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一筐筐各色水果,虾蟹海鲜,酒坛子,装点心的大盒子被搬了下来。
  辛家门房恭敬行礼,问询。
  马车上跳下一个十几岁的小管事,笑嘻嘻回礼应道,“我是方忠,太子殿下跟前的行走管事。
  殿下差遣我们给辛先生送些谢礼,谢过先生对殿下表兄弟们的尽心教导。”
  门房乐坏了,赶紧往里边通报,很快辛先生的常随就出来迎客了。
  东西被陆续抬进去,最后只剩了李学海父子,被近卫军虎视眈眈盯着,两人神色都是不好。
  李学海毕竟年轻,不忿骂道。
  “呸!说什么同太子不认识,不能帮我求情。
  结果太子就派人来送礼了!
  还不是墙倒众人推…”
  他父亲狠狠瞪了他一眼,“闭嘴,混账东西,家里有今日,还不是你害的!”
  再说学堂里,因为是午休,辛先生正好无事,同方忠说了不少闲话,待得知道谢礼里有野茶,辛先生可是高兴坏了。
  “我要赶紧先藏起来,我那些老友得到消息,怕是又要来打劫。
  这两年,他们可是没少抢我的好东西饿。”
  方忠也是笑起来,“这野茶实在难得,不过家里最近又发现了一些新茶树,想必以后供给先生随便喝,还是能做到的。”
  “哈哈,这就太好了。”
  说了几句闲话儿,方忠又道。
  “太子殿下打算晚上夜宿云起学院,想约方公子几人一起出城。
  若是先生这里肯通融,下学时候,太子殿下就来接人了。”
  “去吧,今日课业不重,方铭几个也是稳重知礼,虽然不是休沐日,但回去住一日也没有关系。
  另外代我同楚老先生问好!”
  “是,先生。”
  方忠告退出去,就去了学堂那边,金子几个早就听说家里来人了。
  待得方忠说晚上去楚家,秋平和秋丰就最高兴了。
  “五六日没回家了,表弟真是太知道咱们心思了。”
  金子和根生到底年纪大,懂事几分。
  “忠管事,劳烦你去铺子取些果子和鱼虾送去书院。
  晚饭这么多人,别让舅母为食材头疼。”
  “是,大公子。”
  方忠痛快应了,留下一大盒子点心就走了。
  不必说,点心自然又被同窗们瓜分了,美其名曰,“晚上回家,你们吃不完的吃,这盒子就别贪心了。”
  金子几个也是高兴同窗们如此,这三年,因为家里变故,他们也看了不少人情冷暖。
  但幸运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这些同窗,大半都没变,待他们如原本模样,甚至隐约还对他们颇多维护。
  当然李学海之流也不少,他们却极知足。
  大浪冲刷,最后剩下的都是沉甸甸的金子,难能可贵!
  黄昏时候,太子的仪仗队伍就到辛家学堂外,虽然已经减了一半,但依旧很是威风隆重。
  辛先生听到消息,知道太子殿下这是给表兄弟们撑腰来了。
  所以亲自送了金子几个到门口,哪吒从车撵里下来,恭敬给辛先生行礼,寒暄几句,就请了表兄弟们上车,一起出城去了。
  如此做派,自然很快又传到了很多人耳朵里。
  有人酸溜溜说几句,但更多人是羡慕。
  帝王家一向亲情淡薄,偏偏如今的太子待长辈恭敬有礼,待表兄弟如此维护照顾,实在难能可贵。
  他们怎么就没生在方家或者楚家,否则岂不是一步登天了。
  楚家那边也得了消息,后院儿里正煎炒烹炸,楚夫人和云氏都在灶间忙碌。
  方家帮忙教导的几个厨娘,早已经是熟手了,各有拿手菜。
  但楚夫人和云氏就是想亲手做点儿什么,给孩子们吃,也尽尽她们做长辈的心意。
  楚一鸣带了楚志民和楚长风在门口迎着,说笑几句,众人进了门,没了外人,一家子就更热闹了。
  哪吒坐在楚老太爷身边,笑嘻嘻跟老爷子分橘子吃。
  “老祖宗,我姥爷前昨日还念叨您好久没回桃源去了。
  家里马上就收新米了,上次您不是说要一些分送给老友们吗?
  我姥爷把袋子都准备好了,就等您去的时候开镰呢。”
  “我倒是想去,就是学院事情多,绊住了。
  不过今晚就有空闲了,吃过饭,我就进去。”
  楚一鸣立刻说道,“我陪爹一起去,正好我要画一幅求秋收图!”
