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再说,你们也不想想,方家为什么就恼了?”
  几个年轻汉子闭了嘴,互相看看,眼里都有几分后悔。
  其中一个小声嘟囔了一句,“爹,当初那件事是冯家不对,跟我们没关系啊。”
  “怎么进没关系?”
  老汉黑着脸往烟袋锅儿里续烟丝,叹气道。
  “若不是仗着方家太好说话了,对大伙儿太好了。
  冯家那老婆子敢把方家姑娘推倒了?
  还不是觉得方家人和气,就是怎么出格子,方家也不会怪罪,这才蹬鼻子上脸了?
  人家姑娘也是个苦命的,好好的闺女遭了难。
  这村里谁心疼了,谁念着方家的好,少说人家闺女一句闲话儿了?
  人家闺女就是绕个路回家,发现着火,好心喊一声,都能被怪罪!
  冯婆子推人的时候,你们怎么没人帮一把?
  要我说,方家气恼就对了。
  我闺女被这么欺负,我别说不搭理你们,我都想一把火把村里都烧了。
  忘恩负义的东西!”
  几个年轻汉子都是听得脸红,不敢在说话。
  当初他们确实背后没少说闲话儿,但那时候大伙儿都在说,他们只是跟着,到底没什么恶意。
  可惜,他们不知道,世上能伤人的,可不只是刀枪,还有流言!
  老汉吧嗒两口烟袋锅儿,吐出一口青烟,叹气道。
  “你们都老实呆着,别听村里那些人瞎说,好好种地过日子。
  方家虽然恼了村里人,但到底狠不下心,当真什么都不管。
  你们看,今年庄园里不是找了村里妇人去拾掇,梨园也在村里找人手打理。
  村里孩子也照样在方家学堂读书,没收一文钱的束脩。
  只要大伙儿再坚持两年,听话,做好本分。
  方家有事多帮忙,方家慢慢消了气,肯定不会不管大伙儿。”
  “爹,你是说方家还会带着大伙儿发财?”
  一个汉子眼睛发亮,显见很是盼望。
  老汉瞪了他一眼,说道。
  “我可说不准,这村里万一真有不开眼的,仗着一村乡亲再去惹恼方家,兴许方家都要搬走,投奔做官的儿子去了。
  还带着大伙儿发财,连影子都捞不到!”
  几个汉子想想,确实有这个可能。
  谁家出了做官的儿子,还要留在小山村里呢。
  他们脸色都是不好,就好像聚宝盆要长腿跑了。
  “你们啊,人心不足啊,以后敬着方家,别总想着工钱,有事时候多去帮忙。
  方家不会亏待你们!
  我这么大年纪了,活不了几年,以后就看你们自己了。
  把心摆正了,别总想着占便宜,才能真的占到便宜!”
  几个汉子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但对老爹还算孝顺,赶紧应声…
  不远处的方家大院儿里,因为过年,主子们都从“城里”回来了。
  院里院外难得的热闹之极,四处都是饭菜香气。
  赵金莲和方老汉亲手给所有人发了红封,从朱盛夫妻到花一等小厮,都没落下。
  方家一向是大方的,如今家里更是不缺银子。
  虽然院子没变,老老少少依旧是原来的穿戴。
  但空间里一根楠木就是千两银子,方老二没有都教到老娘手里存钱匣子。
  只给了两成,但这么久也积攒了几万两了。
  这会儿,想着一年到头,他们不太在家,都是众人忠心勤快,帮忙撑着家里家外。
  这红封就比众人想象的,多了不少。
  于是,人人都笑开了花,这个年过的更是热火朝天了几分。
  二十九这日,家里上下都聚在大院儿吃了一顿饭。
  算是主子把众人的辛苦看在眼里,银子是该得的辛苦钱,这顿酒就是精神上的肯定和抚慰了。
  朱盛、杨老爷子等人同主子们坐了一桌儿,梨花白开了一坛子,众人都是喝得痛快。
  朱盛等人已经习惯主子这等宽厚仁义了,杨老爷子等人还有些受宠若惊,提起投奔方家,都是庆幸之极。
  大年三十,祭拜了祖先,方家老少吃团圆饭,守夜,放鞭炮煮饺子。
  大年初一早晨,方家大门打开,拜年的人就陆续上门了。
  第四百零八章 否极泰来
  同辈儿的老爷子拱拱手就罢了,被方老汉迎到屋里喝茶闲话儿。
  晚辈和淘气小子们就跪地磕头了,淘气小子们被塞了满口袋的点心糖果,一人还有一把铜钱。
  这么丰厚,以至于淘气小子们乐的大白牙明晃晃。
