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好东西,你也留着些,以后有儿媳妇送要给给一些。”
王氏赶紧拦了话头儿,可不敢让小姑子再往家里搭东西。
如今早就分了家,小姑子这样,外人知道了,还以为她们当嫂子的变着法子刮好处呢。
在空间里玩了一圈儿,方圆儿才出去了。
自然,楚家那边让人送些果子吃食过去,顺带也送了一套首饰和两匹绸缎。
楚家底子不如方家厚,楚夫人平日倒是不缺见客的衣衫和首饰。
但要是进宫,就还是差了一些。
更何况还是要赴宴,赴太后那个老太婆的宴会。
她因为得不到舅舅,心里恨了这么多年,对舅母肯定更不怀好意。
舅母打扮漂亮,最好先气她个半死!
东西送到楚家的时候,楚一鸣正满地乱走,神色恼怒又焦急。
“不成,还是称病推了酒宴吧。
那个人表面看着知书达理,其实很是狭隘执拗,认准了什么就一定要抢夺,不择手段。
你若是进宫,她一定会找你的麻烦。”
“哎呀,老爷,你快坐下吧!”
楚夫人看的哭笑不得,扶了他坐下,又给他倒了热茶。
“你不用担心这样的小事,酒宴上那么多人,她难道还真敢明目张胆为难我啊。
她怕是比谁都害怕当年丑事被揭开。
再说了,不是还有圆圆嘛,她可是皇后,宫里她说了算。
还有方家嫂子,两个侄媳妇儿都是要去的。”
楚一鸣听了这么多,终于焦躁少了一些,转而又自责。
“都怪我,给家里惹了麻烦不说,连累你这么多年都跟着提心吊胆。”
楚夫人叹气,轻轻拍拍丈夫的手。
成亲这么多年,她没少跟着吃苦,但却从来不后悔。
夫君待她真心,家里没有一个妾室通房,夫君半口陈醋都没让她喝过。
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就是最珍贵,最难得的存在了。
比那些金银珠宝,锦衣华服要好太多了。
更何况,如今家里重回京都,荣华富贵加身,就算为此受一些外人的委屈,又能如何呢。
她根本不放在心上!
“老爷,妾身能嫁给你,是妾身的幸运。”
楚一鸣红了眼圈儿,感性的哽咽应声。
“不,不,是我何德何能,娶了你这样的好女子回家。”
夫妻俩正式互诉衷情,晴红就带了东西上门了。
楚夫人的贴身婆子亲自迎了她进门,楚夫人就笑道。
“晴红姑娘怎么来了,可是娘娘有吩咐?”
晴红笑着行礼,应道。
“舅老爷,舅夫人,我们娘娘拾掇库房,找出几匹好料子适合这个时节穿戴,吩咐奴婢给舅父人送两匹。
另外,还有一篮子葡萄,一篮子香蕉,六个西瓜,六个甜瓜。
我们娘娘说了,让舅夫人不要客气,国公府那边也都分了。
后日寿康宫的酒宴,娘娘也会去,要舅夫人跟家里打好招呼,也到太和宫多坐一会儿。”
这哪里是送东西,就是给舅母送安心丸来了。
别说楚夫人高兴,楚老爷更是眉开眼笑。
“好,好,圆圆就是周到贴心。”
又闲话儿几句,晴红就告退回宫去了。
楚老爷彻底放了心,背着手去书房画画了。
楚夫人喊了儿媳过来,琢磨着裁剪一套新衣裙…
这个时候,受到邀请的各家也都拿到了请帖,再打听明白都有哪些客人,心思灵透的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太后和皇后一向是不亲近,先前也没少传出流言来。
这半年倒是井水不犯河水,但这场酒宴,太后怎么把方家楚家都请去了?”
“是有些奇怪,难道太后同皇后服软了?”
“不至于啊,没听说皇后如何啊?
