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老兵到底心软,就道。
“这话不错,但也有例外。
有个盼头儿总没错,先看看,什么时候殿下万一过来,也许有机会呢。”
“是啊,小殿下一般会跟着殿下,说不定就看重这小子了。”
“不见得,小殿下的坐骑都是老虎黑熊,显见是个胆子大的,他想收随从,定然也要天资过人的。”
众人七嘴八舌说着,倒也热闹。
这样的对话,几乎在各个村子都时有发生。
今年的灾情实在太严重了,无论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还是地垄沟里刨食,都没了指望。
而近卫军进村驻扎之后,虽然吃的大半也是粗粮,但还能见到细粮的影子。
城里更是陆续送给了冬菜和牛羊过来。
每次大灶烧火,一日两顿饭,村里的大人们能忍得住,小孩子们却是馋的不成,蹲在门口,恨不得嗅着香气饱肚子。
人心都是肉长的,兵卒们想起他们留在家里的孩子,这手里的饭碗端着就有些沉重。
于是,大营分来的少部分细粮,首先送了一半给村里的小孩子。
周岁以内的,吃不了粗粮,母亲也没奶水,这细粮就是救命的好东西。
无论是细面糊糊,还是熬米粥,都是人间美味。
得了细粮的人家,跪下砰砰磕头啊。
然后兵卒们熬羊汤时候,就会多添一桶水,再带大孩子和老人们一碗…
一来二去,兵卒们的口粮几乎要分出三分之一给村里。
他们自然吃不饱,但村里人却拿他们当恩人一样看待。
衣衫自然有村里妇人给洗,就是砍柴都有汉子们砍好送到门口。
若不是兵卒们坚持,怕是巡逻的差事,村里都要代劳了。
原本陈大海等人还有些担心,惦记兵卒们同村里处不好,欺压百姓。
结果,顶风冒雪走一圈儿,人人都是放了心。
无心之举,就是为了安顿兵卒过冬,不想倒是结了善缘,又帮了百姓们一把。
方圆儿听陈大海说起的时候,府衙后院的饭桌儿正热闹。
朝廷派来的队伍,明日就要回去京都,众人都觉得打了胜仗一样,嚷着要吃点好的,庆贺一下。
于是,方圆儿准备了几个好菜,还贡献了一坛子她埋在空间果树下的好酒。
微醺时候,突然亲卫来报信儿,却是避开众人直接悄声说给叶天逸听。
叶天逸起身去了前衙,众人好奇,却也不敢多问。
方圆儿就扯了个话头儿,“陈将军,先前打的柴火,看着很多,但这才半月,就烧出一小半了。
趁着还能进山,最好再多打一些。”
陈大海也注意到这一点了,赶紧应道。
“方将军说的对,我明日就安排人手去打柴。”
“工坊那边刚缝了一批皮靴,保暖又防潮,明日就送去大营。
谁去打柴就穿上,少遭罪。”
方圆儿见众人吃的差不多,就喊朱红上了一盘蜜桔。
这蜜桔树苗是从南边州府买来的,最初时候,结的果子,方圆儿根本不吃,因为比之前世的口感味道都差太多了。
但经过空间几年的滋养,如今终于脱胎换骨,两分酸,八分甜,饭后解腻最好不过了。
侯老爷子一口气吃了两个,最后还拿着众人剥下的橘子皮走了。
他要把橘子皮烘干,是一味很好的药材。
众人散去,叶天逸却迟迟没有回来。
第六百六十二章 强强联合
方圆儿等得不耐烦,就进空间去溜达,顺便多摘一些橘子,雪梨,还有果子。
她准备送去各个州府,找那些大户人家换粮食。
大魏如今内乱如此严重,外患也不保证就不会发生。
所以,稳定团结,和平过度才是王道。
也是为此,叶天逸和卢书恒等人制定策略的时候,对豪门世家大户们,手段都是怀柔为主。
否则以崔琰等人的意思,直接抄家下狱,银子粮食,要什么没有!
