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方圆儿瞧出这爷俩儿有隐瞒,但也没追问,只给了儿子一个自行意会的眼神儿。
  哪吒笑的讨好,赶紧给老娘夹了一块鸡腿肉。
  侯老爷子把这一家三口的神色看在眼里,心里忍不住叹气。
  玉皇顶上那个老牛鼻子,怕是要高兴了。
  很快,饭菜上齐,众人边吃边说笑。
  方圆儿惦记布料,就道。
  “要早些派人去附近州府寻布料了,作坊明日就要开工,手里的布料怕是只够用几日的。”
  叶天逸点头,“早就派人去了,过几日就能往回运了。”
  方圆儿算着日期,还是来不及,于是就道。
  “行,我这里若是等不及,我让家里帮忙想想办法。
  先送些过来应急!”
  夜天逸想起营地里那山大一堆的粮草物资,对方家的运送能力,半点儿怀疑都没有。
  方圆儿就说明日送一条河水,一座山过来,都不是玩笑。
  “记得算了银子给你们家里。”
  “都是小事,不用计较那么多。
  再有半月就会有大雪,如今当务之急就是赶出几万件袄裤来。
  另外,住帐篷过冬还是太冷了,兵卒容易生病。
  是不是该商量一个办法?”
  方圆儿下午时候,带着朱红核算人工用料进度这些,想到过冬,不只要穿得暖,还要住的暖,这就需要烧柴,需要暖和房子。
  她突然就有些心疼叶天逸,谁都听着九殿下带领十几万大军,所向披靡,如何威风。
  岂不知,这十几万张嘴要吃喝,要穿戴,要住,加一起简直是山一样沉重的负担。
  叶天逸剥了一只虾仁,放到她碗里,应道。
  “有些眉目,但朝廷之人在附近,不好动手。
  否则被他们探知底细,我们再难讨到便宜。”
  方圆儿一口咬去一半虾仁,含糊应着。
  “城北不是有城防兵的营地吗,住个一万人不成问题吧?
  还有今日吴叔去租用院子,听说很多人家先前怕被战火波及,都跑去京都了。
  留下很多空院落,整个城里足有几十座,再塞一两万人也成。
  至于剩下的人,可以在附近寻个朝阳的山谷挖地窨子。山谷可以挡风雪,地窨子上边还可以扎帐篷。
  不过,我只是这么设想一下,具体地窨子怎么搭,怎么安全,可以容下更多人,还要找人问问。”
  叶天逸点头,添了一碗饭,很是自然应道。
  “我也是这么打算,云州,附近几州,也要分兵。
  这样,城里城外屯兵六万左右,应该能安排下。”
  “什么时候分兵,我这里要尽快缝棉衣裤了。”
  两人说的热闹,叶天逸没有隐瞒,也不觉得同女子议事有何不妥。
  方圆儿的见识谈吐,更是比普通男子都要出色很多。
  两人商量家常一般,就把十几万大军的安顿解决了。
  侯老爷子同刘大夫对视一眼,都是羡慕。
  若是与玉泉谷只有这么一个好女子,他们也不至于这么多年,受苦受难。
  这般想着,侯老爷子看向徒孙的眼神就带了几分嫌弃。
  抓到一个空闲,他就同方圆儿说道。
  “丫头啊,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女子,给你刘大哥介绍一个。
  不必同你这般聪明能干,比得上你一半就好。”
  刘大夫脸色红透,拼命摆手。
  “师祖,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找什么媳妇儿?
  别耽误人家姑娘…”
  “不成,你还不到四十岁,怎么就年纪大了?
  娶个媳妇儿照样生孩子!
  你要是不行,就说话,我给你配一副药方…”
  侯老爷子一辈子洒脱,缘分二字挂嘴边,这会儿居然要压着徒孙找媳妇儿了,可见是羡慕狠了。
  他真怕回去之后,见到九阳道长,忍不住夸赞方圆儿几句,但又实在不想看到那老道士得意…
  刘大夫真是扛不住了,胡乱扒完半碗饭,就赶紧跑掉了。
  “没出息的东西!”
  侯老大夫气得吹胡子,方圆儿赶紧劝道。
  “老爷子别心急,还是缘分没到。
  您放心,我们家在京都也不少生意,聪明懂事的姑娘躲着呢。
  等以后,我一定给刘大夫寻个好的。”
  “当真?那就托付给你了,我们玉泉谷可就指望这事儿了!”