就是有,咱们怕是也不知道。”
“所谓宴无好宴,这次进宫就多听多看,一定少说话,小心神仙打架,咱们凡人遭殃。”
“是啊,我也这么打算的。”
不论众人怎么打算,酒宴这日,宫门前还是停满了马车。
三品以上命妇,加上有命好的郡主公主,加一起足有五六十号。
若是往常,众人都愿意带家里的女儿一起,进宫开开眼界,见个市面。
但今日显见不是轻松愉快地场合,所以,众人几乎都是独身前来。
寿安宫难得热闹一次,宫女嬷嬷太监忙的脚不沾地,茶水点心果子伺候周全,还要时刻注意哪位客人到了,及时通报。
虽然众人不想参合宫里的争斗,但在太后的地盘,都说笑几句,哄着她老人家欢欢喜喜,也盼着今日顺顺利利。
太和宫里,方圆儿吃过早饭,又打了个盹儿。
这会儿功夫差不多,被春桃和晴红几个拉着上妆,换衣衫,戴首饰,忙的厉害。
方圆儿被拉扯的头皮疼,忍不住抗议。
“好了,好了,可别折磨我的头发了,梳个简单的发髻,把那套九翠九凤的花钗戴着就行了。”
春桃无奈,还想劝几句,但想着主子这几日没精神,不忍心惹她不高兴,只能听命行事。
幸好,主子的头发黑亮,衬着花钗更出彩,不显简单。
再换一套云缎绣金丝牡丹的衣裙,踩上凤头珍珠鞋,就算装扮完了。
方圆儿随手拿了一对儿暖玉的镯子套在手腕上,喊了秋雅和朱红、晴红、星辰四个出门儿。
觅神几个还小,这样的酒宴,暂时还不能带他们。
刚出门,就遇到吴叔过来,他笑着让到一边,嘱咐道。
“娘娘,皇上说国公夫人和楚夫人难得一起进宫。
寿康宫那边的酒宴回来,请您一定留人,他要陪二位夫人喝杯茶。”
第七百九十九章 献上一曲
“好,知道了。
我留了夏雨,中午给皇上蒸水晶虾饺,熬红枣粥,告诉皇上多吃一些。”
方圆儿笑着摆摆手,就去了寿康宫。
寿康宫里,宾客已经到了。
楚夫人坐在靠门边的位置,含笑听着众人说话,就是有人打量,她也好似没有看见。
丞相夫人坐在太后下首,身边站着闺女,眼见闺女比进宫之前瘦了很多,她心疼的咬牙。
正想寻楚夫人说几句话,出出气。
结果,这个时候,老太监高声喊道。
“皇后娘娘,安国公夫人,安国公世子夫人到。”
众人赶紧起身跪倒,丞相夫人更是不甘心,但也不敢冒犯…
方圆儿扶着母亲,身后跟着嫂子刘氏,从门外进来,一眼就看见了舅母。
于是,她就笑道。
“舅母怎么坐在这里?可是为了等本宫和母亲?”
楚夫人赶紧笑道,“是啊,娘娘,许久不见,妾身想念得紧,就盼着第一个见到娘娘呢。”
“少来!”方圆儿另一手扶上楚夫人,嗔怪道。
“旁人不知道就罢了,本宫最清楚,舅母就是不善言辞,怕是这么多人,舅母觉得吵闹呢。
而且舅母同太后娘娘也不熟悉,也怕说错话吧。
其实舅母可是想错了,太后娘娘最羡慕的就是您呢。”
太后羡慕楚夫人,这是为何?
众人跪在地上,耳朵都竖得高高,唯独坐着的太后黑了脸色。
方圆儿扫了她一眼,扶着舅母和母亲坐下,这才又说道。
“舅母不知道,太后娘娘喜欢书画。
舅舅可有画仙的美名,整日在家画画给舅母看,太后娘娘可不是羡慕吗?”
说罢,她才吩咐众人,“各位都起吧,今日是太后娘娘预备的酒宴,连本宫都是客人呢。”
众人赶紧磕头,起身,座位当然也是变化很大,几乎整体往后挪了一大截。
一来火药味道太浓,远离一些才安全。
二来,方才她们有意无意排挤楚夫人,如今人家撑腰的来了,她们可再没胆子了。
丞相夫人坐在了方圆儿斜对面,她偷眼观察着,眼底的恼怒和仇恨极力压抑也露出几分。
方圆儿见了,主动问起。
“这位是…丞相夫人?本宫瞧着同于姑娘有几分相似?”
丞相夫人起身,冷冷应道。
“正是妾身,小女在宫里这段时日,多亏娘娘照料,妾身感激不尽,也…铭记在心!”
最后四个字,她咬的极众,傻子都听出这铭记的绝对不是感激,而是仇恨。
偏偏方圆儿好似没有听明白,微微一笑应道。
“丞相夫人客气了,说起来本宫早就想见你一面了。
人家说,女儿肖母,于姑娘宁死也不愿出宫,一定要留在宫里做奴婢,这份忠心和奉献精神,本宫很是佩服。
所以,很是好奇,丞相夫人是怎么教导出这般好的女儿。
放着千金小姐不做,居然喜欢做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