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陈武等人都是应道,“东家放心,名单都有,再仔细核实一下就行了。
只不过,年礼要送什么。
这些贵客非富即贵,普通东西怕是看不中。”
方圆儿摆手,笑道。
“这样扬名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了。
年礼就送咱们铺子的东西,善缘堂这边送人参养荣丸,老人或者体弱之人吃了,会有一些轻微的改善。
另外再添两筒安神香,嗅闻能安睡一晚,这就可以了。
至于花想容,我准备了一些小瓶儿的香水,六种味道凑成一套。
都是量少,味道好,过年时候,客人们用完,保管会来采买。
另外,再添两盒子点心。
家里那边用兔毛做了一批刷子,上妆极好用,一套大小六把,正好装一盒子。
这般凑成四盒子,也就差不多了。”
朵五朵六都是听得笑道,“东家安排的太周到了,收到年礼的客人怕是要欢喜了。”
“当然要哄高兴了,咱们还指望给她们的荷包减肥呢。”
方圆儿毫不掩饰爱财的嗜好,敲敲账册,应道。
“家里正在准备人手,年后过了初八,就开始妆点后边的六间厢房。
到时候我会过来看看,争取达到一种效果。
进来一个乞丐,走出去一个仙女!
护肤护发,妆容盘发,从头到脚全套下来,不掏空客人的荷包,不放人!”
朵五朵六这次没有笑,正色应了下来。
虽然东家这话实在像玩笑,但她们知道这是真的。
果然,方圆儿下一句就道。
“全套护理妆容下来,除了费些心思,我们自家的东西,成本不过一二两银子。
但定价要定在二十两!
差价的十八两,够贫寒人家的孩子读书六年,够三口之家两年温饱无忧。
说起来,这也是一种劫富济贫了。
桥安县是三哥的第一步台阶,以后他还会走得更远。
家里帮不了他太多,但用银子铺路,绝对能保证他走得轻松一些。
另外,以后妆发护理流行开来,铺子里忙不开。
到时候还会派人上门去,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集合在一起,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哥即便不在京都,也不至于对京都之事一无所知。”
陈武等人一直跟着方玉,若是方家一定要分家,或者分个亲疏远近,他们都是要跟着方玉的。
听得这话,他们才知道,小姐的安排所谋多大。
“小姐英明。”
“英明什么,暂时还只能想一想,以后还要辛苦你们了。”
方圆儿收了账册,从荷包里拿了银票。
陈武是一百两,郭荣和朵五朵六都是五十两,没过来的陈安也是五十两。
“今年,你们都不能回梨花坳过年了,这算是过年的红封,买些喜爱之物。
年后忙起来,我会同三哥商量一下,定个规矩。
以后你们拿到的,只会比这个多,不会少。
家里从来不亏待忠心勤恳之人!”
“多谢小姐赏!”
陈武等人都是跪下磕头,他们如今有工钱,有分红,这般过年还有赏钱。
待遇简直太丰厚了!
说出去,怕是又要惹人眼红了。
众人说笑几句,又定了放假的日期。
因为二十个代培的学徒,都是有主家的,所以明日就放她们回去。
虽然没有工钱,但一人给一盒子点心,一篮子果子,一小罐花蜜,一条肉。
算是铺子上下同喜之意,图个过年的和乐。
正说着话呢,突然茅草来报信儿,“东家,后门外人有人冻昏倒了,力山扛了进来…”
“冻昏了?”
众人都是惊奇,虽然大魏如今算不得什么太平盛世,但京都天子脚下,还是要维护几分颜面的。
特别是马上要过年了,京兆尹的捕快差役们,不知道在街上筛了多少遍,有乞丐都撵出城去了。
“先别管了,救人要紧。”
方圆儿发了话,陈武去取风寒丸,郭荣去灶间端热粥,朵五朵六跟着茅草去忙活,因为…
冻到的人是个女子!
