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难道近卫军先前就已经在准备粮食了?”
  “查查换粮的铺子,一定是近卫军的眼线!”
  众人都觉得抓到了什么把柄,只有于丞相摇头。
  “京都到此将近千里,往返最少十日,就是送消息回去,这铺子怕是也早就关门了,查不到什么。
  再说就是查到什么,又能拿近卫军怎么样!”
  众人想想也有道理,都沉默下来。
  一时,谁也没有好办法,又陷入了僵局…
  第二日,众人又到近卫军营地,刚下马车,城里作坊运袄裤的马车就到了。
  每套袄裤捆成一捆儿,一辆马车也就装个几百套。
  总共三千套,就装了足足十五马车。
  兵卒们蚂蚁一样运送到库房,很快分发下来。
  手里有差事的,有限领取。
  没有领到的,也同样满脸笑呵呵。
  因为作坊那边一天一千套的速度,用不了几日,全军就都能穿上了,根本不着急啊。
  守门的兵卒更是换装换的齐全,洗袄裤,新棉靴,还有棉帽子加棉手套。
  棉帽子罩住了前额,整个脑袋,绳子在下巴一系,就连耳朵都护住了。
  棉手套只有大拇指和手掌,缝制容易,还特别保暖。
  面裤腿塞到棉靴里,显得很是干净利落。
  于丞相忍不住走到一个兵卒前,仔细打量,又要了帽子和手套翻看,忍不住赞了一句。
  “这心思真是巧,穿戴这般,可是不怕冷了。”
  “当然了,这可是我们方将军亲手画的式样!”
  守门兵卒很是骄傲,恨不得把胸脯挺上天去。
  于丞相笑了笑,掩盖了眼底的一抹异色。
  陈大海迎出来,他也没说什么,就走了进去。
  帅帐里,分宾主落座,众人继续有一句没一句的互相试探。
  叶天逸有些不耐烦,想着早起哪吒说,昨晚踢到了娘亲的伤腿,他就跟更惦记了。
  结果,不等他寻借口,于丞相却提议去城里的作坊看看。
  两个礼部官员吓得脸色都白了,虽然笃定九殿下不会杀他们,但在大营还成,进城就是深入虎穴了,万一有事,他们被留下,想出来就难了。
  第六百四十九章 人心不足
  他们想找借口不去,叶天逸已经点了头,“丞相请。”
  众人上了马车,很快就进了城,没有到府衙,直接去了流水线工坊。
  这会儿马上就是午休时候了,女子们依旧在忙碌。
  做了几日的工,她们已经对自己的活计极熟悉了。
  基本手上快一些,一上午就能做完定量。
  这样,下午和晚上再出的活儿,就能领额外的计件工钱了。
  昨晚,一个姐妹儿居然拿了二百多文钱。
  这般算下来,一个月就是六七两银子啊。
  当然还有更让人高兴的事,就是她们能吃上饱饭了。
  工坊说供吃住,她们理解的是一顿两个包谷饼子罢了。
  结果,真是出乎意料的好。
  两个负责固定棉花的女工,对面站在案板上,从上一道絮棉花的同伴手里,拿过两片棉裤腿,手里飞快穿针走线。
  竖着四趟,横着三趟,针脚可以大,但趟数不能少,这是硬性要求。
  两人嘴里闲着无事就闲话儿起来,“你嗅到味道了吗,听说中午咱们萝卜炖肉!”
  “我当然闻到了,而且刚才我帮忙往外运货,还看见梅姑娘她们切肉了。
  真是肉啊,那么大块,可肥了。
  过年在家,也没这么吃过肉啊,过来干活儿真是掉福坑儿里了。”
  “可不是吗,我们家那个酒鬼撵我过来,我还不情愿。
  早知道这么好,我脑袋削尖了,也得找来啊。
  不用在家洗衣服做饭,挨酒鬼的打,干一件就是一件的工钱,真是做梦一样!”
  “可不是嘛,大伙儿都这么想呢。
  可惜这袄裤只有几万套,管事说,一个月就差不多了。
  要是能干一年多好!”
  “哈哈,真是干一年,不说赚多少钱,怕是咱们都能胖的走不动路。”
  女人们聚在一起就是嘴巴不闲着,干活儿本来就枯燥,说说话儿也就不那么累了。
  方圆儿拄着木拐从外边进来,后边跟着啃果子的朱红。
  女工们赶紧停下手,起身行礼。
  方圆儿摆手,“你们忙,别耽搁活计。
  再有一会儿吃饭了,我让人买了几筐红枣回来。
  吃了饭一人抓一把当零嘴儿吃吧,补补气血。
  听说昨晚有人干到半夜?
