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方圆儿开口邀请,众人都是高兴。
  上次还不熟悉,方圆儿没请他们吃饭,但临走时候,可是一家给了二斤白米,请他们多照顾三个小子。
  那米可是真香啊,各家都留着喂孩子了。
  这次居然能被邀请一起吃饭,哪怕没有旁的,一人一碗饭也足够他们解馋了。
  说笑几句,众人就到了日升住的小院子。
  院子不大,被三人拾掇的很干净。
  方圆儿趁着村人还没到来,几乎把灶间和一间厢房填满了。
  白米,细面,果子,能长久保存的木耳大枣等干货儿,还有一些常用的丸药,简单的洗漱用品。
  日升欢喜的,一口小白牙就没收起过。
  这会儿,日头已经半落了。
  村里老少百十号,加自家人也是不少。
  方圆儿迅速定了菜单,打算炖两锅菜,蒸白米饭,空间里还有一些馒头、肉包子应急。
  论起炖菜,豆角炖土豆排骨是首选,白菜豆腐五花肉是第二。
  但村里老人家要坐一席,还要炒几个菜才好。
  第五百四十二章 落脚儿很简单
  没过一会儿,山林和日耀就兴冲冲跑了回来。
  原本同往日一般去打渔,哪里想到一到岸边就听说家里来人了。
  俩人鱼获都不要了,直接跑回来,结果满院子的人让他们高兴疯了。
  “神主!校长!”
  方玉正同日升说话,方才渔村的小孩子教他先生是有原因的。
  村里小孩子如今在晚饭后,都要过来跟着他们学半个时辰的写算。
  如今也有半个多月了,孩子们都会写自己名字了。
  日升几个的想法很好,他们也不要束脩,这里的沙土和树枝多的是,先简单教学。
  争取让村里孩子都会简单写算,足够应付日常卖鱼和生活。
  若是遇到好苗子,他们就再多教一些。
  无论到哪里,读书人都格外得尊重。
  渔民们没想到,三个普通小子,居然都是能写会算的好手。
  惊喜之下,都带了家里孩子来拜师,偶尔卖大宗鱼获的时候,也请三人帮忙。
  这帮助他们很好就在村里扎了根儿,生活的如鱼得水。
  方玉拍拍山林和日耀的肩膀,“刚才听日升说了很多,你们做的都不错。
  一会儿,家里要宴客,请渔民们吃饭。
  你们准备一下,再去各家说一声,礼数尽到了。”
  “是,校长。”
  山林和日耀被夸赞,都是欢喜兴奋。
  两人跑去,拿回鱼获,又挨家去喊了一声。
  没有一会儿,渔民们就带了三分羞涩,端着家里煮的海螺,蒸的海鱼等上门了。
  结果,大锅的炖肉,还有满桌儿好菜好酒,让他们都是有些愧疚拘束。
  按理来了贵客,他们应该好好招待。
  但无奈家穷,还要贵客整治酒菜招待他们,这真是不成体统。
  方玉同百姓打交道简直太有经验了,毕竟整个桥安县百姓都待他像亲人一般,谁也不觉得隔阂陌生。
  这会儿,他站在门口,笑着把众人迎进来。
  众人带来的鱼虾直接摆到了桌子中间位置,他更是拱手行礼同众人道谢。
  “各位父老乡亲,我是山林、日升和日耀三个小子的先生。
  这三个孩子年岁小,又跑到这么远来闯荡,我们家里很是担心。
  不想他们有幸遇到了各位,对他们照料有加。
  我一直很是感激,苦于没有机会谢过各位。
  正好今日到此,备了一些简单饭菜,请村里老少乡亲们不要嫌弃,一起吃喝热闹一下。
  也算是我们家里谢过各位乡亲,以后咱们常走动,一定越来越亲香!”