幸好,天色黑下来没有多久,又马上要下雪了,北风不算太冷。
女子很快就被救醒,喝了一碗热粥,听说身边围着的人都是铺子的管事。
她直接就跪倒了,求肯给她一个活命的机会。
不必说,这又是个苦命女子,寡妇没孩子被婆娘撵出来,娘家存不住脚儿,听说善缘堂收女子做学徒,就走了将近二百里赶来的。
一个单身女子,在这样的寒冬,硬生生走了二百里。
没有被野兽吃掉,没有被坏人掳走,当真是幸运了。
裴三娘想起自己的遭遇,感同身受,就有几分心软,望着东家,盼着东家点头。
金河县的药铺先前也收了不少这样的可怜女子,如今看来也都得用忠心。
但这里可是京都,人心诡诈,善缘堂和花想容如今又是风头正劲。
万一谁存了坏心,想要混进来,留待以后做个手脚…
方圆儿想了想,就道。
“年前铺子太忙,收人也是累赘。
不如先送去城外沈家庄子去,安顿下来。
年后再安排吧。”
这是留人了,但是不是收徒,还要再决定。
那女子还有些懵,裴三娘已经提醒她赶紧磕头道谢了。
第二日一早,这女子就被送去了沈家庄园。
就如同方圆儿顾虑的,善缘堂和花想容都太扎眼了,突然送个女子出城,自然逃不过旁人的心思。
于是,渐渐就有善缘堂收容孤苦女子做学徒,教授活命本事的说法传了出去。
年前这几日,几乎总有女子求到门前。
方圆儿交代几句,但凡有这样的,都送去沈家庄子。
她已经去桥安县同沈君泽通过消息了,庄子上专门倒出两处院子安顿这些人。
她们到了庄子,进院子就不能乱走了,因为香皂作坊就在庄子里。
但庄子上,也不会少了她们的吃用之物。
好似一切真要等到年后再说,好似当真是前程有靠。
岂不知,朵一和朵二扮成了逃婚的姑娘,也住了进去,就进监视甄别这些女子的底细和品行。
第四百零七章 方家的便宜不好占!
忙忙碌碌中,又一个大年终于来临了。
家家户户照旧是把一年中积攒的好东西,都拿了出来。
日子好过的,就杀猪宰羊,日子难过的,也要送一只公鸡去见阎王爷。
在淘气的孩子,这样的时候,也不会被长辈责骂。
兜里揣上几块糖,或者几块点心,抹着鼻涕,满街的疯跑。
偶尔有运气好的,家里亲朋有出手大方的,给孩子们带点鞭炮回来。
那这小子就会立刻跃升为孩子中的风云人物,走路都要昂着头,等着冷风灌鼻孔。
孩子的快乐总是这么简单,这么容易达成。
梨花坳里,妇人们忙碌着整治饭菜,老人和男人们凑在一起闲话儿。
说说今年的收成,再说说明年田里种些什么。
有汉子叹气,小声说道。
“这两年,方家不领着大伙儿种西瓜了。
咱们自己种出来的,太小了,也不算甜,根本买不上价钱。”
旁边蹲着一起烤火的兄弟也是点头,应道。
“是啊,以前那么多行商跑来抢着买,如今都没人问了。
送去城里,一个西瓜二十文都卖的不好。”
“我听说,方三爷做了县令,教那地方的人种西瓜,都卖去京都了!”
“你在哪来听说的?这话当真?”
“秋日时候,我去城里酒楼送菜,听那些小伙计说的。
小伙计好像是听京都那边来的客人说的…”
“这也太没良心了,放着自己的乡亲不帮,反倒去帮外人!”
“就是,方里正还说年岁大了,种不好西瓜了。
原来是送给儿子做人情了…”
众人越说越有几分气恼,想想当初跟着方家种西瓜的时候,几乎什么都不用管,一年就有几十两的进项。
如今,方家撩开手不管了,他们自己种,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虽然是下一样的粪肥,一样的田地,一样伺弄,就是种不出那么好的西瓜了。
当然,也就卖不出什么银钱了。
就好像到嘴的肥肉,怎么也吃不到了。
“明日去拜年的时候,咱们同方里正说说。
做人不能这样,这不是忘本吗?”
“都给我闭嘴!”
一旁的老汉听着儿子们越说越没样子,就敲了烟袋锅儿呵斥道。
“做人要讲良心,方家不欠你们的。
种西瓜赚银子,人家拉你们一把是情分,不拉一把也是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