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她有孩子,有家人。
她可以跟他刀山火海,闯一闯,但她的孩子家人朋友不成。
第三百九十二章 嘚瑟的罗侍郎
“算了,不说这些。
天气越来越热了,明早我要做凉面,怎么样,想吃吗?”
叶天逸就是有再多话,这会儿也说不出口了。
他做了五六年活死人,可以说无所畏惧。
但偏偏怀里这个女子,是他在人世最亏欠的一个,也是最爱的一个。
他不敢问,也不敢说。
也许说出真相,就是彻底失去的一刻…
“好,多炒一些肉丝。”
“放心,哪吒也爱吃呢。”
方圆儿到底是亲娘,方才还打儿子,这会儿就琢磨给儿子张罗吃的了。
夜色更浓,阵阵花香被暖风吹得飘满了院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见进了七月,桥安县的路,终于在全县百姓的努力下,彻底修完了。
最后一段修好,所有人都是高举了镐头扁担,高声欢呼。
虽然,足足三个月,才修了百十里。
但这条路,历任县令,耗费了几十年,也没修出个名堂。
如今却在他们手里完成了!
方玉晒得同庄稼汉子一般,脸膛都成了古铜色。
这会儿,他也是高兴的不成,高声吩咐道。
“杀猪宰羊,我出银子,请全县老少吃一日的流水席!”
“真的?太好了,方大人威武!”
“吃肉喝酒了!”
众人都是欢呼,几个月的辛苦,突然就觉得有了慰藉。
不远处,正好是一个村子的西瓜田。
微微泛着白色的西瓜叶片间,一个个西瓜,顶着绿皮黑道,大的已经有小陶盆一般了。
小的,也如同陶碗一样。
成熟在即,路也修好了,过上七八日就是售卖的时节了。
沈君泽在京都联系了十几个商贾,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马上,一年的期盼就可以换成白花花的银子了。
各村村人简直像对待自己的眼珠子一样,恨不得日夜蹲在田里,不敢离开片刻。
山上的野兽不知是怎么知道西瓜好吃的,这几晚都有跑来田里祸害的。
被村里人及时发现,抓住直接杀掉,挂在田边震慑。
不知能不能管用…
不只是桥安县这边盼着西瓜成熟,京都其实也有不少人在关注着。
一来是西瓜确实难得,炎炎夏日,谁不想来一块解解渴啊。
往年,都是东州府那边运过来。
但今年方家为了给桥安县让利,就种了几亩地,在东州府就消化了,根本没打算送到京都售卖。
所以,京都只能指望桥安县这边儿了。
二来,方玉在京都时候,也算特立独行了,他外放到桥安县,不少人私下总是说起。
他这大半年动作频频,算是实干型人才,很多人都想看看,桥安县在他手上会不会迅速脱贫。
三来,就是罗侍郎的夸赞了,所有阁老重臣们心里,桥安县都是挂了号的。
特别最近还出了一件事,也同罗家有关。
罗侍郎过寿,因为不是整寿,不想大操大办,所以,当日只请了几个同窗好友,还有同僚,到家里吃酒。
众人也知道他的脾气,没有送什么重礼,不过是些字画笔墨之类。
罗侍郎果然收下,在花园摆了酒席,同众人喝酒赏花闲话儿。
客人们的妻儿,则同罗夫人在后宅也摆了酒席。
几个同僚的孩子有七八岁的年纪,结伴到花园儿,给罗侍郎背诵祝寿词。
这在旁人家里,是件很高兴的事。
但放在罗家就有些不妥了,因为罗家的儿子天生痴傻,人人都知道。
这般简直有炫耀的嫌疑,是明晃晃给罗侍郎添堵呢。
结果,很奇怪,罗侍郎居然没有一点儿不高兴。
等着孩子们献诗之后,他笑呵呵赏了一些玉佩等小玩意儿。
然后,他就喊出了自己的儿子。
罗家大少爷今年也有十几岁了,但整个京都,见过他的人却是屈指可数。
今日突然亮相,众人仔细一看,都是心里觉得可惜。
罗大少爷身形不胖不瘦,也算挺拔的少年,长相更是随了罗侍郎,很是英气。
若是心智正常,也是各家姑娘的好夫婿人选。
但是…
不想,罗大少爷给众人见礼,说话应对,居然很是得体。
甚至,他还当场背诵了一首祝寿词,抑扬顿挫,声音清晰。
虽然不是自己写的,谈不上文采如何,但这绝对是石破天惊的难得,让众人差点儿掉了大牙。
不是说,罗大少爷只有三岁孩童的心智吗。
难道传言有误,还是寻得了名医?