  这可不成,赚钱重要,但也不能这么熬下去。
  管事们注意多看顾一些,小心火烛!”
  站在流水线尾记录数据的兰五,高声应了。
  “是,将军放心。”
  说罢,她又转向女工们。
  “嫂子们,听见了吧,今晚三更必须收工了。
  太累太困,手下就没个准头儿,出的活计不好不说,万一不小心碰到火烛,咱们就白忙了。”
  “好,好,我们听话,今晚可不熬夜了。”
  女工们都是纷纷应声,连着熬了几日,也是有些累,既然不让熬夜就不熬了。
  方圆儿随便抽检了几件活计,见得都不错,就去了下个院子。
  最后来到成品库,这里已经累积了一千多套袄裤。
  晚上时候,就要送到营地那边。
  七八个老妇人来送棉靴,这都是她们领回家里去做的。
  每个老妇人都是三日交上五双,一双十文钱的手工。
  银红负责这里的检验,她挨双掂了一掂,微微皱了眉头。
  其中有四双,重量没什么不同,但就是看着稍稍薄一些。
  她拿起剪子,拆开就发现了蹊跷。
  棉靴里的棉花是旧的,而且是用了很多年的棉花,僵硬泛黑,同发出去的新棉花简直是天地之别。
  “这是怎么回事?”
  她冷了脸,一个老妇人立刻软了腿,当时就跪了下来。
  “贵人饶命,呜呜,我不是故意的,贵人饶命。”
  “这棉花明显就是被换了,你怎么能不是故意的!”
  银红气得厉害,扯了那些黑棉花,嚷道。
  “我给你们的是新棉花,轻快保暖,你居然全都换了旧棉!
  哪怕换一半,我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你太坏心了,换成这样,谁穿上都冻脚!
  没有你这样的!”
  老妇人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眼见银红这样严厉,旁人也没有帮她说话的,她就直接躺了下来。
  “老天爷开开眼吧,真是活不下去了。
  我那小孙子穿了六年的旧棉袄,打铁一样,出门都冻得哆嗦。
  我就是想给他换点儿新棉花啊!
  我是犯了什么大罪啊,杀了我吧,我也不活了。
  这世道,活着还有什么用啊!”
  另外几个老妇人同这老妇人本就认识,她们交上来的棉靴里,多少也动了一些手脚。
  只不过没有着老妇人心狠,直接全换了旧棉花。
  这会儿,她们都怕被查出来,七嘴八舌开始帮腔儿。
  “这位贵人,都是家里活不下去了,这才起了贪心。
  求姑娘大人大量,就放过她吧。”
  “是啊,贵人,以后再也不敢了。”
  “贵人从小吃得好穿得好,也可怜可怜我们这样的苦命人!”
  银红气得脸色铁青,“原本这活计,放在工坊也做了。
  是我们将军好心,想让你们这些不方便扔下家里来做工的,也能赚点零用钱。
  结果,你们呢,就是这么回报我们将军一片好心的?
  她可怜?我怎么看不出可怜!
  她身上的袄子足有七两棉花,就是拆出二两,也够给孩子缝一件吧?
  她自己穿的圆滚滚,却要坑我们的新棉花,还要拿工钱,真是好厚的脸皮!”
  那老妇人见卖惨没有效果,越发撒泼了。
  “杀了我,杀了我吧,就为了一双棉鞋,要人命了!
  还说九殿下仁义,就是这么对待老百姓的!
  杀了我,让大伙儿都看看!”
  银红真是要杀人了,幸好方圆儿这时候过来了,银红赶紧把事情说了一下。
  方圆儿心里也是叹气,有时候好心真是不能随便滥用。
  “没有关系,不过是几双鞋而已。
  这样吧,她的工钱扣下,不追究她的罪责了。
  但所有发出去的鞋子,都立刻收回来,工钱算清楚。
  以后都归工坊缝制,不外包了。
  当然,一定要把缘由同乡亲们说清楚,不要误会。”
  银红眼珠儿转了转,立刻明白其中的关节了。
  “是,将军,我明白了!”
  当即,她把其余几个老妇人的工钱付清,也不理会那个要死要活的,就喊人出去回收活计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