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但也不怕什么,以后熟练度和配合度还能提高。
  叶迟笑嘻嘻说道,“这样算下来,十几个人半个时辰能做一套袄裤,几百女工,一天就能做出几百套!”
  方圆儿摇头,“不是这么算的,若是这个速度,怕是整个冬日过去,还有一大半兵卒没有穿上袄裤呢。”
  但她也没有解释,到底要怎么算才正确。
  “你先去换一下,我们看看哪里需要改进。”
  “好!”叶迟兴奋的抱着袄裤进了屋子,不过片刻,他就出来。
  灰色的粗布,包裹了新棉花,显得很是笨重,不够平整,但怎么看都足够保暖了。
  叶迟举手,下蹲,又动动脖子,抬抬腿,很是满意。
  “将军,新袄裤真是不错,不用担心冻脖子了!
  而且这衣袖裤腿最好,不钻风!”
  方圆儿也没什么顾忌,上前仔细检查了一下。
  想比远比腰上扎布带子,这棉袄像个倭瓜一样,不算利落,但却像叶迟说的一样,不钻风。
  冬日里,漂亮是次要的,保暖第一。
  先解决了燃眉之急,以后再看看是不是添加腰带。
  “好,袄裤就按照这个定版了,即刻开工。
  靴子也赶紧打板,发出去。
  回收时候一定要检查好,不允许偷工减料。”
  “是,将军。”
  所有人都是听令,开始忙碌起来。
  叶迟则一刻也不停留,跑去城外大营显摆了。
  叶天逸刚刚送走于丞相等人,近卫军没有把柄可抓,可以说无欲无求,进可攻退可守。
  于丞相再奸诈,也有些无奈,想必再胶着两日,就会有结果。
  众将正在帅帐里闲话儿,叶迟就像一个棉球一样“滚”进来了。
  “殿下,方将军那边的新袄裤做好了,您快看看!”
  众人都是忍不住站了起来,毕竟天气一日冷似一日,兵卒们还穿着单衣呢,只有值夜的人手才有袄裤。
  今日,礼部的两个官员还提起这事,试探是不是缺衣少棉。
  没想到,眨眼间,方将军那边就把新袄裤鼓捣出来了。
  一个将军摸着叶迟的胳膊,拍拍后背,很是满意。
  “这新袄真厚啊,冬日再冷也不怕了。”
  有一个仔细,比了比领子,笑道。
  “这个好,比原来的袄子保暖。”
  “方将军就是厉害,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到了。”
  “女子就是周全,就算打仗不如我们男子,但掌管后勤当真是太合适了。
  还是殿下慧眼识英才,方将军可是大魏第一个女将军。”
  叶迟偷偷瞧着,殿下虽然没说话,但嘴角弧度还是弯了起来,显见因为方将军,与有荣焉。
  他于是也抬头挺胸,把所有袄裤细节都解释了一遍,然后说道。
  “我说一日能缝制几百套,方将军还嫌慢呢。”
  “几百件还慢?”
  众人更是惊讶,“难道要一日几千件才成?”
  叶天逸也是惦记,简单吩咐几句,就回府衙去了。
  正好碰到方圆儿骑了大黑从作坊回来,身后跟了哪吒,领着五个半大丫头小子。
  “这是新添人手了?”
  方圆儿点头,跳下大黑的背,扶着叶天逸的手往里走。
  “是啊,家里送来的,都是力叔他们一族的,有几分力气。
  以后留在身边,带一带,也是好帮手。”
  “好啊,哪吒也有几个玩伴儿。”
  叶天逸是知道半神族的,甚至他都有半神族的血脉,只不过没有显现出来罢了。
  平日力八多和力虎等人,跟随方圆儿,也多有显露力大无穷。
  他没有忌惮,反倒因为有他们追随方圆儿母子,而更安心。
  这也是方圆儿愿意同他半公开秘密的原因。
  论气度,叶天逸绝对不缺,也让她多信任几分。
  第二日,叶天逸晚了一会儿出城,陪着方圆儿到作坊走动。
  有了昨日的磨合,女工们都明确了自己负责的活计。
  几十件棉衣缝制下来,都是熟练之极。
  毕竟重复单一的工序,实在算不得多难,唯一能提提升的就是速度了。
  第六百四十八章 谈判的僵局
  叶天逸同方圆儿只站了一刻钟,面前忙碌的女工,就裁剪二十多件棉袄,一日下来,最少就是几百件。
  而这样的裁剪女工,足足有几十人。
  叶天逸从头走到尾,眼见一套套袄裤检查过,就被扎上不同颜色的标记布条,捆的整齐,只等运到军营就能套在兵卒身上。
  他心头火热,少有的激动,紧紧握了方圆儿的手。
  “你还有什么神奇的本事,我不知道?”
