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我给两个嫂子,一人准备了一个大金镯子!”
方圆儿笑嘻嘻,惹得赵金莲不解。
“让你谢你哥,怎么给你嫂子买金镯子?”
刘氏和王氏也赶紧要摆手拒绝。
不想,方圆儿应得理直气壮。
“媳妇儿们高兴了,我哥哥们当然就更高兴了啊!”
众人都是笑了起来,赵金莲更是点了闺女的脑门儿。
“瞧把你精怪的,我是管不了了。
赶紧和你哥哥说正事儿去,我这不留你。”
方圆儿这才和方玉往葡萄架下溜达,摘了一串葡萄,兄妹俩坐在石头上边吃边说话。
方圆儿下午时候,抽空刚去了一趟京都的面馆儿,这会儿说的高兴。
原来,罗夫人破罐子破摔,拼死一搏,当晚就给儿子点了醒神香。
虽然开始看不出效果如何,但儿子睡的确实踏实了,白日也很少无故发脾气。
她有了一点儿信心,也尝试用香皂洗脸洗澡,效果却是极明显。
因为身上的香气清新又甜美,难得从书房回来住一次的罗侍郎,都很是喜欢。
夫妻之间翻云覆雨,简直是水到渠成之事。
两人仿佛找到了当初情浓时候的感觉,半夜抱在一起,诉说这么多年的艰辛。
罗侍郎原本有些动摇的心,又被大大挪回来一部分。
罗夫人尝了甜头,日日沐浴,洗脸,家里丫鬟婆子都夸赞她气色好了,皮肤都滋润白净很多。
她原本也担心是下人的恭维,结果昨日参加了一个赏花宴。
宴席上很多相熟的夫人都在夸赞,问询她用了什么保养的法子。
她正惊喜的时候,永宁郡主也闻讯走过来闲话儿。
这么一对证,两人才发现,原来她们都得了善缘堂的香皂。
罗夫人试探问了两句,发现永宁郡主并没有得了醒神香,就没敢再说。
好不容易挣脱宴席上那些老少妇人的“纠缠”,罗夫人匆忙回家。
结果,才踏进后院,就听见所有人都在欢喜嚷着。
“少爷会背三字经了!”
她狂奔到书房,罗侍郎已经抱着儿子痛哭了。
“夫人,大宝多背了四句,四句啊!”
不得不说,教了七八年没有长进,突然改变,哪怕一丁点,有是难得的希望。
“老爷,我知道,是那醒神香,醒神香!”
罗夫人上前抱了夫君的胳膊,也是眼泪哗哗流。
“旁人都说我白了,还有永宁郡主也得了香皂,她也白了。
但她没有醒神香!
只有咱们家有,善缘堂那人只给了咱们家!”
罗侍郎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眼见儿子有些害怕,就赶紧让奶娘把儿子领下去。
他们夫妻坐下,仔细说了半晌。
罗侍郎能爬到如今地位,自然不是傻子。
他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方家得罪不起的人,他罗侍郎可不怕。
他就是怕,为了儿子恢复神智,他也豁出去了!
于是,当天下午,两家合伙逼迫善缘堂关门的药铺,就被封了门。
他们的东家,更是到罗家登门道歉。
可惜,罗侍郎根本就没工夫见他们。
因为,他亲自去方家小院儿拜访,却铁将军把门。
他又找到面馆,陈安夫妻都是惶恐,根本不知道陈武几个去了哪里。
罗侍郎倒也干脆,直接请了假,打算去桥安县拜访方玉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找不到掌柜,还能找不到东家了!
而罗侍郎这活阎王,这么一番折腾,上司干脆给了半月的假期。
真是不敢不给啊,罗家三代单传,若是拦着罗侍郎给儿子求医问药,那就是要罗家断子绝孙。
这可是不死不休的大仇,谁也不想轻易往身上揽啊。
而比罗侍郎更疯狂的,还是京都各家的老少女子们。
女子天生爱美,而大魏也不允许女子以才学抢夺男人的地位和名利。
所以,所有女子几乎都要以色取悦男人。
就算不用取悦,但哪个女子不喜欢自己肤白貌美。
赏花宴上,永宁郡主和罗夫人都是三十开外的半老徐娘了。
硬是因为一块洗脸的什么香皂,年轻了五六岁。
那皮肤水嫩的,白净的,让人嫉妒。
这等好东西,谁不想买一块啊。
但偏偏永宁郡主和罗夫人都说,这是善缘堂关门前送到府里的。
关键字别漏下,善缘堂关门!