  “好,好,我记得牢牢的。”
  老爷子这才放心,欢喜之下,多吃了一碗饭才放下筷子,末了还得遛弯,省得晚上胃里不舒坦…
  第二日,招聘的女红陆续报道,被分批带到了四座一排院子。
  院子门前都被挂了木牌子,从一到四,标记的明白。
  女工们按照工种,分了不同颜色的牌子,牌子上有号码。
  以后一个月,无论是干活儿熟练,吃饭,领工钱,都要拿牌子对工号。
  当然活计不好,被挑出问题,也同样要按照号码扣钱。
  二三号院子最大,里面小院子也多。
  女工们分了队伍,每十人一个工长。
  工长就是梅兰竹菊等几组姑娘们,负责协调工序,处理一切琐事,也负责检查质量。
  就是吃饭,睡觉,她们也都会同女工们在一起。
  这样方便管理,也有防备之意,小心无大错。
  女人多了,总是吵闹又杂乱。
  方圆儿没有参与安顿,完全扔给了姑娘们负责。
  她则带了春桃和几个半神族人,通过空间,去了京都,通州,甚至是沈家的北地县城。
  但凡能买到的布料,都被一扫而空。
  不说花了不少银子,这实在是个卖力气的活计。
  一家家布庄和绣庄等跑下来,收获也是很丰厚。
  粗棉细棉等等加一起,这家三十匹,那家五十匹,凑了有三千匹。
  起码够几日用了,但方圆儿算算近卫军的人数,咬咬牙,给培训的小子们也放了一日的假。
  这些小子们回去原本各自的州府,也不用他们行动,只起到一个定位作用就行。
  真正带了银子去采买的,还是春桃等这些姑娘们。
  疯狂采买一日,汇集在一起。
  趁着晚上,方圆儿再去连人带布匹都接回来。
  这般果然效果更好,一日又买进了一万多匹。
  未免惹人注意,方圆儿及时收了手。
  第六百四十七章 军服圆滚滚
  第一日,女工们都不算忙碌。
  帮忙整理库房,各种布匹针线棉花都要入账,统一指出。
  有队长演示教授每人要做的活计,甚至在各个院子中间,都指定了专人,做到每一步出问题都能迅速发现。
  几个女工被选出来,缝制第一批棉袄棉裤,棉鞋。
  式样是方圆儿同春桃、叶迟等一起商量决定,同外边有些不一样。
  普通棉袄一般用棉花半斤左右,但总要掺一些旧棉花,更挡风保暖。
  但这次方家送的都是新棉花,所以,方圆儿把重量加到 了八两,而且领子加高了一寸半,正好把脖子都护在里边,不怕灌冷风。
  袖口和衣襟下摆都要添加布带子,抽紧之后,更保暖。
  棉裤用棉六两,裤脚位置裁剪的紧窄一些。
  棉鞋改成二两棉的半截靴子。
  这样棉裤塞到靴子里,冬日行走不怕灌雪,也更方便。
  这样一套下来,普通兵卒,一人用棉一斤六。
  二十万棉花,几乎就可以把全军都换了冬装。
  即便有些缺口,也不怕,随便在各州府采买一些就够了。
  方圆儿还计划着,要做一批棉帽子和棉手套。
  不能每人一套,起码也要有两三千套,供给夜晚巡逻值守的兵将。
  否则寒冬的夜晚,足以把耳朵冻掉。
  没有伤在战场上,却被北风坑害了,方圆儿不允许。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没有机械化,女人们手头的功夫真是熟练又神奇。
  上手做示范的几个女工,都是春桃等人亲自挑选出来的小队长。
  看着各个羞涩少言,但动手干活儿时候就见真本事了。
  叶迟往那里一站,都不用仔细量尺寸,负责裁剪的三个女工只看了几眼,就动了剪刀。
  一人剪刀棉衣,一个剪棉裤,一个剪鞋面子。
  眨眼功夫,布料就裁剪完了。
  立刻有三人上前飞速的絮棉花,然后转给第三道工序,四个女工简单缝针固定棉花,四个女红一人一块负责包边儿,再给到另外两个人负责缝合成型,最后两个人缝上布带子…
  从头到尾,一套成品棉衣裤,送到方圆儿手里,只用了半个时辰。
  所有人都是惊讶,要知道平日一套袄裤做出来,怎么都要两三日功夫。
  可如今一顿饭功夫就成了!
  女工和春桃等人都是兴奋,方圆儿却知道,这速度还是有些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