  渔民们一听,方玉是日升等人的先生,却没有一点儿读书人的清高模样。
  待他们说话又这么亲切,这么客气。
  众人都是放下了紧张,纷纷摆手说道。
  “先生客气了,我们可没帮什么忙,倒是小先生们在教娃娃们识字呢。”
  “小先生们还帮我们卖鱼获,可是不会再被镇里那些铺子骗了。”
  这般说着,众人就落了座。
  村里不过二十户人家,老人七八个同方玉做了主桌儿。
  其余七八个汉子同山林日耀日升,还有力八多、山叔一起坐了。
  面对大碗大盘子里盛的肘子,排骨,烧鸡,清炒的新鲜菜蔬,还有香味冲鼻子的好酒。
  无论老少,渔民们都下意识咽了口水。
  方玉赶紧招呼他们,“我们赶路一日,实在是饿了,大伙儿想必也是忙了一日,咱们先吃。
  吃饱了再慢慢喝酒说话也不迟。”
  说着,他就动了筷子。
  渔民们互相看看,也是跟着吃了起来。
  初始,众人还想客气一下,但饭菜实在是他好吃了。
  一辈子都不曾体验过的美味,让他们把所有矜持都忘了。
  筷子纷飞间,谁也没空儿说话…
  另一边,灶间门口,方圆儿带了杜鹃也在给妇人孩子们盛炖菜,发馒头和包子。
  家里没那么多陶碗,方圆儿索性让妇人们回家拿了,把炖菜都分了下去。
  这般,就是家里有不方便走动的老人,不好过来,也能跟着解解馋。
  妇人们眼见自己的大陶碗里,盛的不再是海带汤和鱼虾,而是鸡肉蘑菇,五花肉和豆角,都是激动坏了。
  特别是雪白的馒头和肉包子,简直过年时候都吃不上一次。
  有人当场就红了眼圈儿,连连道谢。
  小孩子们蹦跳着,闹着立刻就要吃,妇人们却有些犹豫,舍不得就这么吃掉。
  方圆儿见这样,就道。
  “嫂子不要舍不得吃,今日只是热闹一下,明日我家里人还要过来走动。
  到时候还要开酒席,还有馒头。”
  “当真?”
  妇人孩子都是高兴坏了,有的妇人还有几分矜持,脸红说道。
  “让夫人笑话了,实在是这样的细粮太少见了。
  大孩子吃了,家里小的就吃不到了。”
  方圆儿怎么会明白她们的为难,方家原本日子难过的时候,方老大在外边做工。
  有一日得了半个馒头,他硬是留了两天带回家给妹妹吃。
  “嫂子别这么说,家家女人都这样,孝顺老的,还要照顾小的,其实最苦的是自己。
  我们家里人留在镇里,还没过来。
  车队里带了不少细粮,到时候再给嫂子们分一些。
  只不过,毕竟东西有限,大伙儿不要传扬出去,万一引来别处的乡亲。
  不给不好,给了,咱们自己就不够分了。”
  “好,好,夫人放心,我们一定不说。”
  方圆儿生怕今日这顿饭菜,让村人出去显摆宣扬,惹得外人注目。
  毕竟他们一家的行踪,不好大张旗鼓,让所有人都知道。
  果然,听说要分细粮,妇人们立刻点头如捣蒜了,恨不得把嘴巴缝上。
  男人们这会儿已经吃的差不多了,杜鹃给他们添了一些菜。
  男人就开始端起酒碗,敞开了话匣子。
  方玉为人亲和,懂民生疾苦,没有官架子,同老渔民们说得很是投缘。
  而力八多天生勇武,同汉子们掰腕子,说捕猎,也是热闹的吵翻天。
  妇人们回家送了炖菜,也跑回来同方圆儿闲话儿。
  这个说明晚带方圆儿去赶海,抓小螃蟹做蟹酱。
  那个说,她知道哪里能捞到珍珠,到时候让男人们划船,一起去玩耍。
  小孩子们吃饱喝足,老老实实蹲在旁边听热闹。
  偶尔有两个特别好学的,在地上划着昨日学到的生字。
  哪吒和七斤八斤就闲不住,闹着要去海边玩耍。
  方圆儿担心他们没人陪着,容易淘气惹祸。
  于是,她就喊了杜鹃进灶间去切西瓜。
  第五百四十三章 意外收获
  两桌儿添上满满两大盆子,妇人孩子这里也是一样。
  这里几乎是大魏的最东南了,守着海边,别说内陆的吃用之物,就是内陆之人都极少见。
  如今不只见了这么多,居然还有内陆的果子可吃。
  所有人都是兴奋了,有个经常到镇里的老渔民,捧着西瓜,像捧着什么宝贝,激动说道。
  “我在镇里,听说书先生说过,这西瓜只有京都的贵人才能吃到!”
  众人都不敢下口,齐齐望向方玉。
  方玉笑道,“说书先生夸张了,如今京都之外有个县城,几乎所有田地都种的这西瓜。
  京都里,几十文就一个,普通人都吃的上。
  只不过,你们这里太偏远,运过来,着实费了一番力气,才金贵一些。”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再看方玉去了帽子,脱了外衫,挽了袖子,同他们一桌儿吃喝说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