也就说,所有人都拿着银子,没有地方买去了。
这还了得,谁也阻挡不了女子的爱美之心啊。
加上罗侍郎为善缘堂出头,也没遮着掩着。
于是,那两个药铺,彻底臭了大街。
真是奸商可恶,善缘堂那么好的药堂,居然都别挤兑的的关门了。
罪大恶极!
于是,有哥哥的去撒娇,有爹爹的去哭诉。
没有哥哥和爹爹的,还有舅舅,外公,姑姑,叔叔…
整个京都居然就这么诡异的躁动起来了,好似上一次救出那么多孩子,都没这次影响大。
而男人们也不傻,现成的理由和借口。
“罗侍郎明日就去桥安县寻方玉了,他是善元堂的东家。
放心,善缘堂很快就会开门了。”
女子们想想也是这个道理,终于放过了男人们。
于是,在家拾掇行李的罗侍郎,并不知道他此行,已经背负了无数女子的期盼…
方圆儿说的是眉飞色舞,过后,还拍着胸脯同哥哥应承。
“哥,你到时候只管说,善缘堂只挂在你的名下,其实是我开的。
我一个女子,拜了名医为师,常年进山,性情很是古怪。
这些事,都是我折腾出来的,你完全不知道。
否则罗侍郎那人位高权重,恐怕还觉得被迫像你低头,而记恨你呢。”
方玉好笑,眼底温柔之极,伸手摸摸妹妹的头发。
“就算这般,也不能随便就抹黑你啊。”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一样的城和官!
“哎呀,我不怕啊,我又不当官。
再说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我太好脾气了,岂不是辜负了圣人的这句话。”
方圆儿眉开眼笑,指了花篮山。
“我只喜欢银子,一块香皂,我打算卖二两银子!
哥,我又要发财了!”
方玉笑的宠溺,“你平日也不见花什么银子,偏偏又这么喜欢赚银子。”
“当然了,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
钱是男人腰,走到哪里都底气足。”
方圆儿生怕哥哥变成假清高,赶紧给哥哥科普银子的好处,听得方玉笑的不成。
“好了,好了,你想怎样就怎样吧。
左右咱们家得了银子也是做好事。”
兄妹俩说了半晌,就各自回去备课睡觉了。
第二日他们都是半日的课呢,幸好空间里时间拉长了,否则还真是忙不过来。
两月多,空间里已经九个月了,田里的稻子庄稼都收了一批。
三百多孩子,是彻底在这里扎了根儿,也热爱上了上课读书,下课玩耍,偶尔做些课外劳动的生活。
吃得饱,穿的暖,只要守规矩,就没人欺负和打骂。
如今各个长的都高了一些,壮实了很多。
这就是整个洞天福地的希望,早晨在孩子们的跑操的口号里醒来,已经成了众人的习惯。
方圆儿忙了一日,算计这外边时辰差不多了,就赶紧出去了。
方玉也是带了两筒醒神香,回了县衙后院的书房。
三日后,果然,罗侍郎骑了马,带了四个随从,风尘仆仆赶到了桥安县。
上一次,他来到桥安县时候,还是七八年前,因为一桩大案。
结果,如今的变化却让他大吃一惊。
县城还是那个县城,瞧着城墙没有加高,也没有翻新,依旧是灰突突的模样。
但城墙上的兵卒却整齐很多,旌旗也是新的,瞧着好像老汉头上长了黑发,有些不协调,却透着新意。
最主要是城墙下,城门口,聚集了足有几百人,有的挑石头,有的挎沙子,有的拖石滚子。
忙的热火朝天!
“这是在做什么?
罗侍郎问出口,一个随从立刻跑了过去。
很快,随从赶回来应道。
“老爷,那些人说他们在服徭役,修路呢。”
修路?
罗侍郎挑眉,也没再说什么,众人越走越近,就下了马。
城门前原本宽敞的土路,最外围只留了一车通过的宽度,其余地方都被重新铺设。
罗侍郎牵着马,慢慢走过,奇怪的发现,这些服徭役的农人,脸上没什么悲苦。
相反,好似这些人偶尔还会说笑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