有同罗侍郎亲近的友人,就开口问询了。
罗侍郎本来就喝得三分醉,又见儿子如此,几乎激动的红了眼圈儿。
“上次我请假半月,去了一趟桥安县,你们不是好奇原因吗?
其实,我就是去求一种醒神香。
这醒神香不知用了什么药材,嗅闻之后,头脑清醒,书写极快,就是写诗词都有超长发挥。
我家小儿睡觉时候,彻夜燃烧,如今不到三月,虽然不敢说,同常人无异。
但比之先前进步太多,实在是令全家喜极而泣。”
“当真有这么好的东西?”
众人都是听得惊奇,“怪不得大人当初特意跑去桥安县。”
“若是如此,别说跑一趟桥安县,就是天南海北也值得。”
“是啊,改日我也派人去善缘堂买一些试试。
最近正好在注释一本书稿,脑力不济,很是艰涩。
若是有用,可是轻松了。”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都是极感兴趣。
毕竟罗家大少爷这例子在眼前呢!
罗侍郎借机又让儿子默写了一首诗词,算不得字迹如何出色,但很是工整。
众人免不得又是夸赞,惹得罗大少爷笑的腼腆。
有人见此,忍不住心动。
罗家只有这么一个独自,如今算不得出色,但也不傻了。
若是能结成姻亲,家里女儿嫁过来不会受委屈,还有罗侍郎这个助力,岂不是一举两得。
于是,有人话里话外,就开始探问罗大少爷是不是定亲了。
罗侍郎心里别提多欢喜了,他安排这些,就是为了如此啊…
酒宴过后,消息就陆续传开了,有人当真去善缘堂买醒神香。
善缘堂照旧是限量供应,一人只能买一筒。
价格倒也不贵,一筒三两银子。
当晚就有人点燃,果然,冷冽的香气,让头脑很是清醒。
但若说多神奇,好像又不是一两日就能发现的。
于是,醒神香除了一些读书人在买,倒也不算火爆。
只是,罗家的后宅热闹,陆续有人来探口风,给罗大少爷介绍姻缘了。
罗夫人高兴的不成,认认真真挑儿媳妇了。
罗家忙这些的时候,桥安县瓜田里的西瓜终于成熟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获的狂喜
这样热闹的时候,怎么能少了方圆儿,她换了一套粗布衣裙,头上裹了帕子,好似普通村妇一般。
西瓜田里走一走,最熟最甜的一个就被挑了出来。
方玉直接在瓜田边摆上桌子,切开西瓜请商贾们品尝。
西瓜秧是空间里育好的,没少喝空间水。
后期虽然长在桥安县,但百姓们也当真会用心照管。
如今,一个西瓜足足三十多斤。
一刀切开,绿皮红瓤,看着就赏心悦目。
很多百姓还是第一次见,都是翘脚张望,喜欢的不成。
几个商贾,还有县衙里众人,包括徐昆、户籍、书吏,甚至是易先生等乡绅都一人分了一块。
一口下去,西瓜特有的清甜多汁儿,让所有人都幸福的眯起了眼睛。
几个商贾也是格外惊喜,“咦,这西瓜真是不错!”
方玉笑着点头,“我们桥安县,沙土地比较多,种粮食不成,种西瓜却最是合适。”
沈君泽也是得意,问向几个商贾。
“怎么样,各位,我没有骗你们吧?
这趟生意,稳赚不赔。”
商贾们都是欢喜,聚在一起商量过后,几人把原本二两一个的价格,涨到了二两半。
因为西瓜是整个卖掉,他们预计一个西瓜是二十斤,但如今最小的都有二十多斤。
比他们想象的品质要好的多,送到京都,一只轻易就可以卖掉五两银子。
所以,适当让利,换桥安县一个人情,以后说不得还有大用处。
果然,听说商贾们主动涨了价,百姓们都是欢喜之极。
“人家都说商贾们最是奸诈,咱们倒是运气好,摊上几个有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