  魏先生一家如今都住在一枝春,学堂里休了年假,他们一家也被请过来,一起热闹一下。
  陆续又有学童的父母亲长,带了学童们来给先生磕头,给方家磕头。
  闹到中午时候,方玉的同窗们也来拜年,不方便来的,就打发了家里管事过来。
  整整一日,方家的院子就没安静过。
  酒席安排了一桌儿又一桌儿,灶间的煎炒烹炸就没断过。
  好在,方家年年都是如此,众人都习惯了,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山上叶家小院儿也同样很热闹,往年只有家里人,如今 多了九阳道长师徒几个,当然更有年味儿了。
  有空间这个作弊器在,方圆儿给家里人都安排了一套新衣新鞋。
  过年吃饺子,穿新衣,这可不是小孩子的专利。
  应该说是所有从小孩子过来的人,深刻在记忆里的喜悦。
  不穿新衣衫,不吃饺子,怎么叫过年呢。
  九阳道长师徒几个,难得过了一个完整的年。
  这完整包括从小年开始的蒸枣馒头,打扫卫生,洗刷被褥用物,祭灶王爷,杀猪宰羊,包冻饺子。
  直到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抱着哪吒讲故事守夜。
  初一早晨的拜年磕头,压岁红封,五彩饺子摆满桌儿。
  师徒几个高兴的是日日合不拢嘴,怪不得看蒋子杰来了就不愿意回去。
  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个家的氛围啊。
  这才是人间烟火,才是喜怒哀乐,人生百态。
  哪吒一身红缎子袄裤,头上冲天辫,脖子上挂了赤金的项圈,他又长得白胖,怎么看怎么喜庆。
  这个抱一抱,那个背着满院子飞两圈儿,惹得这小子笑声咯咯,谁听了都觉得,一年的好兆头。
  当然,他的压岁红封,也是接了一个又一个,直接成了一个小富翁。
  这小子恨不得抬着下巴,鼻孔望天。
  一副天下无敌,任我横行的模样。
  结果,他成功引起了老娘的注意,红封都被收走了。
  美其名曰,帮忙保管。
  不得不说,无论哪个时空,哪个朝代,老娘的手法都是统一的,强硬又管用。
  哪吒委屈的不成,搂着师祖的脖子,好像天塌一般。
  结果,方圆儿到灶间忙碌的时候,九阳道长就变戏法一样,塞了徒孙一只荷包。
  荷包里,装了半下金瓜子。
  哪吒的小脸立刻多云转晴了!
  而众人有样学样儿,这个是一把银花生,那个是一串打成水果模样的银锞子…
  最后,以叶天逸的一串小金锞子收尾。
  哪吒当时就跑回了东院儿,一头扎进空间,把这些额外收入塞进了小金库。
  他倒是也知道好赖,知恩图报,葡萄架上的紫葡萄,摘了两串当回礼。
  甚至还提着水壶,灌了满满的泉水,一并带了出去。
  说起来,他送泉水这事儿,还是偶尔听来的。
  京都的善缘堂,因为卖香皂方子,引出的纠纷,最后以干花瓣和稀释过的泉水,证明了同样的房子,用料不同,效果大有不同。
  当时的泉水,分了几壶给了买主做添头儿。
  结果,无心插柳反倒惹得柳树成荫了。
  之后,善缘堂登门的客人,其中有一半不是买成药,或者再买成药之后,都会问一句。
  “今天舍泉水吗?”
  陈武为此很是头疼,报到方圆儿那里。
  方圆儿倒是不在意,告诉陈武,“隔三差五会有,具体谁能拿到,随缘。”
  于是,力山夫妻偶尔回去洞天福地,就会提一桶水出去。
  第二日,若是有人到铺子里问询,就会好运的得到一壶。
  当然,这人是铺子的客人。
  可不是随便一个路人去问,就能得到的。
  否则善缘堂的门槛都被踏破了!
  而得了泉水的人,会提着水壶飞奔回去,送给主子。
  最后这壶水,也许就是几个老友一起品茶的主角。
  为此,每次家里女人们用香皂,男人们都会忍不住说一声,暴殄天物。
  因为那么好的泉水,泡茶的极品好东西,为了做香皂,不知道浪费了多少。
  哪吒总是听空间里众人说起,他的小小心眼儿里,其实也不觉得他常洗澡的泉水有什么金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