但世家就像根深大树,动一发动全身。
下了狠手,北上就会处处被抵抗,毕竟人人都会兔死狐悲,生怕步了后尘。
不如先安抚,以后顺利入主京都,再慢慢清除。
冬日果子金贵,更何况这么新鲜,味道好的。
想必又能换不少粮食,送到城外村屯里,兵卒们可以少挨饿,村人也能多活命一些。
“回锅”培训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今日正好毕业。
方玉同沈君泽、方老二都在座,正一一给姑娘小子们分配任务。
原则上,姑娘小子们还是回到他们原本的州府,毕竟要熟悉一些。
但他们却不在是了解是风土人情,赚钱寻商路,而是寻个正当差事,遮掩身份,然后暗地里调查一些底细。
比如某个世家,家里老少主子多少人,名字和喜好,甚至做过什么恶,搜集到人证物证。
当然,能被这般对待的,都是家族里有人在京都做官的。
当然也有些普通人家,同样在名单里。
因为他们家里有人在某个官邸后宅做婆子,做管家,甚至做门房儿。
这名单是方玉同沈君泽一起定的,很多甚至还是沈君泽填上去的,毕竟沈家在京都可是坐地户,比方玉这个外人要更清楚。
在外人看来,这般手段,算不得光明正大。
但方玉从来不自诩是端方君子,在他看来。
旁人以诚待我,我自然以诚信回报。
但旁人若是恶狗朴食,他自然也要准备好打狗的棍子。
沈君泽更是半点儿不觉得哪里不对,他是商贾,手段只有更多,更刁钻。对得起良心就好,哪有什么正路歪路之分啊。
至于方老二,这是为了保护家里人,为了保护妹子外甥,如何行事都不算错。
说实话,从妹妹和外甥跟着叶天逸北上开始,他就焦虑,睡不着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妹妹被欺负。
半死不活的叶公子,没人惦记。
但登上皇位,意气风发的新皇,一定是天下所有女子眼里的肥肉、香饽饽。
不知道多少人要算计妹妹和外甥,要扯上方家当垫脚石呢。
方家不招惹谁,但也不是谁都能随便欺负的。
伸手剁手,伸脚跺脚,这是应该的!
不得不说,沈君泽从十六岁开始经商,到如今,十几年把沈家生意几乎做遍整个大魏,脑子也是一等一的好。
将近三百个姑娘小子,全都被安排妥当。
大魏十六州,所有目标对象被分了五个等级。
等级越高,是需要重点调查的人家。
可以两三组人协作完成,甚至还要沈家铺子的人手帮忙铺垫搭桥儿。
等级低的目标,就可以一组人手挨个去调查。
另外,方家还要置办一些产业,特别是大魏东西南北,很多人不稀罕、不注意的贫瘠之地。
也许在方家经营之后,成为日后的根基或者临时落脚地。
方圆儿吃着葡萄,听了一会儿,完全不需要她费心,就果断去摘果子了…
白米产量不高,所以这次田里种的都是苞谷,高产又顶饿。
秸秆还能喂牛羊,或者烧火,简直一举数得。
如今已经种下三个多月了,外边再过半个月,这里就收完,可以送出去继续供给近卫军了。
方老汉带了人在田里忙碌,见闺女过来,就道。
“丫头啊,外边又缺粮了吗,别着急,马上就能收苞谷了。”
方圆儿心疼老爹,“爹,外边不缺粮,你别担心。
平日少干活儿,指点几句就行。
你这上岁数了,小心腰腿!”
方老汉却听得吹了胡子,“瞎说!我可年轻着呢!
吃的好,睡的多!
以前总是觉得家里田地少,粮食少,生怕不够吃。
如今可好了,满地的稻子,苞谷,我高兴还来不及,累什么!
再说了,今年外边受灾了,这粮食送出去,不知道能救多少人命呢。
这是大事儿!”
方圆儿无奈,根本劝不住啊,只能去寻孙老爷子,问问爹娘的身体。
结果,孙老爷子更是瞪了眼睛。
“你这是不相信我啊,有我在,能让你爹娘出问题吗?
赶紧忙你的去!
家里家外除了你,谁受过半点儿伤啊!”
方圆儿摸着鼻子,落荒而逃…
叶天逸从前边回来的时候,就见方圆儿百无聊赖的剥着橘子皮,而橘子瓤已经装满了一大盘子。
“这是怎么了?
是不是在府衙呆闷了?
要不要明日带你上山去打猎,或者去看看梅花?
听说出城东走七十里,有个寺庙,种了几百棵梅花。”
叶天逸坐在旁边,帮忙一起剥橘子。
方圆儿听得眼睛亮晶晶,但转而又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