿和甜口儿,这个时节,山里蜂蜜不好找。
空间里因为多了一座花篮山,方老二买了几十箱子蜜蜂回来。
如今每隔一日就要收两坛子,家里根本吃不完。
孙老大夫正琢磨着,如何把这些蜂蜜用在丸药里。
但又怕不同花朵上采的蜜,效用不同,对药材有冲突。
结果,她拎了花蜜刚回到小广场,不等出去,就见方玉去而复返。
“妹妹,我离了京都,沈君泽也不在,有人开始打善缘堂的主意了。
我不方便现身,你代我去处理一下吧。”
“好啊,我闲着无事。
我师傅那里,也琢磨出几样好东西,我正好还想找个机会推出去呢。
这兴许,就是好运气到了。”
方圆儿欢快应下,甚至有几分跃跃欲试。
方玉笑着摸摸妹妹的头,这也是他最喜欢妹妹的地方。
无论什么事,她总是有笑着面对,化劫为福气的本事。
“那好,你多带人手,小心安全。”
“知道了,你就等好消息吧。”
两兄妹同家里人打个招呼,就分头出去了。
方圆儿戴了帷帽,出现在京都方家小院儿的书房里。
她推门出去的时候,陈武正同郭荣和半神族的小夫妻力山、茅草,一起说话。
突然见神主出现,力山和茅草夫妻立刻跪倒磕头。
陈武愣了一下,也是赶紧行礼。
只有郭荣惊得半晌没有动静儿,到底还是陈武扯了他一下,呵斥道。
“愣着作什么,还不行礼!”
“哦,哦,小姐!”
郭荣醒过神来,也是赶紧低头。
方圆儿掀起帷帽,点点头,笑道。
“是我来的太突然了,吓到你们了吧。”
“没有,小姐。”
陈武赶紧应声。
方圆儿摆手,也不管郭荣依旧惊疑的偷偷探看,寻了个廊檐下的椅子坐了。
“陈叔,听说善缘堂出了点儿小事?
我过来就是为了处理这事儿,你仔细同我说说。”
陈武赶紧上前,从头到尾说的明白。
原来,前几日开始就有人上门闹事,有说家里孩子用了膏药,肚子疼没有好转的。
有说吃了风寒丸药,依旧高热不退的。
总之,一日两三个,每日都不断。
第三百七十五章 借势退敌
三人成虎,原本善缘堂累积的好口碑,就有些动摇。
这几日,药堂眼见就没人上门了。
力山两口子,勇武有余,看家护院是好手。
但这时候,若是把闹事之人打了,更是中了对方奸计了。
郭荣以前也在外边行走,有几分想法。
暗中跟着闹事之人,寻到老巢,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儿的地痞。
他也逼问了两个,但没问出什么背后之人,对方只说是有人给了银子,他们办事儿。
京都之地,若是一个处置不好,坏的不只是善缘堂的名头。
兴许还要把方玉先前的努力都折进去,陈武这才做主送了信儿。
方圆儿点头,想了想就道。
“幸好,背后之人许是没把善缘堂放在眼里,没有下重手。
否则寻个小乞儿,毒个半死,抬到我们药堂门前,就说是吃了我们的药丸毒死的,那真是百口莫辩了。”
陈武等人听得都是一惊,脊背寒凉。
“不至于吧…”
“至于,怎么不至于!”
方圆儿起身,在廊檐下走了几步。
“三哥先前,无论是在衙门还是平日,给人的印象都是一个好好先生,正人君子。
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坏人想要欺上门来,都觉得很容易,简单。
所以,很少下死手,也叫轻敌,不会狮子搏兔一般,打算一击毙命。
以为吓唬一下,我们就会屈服。
这也就给了我们反击的机会…
借力打力的机会!”
她扭头望向陈武等人,问道。
“咱们药堂的客人里,有没有那种比较特殊的,离不开咱们药堂供药的?
最好家里有些权势!”
陈武同郭荣凑在一起,筛除了一些人选,最后就剩了那么三个。
陈武就道,“小姐,符合这些条件的,差不多有三个。
一个永宁郡主的小女儿,因为脾胃不和,身体瘦弱,最近一直在吃我们铺子的保婴丸。
据先前来买药丸的管事说起,小郡主已经开了胃口,最近吃饭多了,活泛很多,郡主很是夸过几句。
算计着日子,再有三日,就是郡主府,再来拿药的日子了。
第二位,工部郎中王大人的幼子,经常腹痛腹泻,咱们铺子的儿脐贴,是王家必备的。
几乎隔几日就要来拿一次。
第三位是刑部的罗侍郎,他家中独子,今年十三岁了。
却因为下生就身体虚弱,隔三差五的患风寒,脑子有些不好用,如今同三岁孩童一般。
每次罗家管事都要疯跑来拿药,满宅院因为罗少爷不肯喝苦药汤,人仰马翻…”
不等他说完,方圆儿已经笑了,插话儿问道。
“这位罗侍郎脾气如何?名声如何?家里姻亲故旧如何?”
陈武赶紧应道,“罗侍郎有个外号,叫阎王罗,据说铁面无私,从不容情。
所以,很多人说,他家三代单传的独子如此,是遭了报应。
罗侍郎对独子有愧,百般溺爱,很是维护。
罗侍郎本身是寒门出身,又因为这么个得罪人的差事,没什么亲族故旧。
但罗夫人的母亲,据说同宫里的太后有些交情。
太后的寿宴,都有她的一张席位。”
方圆儿越听越满意,心里盘算了一番,就道。
“陈叔,咱们就借这位罗大人的势吧。”
陈武真是不知要如何借势,他谨慎问道。
“小姐,罗大人久居高位,虽然宠溺儿子,也不会因为一颗风寒药就替我们出头吧?”
方圆儿摇头,笑着从袖子里拿出一只木筒来。
木筒很简单,打磨的光滑,小儿手臂那么粗,也没雕刻什么花纹。
只在正面写了三个大字,醒神香。
“这是家里最近新琢磨出的一种烧香,名为醒神香。
原料是一种蓝色花草,点燃后,嗅到香气会提神醒脑。
嗅闻的久了,还有开智的神效。”
说罢,她就打开木筒,拿出一根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