  楚夫人也笑道,“那好,我也去帮家里做饭,秋收可是个力气活,吃不饱不成。”
  他们说的热闹,楚志民等人可是听得一头雾水,但他们也习惯了。
  这三年,爷爷和爹娘时不时就没了影子,家里那些好吃到吞舌头的米粮青菜果子海鲜,却是同当初表妹拿出来的一般无二。
  但明明表妹已经失踪了…
  显见爷爷和爹娘是知道表妹在何处,甚至不少过去探望,才会像如今这般轻松自在…
  他们索性都装傻了,再好奇,长辈也不会说,不如等着好了,总有他们知道真相的时候。
  只不过等待的日子,有些心痒难忍…
  秋丰和秋平回了家,就恢复了几分淘气模样,喊了七斤八斤跑去后边桃园玩耍。
  有些桃树不知道春日时候被什么耽搁了,人家夏日结果,它们居然拖到了如今。
  偶尔树梢零星还会挂几个果子,就成了这几个小子的乐趣。
  爬树摘桃子,或者干脆用石块往下砸。
  桃子能不能吃不重要,重要的是摘桃子的过程够欢乐。
  第八百三十四章 堂堂阳谋
  晚饭桌上儿,众人边吃边闲话儿,秋丰年岁最小,提起李学海父子来学堂求情。
  “李家人脸皮真厚,那个李学海骂先生是倔驴,不高兴先生平日护着我们了。
  他还敢骂姑姑!
  先生只把他撵出学堂已经不错了,居然还想先生找太子表哥求情!”
  “是啊,先生没有答应,我看他眼里都是恨意,脸孔都扭曲了,特别可怕。”
  八斤也是点头附和,“这样的人,读书都白读了,明明是他先犯错的。”
  楚老太爷趁机教导孩子们,“这世上的人,大半都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的,都愿意把错推到旁人身上,这般他们就会觉得心里舒坦了。
  这样的人大半心胸狭窄,不能为友,不能一起共事。
  有些事情虽然小,但却可见品行优劣。
  你们以后,一定要多察言观色。
  朋友不必太多,一两个有情有义的,比一百狐朋狗友都要重要。”
  “是,老祖宗,我们都记住了。”
  哪吒也是说道,“不提这事,我都忘了。明日还是要处置一下!
  若是没听见就罢了,当时人太多,不惩治就怕人人效仿 。
  再说身为人子,母亲被诋毁都要做壁上观,以后何以立足?”
  “说的对,哪吒去坐吧,若是你爹不同意,我亲自进宫去讨公道。”
  楚老太爷对这个曾外孙简直满意之极,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的羽翼,要吃得了辛苦,才能成长。
  哪吒也好,家里的这几个孩子也罢,都是如此…
  第二日,朝堂上,有御史出面上奏折弹劾了一番,李家的官职就丢了。
  不但如此,全家被撵出京都,发回原籍,三代不为官,整顿家风,读书学礼。
  这般如同众人所猜测一般,李家上下都留了性命。
  这当真是皇上和太子仁慈了,但李家却哭得好像天塌了。
  原因无它,当官多年,对老家亲族多有看不起,如今要回去依靠亲族过日子,自然是屈辱又没脸啊。
  但却没人在意李家的想法了,而市井之人有李家这个例子在,也都管好了嘴巴,不敢再议论皇后和方家、楚家。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两个三品官被下大狱,两人都是油水丰厚的实权职务,人下狱了,家里抄出的银钱和东西,直接填满了半个国库。
  原本因为皇上接连动作,惹得朝堂动荡,有些不满的老臣们,也忍了下来。
  这等国之硕鼠,家里所有银钱存物,都是偷盗贪墨国家。
  这几年风调雨顺还罢了,但前几年,旱灾水灾,兵乱,几乎要亡国的时候,这些硕鼠也没说漏出一星半点儿。
  实在是可恨!
  户部忙的是团团转,所有人恨不得以衙门为家了。
  以往抄家时候,都会又兵卒私藏一些。
  但这次,太子亲自带了近卫军动手,一文钱都没损失,都归了国库。
  百姓们自然更是炸锅了,贪墨,永远是百姓最恨的罪行。
  民脂民膏的银钱,没有用到国家上,都养肥了这些老鼠!
  不等热闹过去,又有三个官员落马,其中一个更是太后母族的堂弟弟卢清远,因为同样父亲早忘,又比太后的年岁小很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