  “那可多了,”方圆儿笑的得意,挠挠他的手心。
  “但是我太懒了,不碰到事情,我也想不起来。
  说实话,你身边可用的人还是太少了。
  否则我才不出这个风头呢,每日只琢磨三餐吃什么,多简单多省心啊。”
  叶天逸叹气,无奈又欢喜。
  旁人眼里,天大的功劳,在她这里只是麻烦而已。
  说到底,若不是意外同他结缘,生了哪吒,这个小女人怕是更喜欢一辈子窝在家里,平安喜乐过日子。
  什么天下大事,什么荣华富贵,她都是不屑于理会的…
  “谢谢,辛…”
  方圆儿抬手捂住了他的嘴,小声拦了一句。
  “别说辛苦,我不觉得辛苦。”
  叶天逸拿下她的手,亲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惠州城外多山,虽然不是险峻高山,但挡个风雪还不成问题。
  先前接收物资的小山谷就很合适落脚儿,陈大海借口挖地窖,挪了一批人手过去。
  扎上帐篷,化开地面就预备挖地窨子了。
  幸好,军营里最不缺的就是年轻有力的汉子了。
  即便冬日下铲子铁锨很艰难,但扔下去三千人,一日一百多座地窨子还算容易。
  一个地窨子住十几人,也不拥挤。
  可出了力气,这饭量就建涨。
  大营那边赶马车送了饭菜过来,一桶桶白米饭,白菜炖豆腐,所有人都是甩开腮帮子吃的痛快。
  带队的副将边吃边看着兵卒们,忍不住笑骂道。
  “幸好,殿下拿白米换了不少粗粮,否则真是养不活你们这些饭桶了!”
  有兵卒笑嘻嘻应道,“将军,城里那些大户人家,不是跟缩头乌龟一样,死活不肯露面,还喊着家里也缺粮吗?
  这怎么同意换粮了呢?”
  副将冷哼,骂道。
  “那都是一群只想占便宜的老狐狸,打量咱们殿下好脾气,不愿多杀人呢,才敢这么嚣张。
  不过咱们殿下也不是软面团!
  找你要粮食,你不给,如今用这么好的白米换粗粮,你再说没有,那就是同禁卫军为敌了。
  虽然说,都是大魏的子民,咱们有威风不好对着自己人使,但这种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咱们可不介意给他们整理一下家当,是不是?”
  “是!”
  兵卒们都是笑起来,整理家当就是抄家,这可是肥差!
  那副将摆摆手,“咱们殿下以后是要做皇帝的,杀几个不开眼的,倒是不成问题,主要是把老百姓吓坏了,以为咱们殿下杀人如麻就不好了。
  明明起兵到如今,咱们连老百姓一只鸡都没白吃过,反倒分了他们不少粮食。是不是?
  所以,那些大户不过分,咱们也就不动刀了。”
  “还是咱们殿下仁义!”
  “对,昨晚我还看见巡逻的那帮小子换新袄裤了!”
  “哈哈,不着急,我可听说了,过不了三五日,咱们也有!”
  “新棉袄啊,我可好几年没穿过了。
  在家时候,都是捡我哥的旧衣服穿!”
  “我听说,还有新靴子呢,还有帽子!”
  众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话儿,都是高兴的厉害。
  不得不说,人活着,为的不过是一日三餐,吃饱穿暖。
  如今吃的好,还有新衣服穿,兵卒们就一万个满意了。
  当晚,几里路外,朝廷队伍落脚的地方,于丞相等人拿到了半碗白米饭。
  礼部两个官员都是泄了气,“丞相,近卫军普通兵卒都吃白米饭了,显见是不缺粮食。
  咱们以粮食做交换条件,怕是不成了。”
  于丞相皱眉,倒也没说什么,毕竟前几日是亲眼见到物资入库,被欺骗的几率很小。
  包程不知是饿了,还是想证明什么,抓了一口米饭塞到嘴里,却是惊疑的嚷了一声。
  “这米的味道不错啊!
  不对,我在京都好像也吃过!”
  众人都是看向他,他越说越兴奋。
  “对,前几日京都有人用好米换粗粮,我们家里也换了一些。
  我记得,我祖母还夸赞过这米好吃,我多吃了一碗,祖母还很高兴,就是这个味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